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玩Global(ID:pinglobal),作者:zhifang,原文标题:《BNPL挥刀斩向理财小白》,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也许没听说过BNPL,但它相当受欢迎。BNPL和YYDS不一样,不是出自网络主播口中而后被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而是先买后付(buy now,pay later)的缩写。
这种支付服务并不新鲜,但最近几年它在全球的流行程度令人惊叹。凭借“零利息”的优势以及2020年以来covid-19疫情带来的线上消费增多,BNPL为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欧洲金融科技独角兽Klarna的估值在2021年一度飙升到456亿美元。
尽管Klarna被称为“海外版花呗”,BNPL服务和中国消费者熟悉的花呗在模式上不完全一致。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支付方式和花呗同样令消费者着迷。
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y网站的BNPL词条下有这样一条例句:“今天糟透了,我现在只想用Klarna的先买后付买点什么。生活并不完美,但我的外套可以是完美的。”
在过去,先买后付是购买贵重物品的支付服务。现在人们可以用它来购买时下最流行的外套、好看的手机壳、明星的新专辑……先买后付的扩大化使用为商家带来更多订单,相关初创企业屡获融资,消费者享受比信用卡更灵活的服务。看似“三赢”的局面之下,危机却也在酝酿之中。
一、支付+金融+营销
大众所熟知的先买后付企业已经遍布全球:在欧美市场有Klarna、Affirm,在澳洲有Afterpay,在亚洲地区有Atome、Akulaku。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先买后付初创企业也方兴未艾。
这项业务还吸引了金融科技赛道之外的竞争者。今年6月,苹果宣布推出先买后付服务Apple Pay Later,用户可将账单分为四期,在六周内付清,享受免息服务。这一次,苹果不再依赖和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高盛提供接入MasterCard支付网络的证书服务,其他环节由苹果子公司Apple Financing LLC完成。
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苹果做出了与众多电商平台、电商网站、线下商店相似的选择,只不过先买后付服务也由它自己掌握。这种支付形式被证实可以有效刺激用户购买,超越金融服务本身,成为一种营销手段。
在Atome、Klarna、Afterpay等应用中,消费者在管理支付账户之余,还可以查看最新的品牌推荐和优惠活动。
分期服务并不稀缺,但零息分期无疑是诱人的。传统分期付款服务中消费者需支付分期利息,大部分先买后付服务中,消费者可分三期或四期支付款项,先支付第一期,并在之后的1~2个月内付清,不必支付任何利息。
对于消费者,零售商品的优惠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克劳德·霍普金斯在《科学的广告》一书中写道:“即使在零售店广告里,我都从来没有试图去卖任何产品。我总是提供一个新的优惠,这些优惠包括服务、利润、满足感和礼物,而不是我自己的任何欲求。”
“羊毛不出在羊身上”,先买后付服务的盈利则主要来自商家端的佣金,每成交一笔订单,商家都要向先买后付服务商分享一定比例的佣金。通过小幅让利消费者,商家换来更多订单和更高的单个消费者价值。先买后付在其中充当中介,首先向商家垫付所有金额,因此承担违约风险。
而与信用卡等消费信贷服务做比较,先买后付的区别还在于为个人提供融资的形式。
使用消费信贷服务支付之前,消费者需要向借贷方提供详尽的个人资料和有关证明,以核实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获得个人信贷额度和账户后,消费者在额度内使用信贷服务支付。先买后付属于销售点融资(point-of-sale financing),将金融服务与支付流程融合,在支付的时间点提供服务,使用门槛相对更低。
简洁、流畅的支付体验击中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他们成为先买后付忠实的拥趸。
二、这把镰刀割了谁?
今年7月23日~24日,Klarna在美国洛杉矶开设零售快闪店Klarna Oasis,带来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在快闪店获得Lunya、Pepper、Christy Dawn等服饰、美妆和配饰品牌的独家折扣,也可以在klarnaoasis.com网站获得独家折扣。
快闪店这一营销方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他们也是先买后付服务的主要用户。先买后付服务商将传统信贷服务描述为有风险(影响个人征信)、不灵活的,因此被信用卡等信贷服务排除在外的用户也会使用先买后付。
在海外Z世代(出生于1997年及以后)人群中,先买后付服务前所未有地流行。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调查显示,55.1%以上的美国Z世代购物者将在今年至少使用一次先买后付服务,这一比例在美国千禧一代(出生于1981-1996年)购物者中减少至48.6%,并且在年龄更大的人群中越来越少。明年,美国普通用户预计将在先买后付服务上花费超1000美元,总支付额接近950亿美元。
在分期服务魔法般的催眠下,无法负担、超出每月预算的商品瞬间变得唾手可得。即便仅能支付第一期账单,被诱惑的用户也会毫不犹豫下单。即时的满足被推到台前,享受当下,支付剩余账单的压力被抛到一边。
更要命的是,多数用户使用先买后付服务购买的不是昂贵的商品,而是服饰、鞋履、配饰、化妆品等日常消费品,积少成多的小额度消费进一步降低他们对账单管理的警觉。
在TikTok上,年轻人们显然察觉到了先买后付带来的麻烦,但他们普遍对还款陷阱抱以调侃态度。配上“Anyone else relate?”(还有谁和我同感吗?)和哭脸emoji的文案,以及“这个月终于省下钱”的字幕,博主@joebxggs在一则短视频中满脸笑容。视频后半段,500英镑Klarna账单以更灿烂的笑容走向他,毫无疑问,攒钱计划又泡汤了。这则视频引发了广泛共鸣,获得近13万点赞。
躲过了信用卡卡债,却没逃过先买后付的债——缺乏理财意识、财务状况糟糕的用户正越陷越深。在过去两年短期快速爆发后,经济下行的2022年,先买后付模式也开始遭受质疑。
三、缺乏约束的BNPL
曾经风头无两的Klarna今年经历估值“脚踝斩”——在7月获得8亿美元融资后,公司估值降至67亿美元,缩水程度令人咋舌。全球通货膨胀致使消费者购物预算减少、消费意愿下降,也使得投资避险情绪上升。无论是在资本方还是用户端,对先买后付服务商的热情都有所冷却。
不论商家和金融科技公司将先买后付吹嘘得多么具有颠覆性、革命性,它在本质上依然是无担保的消费信贷服务。更快的审核流程、更广的适用场景,欣欣向荣的A面背后是宽松信贷条件带来的危机四伏的B面。
总的来说,传统消费信贷所具备的一些风险和曾经招致的批评,正是先买后付服务现在所经历的。
首先,先买后付和其他消费信贷一样面临欺诈风险。与盗刷信用卡、盗用个人信息开户相对应的欺诈行为,在先买后付平台表现为盗用个人账户付款、盗用个人信息申请新账户。
其次,一些先买后付服务并没有直接纳入征信系统,但可能会定期向有关机构报告用户信用状况,这使得审批缺乏参考维度、引诱用户过度消费。比如,如果先平台审批时漏过用户已经使用的其他先买后付服务信息,可能错误估计用户还款能力,增加还款失败风险。
有很多用户天真地认为使用这些服务绝对不会影响征信,而事实上,在英国有少数用户因为使用先买后付服务而被拒绝抵押贷款的授信。这项服务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英国政府警觉,预计将在2023年之前加强监管。
最后,无息不代表无风险,还款逾期时先买后付公司将收取滞纳金(一部分公司取消滞纳金,让服务更诱人)和管理费。2020年,Afterpay的全年收入为5.2亿澳元,其中84%来自商户,13%是用户逾期时支付的滞纳金。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受访的先买后付用户中有21%在过去一年错过还款,其中有一半用户的年龄在18~29岁之间,55%的用户在过去半年中至少使用过两次不同的先买后付服务商。
在reddit,一位就职于消费者报告机构的用户指出,Klarna、Affirm等公司的用户分布并不平均,大幅偏向于容易做出糟糕财务决策的群体。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还不上款,陷入恶性循环,让先买后付公司从滞纳金和管理费用中赚到一大笔钱。
先买后付依然在狂野生长,商家和理性消费的用户从中受益。毋庸置疑的是,短期内还将有数不清的用户陷入先买后付债务危机,这种刺激消费的支付服务也必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玩Global(ID:pinglobal),作者:zh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