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新加坡开了一家大便银行。
这不是骂银行服务太烂,它就是一家围绕“大便”的银行,
存的是自己的大便,取的也是自己的大便。

听上去有点重口,但背后的原因相当科学、理性,
因为粪便移植能高效治疗疾病,而自己健康时拉的大便是疗效最好的……
首先,我们说说粪便移植是个什么操作。
粪便移植,是指通过口服(别担心,吃的是胶囊)或直肠灌入的方法,将一个人的粪便转到另一个人体内。

这么做的目的,是把捐献者肠道里的有益微生物移植给患者,让微生物来治病。
我们都知道,人体肠道里有大量微生物,它们种类繁多,相互作用,对维持人的健康很重要。
如果误食东西或者打抗生素,就会破坏微生物的平衡,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世界上存在一种叫艰难梭菌的东西,在患者打了抗生素后,会迅速占领肠道。
抗生素虽然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但它在杀死有害细菌时,也会杀死有益的细菌。
这让艰难梭菌有了可乘之机,它拼命繁殖,让患者每日腹泻、呕吐、发烧、胃疼,严重时还会死亡。
那该怎么办呢,此时再打抗生素肯定是不行的,这就要用到粪便移植了。

粪便里除了水和未消化完的食物,还有大量活的微生物。
医生会找人捐献粪便样本,把健康人的粪便移到患者的肠道里,让患者恢复多样化的微生物群。
多个临床试验发现,在治疗艰难梭菌上,粪便移植的有效率高达90%。

它的效果还来得特别快。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老太太拉8个月的肚子,体重减了27公斤,快要死于艰难梭菌。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把她丈夫的粪便移植到她体内,两天之后,病就好了。
除了艰难梭菌外,科学家们发现粪便移植对炎症性肠病、肥胖症、肠易激综合征等都有效。
上个月,挪威的研究人员在《肠胃病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称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在移植了粪便后,腹胀、胃痉挛和便秘的症状明显减少,哪怕在移植粪便三年后也是如此。

几年前,多个动物实验显示,把胖老鼠的粪便移植到瘦老鼠体内,会导致后者增肥,反之则减肥。
人类中也有类似的效果,2015年,一名女子因为想治疗细菌感染,移植了女儿的粪便。因为女儿当时超重,女子移植后体重猛涨16公斤,三年后仍然不断变胖。


微生物和太多疾病有关系,作为能改变微生物群的治疗手段,粪便移植也成为医疗界的香饽饽。
目前,超过100个临床试验在研究粪便移植对抑郁症、癫痫、癌症、自闭症、新冠、糖尿病、帕金森症的影响。

屎是如此有用,收集它们就成了头等大事。
OpenBiome是全球第一家专门收集大便的非营利机构,它创立于2012年,向全社会征求大便捐赠者,每捐一次可以得到40美元(真拉屎都赚钱)。
捐赠者们可以OpenBiome华丽的厕所里现场捐赠,也可以自己在家捐赠。他们把粪便样品放到塑料过滤袋中,用冷冻保护剂和甘油溶液与它混合,然后用干冰包装,交给公司。

最终,粪便会成为一种顺滑的棕色液体,放在零下80度的冷藏室中冷冻。

每当有患者要用,OpenBiome就把它们寄出去,截至2017年,它向8个国家提供了2万多次粪便移植。
这个治疗办法挺好的,但最近,因为财务困难,这家美国公司停止接受人们的捐赠。
最大的问题,是筛选捐赠者太难太贵,也太耗时。

不是所有人的大便都能捐,他们要的是完美的大便。捐赠者必须提前三个月不服用抗生素,做一系列血检、粪检,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病史,甚至出生方式都符合标准后,才能捐成功。
(注:顺产的人在通过母亲阴道时获得第一种肠道细菌,因此他们的微生物多样性比刨腹产的高,也更受公司欢迎)
同时,捐赠者的肠道微生物要尽力接近患者,差异太大会有不良反应,到最后,捐赠成功率只有区区2.8%!

费了那么大劲也拿不到几块屎,确实很挫败。
不过,想要治疗人们的病,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大便银行,让人们自己存,自己用。
新加坡的肠胃病学家David Ong创立了东南亚的第一家粪便移植库,Amili。过去三年,Amili收集了1000多个粪便样本,也遇到筛选人太慢太贵的问题。

今年6月,David Ong建了一家单独的粪便银行,欢迎人们在年轻和健康的时候保存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完美样本”,等到身体不佳时,把它移植回体内。
“这就类似于储存卵子和干细胞。”David Ong说,“它也消除了一些讨人厌的地方,因为你用的是自己的大便,而不是别人的。”

他把人们存的大便放在一家保存脐带血的公司的冷冻室里,每个粪便样本至少放10年,价格是5500美元。
虽然价格挺贵,但考虑为未来的用处,它是一笔不错的保险。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支付费用,但同样,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愿意给新生儿支付脐带血的保存费。这主要看人们的资金和想法。”

David Ong不是唯一对大便银行感兴趣的人。上周,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员在《分子医学趋势》上发表论文,说存放私人大便的银行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他们认为移植他人的粪便有风险,一方面,是患者在移植后会出现暂时性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是捐赠者可能把潜在疾病传播给患者,造成医学伦理问题。
如果把捐赠者改成自己,这些问题都不会发生。
哈佛大学的医学教授Scott Weiss说:“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数据显示,用自己的大便就是比陌生人捐赠的大便更好、更安全。”
“自己保存的大便有可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哮喘、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还能减缓衰老。”

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Yang-Yu Liu说,自存大便就像现在自存脐带血,而且潜力更大。
“大便能在更多地方使用,我们预测使用它的机会会远高于脐带血。”
世界上的粪便保存机构,大多是移植他人,而非自己的。Scott Weiss和Yang-Yu Liu认为认为自存和捐赠并不冲突,机构可以在已有的设施上,开辟一个新的存储区。

未来,也许会有更多大便银行出现,
治疗疾病,靠的是一坨陈年老屎。
虽然屎治百病听上去有些微妙,但只要效果好,
也就无所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