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原标题《这个镇的菠萝,凭啥吊打全国》,作者:黄加宝,编辑:二叔公,校对:黄思韵,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提起“菠萝”,广东人一定会想起徐闻。


可不是吗,老艺术家也写过这座湛江县城,凭借一片37万亩的“菠萝的海”霸占“中国菠萝第一县”的称号。可广东一向都是“菠萝大户”,除了徐闻这个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更香甜的菠萝隐藏在县城深处,比如中山神湾。


比起赫赫有名的徐闻菠萝,老艺术家觉得更值得挖掘的是小镇上的菠萝。它们香甜、爽脆、无渣,却寂寂无名,隐在“菠萝的海”之下,实在太可惜了。


《十二道锋味》里称中山的神湾菠萝为“最浓郁的甜”。菠萝这种水果,对老艺术家来说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香甜,恨的是吃多了会口麻,也就是广东人俗称的“湿热”,而神湾菠萝居然号称“不用泡盐水”、清甜无渣,最后吃剩的只有果柄,这样一说我的精神头就来了。


不如亲自去会一会这颗传说中菠萝。


神湾菠萝,甜绝了


比起徐闻,长在中山镇上的神湾菠萝名气可小多了。别说外省人,就连广东人都只知中山有乳鸽、脆肉鲩和小榄菊花宴,而不知有神湾菠萝。


这也无怪乎他们,毕竟神湾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小镇,地方十分偏僻。打开中山地图,你会发现其位于中山市南部,西临磨刀门水道,妥妥的西江入海口,只差一脚油门就跨过坦洲镇到珠海。但正因为靠近入海口、砂质土壤、日照强这些地理特点,让老艺术家对神湾菠萝更多了几分好奇。


在进入小镇后,不出意外地就看到了几档菠萝摊,果然不愧是“菠萝小镇”。


△中山神湾镇上随处可见的菠萝摊。/作者供图<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中山神湾镇上随处可见的菠萝摊。/作者供图


虽然不是菠萝最当造的5月,但神湾镇上的空气依旧飘着一股菠萝的香甜气息。对于菠萝这种生长周期长(1.5~2年)的水果,当地人会在不同季节种植,以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所产出。


神湾镇背山面海,海拔不过三四百米的丫髻山却是最重要的菠萝种植地,从山脚到山顶,全种满了密密麻麻的菠萝。


老艺术家发现,不论屋前屋后、平地还是山坡,都可以成为神湾人种植菠萝的场所,“最好吃的菠萝,都是长在山坡上的”,农场老板告诉老艺术家,“菠萝虽看似普通,却十分娇贵,三年只有两造,每颗菠萝从种植到成熟至少需要1年半,想要好吃,坡度、水土和光照条件缺一不可,但长在山上的菠萝产量少。”


据老板介绍,丫髻山的菠萝,脚下土壤看似粗砺泛黄,却富含铁元素,再加上从丫髻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浇灌,神湾菠萝才生得如此甜美无比。



△长在丫髻山上的菠萝。/作者供图<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长在丫髻山上的菠萝。/作者供图


想吃甜菠萝,果实外表色泽越金黄越好。据从中山市区来的游客称,每年5月份,神湾菠萝连青皮外表都是甜的,摆在家里的菠萝香甜味能飘满整间屋子。虽然菠萝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最好吃的不过5~9月这几个月份而已。


随着阿姨利索的刀法,一个完整的神湾菠萝已摆在眼前。单看着褪去外衣的菠萝,你完全看不出和平时吃的菠萝有什么两样,但还没端上来,就已经涌入鼻端的菠萝味在告诉你:真的有点东西。


“吃菠萝前要泡盐水”,这一条准则在神湾菠萝面前完全失效,它甚至连竹签都不用,抓住留出的小果柄一咬,哦豁,嘴里像喷了菠萝味的香水,甜入心扉。



△神湾菠萝,拿柄即食。
△神湾菠萝,拿柄即食。


老板听着我的交口称赞,却一脸痛心疾首:“你要是早两个月来,那个甜,简直无法形容。”虽然已经吃不到5月份的菠萝,但刚才那一口依然是老艺术家今年夏天吃过最好吃的菠萝。


外界常用16个字概括神湾菠萝的特点:果肉金黃、香甜多汁、蜜味浓郁、爽脆无渣。老艺术家还是觉得不够准确,用广东人的说法就是“菠萝有菠萝味”,吃过神湾菠萝你才知道这句是最高褒奖。从嗅觉上来说就足够浓郁芳香,入口甘甜,不带一丝酸涩,汁水充盈却不会外溢,你可以一直从尾部吃到果柄,没有一丁点麻口。


有了菠萝,这座小镇也终于露脸了。


从“靠水吃水”到“靠山吃山”


如果不是因为菠萝,人们对神湾这个小镇可能一无所知。确实,它不过是中山下辖15个镇的其中一个,甚至连中山本地人都可能“只闻其声,不见其貌”。


但神湾确实可能“被神眷顾”,三面环山,西临磨刀门水道(西江入海口),山、水、平地各占三分之一,拥有磨刀岛和竹排岛两个江心岛屿。这样的地理环境,注定它就是个天然良港。相传,该地过去常受台风侵袭,唯有在此避风的船只安然无恙,船民以为有神庇护,便建庙祀之,称此地为“神湾”,后来建镇也一直沿用此名。


在种植菠萝之前,神湾人一直靠水为生。神湾镇的人口主要由广府人、客家人和疍民组成,广府人居平地,客家人居丫髻山脚下,疍民则居于磨刀门水道沿岸。由于地处珠江入海口咸淡水交界处,神湾的渔业十分丰富,疍民们生于江海,居于舟船,独特的生存空间把他们的生活和江海密切地联系起来。


其中一个特征便是神湾人好吃禾虫。神湾禾虫在广东是为一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早有记载:“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霜降前禾熟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盖得稻之精华者也。”在神湾人眼中,禾虫肥美、富含蛋白质,无论以姜葱爆炒禾虫还是砵仔焗禾虫都是当地拿手好菜。


要知道,禾虫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今在珠三角,也只有中山神湾及坦洲、珠海斗门和江门新会的部分滩涂能出产禾虫,可想而知神湾的水土有多么优质,神湾人也把“靠水吃水”发挥到极致。


△神湾钵仔焗禾虫。
△神湾钵仔焗禾虫。


但别忘了,水只占了神湾的三分之一,还有另外的三分之一,山。


海拔不过三四百米的丫髻山,已经是神湾镇的最高峰,因为它远远看起来很像是女孩头上的发髻,故得名“丫髻山”。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座山,直到1915年旅居秘鲁的李国汉带回一颗菠萝种子,便让神湾这个地方,除了“靠水吃水”,还得加上一条——“靠山吃山”。


没人能想到,丫髻山红黄交杂的砂质土壤,竟然是种植菠萝的一把好手。在上世纪20年代,李国汉在丫髻山麓老村土背开辟山地10余亩种植新种菠萝,加上山泉水、坡度和日照的加持,在此种出来的菠萝香甜无比,爽脆无渣。此后,神湾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菠萝,到了今天,神湾这片60.9平方公里的土地竟也长出近3600亩的菠萝。


自游农场老板告诉老艺术家:“在最好的时候,坡地上能亩产1500~1800颗菠萝,平地上能亩产3000~4000颗。游客在采摘完菠萝后,还能进行制作菠萝包、榨菠萝汁等一系列活动。”


神湾人无疑是幸运的,从“靠水吃水”(禾虫)到“靠山吃山”(菠萝),在吃这一点上,最能体现神湾的“山河文化”。


“喂,来一碟菠萝炒饭”


菠萝已经根植到神湾人的DNA里,他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菠萝。除了生吃,神湾菠萝也很适合入菜,因为甜度够、口感也不会酸涩,懂行的粤菜老师傅都会用神湾菠萝。


《十二道锋味》里,谢霆锋就用神湾菠萝做了一道“菠萝咕噜肉”,这道菜可能是每个广东阿妈都必上手的经典菜肴。


△菠萝咕噜肉。<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菠萝咕噜肉。


“菠萝咕噜肉”以酸甜酥脆的口感号称“白饭杀手”,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多么停不下来。把菠萝、猪里脊肉切丁,青红辣椒切块备用,猪里脊肉裹上蛋清再滚一下面粉,热油下锅,炸至金黄变色捞出,再调一个甜酸汁均匀地裹上每一块咕噜肉,最后加入菠萝和青红辣椒块一并翻炒,那个酸甜香味涌上鼻尖,入口酥脆,一口菠萝一口肉,既不觉得腻也不觉得“厚重”,轻盈之感倒像是在恋爱。


菠萝除了和猪肉是一对“璧人”,和鸡肉、鸭肉、牛肉也十分相衬,菠萝的甜酸正好可以调出鸡肉和鸭肉里的“鲜”。神湾菠萝鸡和菠萝酱鸭片更是“吃过番寻味”。


△菠萝牛肉串。<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菠萝牛肉串。


但作为一座懂吃的城,中山的老师傅们又怎么会落入窠臼?没错,他们还能把菠萝和脆肉鲩结合起来,做出“脆肉鲩鱼球”和“神湾菠萝脆肉鲩”,这群人真的只差把“中山特色”打在公屏上了。


没想到,看起来脑洞大开的两种搭配,还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脆肉鲩鱼球”可以看作是松子鱼的升级版,先将脆肉鲩炸得酥脆,再搭配菠萝,一口咬下,鱼肉酥软兼具,口感酸酸甜甜,盛在半只菠萝里出碟,一看就食指大动。


△菠萝+脆肉鲩。<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菠萝+脆肉鲩。


但对于夜宵来说,最抚慰人心的莫过于一碟“菠萝炒饭”。准备半只菠萝,把菠萝肉挖出,留壳备用,再加入喜欢的配料如虾仁、肉丁、鸡蛋等,出锅的炒饭粒粒分明、金黄诱人,再搭配同样色系的菠萝,一同盛入半只菠萝壳中,无论从风味还是视觉上都是一绝。


△菠萝炒饭。<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菠萝炒饭。


在神湾,菠萝除了可以做菜,还可以做成甜点小吃。比如神湾菠萝包、神湾菠萝千层糕、神湾菠萝鸡蛋仔、神湾菠萝章鱼小丸子、神湾菠萝冰……


有菠萝的菠萝包,在神湾才叫正常。如果遇上新鲜出炉的菠萝包,那一口热热的酥皮咬下去,满嘴都是香甜的菠萝粒,那才叫“神仙难返”的美味。


△有菠萝的菠萝包。<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有菠萝的菠萝包。


神湾这座小镇虽然不起眼,但夏有菠萝、秋有禾虫,也绝对称得上是“舌尖上的安逸乡镇”。为了吃菠萝,驱车一趟也不在话下,但最好是在明年5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黄加宝,编辑:二叔公,校对:黄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