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集美区出海作业人员驾驶(搭乘)船舶出海前,要提前向船舶主管部门备案,接受船管站(点)工作人员“人船一致”和核酸检测人员核验后,才能从指定岙口,持《“三报备”凭证》出海。“三无”船舶不得出海。



此前科技日报有过报道,有媒体报道指出,视频中的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鱼感染了新冠病毒。因为根据使用说明书,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测试对象是人体样本,如鼻拭子,而不是其他样本。给鱼做抗原检测与此前网友们给橙子、橙汁等食物做抗原检测一样,由于检测采用的都是非人体样本,因此都会导致抗原测试系统的紊乱。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检测环境到处都是鱼血,鱼血里的蛋白如果浓度高、容易沾黏,就有可能和抗体产生非特异性的结合,这样就会显示出阳性检测结果。”
“而且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鱼类。”陈纯琪介绍道,细胞表面有一系列受体,新冠病毒可以利用这些受体附着在细胞上,ACE2受体就是其中之一。鱼或者其他海鲜,它们都属于低等的非哺乳类动物,尽管它们也有ACE2受体,但其与高等哺乳动物的ACE2受体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而新冠病毒和鱼的ACE2受体不会结合,因此鱼类不可能被感染,目前也没有新冠病毒感染鱼类的报道。
据了解,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曾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食用食物,包括海鲜产品,经过人体消化道感染新冠病毒的证据。
最后,相关专家再次提醒公众,在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