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作者:梁嘉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美国老牌音乐内容平台Billboard《公告牌》正式官宣进入中国运营。Billboard官宣的同时,张靓颖、王嘉尔、王源等一众歌手在微博送出祝福,Billboard官宣话题也顺势登上热搜。



这并不是Billboard第一次官宣入华,2016年时,Billboard便高调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但它的网站运营模式并未走通。在此之前,Billboard曾和音悦台合作,但随着音悦台式微,这场合作最终也成为了历史。


Billboard第三次入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今很难预言,但外界预期中的“希望Billboard为华语乐坛带来改变”,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毕竟Billboard固然权威,可它的评估模式能否在中国落地还要另说。


况且,即便人人都在痛斥刷榜、买榜让国内音乐榜正在丧失公信力,但事实上,这个时代对音乐榜的需求度,已经远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十年入华史


此时,距离Billboard第一次走进中国市场,已经过去了七年时间。


2015年时,Billboard和音悦台达成合作,当时双方在榜单上的合作很简单,即音悦台的音悦V榜代表中国流行音乐榜单进军美国,入驻Billboard国际榜,而Billboard最重要的权威榜单Hot100落户音悦台。此外,Billboard还与音悦台一起推出了联名榜。


当时,时任Billboard亚洲区负责人的Jonathan Serbin对外表示,其实Billboard从2012年开始就有意进入中国,之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2012年便有进军意图,2015年才与音悦台达成合作,可见找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有多么难。


2015年的音悦台对Billboard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它的日活跃用户达到500万,粉丝社区“饭团”数量达到2万个。此外,音悦台推出的音悦V榜也有着较高的权威性。但是,音悦台的问题同样也很明显。



首先,音悦台只有官方出MV的音乐能够被打榜,虽然它当时收录了80万支MV,但是仍不能代表全部市场数据;其次,音悦台当时的主力内容是日韩歌曲和国内偶像歌手的歌曲,韩娱打榜、刷榜的玩法被引入国内饭圈后,音悦台榜单的权威性也在逐渐走低。


2016年限韩令后,音悦台终止了与韩流的合作,也开始走上下坡路。虽然不知Billboard与音悦台的合作是何时终止的,但2019年坤音娱乐官博线上追债音悦台前,Billboard就已经撤掉了之前与音悦台合作的V榜,换成了“China Social Chart”。


不过,Billboard也没有完全将宝押在音悦台身上。2016年9月,Billboard在美国官网宣布正式进军中国,三个月后,Billboard中国区官网上线,可见Billboard的计划还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借助国内音乐网站打开市场,一方面以媒体身份独立运营,发展自己的势力。



可惜,最终音悦台辉煌不再,Billboard中国区官网也未掀起太大波澜。从其官网内容来看,华语相关榜单社交音乐榜最后一次更新是2020年5月,音乐单曲榜最后一次更新是2019年9月。如今,Billboard中国区官网仍能打开,只是榜单、独家专栏、音乐时讯等内容都停留在了2019年前后。


Billboard两次入华均无疾而终,第一次可以说是合作对象的问题,但上文说过,当时国内排名第一的MV音乐网站音悦台,已经是最优选了;第二次是“官网运营”这一模式的问题,诚然,在那之前Billboard已经以媒体身份进入了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但当时在国内,“官网”这一形式无疑已经与时代脱轨了。


如今,Billboard又宣布入华,从官宣的有限信息来看,这一次它选择官方微博作为榜单展示平台,但官宣中提到的仅有“Billboard标志性权威榜单”。不过,Billboard也表示“将陆续推出更多本地化内容”。



目前已知的本土化内容有三:一是官宣进入中国市场前,Billboard旗下衍生品牌Billboard Live宣布落地上海;二是Billboard在微博宣布成立“音乐私藏家”,联合音乐博主DC大叔、音乐制作人侯志坚、歌手袁娅维等做歌曲推荐;三是围绕音乐人策划封面故事栏目,目前首位封面人物已官宣王嘉尔。


但是,这些说到底都只是“花边”,最关键的还是榜单业务,至于Billboard何时推出本土化榜单?和谁合作?数据从何而来?我们仍不知晓。


新的轮回已经开始


外界最关注Billboard的华语榜单何时落地,原因便是“苦内娱榜单久矣”


国内音乐榜的数量并不少,音悦台未衰落前,国内音乐榜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传媒公司与电视台的榜单,如央视音乐频道创办的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二是互联网巨头旗下的音乐榜,如腾讯系的由你音乐榜和阿里系的亚洲新歌榜;三是音悦台的音悦V榜


但在2020年前后,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是音悦台退出江湖,二是本来和新媒体联系就不够紧密的《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一度停止直播内容,2020年之后,谈起主流的音乐榜单,似乎只剩下由你音乐榜和亚洲新歌榜了。



由你音乐榜的榜单数据由TME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四大平台以及新浪微博的用户产生;亚洲新歌榜推出时公布的准则是:榜单以阿里音乐旗下两大音乐平台天天动听、虾米音乐以及微音乐三方新歌播放量为基础,加以歌曲在微博的分享和付费下载数据,综合显示音乐人在榜单上的排名。


但2018年年底,亚洲新歌榜进行了一次规则改动,之后打榜歌曲或MV的播放量权重占比40%,社会影响力和互动应援权重占比皆为30%。因和微博联系紧密,亚洲新歌榜本就是偶像粉丝最热衷打榜的榜单,改动之后,该榜单在饭圈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至于腾讯旗下的由你音乐榜,虽然入局时间较晚,但因数据覆盖范围广泛,也在近一两年成为了国内人气较高的音乐榜单。成为高人气榜单后,由你音乐榜自然也进入了饭圈视野,如今在微博上随手搜索“由你”,出来的基本都是各路粉丝的打榜信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友们自然期待一个更为真实可信、更具权威性的音乐榜单,所以才会对Billboard入华寄予厚望。


Billboard在制作榜单之前,会通过调查公司尼尔森获得相应的数据,包括流媒体播放量、付费下载量、电台点播量、实体销量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算法,加权后得出相应排名。


正因为评估体系完整,Billboard才会成为美国乃至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性的排行榜。如果这一套评估体系能在国内原封不动复刻,那它对市场的价值可想而知,乐迷可以不再被饭圈刷榜、资本买榜所困扰,上游创作者也可以拥有新的风向标,通过消费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提升创作效率。


但是,Billboard这套体系在国内多少有点水土不服。首先,实体销量在国内可以忽略不计,其次,电台点播量在国内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最后就剩下付费下载量和流媒体播放量了,而如何拿到国内音乐平台的相关综合数据,又是个难题。



整体来看,对Billboard入华后的表现还是要谨慎期待。


2016年Billboard入华时,外界一边担心流量歌手屠榜,一边在网上喊话,希望Billboard能为华语乐坛带来改变,但结果不尽人意。如今的舆论俨然一模一样,新的轮回已经开始,这一次,结局会不同吗?


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榜单了


谨慎期待Billboard入华,说到底不止是因为它的本土化难度重重,也在于音乐榜单的影响力其实是在下滑的,这与榜单公信力的下跌有关,但不全是受此影响。


以前,在中国歌曲排行榜、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上看到喜欢的歌曲上榜,大多数人都是心潮澎湃的,但如今看到一众音乐榜单,“无感”成为了大部分人的共同感受。近年来,人们对音乐榜单的热情丧失,一直被归因为“音乐榜单不再具有公信力了”,当年郑钧炮轰音乐榜单的言论便轰动一时。


“排行榜上的歌,十首里面有九首真的听不下去,现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完全没办法选择,放你面前,是让你恶心的菜。我们原来最早的排行榜,这个歌是谁唱的其实都不知道,但这歌好听它就会火,现在是因为,周围的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很火,是因为这个人很火,然后他们就认为这个歌也应该火。



刷榜、买榜确实在一步步侵蚀着音乐榜单的公信力,但一个现实是,在当下这个时代,音乐榜单的价值已经远不及上一个时代。音乐榜单这一产物刚开始问世时,大众获取潮流音乐资讯的渠道单一,在那个媒介不发达的年代,音乐榜单自然拥有更强势的地位。


而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获取潮流音乐资讯的渠道太多了,除了音乐平台的大数据推荐,音乐综艺、抖音短视频、B站剪辑BGM、电视剧OST、微博热搜等皆是渠道,这些都是对榜单话语权的社会化消解。


况且,现在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大众化的榜单已经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这个问题。当时,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年度盛典上公布了TMEA十大热歌,其中抖音歌曲占据了半壁江山,当时舆论哗然,“华语乐坛完蛋了”的言论悉数袭来,连杨坤都表示“音乐至少倒退了十年”。


事实是,像《云与海》《白月光与朱砂痣》《浪子闲话》这些走红于抖音的歌曲,确实在主流音乐平台拥有极高的播放量,它们或许不够“高级”,但背后站着大批听众。说到底,这个榜单被抨击的主因,是听歌的大众与当下在网上拥有话语权的年轻人之间的审美正在加速割裂


这是一个分众化的时代,音乐同样在分众化。



打开QQ音乐的热门榜单,热歌榜中告五人的《给你一瓶魔法药水》位列第一、新歌榜中蔡徐坤的《Hug me》位列第一、流行指数榜中时代少年团的《侠》位列第一,这些歌曲数据都很漂亮,但也都带着明显的圈层属性,告五人的歌更受摇滚乐迷的喜欢,而蔡徐坤和时代少年团的歌更受粉丝喜欢。没错,粉丝也是圈层。


对现在的年轻听众来说,靠榜单找歌已经不现实了,因为审美差异越来越大后,更靠谱的途径变成了大数据推荐。


就像独立音乐人刘耳朵说的那样:“在喜欢的歌里找相似推荐,再听,喜欢的收藏,再跳到专辑页面,点收藏专辑。基本上收藏一两个歌单、两三张专辑、七八首歌以后,开私人FM或者等第二天的推荐歌单,就会越来越符合你的审美。”


榜单价值下滑,才是Billboard入华不再“意义超然”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作者:梁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