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当你点开一部电影的页面,下方的推荐基本是与这部电影同等水平的作品。

比如点开《上海堡垒》,你可以收获《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月球陨落》《环太平洋2》等6分以下的科幻片。



那么与《明日战记》对应的推荐是什么?

《海王2》《阿凡达2》《沙丘2》《球状闪电》等。



一方面,《明日战记》的口碑目前还不明朗。

另一方面,足见大家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很高。

这种期望,不单是针对影片质量,更多的,是对影片在华语科幻片类型意义上的期望。

同麦浚龙导演的《风林火山》一样,对影迷而言,《明日战记》一度是一部“胎死腹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见的港片。

所以当影片突然定档,影迷多少有一种“赚到”的感觉。

影片艰辛、漫长的制作过程,也逐渐被传播到更多观众那里,成为不亚于影片本身的看点。



影片原名《矛盾战争》,2015年立项,2017年开拍并杀青,随后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后期制作。

为此,总监制古天乐的影视公司甚至收购了导演吴炫辉的特效工作室。

尽管影片请了游戏《地平线:零之曙光》首席设计师迈克·纳什参与机甲设计,但影片的1700多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90%以上)基本都由中国团队完成。



所以,《明日战记》不但是中国首部机甲爽片,也是《流浪地球》之后,第二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特效大片。

带着这种幕后资讯坐到银幕前,多少有了点“撑国货、撑古仔”的况味。

但对于一部科幻片,撇开它的所有场外意义,将它放在目前已有的科幻坐标中去单纯评价其各方面水准,或许才是对它最好的尊重。



故事只是空壳 

《明日战记》时长只有99分钟,是一部极简电影。

对视效类型片而言,极简有时是好事,便于集中火力专注于爽感,比如印尼动作片《突袭》、今年的武侠网大《目中无人》,但前提是故事本身有效、合理。



《明日战记》的故事还不到讨论其是否有效、合理的程度,影片的问题是几乎没有故事,只是匆匆套了一个此类科幻片的常见设定——

近未来,战争、气候、工业、环境等使地球污染严重,为维持生态,人类不得不在空中修建“天幕”,也就是用透明罩子将地球罩住,岂料陨石砸破天幕坠入地球,带来外星生物潘朵拉。

影片开场前几分钟,以小学生写环境题材作文的方式,通过旁白将这种背景设定传达给观众,可谓非常粗暴、“直球”,毫无叙事魅力。



设定交代完毕,影片又很快进入正题——

B16区空战部队进入中央大厦潘朵拉母体区域,他们必须在第二次降雨之前找到母体,用基因子弹改造它,从而使潘朵拉不再攻击人类,为人类净化空气。

同时,把“我是反派”写在脸上的张家辉派出机甲人,阻止古天乐、刘青云等人的改造潘朵拉行动。

于是,机甲大战展开。

其间又插入一些医院打怪的惊悚情节、拯救小女孩的煽情桥段等。



由此可见,《明日战记》根本未在剧本上花心思,片中所有情节观众一定都见过。

唯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影片着力打造的两大机甲“刑天”和“穷奇”都是反派,这可能在不少观众将其想象为正派的预设中,稍有一点反差带来的惊讶感。

二是《明日战记》作为一部科幻片,在对白的编写上,采用的仍是香港警匪片风格,比如古天乐那句“我可以去送死,但我不能让兄弟去送死”。

以港片之手写好莱坞式科幻,诡异之余,又令人窥见港片定式思维的捆缚魔力。



残酷一点说,故事上,《明日战记》“嚼”的是好莱坞的残渣。

影片结尾有两个镜头特别明显——

潘朵拉在人类即将被攻击的瞬间收住了触角,以及任务成功后指挥部所有人欢呼、鼓掌。

“最后一秒钟”和“劫后余生”,这两场戏,是好莱坞灾难片最常见的收尾,颇为好用,却毫无创造性。



此外,影片涉及的“电车难题”也非常鸡肋,是牺牲B16区的16万人还是天幕下的560万人。

乍看,难以抉择。

但影片早就将大团圆结局写在过程中,所以观众根本感受不到紧迫情绪和道德困境,只有一种“别演了,两边都不会牺牲”的乏味心情。

空壳般的故事也直接将所有人的表演拖垮。

刘嘉玲全程零表情,张家辉则在零表情基础上,多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微笑,古天乐、刘青云多了些情绪。

但相比他们在警匪片中的饱满发挥,演技同样缺乏感染力。



甚至,《明日战记》的片名都是一个空壳,它大众、浮泛,可以被套用到任何一部发生在未来的战争或科幻片中,和古天乐这部机甲片之间,并无非此不可的紧密性。

所以,纠结于影片的剧情、人设、表演等,其实毫无意义,因为《明日战记》里几乎没有这些东西。

片中唯一有的,是特效。



特效止于用心 

《明日战记》是一部纯特效片。

古天乐是科幻迷,他学生时代便是《星球大战》粉丝,成名后找了仓库专门存放各类科幻影剧手办,2011年开始,他便着手筹备华语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特效就有古天乐合伙公司的参与。

从《明日战记》来看,古天乐对科幻影视的执著,目前还停留于特效,尚不涉及故事和文化。

特效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就是由成本、技术、时间决定。



五年制作时间,不算短,影片导演吴炫辉此前专职视效,还拿过三届金像奖视效奖,技术算不得差,所以唯一掣肘《明日战记》的,可能就是成本。

影片制作成本暂无官方数据可查,目前流行的说法是耗资4.5亿港币(约合5700万美元)。

对比一下好莱坞部分机甲片——

《环太平洋》1.9亿美元,《明日边缘》1.78亿美元,《铁甲钢拳》1.1亿美元,《洛杉矶之战》7000万美元,《第九区》3000万美元……

对照这些影片的成色和成本,可以看出,成本越高,机甲的数量、体型越有优势,科技感和流畅度也越出色,随着成本下降,机甲回归原始感的同时,影片本身也更趋近剧情片,而非视效片。



《环太平洋》(2013)




《明日边缘》(2014)


如果放在好莱坞机甲片的梯队中考虑,《明日战记》其实是拿着剧情片的钱,做着特效片的事,所以在特效呈现上,它需要巧思。

至于为什么要将影片置于好莱坞梯队而非国产片序列中,是因为一部作品当然应该被放到一个成熟的体系中去对照。



《明日战记》特效上巧在三点:缩短事件时长、减少机甲数量、压缩激战空间。

影片故事发生在4个小时之内,片中重型机甲只有两具,轻型机甲也不超过十具,机甲对战则被限定在大楼、公路这两个空间,没有上天入海、全球“巡演”的规模。

这种设计,利于影片增加特效密度,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看完全片,观众可能会有一种影片被特效铺满、全程无尿点的刺激感,这得益于古天乐在制作上的拼尽全力,这种尽力,从银幕的每个角落渗透出来,抓住观众。

但同时,影片“用心”和“成本”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也渗漏而出。

这种矛盾暴露出特效的缺点。



首先,影片前后的机甲特效含量差异较大。

影片前段,特效主要用于呈现中央大厦藤蔓缠绕、潘朵拉怪物蠕动的末世景观,人类军队的飞鱼、巨鲸等战机在造型上和现在的战机差别不大,所以容易给人一种“《明日战记》前半部是战争片”的错觉。

影片后段,机甲感和科幻感就明显丰满许多。



其次,相比好莱坞,片中机甲对人类力量的加持并不明显。

古天乐、刘青云的机甲在科技程度上,和2008年《钢铁侠》第一部差不多,组装感特别突出,但其运动力和战斗力则不及初版钢铁侠。

比如两人在崩塌的大厦内部取基因子弹时,虽身穿机甲,却不得不借助消防水带,这诚然是为了增加“岌岌可危”的临场感,但也瞬间将影片由科幻变为灾难救援,机甲之力退隐,只剩人力。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战斗场面中,影片无法塑造精微的运动细节,不得不通过高速摇晃的镜头来掩饰,使得所有激烈运动画面都难以被看清,就连刘青云攀爬废墟都跑得飞快,快到只有呲溜一条影子。

本片的社媒讨论区中,不少观众都在质疑画面太糊,甚至掉帧,有人觉得是影片本身问题,也有人怀疑是影厅问题。



尽管问题不少,但《明日战记》仍值得一张电影票。

如果不在意剧情,不对标好莱坞,放在国产科幻片中考虑,《明日战记》的综合魅力仅次于《流浪地球》,而且它的确呈现了全速率机甲之战的激烈。

片中“发射显影弹”、“医院对战怪兽”、“马路穷奇追击战”、“刑天决战”等重场大戏,都观赏性十足。



而当古天乐、刘青云自机甲中露出脸来,那种复杂况味甚至令人想哭。

这些年纪已经不小的香港电影人,没有沉溺在他们早已如鱼得水的昨日领域,知命之年还愿为孩童般的国产科幻努力,期望给国产科幻一个真正的明日,这实在令人感动,也让人有些心酸。

因为,这本该是年轻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