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苏琦,编辑:金玙璠,头图来自:虎嗅
近年来,有一种令人心动的offer来自寺院。
前不久,浙江湖州白雀法华寺就因一则招聘信息登上热搜,该寺招聘文史资料整理专员,转正后月薪1万,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据法华寺工作人员称,目前已有上百人投简历报名。
要知道,这两年就业市场不理想,打工人不但接收着就业形势严峻、加班压力太大的负面信号,还在住房、婚恋、教育等方面焦虑不断,急于寻找一种解决“精神内耗”的路径。
去寺院上班,是不是一个好去处?到寺院工作到底怎么样?年轻人既好奇也担心着一系列问题:工资高吗,岗位要求高吗?有特定规矩吗,比如需要出家或信佛吗?饮食只能吃素吗?
开菠萝财经找到三位在寺院工作的年轻人,一一为你解开疑惑。
他们表示,除了有专业要求的岗位薪资较高,其余岗位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在成都、济南等城市工作的他们,月薪在3000元左右;寺院里的工作,非但不乏味,还非常有意义,工作充实的同时KPI佛系,基本无需加班。另外,寺院岗位对宗教信仰没有强制要求,有些寺院有专门的员工餐、菜品丰富。
这三位年轻人都提到,在寺院打工,最重要的是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当然,寺院的工作也是自由的,如果想体验,不妨投递简历试试,如果“修行”过后觉得“自己该走了”,可以返回城市,继续自己的人生旅途。
寺院工作:不加班不内卷,不用吃斋念佛
如今,寺院里的僧人们还维持着清修的习惯,凌晨四点就要起来准备上早课。不过,在寺院里工作,时间表不需要和僧人们保持一致,但有各自的忙碌。
七七在一家寺院内的文创礼品店做销售。她在城西住,每天早上6点半从家出发到站点等班车,8点到达寺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做完准备工作,静静等待游客陆续前来。
寺院周末和节假日的游客多,七七的工作也更忙,所以她的休息时间和一般的打工族不同,是周一到周五轮休。
成都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在院内一间茶室担任主理人兼茶艺师的净毅,作息和互联网行业保持一致。
茶室有三层楼,6个工作人员早晚班交替工作。净毅每天早上10点前到达茶室,和同事一起打扫卫生、清理器皿、生炭、压灰、依据对应的节气插花,中午11点正式对外营业。接下来的一整天,他都要重复点茶、上茶、解说等工作,有时还会组织小型茶会和培训。
寺院的工作很充实,但不“卷”,因为KPI佛系,也基本不用加班。
净毅上下班都要在钉钉打卡,但几乎没有加班。“到了晚上9点以后,园区需要关门清场,周末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净毅称。
“留野锦里烧”是一家寺院传媒部的摄影师,她每天早上8点在钉钉打卡,之后就背着相机在寺内闲逛,拍新菜品、拍文创产品、拍建筑、拍僧侣、拍猫,拍完就顺道在师兄那里留下吃饭。她形容平日的工作就是“玩儿”,基本没有KPI,“晚上6点下班后,有时甚至还想再‘玩’一会儿”。
在寺院工作,更多靠自觉,需要学习的知识也不少。
“岗位对佛学知识储备没有特别多的要求,但我要为游客介绍我们的文创产品,如果毫无佛教知识,怎么给游客讲?”七七称。
过去七七对寺院的了解仅限于烧香拜佛,入职后,会在工作之余,每天了解一个寺院的建筑及其历史典故,记下各大殿的匾额、法器、菩萨等。“我遇到不会的,就看书、上网查或者向导游请教”。
称呼,也需要记牢。七七介绍,“寺院里,对剃发出家的法师叫师父,对带发修行的居士叫师兄,同事之间互称师兄。打招呼的时候, 如果遇到师父、居士或者信佛之人对自己说‘阿弥陀佛’,需要礼貌地回应‘阿弥陀佛’”。
“工作餐是什么样”,也是寺院内工作人员经常被问及的话题。留野锦里烧所在的寺院,不包住宿包三餐,可以租住寺院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但房间不大;吃的则是寺院食堂的素食。“寺院里的素斋主厨经常研发新菜品,厨房的装备也非常现代化。我觉得菜品很好吃,所以很适应寺院里的饮食。”
净毅所在的茶室还会协助寺院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成都出现疫情时,会煮一些绿豆汤送到核酸检测点;每年腊八时节,也会煮腊八粥赠送到附近的社区……
七七作为寺院员工,会在特定食堂吃专门为员工提供、荤素搭配的餐食。不过,佛教每个月的阴历初一和十五都有法会,法会仪式结束后会向游客或居士提供素斋,七七也会随他们一同去吃。
为何来到寺院:有人“逃离内卷”,有人“与佛结缘”
他们为什么选择去寺院工作,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
他们中,最常见的一类人,是因为“想逃离内卷”而进入寺院。
“内卷”,被人类学家项飙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想要破解这种死循环,不想再被无意义感和精神内耗折磨,“逃向佛祖”“给佛祖打工”成了一批年轻人的选择。
此前《三联生活实验室》曾报道过一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慌慌的故事。她曾在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内容策划,但因为“工作机械执行、没有成就感、工资不高、发展空间小”,选择裸辞去寺院做杂志编辑。“我卷过,如今我不想卷,因为我看不到我卷的目的是什么。”她称。
当然,除了将寺院当成现实生活的“避难所”,还有人去寺院是因为“佛缘”。
净毅以前在深圳做销售,卖电子产品的配件。四年前,他去成都旅游,到文殊院喝茶,当时就被寺院的氛围吸引了。他本身是爱茶之人,看到文殊院正好有一个“一年全脱产”的学茶计划,觉得这是冥冥中的机缘,便把工作辞了,来到成都学茶、扎根。
“当时,很多人包括父母都表示不理解我的决定,因为深圳的待遇也比成都好,我的工作处在上升期。但当时的我是想过来学习,顺便换一种生活方式。”净毅称。
学成一年后,刚好寺院给了他一份差事,他便留在了茶室,在师父的鼓励下,一边运营茶室一边结交五湖四海的茶友,不断磨练自己。
“这份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我把这份工作看成是一次修行。”净毅说,与之前的销售工作相比,自己似乎更适合做茶艺师。“因为我不太善于交流,销售工作做得很心累,现在煮茶喝茶,安安静静地,我做的很开心。”
同样被寺院氛围吸引的还有“留野锦里烧”,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她在招聘网站上找工作,只看到要招聘摄影师,并不清楚是一份来自寺院的招聘,便想着试一试。
到了地方,她才发现是寺院。行政人员先让她填了一份表格,其中一项是宗教信仰,信佛者优先,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入职。等到主管看完她的作品,当场就敲定让她来上班。“这可能就是缘分吧,其实当时的我还是新手,是上班后才进步了很多。”
面试过后,她在寺院里溜达,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寺院里都是中式园林建筑,还有一条长满青苔的小道,有师兄穿着禅服坐在地上敲空灵鼓,我和其他游客一起驻足看了会儿,突然就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她称。
七七进入寺院,则是因为“当时正经历人生的新阶段,‘佛祖’恰好出现了”。
七七之前在大城市的烘焙工作室工作,结婚之后在一家网店售卖烘焙原料。为了孩子上学,她回到小县城,并在老家买了房。当时在网站上看到寺院的招聘启示,“岗位急需用人”,通过电话面试后,她直接去上班了。
她把在寺院工作当作人生下一个阶段的开始,“环境不错、工资稳定,休班的时候还能照顾家人”。
治好了“精神内耗”,也难免有新的烦恼
在寺院环境的熏陶下,工作修行两不误,许多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不知不觉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
七七在寺院工作了小半年后,感觉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急躁了,每天早上也会去殿里上个香,融入了寺院的生活节奏。“在别的地方工作,心里会有很多噪音杂音,但在寺院这种特定环境下,心慢慢安定下来,不再去计较一些琐事了,有什么心事也会在早上上香的时候,向‘佛祖’说一下。想通了,就感觉生活还挺满足的。”
净毅发现,最近很多客人会专门抽一天时间,来茶室“出世”。他非常享受专注做茶的过程,入坐前就会跟大家讲规则,喝茶过程中,尽量不要说话、不看手机,去品鉴感受这杯茶。“因为每个人的味蕾感知的滋味不同,不要受他人影响,等我们全部喝完后,再互相交流。”
“他们带着苦闷而来,想要寻求答案和寄托,浮世当中总是缺少一处能让人专注心神之地,而我想创造它。”这种时候,净毅会拿出“简简单单的一杯茶”。慰藉他人的过程,也治愈了净毅自己。
他的“精神内耗”被治好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原本的工作环境中,周边的人都是卯着劲往前冲的,“如果你不冲,就会被看成是另类,还有被淘汰的风险”。现在的净毅更随心了。
“佛法是心法,修行先修心。”净毅的想法是,不管做什么选择,都要随心。“如果在寺院感觉到开心欢喜,就可以来,如果说你是被迫的或是看到别人说好,就不必要来。随着成长,每个人都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然,世上本无完美,“精神内耗”被治好了,也会生出新的焦虑。
这两年,净毅一直在精进自己,比如去茶山学习从生产端到制作端再到最后品鉴端的全过程。他有自己的打算,由于工资只够维持基本生活,他看到朋友喝茶、送礼的需求,在2020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做茶叶买手,并通过社交平台以茶会友。
“留野锦里烧”后来也因为现实的原因离开了寺院。虽然这份工作准时上下班,同事都很好相处,但她还是觉得“该离开了”,因为这份工作不太饱和、工资较低,“这种状态太像退休了,想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后来她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老板提倡的狼性文化让她一时间无法适应。成都本就很少有晴天,每次出太阳的时候她就心痒痒,痛恨自己被困在一模一样的高楼和一模一样的格子间里,每当这时,她会十分怀念以前在寺院喝茶逗猫、拍照闲逛的日子。
她说,此前自己的同事基本都是因为信佛或者向往诗花瓷茶的环境而来,寺院里的工作更适合对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感兴趣,更看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而非追求世俗成功的人。
环境还在继续变化,对这些人来说,不管这份工作还会做多久,都是一份宝贵而独特的经历。在简单规律的工作生活中,他们治好了精神焦虑,同时也习得了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凡事皆有因果,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也不要忘了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努力靠自己过上更自由、更随心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苏琦,编辑:金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