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饶毅在其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上继续发文“炮轰”,称:“看了几个尹烨的视频,结果发现错误连篇,基本是个个都有错,但有些错误需要懂一些专业的人才知道。”
而作为另一当事人,7月24日,尹烨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饶毅教授评点本人科普工作的回应》,对上述言论表示“谢谢指教”,并称“一如之前,我在《圆桌派》所表达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尹烨曾在《圆桌派》节目中对饶毅表示赞誉,还把其比作“康德式”人物。
7月25日,尹烨回应界面新闻,对事件态度内容与公众号发布内容相同——感谢指教,也感谢公众关注;目前,不再发表关于此事的过多的言论。
饶毅此次主要针对的是尹烨在公众号发布的“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达观”短视频中称,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基因表达,并能够遗传给下一代。饶毅在转发该内容时评论称,“这是纯粹的伪科学。”
7月25日,饶毅在公众号再发文质疑尹烨的博士学历,饶毅指出,尹烨的论文是2015年开始研究,2018年提交。而尹烨同时期任华大基因的CEO。“如果是不用上课的博士,那么尹烨的博士与陈春花的博士,哪一个更水,就可以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饶毅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还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等诸多头衔。2019年,饶毅曾写信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质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学术造假,信件在网络上流传之后迅速发酵为“饶毅打假事件”。
实际上,这也并非饶毅首次对华大基因“开炮”,在2012年饶毅就与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公开辩论。在当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生物交叉学科学术论坛上,饶毅与王俊就华大基因是不是在造福老百姓、华大基因如何做学术等议题公开辩论。 王俊也曾在微博公开回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欢迎起诉”。
此前,饶毅还在博客上公开质疑华大基因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的科学家身份。
而本次被饶毅“炮轰”的主角尹烨则曾任华大基因CEO,现任华大集团CEO。
公开资料显示,尹烨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华大基因官网显示,1979年出生的尹烨为博士学位,2002年加入华大基因,现任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历任科技合作事业部副总裁,华南片区第一负责人,华大控股首席运营官,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现已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并为华大基因)总经理,华大基因总经理等。
尹烨同时也是一位自媒体达人,截至7月25日,尹烨在微博有89.6万粉丝,个人微信公众号“尹哥聊基因”有563篇内容,在抖音有268.5万粉丝,发布作品453条。他同时也活跃在科普领域。
2016年3月,尹烨在喜马拉雅发布了第一条音频内容。截止今日,在喜马拉雅App上尹烨的“天方烨谭”节目有2.6亿播放量,也已经更新至2201集。他还在混沌学院上线了名为《格物生命之理,致知演化之道》课程,结合人类史与生命演化过程,阐述了对社会、商业、企业发展、人生的思考。他还参与了《舍得智慧人物》的录制,与郎永淳对话,双方涉及的话题也十分广泛。
尹烨的科普内容主要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涉及部分疾病的讲解。他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是“因家庭微信群的虚假养生信息被迫成为科普网红”。7月24日,尹烨还在微博更新了关于猴痘病毒的相关传播科普视频。
此外,尹烨目前还出版了书籍:《生命密码》《生命密码2》《生命密码3:瘟疫传》《趣解生命密码系列》,还有译著《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
不过,界面新闻记者翻阅华大基因CEO尹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尹烨的科普内容不再局限于生命科学领域。尹烨发布的内容小到孩子成长、减肥、健康长寿等常规话题,也大到涉及元宇宙、心理感应等前沿领域。
2020年和2021年,尹烨还分别参加了此念文化的两个纪录片的录制。该内容也被放入尹烨的抖音号,内容主要为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如何学习,父母怎么和孩子相处等问题。
对尹烨科普一事,饶毅在公众号中表示,尹烨本身生物的背景就比较局限,而且非常不严谨,有相当多故意哗众取宠的内容。他有关生物的演讲就有很多伪科学,而超出生物涉及其他科学,就错误百出。“外行、特别是文科的听众被其吸引。”
对于尹烨的科普内容,业内褒贬不一。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脑神经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表示:“尹烨是一个企业的实干家,不应该用科学家的身份去定义他。而且我看了尹烨的视频,他讲的大部分内容基本是正确的,没必要吹毛求疵。鼓励更多的人做科普没什么不好。”
而认证为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遗传学博士的微博用户“生物狗Y博”则发表《尹烨有些科普在准确性上确实有问题》一文表示:“看了尹的几个视频,科学性上确实有很多问题。”他表示:“尹烨受争议的三个短视频都挺短的,只不过在那么短的视频里却有如此多科学事实错误,而其传播又广,实在令人遗憾。”
近年来,由于屡屡发声,尹烨言论曾多次“出圈”,褒贬不一且争议不断。
尹烨最为出圈的言论是其2020年在此念文化纪录片中所说的“吃不了自律的苦,就要忍受平庸的罪”的感言。他表示,“世界上最傻的事件事,他(人)可以忍受十几年不快乐的人生,却不愿意发奋图强花一年让自己改变,他不懂得投资自己,他愿意浪费生活,但他明明知道自己有本事去做这个事情。”该对谈在各大视频被截取传播,有不少网友表示受其言语鼓舞。
此外,在窦文涛的节目《圆桌派》上,尹烨与窦文涛等人从基因、生命科学谈到科技、人文和意识等,该节目也一度为尹烨圈粉无数。
争议言论方面,尹烨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2017年对王老吉宣称“研究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10%寿命”说法表示“礼节性点头”,当时甚至引得王思聪发文怼。当时尹烨转发微博并解释,所谓“高度认同”只是“礼节性点头”,并称“虽然同在一个行业,也喝王老吉,但不代表认可此结论。关于人类寿命延长是综合课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能形成如此显著的差异”。
尹烨近年来也开始涉足电商带货。界面新闻查询发现,尹烨是抖音的电商优质作者,其页面橱窗中的商品陈列包括书籍、华大基因旗下的益生菌品牌“优美达”、美妆个护品牌“SWEET BUILD”相关产品。
在代言的自家益生菌“优美达益舒”时,视频中曾称:益生菌是应酬好帮手,华大同事应酬时经常带这款益生菌,不得不喝的时候,喝之前来一袋,喝几杯后再来一袋。在视频中,尹烨表示,“喝到10杯8杯后,再来一袋,还是会让你感觉和以前是不太一样。”
饶毅炮轰尹烨背后:学术不需要网红,商业需要企业家
无论是学术还是商业,从来都不缺少争议。
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再次开启炮轰模式,这次被盯上的是现任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
在就职华大集团之前,尹烨也曾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即大家更为熟知的华大集团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华大基因((300676.SZ))的CEO。
23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朋友圈转发“尹哥聊基因”“生命认知学”视频号内容,直指尹烨所言是“伪科学”且“愚蠢无比”。当日,饶毅在其公众号“饶毅科学”发表的文章也将矛头指向尹烨,声称“如果他在国际大企业工作,早就因为损害企业声誉而被开除。”
饶毅称尹烨“本身生物的背景就比较局限”“有相当多故意哗众取宠的内容”,有关生物的演讲内容存在“伪科学”,超出生物涉及其他科学的部分“错误百出”。他表示,“尹烨主动出来大范围忽悠就比较奇怪”,这种行为“无异于主动说谎”。同时,饶毅也在文中解释了自己的出发点——“批评他是为了破除人们误认为企业高管就可以随心所欲宣传伪科学。”
对于饶毅的上述观点,7月24日,尹烨在其个人公众号“尹哥聊基因”做出回复:谢谢指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网红”企业再陷争议
人红是非多。陷入争议对自带“网红”体质的华大基因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这次则是因为尹烨的科普边界。
24日,饶毅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再次发文《智力小测试》回击部分网友评论,“因为文科朋友告知,而看了几个尹烨的视频,结果发现错误连篇,基本是个个都有错,但有些错误需要懂一些专业的人才知道。”他再次指出,尹烨在“人类为什么要做梦”视频中的讲述是“满口胡言”。
饶毅还在文末致华大基因员工称:“应该劝尹烨的上级开除他,而不是歇斯底里反对批评,因为这是国际科技企业的常规。”
华南某基因行业科研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学术角度来说,华大作为一个非高校研究院所,从外界角度看来,过往能拿下那么多的Nature封面文章确实不容易。但是学术界和科普界必定存在壁垒,怎么打破,是否有必要打破都必然会有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做学术研究的人和公司CEO应该很难完全划等号,毕竟学术不需要网红,需要的是paper给的实力。”
根据此前曾公开的Nature出版指数显示, 深圳华大基因在产业合作排名全球第一,超过了第二名IBM,而中国还有武汉邮电研究院、中国电子集团上榜。早在2002年4月,华大参与的水稻基因组图谱就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而在其官方公众号华大科技上公布的信息来看,每年几乎都有包括Nature和Cell在内顶级学术期刊的文章发布。
不过对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要求不尽相同。
深圳某接近华大基因投资机构基金经理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营。从我的角度来看,华大的上市公司只是拆分出来做商业化运作的一小部分。多次调研给我的感觉是集团本身并没有把商业化运行放在首位。尽管从经营企业角度来说这无异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尤其是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更多的生命科学领域,是讲故事还是干实事,既需要时间的应证,更需要市场的检验,挑战必然是双线进行的。”
根据此前公布的2022年华大基因一季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1.31亿元,同比增长40.99%。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滑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下滑37.06%。
科普网红争议之外,疫情常态化时期,核酸检测利润率持续下降,带量采购、医保控费正在倒逼IVD企业调整管线布局,行业变革正在探索中。而如何利用从新冠疫情中积累的资本、提升企业运营和管理效率以保持业绩增长,是企业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更多的投资人来说,学术成就之外,持续商业化的能力或许是更让人头疼的眼前事。商业需要的是企业家的智慧。
是机构、是组织还是企业?
发展至今,华大集团一直对自己的定性有极具个性的回答。
早在2018年,时年64岁的的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就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华大基因作为一个企业,是不是其作为企业家的一种实践应用,给出过否定的回应。
“我不那么看。华大从来都没自称企业,我们承担国家的公共事业。华大诞生的那一天,就是个公益机构,从来就没变过。”汪建回答到,“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欧洲牛顿为首的那一批科学家。什么都要饮水思源,不要放大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只是在竞争中强一点而已。如果竞争中弱一点,就多几个,少几个垄断。我从来不承认我是企业家,我就不爱听这个名字。而且华大在我的词典里从来没有企业两个字,我在任何公开场合,我从来不讲这个词。”
彼时的汪建直言,自己最多是科学出身的人,不小心做了这个机构(华大集团)。上市公司是我们的一个衍生品。华大的核心是华大研究院、基因库、华大学院、GigaScience这些非营利机构,不断地诞生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现在是医学服务,将来还有农业、医疗、健康服务等,把前沿科学的东西,放到实践中去。
无独有偶,疫情后的2020年末,尹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针对在华大基因从学术向商业转化的过程中,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怎样找到切入点和未来突破方向的提问时,再次表示,华大基因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组织,这是因为我们有科研部分,有产业部分,还有教育部分,我们为行业布了全局。
彼时尹烨表示:“认知正确仍是目前商业化布局的核心发力点。而当传播可控、渠道可及、认知正确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时,我们就必须将基因检测及时跟进,让人们能够避免传染病,更好地预知肿瘤,更精确地治愈感染,这是我能看得见的未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两翼齐飞,少了哪个都不行。做科普有的时候比做科研更难,必须在科研的基础上,引起大众的兴趣。如何在专业和通俗之间进行尺度拿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目前在中国,这类高科技的科普型人才异常紧缺。”
诚然尹烨的确将更多经历,倾注在了科学科普的路上。不仅是公众号、视频号还有接连不断地公开演讲,以及从2018年起,由尹烨创作的科普类图书《生命密码》系列在国内陆续出版。
自2016年3月,尹烨在喜马拉雅发布了第一条科普音频内容。至今,尹烨在喜马拉雅App上的“天方烨谭”节目有2.6亿播放量,已经更新2201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尹烨在各大平台的科普内容不再局限于生命科学领域,既有孩子成长等常规话题,也有元宇宙等前沿话题,还涉及减肥、心灵感应、健康长寿话题等等。
此前,尹烨在参加窦文涛主持的节目《圆桌派》第5季时,就从基因、生命科学谈到科技、人文和意识等,圈粉无数,窦文涛后续也参与了尹烨的视频对话节目。尹烨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截至目前,尹烨在微博有89.5万粉丝,个人微信公众号“尹哥聊基因”有563篇内容,在抖音有267.2万粉丝,发布作品453条,实属“网红”。
不过,商业是场持久战,一开始比的是灵感、勇猛和运气,接下来拼的是坚忍、格局和理性。在商业公司和学术机构之间博弈的华大,无疑选择了一条冒险且充满险阻的荆棘之路。在生命科学领域做科普的探索者,尹烨无疑会让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
能否最终一条路走到底,华大和尹烨需要的都是底气,坚持,更需要智慧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