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继续聚焦台海问题,具体谈谈关于台海问题的所谓“桌面推演”或曰“战争游戏(war game)”。
近日,美国中生代知名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出具了一份报告,声称其“战争游戏”推演的结果为: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海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最终还是阻断了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实现了其意图。该报告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为证明这一结果的正确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战争游戏”概念做出了颇为主观的解读。比如,有人表示,这一“战争游戏”是由人工智能模拟的,所以非常“科学”。但事实上,这种对“战争游戏”的理解并不准确。
美国智库的战争游戏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桌面(desktop)游戏,就是用纸糊几个类似于大富翁道具的“飞机”“航母”,以扔骰子的方式进行游戏,以概率运算推测战损比,本质上是个“力气活”。从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的新闻配图来看,这一号称进行了二十几轮、引发了各方热议的“战争游戏”,至少有一部分还真就是这样的“人工智能”项目——只要堆上足够多的人工,就能获得足够大的智能,所以不要被它迷惑了。
第二类是计算机仿真(simulation)游戏,著名的“兵棋推演”就属于此类。很多由美国海军或军火商资助的智库当年都出过关于计算机仿真战争游戏的报告,比如兰德公司在2000年出过一份名为“恐怖海峡(Dire Strait)”的报告,这份包含方法论、场景描述和单位的长逾100页的报告中明确表示,战争游戏的结果是使用两种常见商用战棋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后推演出来的。
总之,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应该对这种所谓“战争游戏”推演祛魅,不用一听到这些神叨叨的词就觉得手脚发麻。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以“战争游戏”和“台湾”为关键词,搜集一下相关报告,去看一看,在不同时间节点,这些报告对于台海情势的推演分别是怎样的?
我主要看了三份报告及相关报道:除去上文提到的兰德公司在2000年出具的《恐怖海峡》、CSIS在近日出具的报告之外,还有一份是迈克尔·奥汉龙在2021年12月推出的主打“马赛克”概念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面对中国这一军事力量的持续崛起,美国已不可能在西太平洋地区继续保持支配性的军事存在,换言之,在美国已不可能充当西太地区支配者(domination)的前提下,他们的目标就是避免中国成为新的支配者。为此,美国需从传统的岛链式防御体系转向所谓的“马赛克存在”,也就是说,放弃由传统的大型水面编队和前沿基地所构成的防御体系,转而使用海量无人机平台加上海量传感器,组成智能化、灵活的小型杀伤武器。“马赛克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真正投入使用,而是为了在某种意义上进行非传统的常规威慑(conventional deterrence),通过以己方无人机力量对抗敌方有生力量的“非对称性”,来迫使中国大陆知难而退。
美智库“桌面推演”美军介入台海战争 图自华尔街日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智库在出具有关中美关系的报告时,通常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当中美力量差距较大、美国优势明显时,他们的语言就会更显明清楚;反之,当双方差距逐渐缩小后,他们则会用很多术语的“泡沫”包裹住对中方优势和美方劣势的描述。
在上世纪90年代,美方优势就目前而言最高时,他们曾明确提出过决定台海局势的几个要素:第一,是否具有海峡制空权,换言之,有没有足够的能力遮蔽海峡上空;第二,是否具备足够的精确制导弹药,足够的近程、中程、中远程的地对地打击力量。这些要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在两栖登陆作战或渡海夺岛行动中不可或缺——首先,在这样的作战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派人过去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士兵最脆弱的时候,即使有三头六臂,装在船里在水上漂时也是难以自保的,所以,在此期间能否控制海峡上空决定了渡海夺岛能否成功;另外,如果不具备制空权和地对地打击力量,即便成功渡过海峡,敌方也能轻易切断后勤,使我方陷入岛上孤军作战的不利境地。
到奥汉隆时期,美国就开始有点含糊其辞了,但依然强调,在西太尤其是在第一岛链以内,美国所引以为傲的压倒性优势在于其大型作战平台、远程火力投送和制空权三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就是说,当美军的一个航母编队过来时,这个航母编队可以在空中、水面、水下全方位形成若干海里范围内的火力投送能力,这是中方很难压制,甚至可以反向压制中方的。这种优势给美国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项。
在2019-2020年,美国通过推演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玩法已经玩不转了,所以转向所谓“马赛克式的作战建造”,也就是说,以台海为枢纽建造美军在西太的马赛克网络,在原先战术数据链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水面和空中的无人平台,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具有可分散化自组织作战能力的智能兵器,以此持续不断的消耗中方有生力量、增加夺岛行动难度,从而达到让中方在决策前犹豫纠结以至放弃行动窗口的效果。不过,在这一时期,实际比拼的推演结果或许已经不尽如美方之意,美国对此开始讳莫若深了。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到了2022年,CSIS抛出的这份报告则终于开始直视这样一个现实:随着解放军实力的增长,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军事力量不再足以支撑其“躺赢”。即便要得出“美军最终成功阻止了解放军”这一结果,也不能把过程写得如热刀切黄油、周末吃野餐一样轻轻松松小菜一碟,否则无法取信于人。为了令人信服,他们最终能推出的结果只能是派出两个航母编队和900架战斗机之后勉强取得的“惨胜”。
当然,战争游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倒着玩的:先预设一个结果,再根据这个结果去设置一系列前提条件,比如修改战损比、增加“幽灵兵”,最后按照这些设定好的前提条件实战演练一遍以达成预期效果。我不是说CSIS一定这样做了,但其在推演过程中确实尽可能地绑住了中国大陆的手脚,也就是说,虽然给了中国大陆很多先进设置,但最后又在至关重要的参数上“卡你一笔”——火力方面,且不说从头到尾没有提远程火箭炮这种妖孽级的存在,CSIS甚至假定中国大陆在精确制导弹药的数量方面储备严重不足、不具备足够的中远程地对地导弹;投送能力方面,CSIS反复强调中国大陆至多只能送2万人上岛,并且这2万人还必须在南部登陆,导致在从南打到北的过程中被优势兵力消灭在中间,换言之,这份脚本几乎就是当年金门战役的翻版。从这一点上看,脚本作者就算不是收了台湾的钱,至少也是没怎么真正动心思——写出的脚本看上去很酷炫,其实也不咋地。
我推测,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这份报告,可能是为了达到三方面的效果。
第一,这不失为美国有关部门向“元老院”进一步要求国防开支的一种方法。通过说明介入台海局势需要的代价何其巨大,有关部门可以督促“元老院”赶紧拨钱以建设海空力量,尤其是第一岛链、“马赛克作战”等。
第二,这份报告可以配合美国军火公司和企业向台湾出售特定类型武器以配合特定类型战略的需求。所谓特定类型的战略,也就是刺猬战略、豪猪战略或焦土战略等,就像他们号称要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一样。
第三,通过这种方式,在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进行所谓航行自由演习之前,在舆论上抓回一点面子。也就是说,用绑住中国大陆手脚,然后在不让人感觉到太过荒诞的前提下把欧美力量参数判断最大以获得惨胜的故事,(在认知和心理层面)对冲佩洛西的无脑挑衅给美国带来的战略上的被动。
尊重科学固然是很必要的,但是,把科学用于为某些注定要失败的东西涂脂抹粉是对科学的扭曲和滥用。即使加上科学的形式和包装,也只能得出荒诞的结论。
之所以讲战争游戏模拟,正是为了告诉大家,国家安全战略是有内生规律、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我们可以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配合相应的软件,在某种逻辑平台上再现出一种接近人类思考的模型。
但就其本质而言,这种方法仍旧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所以,我们不必把战棋游戏太当回事儿。真正聪明的机构,以及和美国国家安全实质性挂钩的机构(比如洛斯阿拉莫斯橡树林),虽然可以真正使用超级电脑做运算,此时反而比较安静,因为用调参数的方式做人工推演的机构所讲出的“鬼故事”,反映的只能是口才而不是战斗能力。
就美国方面而言,大胆而冒昧地说一句,在今天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美国不会放出真正意义上能反映中国跟美国在台海地区真实力量对比的推演,因为这会影响认知——如果按照本次演习中所表现的055、075、远火、先进常规、中远程导弹的数量,再结合对中国经济潜力的正确估计,以及台湾问题在中国国家利益中的恰当地位而言,推演结果几乎必然是美国的bad ending。这一点甚至早在兰德公司2020年关于马赛克战略的报告的结尾处已经有所体认——报告主题由台湾问题,悄然转换为中美双方谁能在西太平洋保持军事支配地位的问题。
而就中国方面而言,一方面,我们无需对这类报告过于敏感。作为观察者、研究者和网上的讨论者,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类战术推演归根结底是基于输入数据进行逻辑演算的结果。输入数据的准确程度、软件算法中战略逻辑的设定方式等变量都可能影响推演结果。因此,在评估一份推演结果的可信度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其方法论和数据等——如果一份推演在参数上做了手脚,那么即便看不懂推演逻辑,我们也能推测出它大概率不会是公正客观的。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不把这类报告放在心上,这类报告可以从侧面提供很多信息,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信息碎片,以此看清整个局势的演化、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这一期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