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ublic Health Nutrition发布的一项随访十年的研究显示:爱做饭的人死亡风险可能更低。

据了解,这项研究对188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在这十年间,和从来不做饭的人相比,做饭频率越高,死亡率越低。

数据显示,每周做一到两次饭的人死亡率下降29%;每周做饭三到五次的人,死亡率下降41%;而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人,死亡率可以下降53%。

但是只研究这个群体的人员是不够的,为了保证结果的真实有效性,研究将社会经济地位、健康行为、身体机能、外出就餐习惯等变量纳入考虑后发现,每周做饭五次以上,死亡率就可以降低40%。



(每周做饭5次以上可以降低死亡率)

调查结果发现,女性做饭频率和死亡率的联系比男性更密切。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女性和从来不做饭的女性相比,死亡率差异为51%。但是在男性中,每周做饭5次以上和从来不做饭的死亡率差异为24%。

至于做饭频率和死亡率挂钩的原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ion of Health)表明,做饭能给人们带来更积极的心理状态。

据了解,烹饪有时候还会被用作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因为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内心的焦虑感和烦躁情绪会被降到最低。同时,做饭还能提高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也表明,自己在家做饭的人平均每天会少摄入577卡路里的热量,少吃5克脂肪和16克糖。在家吃自己做的饭可以减少肥胖的概率,并且自己做饭营养也更加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