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妹大致算了下,香港封关到今快900天了。

自打2020年疫情开始,香港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许多行业大洗牌,无数大家熟悉的招牌都进入了告别倒计时。

今天香港又有一家70多年的老字号,悄悄和大家说了再见……

这家店在封关前非常火、内地游客很喜欢去打卡,它还号称庙街地标!



没人不知道它吧!

去过庙街的人应该都见过这个招牌:美都餐室。



它在庙街63号,就在街角,非常显眼。



它为什么出名?

因为这里简直是TVB的第二片场,在这里拍过的港片数不胜数!

《九龙冰室》、《酒店风云》、《庙街妈兄弟》……



也因此,疫情前这家店一直是内地游客来港必打卡的地方,人来人往生意很好!现在翻翻小红书,也通篇都是网友的打卡照。



但这两年,店里生意大减!今年初港媒再去店里采访时,发现店里几乎没人,上下两层只有1个店员照看,生意十分惨淡!



几个月前,美都餐室因为疫情暂停营业两个月,直到5月才恢复。最近有网友路过,发现这家店又关门了!

而这一次关门,可能是永别。

美都门口郑重地贴了一份通告,写满了6种语言的“再见”,看来是在悄悄和大家告别了……



有记者不死心地打电话去询问,结果根本没人接听。

美都餐室结业的消息一出,网友们全都议论纷纷,但评论却十分两极。



(图:网络)

有网友觉得可惜,毕竟像这种老字号,正在香港慢慢消逝......

庙街的龙门客栈


美都餐室于1950年开业,至今已走过70多年了!



它在庙街的一栋唐楼内,除了地下一层,二楼还有“雅间”。

而坐在二楼可以清楚看到油麻地街景和榕树头(天后庙前面一带)。



店里的装修也很有氛围。

美都餐室一直保留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装潢,比如挂墙的手写餐牌:



霓虹灯牌和绿色铁窗:



还有一楼的“美都飧室”美术字招牌......



但它也不是单纯靠装修吸引客人,毕竟开了70多年了,它也有很多故事。

美都餐室被人称为“庙街的龙门客栈”,因为曾经的庙街龙蛇混杂,就像是《龙门客栈》里的大漠边关。

开在这个地段的美都餐室,像极了电影里的龙门客栈。



而美都也有一个很厉害的老板娘,开店这些年见惯了走南闯北、形形色色的客人。

据说黄家驹生前就很喜欢坐在2楼靠窗的6号桌,一边吃东西,一边找灵感。



2011年港府财政预算案前夕,TVB主持人就是在这里办了个会谈节目,采访香港中产阶层对经济的看法。



可以说,这家店见证了香港的辉煌,也和香港一同经历困苦,如今关门难免唏嘘!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觉得,这家店终于倒闭了!店里的东西太难吃了!

这家店的招牌其实和一般冰室大同小异,就是红豆莲子冰、菠萝包、焗排骨饭……







但很多网友反应,店里东西越来越不好吃……已经没了当年的味道。



而且东西卖的比一般餐厅还贵。



要不就是在说服务态度差。



近十几年里,美都越来越依赖游客市场,凭借店里的复古风装修、港片加持,吸引了中外游客前来打卡,生意确实不错。

但它的本地市场流失严重,所以当自由行消失,苦苦支撑的美都难免走向关门的结局。



可以说,自由行成就了它最后的辉煌,也造成了它最后的结局。

同样令人唏嘘的还有海安咖啡室……

60多年的老字号

说到上环海安咖啡室,应该不少人都听说过,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老字号餐厅,曾经也是内地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他们家卖的也都是老牌茶餐厅的传统美食。

这家店1952年开业,现在提到咖啡厅,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白领,但当时店里的顾客都是码头上的苦力和海员。



之所以叫“海安”就是希望顾客们出入平安。



海安咖啡室的老板几经转手,但难的是味道一如既往,而客人也从海员到游客,疫情后又做回了本地市场。





可惜这家店因为无人接手,去年就宣布了结业。

当年在这家店里打闹的孩子,已经撑起了香港餐饮业的半壁江山!

而海安咖啡室创办人的儿子黄家和,他创办了自己的餐饮集团,还成了香港餐饮业的代表,整日为受疫情所困的大小餐厅奔走。



当年在海安咖啡室送外卖的小孩李远康,现在也成了上市集团的大佬,他的公司叫翠华。

关了一家又一家的翠华

翠华,这两个字大家肯定不陌生,特别是那绿色的招牌,大街小巷十分显眼。



翠华是集团式经营的茶餐厅,但它也是个老字号。

最早的翠华叫翠华冰室,1967年开在旺角。



后来创办人移民了,店里的伙计李远康连同几个伙伴出钱接手了这家店,之后便开始走高端路线,不断扩张,分店开的全港都是!

90年代,翠华在中环开了家旗舰店,在威灵顿街,兰桂坊旁边,而且24小时营业。



白天这里是中环精英的饭堂,晚上就是兰桂坊照妖镜,在昏暗的酒吧里喝了一晚的男男女女,进了灯火通明的餐厅立马现了原形看清了脸。

而且这个地方还是明星饭堂,吴彦祖、郭富城、关之琳、张柏芝、陈冠希等都去捧过场。

电影《春娇与志明》里也说:去兰桂坊,一定要去翠华。



随后不少的内地游客慕名而来,慢慢翠华成了香港自由行的又一热门地点。



翠华的老板也看到了这一商机,逐渐开始迎合内地游客的口味。

借助自由行的东风,翠华在香港开了30多家分店(2018年数据)。

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也能想到了,疫情开始,香港封关,自由行消失,翠华在兰桂坊的地标也结业了。



之后的一年里,翠华一口气关了10几家店,现在大概只剩下了10几家。

翠华的股票代号是1314,上市时说要陪香港人一生一世,现在看来这一生也不知道还能走多远!



这些全都消失了……

除了这些还有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优之良品结业。



一边是无数的内地人感叹:童年回忆结束了。

一边是香港人在疑惑:卖得这么贵,能撑到现在也是奇迹了。



优之良品刚起家时,凭借款式众多、价格亲民的猪肉干、话梅、矶烧元贝等产品,在香港也算是风靡一时,据说它的市场占有率曾超过6成。

2003年自由行开始,优之良品成了内地游客来港必买的伴手礼,然后便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



随后优之良品便把经营重点转移到内地游客群体上,它的门店也布局在口岸、机场门店、游客必去的商场、景点附近,价格定位也越来越离地。

没有了自由行后,优之良品也迎来了自己全线结业的结局。

同样的还是有许留山:



星巴克中环分店:



甚至是珍宝海鲜舫:



2003年非典爆发,香港经济饱受重创,随后就有了自由行,香港经济不但实现了V字反弹,更迎来了一个由自行带起的10年黄金期。

可以说自由行成就了一批传奇!但当香港封关,自由行结束,也送走了一批老字号。

而这些老字号结业的背后,其实是疫情下的百业萧条。所以香港各行各业都在等待通关,希望恢复自由行后能够再给香港带来生机。

而内地的朋友也在等待通关,去见一见好久没去的香港,吃一顿地道的茶餐厅,只可惜即便通关后,也不再是以前的香港了。

有人觉得可惜,毕竟曾是大家的回忆,也有人觉得优胜劣汰,没什么好感叹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