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悦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科技英语专业,同年进入武汉电视台对外部担任记者、主持人工作,2003年被调入央视,主持英语频道的《今日中国》、《中国24小时》。

在遭到网友怒骂后,邹悦先是为自己辩解,称自己同意西方媒体有偏见,但偏见不等同于恶意。
但纵观BBC这么多年对中国的报道,真的是“偏见”一词可以概括的吗?

邹悦的这番话,第一眼看上去不合理,稍微想一想有感觉有点道理,但仔细深究,它就是不合理。
第一、西方媒体不是故意丑化中国?
BBC作为西方的大型媒体,发布的新闻会影响很多民众对外界的看法,但他们发布中国的新闻时,总会人为制造一些差异,以此传递一些潜台词。

去年BBC在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投放到中国的版本是正常的,但投放到其他国家的版本就加上了一层灰扑扑的滤镜。

这不是个例,在其他视频里,BBC也牢记这项技术,致力于把“灰蒙蒙”的中国传递到世界各地。

英国博主杰森在中国拍摄了一段视频,可BBC在引用他的视频时,又在上面加上了一层滤镜,把绿色的树都P成灰色了。

他们不光要抹黑我国,还对拍摄这段视频的杰森倒打一耙,称杰森是拍摄的视频才是故意作假的,这难道不是故意丑化?

第二、偏见不等于恶意?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有不少,比如: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在西方的审美主导下,明明是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硬是被他们说成了国际范、高级美,连国内部分人的审美都受到了影响。

在今年清华美院的毕设中,就出现了大量“眯眯眼”模特。在受到外界吐槽后,清华美院的学生还称这是“国际视野的开阔”,是“艺术”。

要说在100年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西方对中国有偏见还可以理解。
如今都是互联网社会了,他们还是以偏见代替了解,甚至影响到了国内的一部分人,这恶意还不够明显吗?

第三、批评是西方媒体的商业性决定的?
美国媒体骂起自己来确实不嘴软,甚至连自己的老大都骂,为什么他们这么勇敢呢?
因为他们是各自为营,为自己的派别发声,踩低别人捧高自己罢了。
西方媒体对同一形态的竞争对手都毫不留情,对理念不同的中国又怎么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呢?

在受到网友怒骂后,邹悦删除了这篇博文,但又接着发了几条内容,称“人一旦下了结论,就停止了思考”。
这话倒很有道理,可邹悦本人不也是下了自己的结论,难道少数的就一定是真理吗?

邹悦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外媒批评到位的,我们要了解事实、接受批评,对于无端指责,我们要坚定反驳。
但邹悦作为主持人,应该正确引导舆论,牢记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在网上当“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