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曾为当时的未来社会提出这一著名的“15分钟定律”预言。几十年后,互联网崛起并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几乎每个角落,信息时代的浪潮不仅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边界与生活方式,更让安迪·沃霍尔的预言得以实现,而催化剂便是当前蓬勃生长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
拥有极高创作能力和意愿的“Z世代”,用十几秒、几十秒的视频创作为互联网的记忆池中注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低廉的成本、简洁的流程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准入门槛,让短视频平台仿佛成为了无边界的舞台。最近几个月来,国际顶级文化艺术大奖对这些平台上诞生的短视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鼓励与嘉奖,让文化艺术的未来拥有了更多令人期待的可能。
里程碑式的突破
恪守规矩、为“高级”视听艺术背书的戛纳电影节,昔日还在以自拍扰乱了红毯秩序为由对流媒体嗤之以鼻,匆忙与之划清界限,今年却首设TikTok短片竞赛单元,拥有1.4亿粉丝的TikTok网红“摊手哥”卡比·莱姆更是在盛典红毯上抢尽风头,工人出身的他还与知名导演一同成为了这个新设奖项的评委。
44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个作品参与了这个竞赛单元,用时长不足3分钟的短片展现木工技艺、引发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砍树可以吗》和朴素却美好地展现纸飞机传递情愫的黑白影片《纸飞机上的爱情》,双双摘得电影节大奖,以艺术化的方式讲述女性长期遭受家暴的《现代公主》斩获最佳剧本奖,最佳剪辑奖则由展现短暂失重世界的科幻短片《零重力》获得。
如果说戛纳电影节拥抱TikTok带来的平民狂欢有商业逻辑的加持,那不久前第64届格莱美奖将年度“最佳音乐剧专辑”爆冷颁发给在TikTok平台土生土长的《非官方<布里奇顿>音乐剧》,让一向被视为“下里巴人”的短视频一举击穿了它与阳春白雪之间的“次元壁”。
23岁的TikTok音乐博主阿比盖尔·巴洛和20岁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学生埃米莉·贝尔出于对奈飞热播网剧《布里奇顿》的喜爱,将人物对话、独白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加以改编和创作,打上“如果《布里奇顿》是一部音乐剧”的标签,出人意料地在TikTok上一炮而红——仅仅6周,她们创作并录制了15首歌曲并发布专辑,而专辑发布后仅两个小时,就成功跃升至iTunes美国流行专辑排行榜第一位,并在全球排名前十,相关视频播放浏览量超过3亿次。
这部从未真正排演过的音乐剧不仅打败了音乐剧大师韦伯的最新作品、上演40多年的殿堂级音乐剧《悲惨世界》现场录音专辑等大师级作品,斩获被誉为“音乐界奥斯卡”的格莱美奖,两位创作者还凭借这部“草根”作品的影响力,入选了《福布斯》2022年“30位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单。
“民间艺术家”摘下帽子
在既有的传统话语体系中,“文化艺术”是有门槛的,“艺术家”这一称号本身,意味着背后长年累月的学院积淀。能端起艺术的饭碗、跻身文化艺术行业食物链的顶端,无疑是在严苛的淘汰机制中顶住压力杀出重围的赢家,人们极少怀疑他们是否配得上站上舞台、收获喝彩、捧起奖杯。古往今来,艺术史因为这些精英的努力和热爱得以不断丰富和延续,但未经严谨的专业体系培养和捶打的“素人”,或者未能杀出重围、取得傲人成就的普通文艺从业者,若想借由文化艺术分得一杯羹,在既有的文化艺术法则中是难以被接受的,人们用“民间艺术家”等带有戏谑调侃意味的称呼,着力划清“雅”与“俗”的界限。
而短视频浪潮,向这一成规发起了挑战。在“TikTok们”的世界里,“艺术”不应当为权威所狭隘定义,寄托情感、营造氛围、反映现实、带来欢愉……艺术的要素几乎每一项都可以对号入座,人们用五花八门的创意拓展着“艺术”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芭蕾是艺术,广场舞也是艺术;竖琴演奏出来的乐曲是艺术,记事本上绑皮筋弹拨出旋律也是艺术;院线的电影、纪录片是艺术,手机拍摄剪辑的Vlog也是艺术……这种低成本制造和分享的美与快乐,拉近了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文化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大众的生活和感受因其真实、普通、可及而更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随之而来的流行和喜爱让其具备了质疑雅俗之分的资格,也不断打破着圈层与权威给“艺术”设定的束缚。
艺术概念和界限的扩展,让更多的“民间艺术家”拥有了摘下“民间”这顶帽子的可能,也让还没有发光的“金子”拥有了被发现和认可的机遇。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不曾青睐的大多数,因为短视频平台而拥有了向观众和权威毛遂自荐的渠道。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交互性特征让创作者的头脑风暴不再单一、闭塞,观众和粉丝通过平台留言和在直播过程中发评论和弹幕,向创作者传递喜好和新鲜点子,创作者也欣然通过发布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向受众打开艺术创作的神秘之门,了解观众的偏好。
《非官方<布里奇顿>音乐剧》的成功就归功于TikTok的交互特性,两位创作者通过直播,毫无掩饰地向粉丝展示音乐剧创作的过程,灵感迸发时的激动与思路卡壳时的痛苦都是直播的日常。对观众而言,这种真实而新奇的过程本身就已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而她们还会认真考虑听取观众的建议和偏好,让观众的参与感和仪式感在她们的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满足,并很自然地转化为对作品的喜爱。
基于这种简单却无比有效的直接反馈,作品的流行和成功似乎已是命中注定。这样的交互性拓展了文艺创作的路径,创作者的灵感和专业性加上受众的及时反馈,打破了原本文艺作品创作的封闭环境,也打破了原本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铜墙铁壁。创作者也不再需要长久等待一部作品投放之后收视率和打分评论的结果,就能对当下创作中的作品随时改进。
在这种界限和圈层被打破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
虚拟平台因为线下停摆而成为了“次优选择”,传统行业和习惯了循规蹈矩的艺术家们幡然醒悟——跟随时代与科技发展的脚步赚取互联网的红利,并非如想象中那般不堪:没有了门票与观赏礼仪的限制,从前设置了隐形门槛的高雅艺术燃起了更多潜在受众的兴趣和关注;传播的快速与便捷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和互动体验;艺术家们施展才华不再受制于剧场坐席的数量,录制上传少了华丽服装和精致妆容的短视频、收获最普通网友发自内心的真诚点赞,这种满足感,一点也不亚于他(她)们在剧院里收获鲜花和掌声……
艺术家与短视频平台的相互成就,是典型的“双赢”——“TikTok们”因为专业人士的加入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水准和内容质量,继而吸引更多用户和“粉丝”,赢得越来越多的肯定;同时,专业人士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了更多“粉丝”、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墨守成规的传统高雅艺术也在跟上时代与科技发展脚步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获得新生。
定律的后半句
人们在感叹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发展让“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预言实现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这个“15分钟定律”的后半句——“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名15分钟”。快节奏、低成本的“网红”现象虽然给予了“素人”前所未有的抢夺流量与资本的机遇,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内涵与新鲜创意来支撑,新鲜事物和想法会因为大量相似的重复和模仿而变得不再新奇、丧失吸引力,缺乏内涵的“快餐式”文化也终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众审美的提升而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被迅速淘汰。
“TikTok们”在时代发展的必然及疫情的偶然双重条件下,为怀才不遇的个体和艰难挣扎的文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破除“15分钟”的“谶言”需要真情实感与真才实学的支撑。流量或许可以堆砌出很多个所谓“名人”,但经过时间与汗水打磨出自身技能的专业人士,随着社会发展和审美要求的提升,或许更有机会用精美的产品迅速适应新的展现形式,让短视频平台成为让他们继续闪耀的舞台。
无论如何,文化盛典拥抱TikTok的姿态,对于短视频和整个文化艺术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具备最高认可度的权威对当代打破陈规的创新作品的接纳和肯定,不仅让雅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更赋予了普通人“摘星星”的勇气。
“TikTok们”在未来会不会成为“时代的眼泪”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短视频这种形式的影响力足够让它配得上为一个时代打上标签,它们用最生动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瞬间,用无比主观的视角记录着这个世界,却也因此让一段历史记忆变得空前客观。它们见证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为属于这个时代的流行艺术所做的努力,见证了无数普通人赋予艺术新的形式和时代内涵,见证了偶然的历史条件下因为一场大流行病而遭受重创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转变与新生,更见证了无数创作者在这个不设限的舞台尽情释放创意和想象、探索人生的千万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