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政府撕毁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框架协议后,上个月刚上台的澳大利亚新总理又想对中企在达尔文港的99年租约下手了。据澳媒《悉尼先驱晨报》6月8日报道,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声称会再次审查“租借合约”,并准备使用联邦政府的外国否决权来取消合同。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截图

据澳媒《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报道,6月8日,在与北领地首席部长娜塔莎·法尔斯(Natasha Fyles)一起举行新闻发布会期间,被问及是否会再次审查这一租约时,阿尔巴尼斯给出了他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表态。

“我在大选前就说过,我也将执行我说过的话。我们将对港口协议进行审查。”他还强调“会以一种有序的方式来做”,即准备使用联邦政府的外国否决权来取消澳大利亚实体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合同。

据悉,外国否决权来自澳大利亚国会于2020年12月通过的“澳大利亚对外关系(州和领地协议)法2020”(Australia's Foreign Relations〔State and Territory Arrangements〕Act 2020),授权联邦政府可依法撤销地方政府与外国机构已签订的协议。(这项法案曾让澳政府撕毁“一带一路”协议,取消了维多利亚州与中国于2018年10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以及2019年10月签署的框架协议。)

阿尔巴尼斯早在竞选期间,就曾抨击莫里森政府“2015年将达尔港以5.06亿澳元租给中企”的决定。在选前辩论时,两位候选人莫里森和阿尔巴尼斯互相指责对方“通中”。莫里森指责工党削减国防开支,而阿尔巴尼斯则宣称莫里森将达尔文港出售给中国公司。“我当基建交通部部长(2007-2013年)时,政府把美国海军陆战队派到达尔文。你(莫里森)当部长的时候,政府把达尔文港卖给了一家与中国公司。你做的决定。” 阿尔巴尼斯说。

去年,莫里森政府下令澳国防部审查这一租约,但同年12月底国防部的调查报告就指出,没有任何“国家安全理由”建议澳联邦政府推翻中企岚桥集团在该国达尔文港99年的租约。



达尔文港

公开资料显示,达尔文港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是澳大利亚北部领地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本土距离亚洲最近的一个港口。由于达尔文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曾遭日军轰炸,再加上当地自2012年起成为美国陆战队轮驻达尔文部队(MRF-D)的派驻地点,因此达尔文港被视为澳大利亚重要战略据点。但因开发资金的缺口,选择吸引外资入驻。

2015年11月份,中国岚桥集团(Landbridge)澳大利亚子公司以5.06亿澳元,收购了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并对达尔文港展开大规模的建设。岚桥集团现已按照约定在5年内完成了2000万澳元投资,建设完成了260单位的冷柜集装箱园区及部分港口配套设施。这项协议不仅解决了达尔文港缺乏资金的难题,也为中澳贸易开辟了新的路线。

然而,自达尔文港的租赁自2015年签署以来,就一直被澳政客恶意放到政治的角度,威胁国家安全等方面来进行解读。

今年3月,澳政府宣称将斥资15亿澳元,用于达尔文兴建全新港口设施。澳政府称,“新达尔文港”计划是基于国安考虑,以便让澳军和美国驻军能够避免使用中资企业承租的达尔文港港口设施。



达尔文港

针对岚桥集团租赁澳大利亚北领地达尔文港事宜,中国驻澳大利亚临时代办王晰宁去年接受《卫报》澳大利亚版采访时明确指出,达尔文港涉及安全的说法非常牵强,达尔文港运营是一种纯商业运作行为。凡是不符合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的举动,我们都明确表示反对。港口的员工们都是澳公民,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澳大利亚是否还能承受得起再次撕毁合同的后果。如果情报安全部门再次把手伸到正常的商业运作中,也不会感到惊讶。但达尔文港租约被取消,我们就必须做出“回应”。

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发文分析毁约的代价,称与此前澳撕毁的不具约束力的“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MOU)不同,澳政府“弃约”达尔文港要付出经济和商业代价。这是商业合同,澳政府可能必须用纳税人的钱给中国公司做补偿,此外还有一系列负面影响。无论“弃”的是什么约,是否有约束力,最终受损的是澳大利亚的商誉、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澳国防部报告不支持澳政府推翻达尔文港租约时曾表示:“中国和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双赢。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澳方应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为中国企业在澳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悉尼先驱晨报》在6月8日的报道中也提到,任何取消租约的举动都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澳中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中方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以及最近发生的“澳大利亚侦察机和中国战斗机事件”后,目前澳中关系已经陷入困境。

“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6月8日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赵立坚在回应“中澳军机在国际空域相遇”相关提问时说:“澳方应该理性正面看待中国和中澳关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