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后文看,安倍所谓“日本不该无休止地道歉”,是他认为中韩等战争受害国总是“借着历史问题打压日本”,百般阻挠日本成为世界大国。而作为媒体,《经济学人》在转述时也基本不加辩证地信服了安倍的观点,并替安倍广泛传播。
这番话的问题在于偷换概念。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以及对历史事实持有公正态度的各国人民,都是要求日本官方对历史罪行进行反省和道歉,要求日本政要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而不是什么“逼迫和战争无关的全体日本人道歉”。另外,中国和其他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从来就没有阻止过日本的经济发展,对于日本在国际社会谋求正当权益的诉求,也更谈不上打压。
从文章看,《经济学人》显然并不是因为无知才为安倍这番言论站台。
因为在正文许多地方,本文作者多次提到安倍本人在日本修改教科书、推动修宪的作用和企图,也历数了安倍家族在日本历史问题中扮演的角色。也对中国等国对上述行为的愤怒相当清楚。
但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经济学人》还是对安倍的行为表示了赞同,甚至将其行为和日本历史上的“维新志士”做类比,称安倍在带领日本向新的未来前进。这样明目张胆地把开倒车说成“进步”,妥妥的“颠倒黑白”的内容,在评论区引发了不少各国网民的批评。
一位网民放出了一篇关于安倍对历史问题态度的文章,封面是安倍坐在编号为“731”的战斗机的图片,而看过这篇的网友表示:“上面的文章有许多关于731部队的资料,我们在学校很少学到这些,这太吓人了。”
评论区也有一些西方网民出于自己的角度,在看到安倍否定日本侵略史后依然对其评价很高,其中一位美国网民的回复非常有代表性:“我是美国人,我热爱日本和他们的文化,我们两国政府是盟友,因此我们美国并不需要日本道歉,我们已经往前看了。”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能听出这番话的滑稽之处,虽然二战期间美日曾经爆发过战争,但日本并没有进攻美国本土,而且美国也借助二战后对日本的占领为自己谋求了许多利益。因此,在说到“日本侵略受害国”时美国人出来“认领”这个称号,还以日本跟美西方现在的友好关系声称要“向前看”,就让大家觉得既荒诞又耐人寻味了。
一位网民回复这个美国人道:“我觉得大家说到受害国时,一般说的都不是美国”,而这个美国网民自己则表示:“或许你说得对,毕竟美国只有68位平民在珍珠港事件中遇难”。
在这些评论里,有一位网民总结得非常到位:“我也支持日本能获得更多的权利,但所谓‘日本注定要一直道歉’的说法并不合理,因为日本并没有真正诚恳地道歉过,在日本真正道歉之前,(历史问题)将正当且不可避免地成为套在日本头上的绳索。”
一个世界性大国应当是负责任、对世界和区域繁荣稳定能作出重大贡献的。从这个角度看,真正阻碍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并不是那些要求日本反省战争罪行的正义声音,反而是歪曲历史、屡屡勾结某些域外国家破坏东亚稳定的日本右翼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