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这则新闻引爆网络,招来了不少质疑:
“清华学子,卖煎饼真是浪费人才”。
“国家需要你,快回去”。
“又一个高学历的给知识分子蒙羞了”。
他叫吴一黎,正值事业盛年。
30岁决定辞职。
与妻子年薪已超150万,很多人纳闷:是什么让他决定卖煎饼?
怀才不遇?破罐破摔?
还是卖煎饼才是他人生终极理想?
如今8年过去了,吴一黎过得怎么样了?他后悔了吗?
01
1984年11月5日,吴一黎出生于北京。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盼儿子考上清华北大,成为人中龙凤。
吴一黎挺争气的。
2000年,他考入了人称“世界第一中”的北京四中。
“考入北京四中,就是半只脚踏入了清华北大。”
但当时的成绩,他仅仅排在班级中等。
这所百年名校里,人人都在为考上北大清华拼命。
吴一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好在他喜欢的一个女孩,给了他动力。
刘佳雪,他现在的老婆。
高三时,刘佳雪的成绩异常优秀,具备上清华北大潜力。
吴一黎心想:再不努力,就追不到刘佳雪了。
或许是爱情的魔力,吴一黎那两个学期拼了命。
在家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学习。在学校,时时刻刻和同学请教讨论。
皇天不负有心人,吴一黎的成绩,蹭蹭地往上涨。
2003年,高考放榜,吴一黎以高分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而刘佳雪却发挥失常,只考上了复旦法律系。
这对小情侣,上大学前确认了恋爱关系,并度过了4年异地恋。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两人感情却越来越深,彼此影响,也互相成就。
谁也无法想到,这段感情为两人未来打下了基础。
02
如愿考上清华大学的吴一黎,心思却不在学习上,他总想着赚钱创业。
犹如一颗种子,种在了心里。只等机遇,便会开花结果。
清华大学,全国学霸集中地,吴一黎自认学渣,够不上他们,于是他另辟蹊径。
创业念头的萌生,从一场讲座开始。
大三,吴一黎组织7个同学在北京四中搞了一场免费的讲座,效果很好。
得到不少家长的认可,纷纷表示,要孩子跟着他们学习。
经过商议,他开始操办起了培训班。
只用了10天,吴一黎通过教物理,赚了4000元左右。
他嗅到了商机,正摩拳擦掌,准备开干。
当时的家长们,也希望能多办培训班。
可同学们都只是把这当作了一次社会实践,毕竟清华学子的任务,是搞科研或出国深造,没有人把这当回事儿。
临近毕业,大家纷纷准备考研。
而吴一黎的心,早被“赚钱创业”充斥,无法专注搞学术。
他没有考研。而是走了另一条路:找工作。
第一次创业,还没开始就败阵了。
2007年,吴一黎毕业后,进入了全球大型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
他是学光盘编写的,同学都认为他搞技术去了,可他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在甲骨文干销售。
好家伙,那“赚钱创业”的种子一直悬着呢。
还有什么工作能比销售更加锻炼人?
在甲骨文的3年,吴一黎凭着对技术的了解和对销售的好奇。
学习到了不少销售技巧,和沟通的口才。
当时业绩出色,有了第一笔十几万存款。
他创业的心,又一次跳动起来。
2010年,国内团购网站创业兴起。
美团和糯米网,开始进军互联网。
吴一黎离开甲骨文,和清华大学博士一起搞团购网站:抱团乐。
当时团购业正值崛起,机会很大。
他干得如火如荼,干劲十足。
仅仅用了21天左右,就把创业流程和邀请商家入驻梳理清楚。
此后,便是不停地跑业务,签单子。
一开始,市场环境还是良好的。
吴一黎还能赚到不少钱,例如一单100元团购单能赚30块。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资本的入场摧毁了他的第一次创业。
大规模烧钱和补贴抢夺用户,让市场竞争恶劣起来。
他只有十多万,怎么干得过那些巨头?
第二次创业,宣告失败。
钱没了,网站没了。
吴一黎为了生存,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因为有清华文凭,又有销售经验。
他进入了IBM公司,继续干销售。
当时他在IBM负责卖一款电商软件。
或许,干销售就是他的天赋。
他把这款软件卖爆了,份额为行业的70%。
此后,他深受重视,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2013年,吴一黎年入百万。
同年,他和高中喜欢的女孩刘佳雪结婚。
或许同是优秀的人,才可能互相吸引。
刘佳雪从复旦毕业后,考上了清华法律系研究生。
毕业后在一家上市投行做法律顾问,年薪50万。
夫妻两人有房有车有事业,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幸福。
可偏偏两人都是“爱折腾的主”。
在得知有同学通过卖软件给阿里巴巴,赚了上亿元后,他们坐不住了。
第三次创业的念头,再次被唤醒。
03
与前两次创业不同,吴一黎这次瞄上了煎饼果子。
2014年5月傍晚,吴一黎和妻子下班后,一人各买了一个煎饼果子。
回家后,两人当晚闹起了肚子。
这让吴一黎意识到:煎饼果子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导致质量无法保证。
且市场杂乱,没有一个品牌。
普通人吃个煎饼拉肚子,最多看完医生后,便不再碰了。
但这夫妻俩不一样:他们想改变行业现状。
为此,吴一黎动手动脑做了简单的调查。
他发现:北京每天大概10万人吃煎饼,消费额约3亿元,全国大概100多亿元。
这是一门大生意。
他瞄准了市场潜力后,昂起雄心壮志,再次开启新的创业征程。
他说服IBM同事冯伟和妻子,三人辞去高薪工作,转身埋进煎饼果子的世界。
正式开店前,吴一黎特意去学了煎饼果子。
一个月后,一家叫“食好运”的煎饼果店,落户北京长安街SOHO商圈,人来人往。
几十万白领,都是他们的潜在客户。
为了展现“食好运”煎饼果子的独一无二。
吴一黎和妻子开始研究配料。
别人用的是普通鸡蛋,他们用了农家土鸡蛋;
别人用的是普通薄脆,他们用中粮油来制作;
别人用的是普通配菜,他们用乌江涪陵榨菜;
别人用的是普通辣酱,他们用了老干妈辣酱。
有人质疑:这些配料搭配在一起,是黑暗料理。
谁知道,一开业后,生意火爆。
10元一个的煎饼果子稍贵,但也抵挡不住它的松软可口。
老干妈和榨菜的搭档,味道不同凡响。
很快,8平米的小店,天天都挤满了人。
“三个清华学子卖煎饼啦!”
“吃了可能会聪明。”
高学历成为了宣传语。
很多人冲着三人文凭来买煎饼。
而他们,一天12小时都得待在店里忙活。
渐渐打响了名堂。
吴一黎曾说:这可比读书辛苦多了。
更加辛苦的是,即便拼尽全力,月销售额就卡在了10万元左右。
于是,他们增加店铺扩大经营。
生意越做越红火,随之也遇到了瓶颈。
那就是手工制作,无法提升效率。
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摊200张饼。
另外,店铺租金和人员工资加重了成本开销。
“食好运”煎饼店陷入了困境。
如何提高“摊煎饼”效率,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难道第三次创业,也要面临失败?
04
老天眷顾努力的人。
正当吴一黎愁眉苦脸的时候,他的贵人出现了。
2015年,某次同学聚会上,吴一黎遇见了同学施侃乐。
彼时,施侃乐刚从法国读完博士回来,专攻3D打印技术。
觥筹交错,闲聊中,吴一黎开玩笑:“3D打印技术能不能做煎饼啊,我的煎饼产量就能提高了。”
看似玩笑,实质真心话。
想不到两人达成一致,决定研发全世界第一台煎饼打印机。
2015年9月25日,名叫“北京小飞侠科技”公司在北京挂牌。
此后,两人分工明确。
吴一黎负责商务和产品运营,施侃乐负责研制煎饼打印机。
两位高材生,做事毫不拖泥带水。
仅仅两个月的辛苦研制,第一款煎饼打印机诞生了。
它就是“三弟画饼”。
“三弟画饼”的方便之处在于,只要倒进面糊,就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煎饼。
即便是新手,也可以“摊出”专业的煎饼。
它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户可以专属定制煎饼图案。例如,煎饼可以写上“生日快乐”等祝福语。
方便快捷,设计新奇。
吴一黎对“三弟画饼”信心十足。
只是产品有了,要量产的话缺资金。
同学施侃乐又来献计了。
他把投资人徐小平介绍给吴一黎,并邀请其到煎饼店试吃。
徐小平觉得清华高材生的项目想法很好,有利可图,便投资了1000万。
拿到融资后,“三弟画饼”正式投产。
产品首批试卖,挂在某东平台上,标价5000多元,特别受微商们欢迎。
产品逐渐走红。10分钟销售额达50万元,30分钟则达100万元。
仅仅半年时间,“三弟画饼”煎饼打印机销量高达10000台。
吴一黎从中赚了千万。
第三次创业,他成功了。
可他,并未放松毫秒。
“三弟画饼”火了,量产也实现了。
连带着的是煎饼店,也被不少人咨询加盟事宜。
下一步要做什么?像大多数传统餐饮业那样做加盟吗?
不,不完全是。
请教了多位餐饮大佬后,吴一黎得出结论:想做长久品牌就别做加盟。
随后,他也做了不少加盟店现状调查:
大多餐饮品牌方,引进加盟店后,做甩手掌柜,不管中小企业死活。
最终,本着良心,吴一黎决定做免费连锁加盟模式,在线下开店布局网点。
加盟商购买煎饼打印机,只需自行承担运营成本和培训费用即可。
而品牌费用为0,管理守则、装修等都得按总部的来。
就这样,一个服务半公益性质加盟的靠谱平台诞生了。
煎饼配料靠得住,量产效率提上来,运营模式落地了。
“食好运煎饼“和“三弟画饼”,传统行业与3D打印技术结合,让煎饼果子焕发了新的“生意”。
在持续发展上,吴一黎利用技术降本提效。
一方面,为加盟商研发门店管理系统:消费者微信下单,门店直接安排打印;
另一方面,还为门店配备定制平板:一个人一台平板,可控制20台机器。
不可否认,在吴一黎清晰定位下,他的煎饼事业引起巨大轰动。
各大电视台和媒体蜂拥而至。
只是噱头之后,如何走得更久?这又将成为他的下一个难题。
据说,截至目前,“三弟画饼“已经更新到了第7代。
而吴一黎的创业故事,仍在继续。
05
煎饼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让吴一黎对科技产生了信任感。
早在“3D画饼”如日中天时,他已着手未来蓝图。
他的四次创业又来了。
2017年,他创立了SandStar视达。
专注在AI计算机视觉,深耕零售场景。
创业团队具备清华背景,公司拥有220多位天才技术人员。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快的公司,已服务了20多个世界500强客户。
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把科技与商业整合起来,让零售行业利益最大化。
简单理解就是:无人零售。
例如无人酒店,无人超市,都是这个范围概念。
技术助益生活和商业场景,这将会是他未来的新课题。
纵观吴一黎8年创业史,他抛弃百万年薪,自主创业卖煎饼。
如今怎么样了?大众有目共睹。
在高材生眼里:重点不在卖煎饼,而是如何卖煎饼。
多次创业,已成使命,即便现在已经颇有成就,他也将一直走在创业路上,直到满意为止。
如果某天又路过当年那个煎饼店,你说,吴一黎会不会和妻子相视一笑说:多亏了拉肚子?文/Y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