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上海排队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叫做:上海人为了不过期付出了多少
起因是做核酸排队,地点是第六人民医院门口,时间是6月1日。
几列队伍都快挤成一团了,长达500米以上,人群还阻断了一条斑马线,规模远远超过一万人。
人与人之间,前胸贴后背。
由于很多小区的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晚上七点半关门了,那些没做到的人就会去附近医院试一试。
于是普陀中心医院出现了“盛况”,而且更明显。
队伍不断延长,绕过街区,只不过这里的线条较细罢了。
,时长00:20
但是一两个视频可能无法说明什么,而且六院、普陀中心医院作为医院,每日人流量本身巨大,所以排队做核酸似乎也说得过去。
那么我们看看小区的情况。
长宁区中泾路上的“盛况”。
一些小区里更是摆出了一字长蛇阵。
除了网友们的吐槽,东方网的记者经过调查后也是感叹:
部分点位排队时间已超过3小时。
知难而退的东方网记者,在这个点位附近1公里寻找了4个核酸点位。除了1个未开放的核酸点,另外3个排队时常(预估)均超过1小时。
在普陀区华师大一村检测点,今天18时许,居民区内也出现了大排长龙的情况,预计采样时间要超过1个半小时。
所以说,在上海做核酸的效率不高不是个例。
排队人数多,还不是唯一难度。
由于管子数量有限,有人跑了一个地点,没做到;接着找,依然没做到,然后遇上核酸阴性报告过期的事情。
由于高温来袭,上午和下午的两个时间段,年迈体弱者有可能陷入中暑的风险。
当然最大的风险还是聚集感染。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文章显示,人与人之间1米以上的间隔距离有助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国家也早在文件《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中强调过“1米线”间隔。
但看了上述图文,你就知道彼此之间能隔开半米算不错了。
一旦上海又出现聚集感染现象,将导致许许多多人成为密接、次密接,他们再将病毒隐匿传播的话,复工的事情只会功亏一篑。
所以看了上面排队”盛况”,没有一个上海居民不提心吊胆的。
02.
看到这里你就会问了,新闻里不是说了,1.5万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已就位了吗,怎么核酸检测还是那么低效呢?
细说起来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从1.5万个点位的构成而言:
面向社会公众的约5000个,面向所在小区居民的约4000个,设置在企业、学校、工地等内部场所的对内点位约6000个。
上海千万级数量以上的普通人,能享用的也就是9000个的采样点。
粗算相当于1个点需要对应服务2500人以上,数字是在采样点日负荷3000人的标准之内。
这时候我们要追问了,怎么现实会如此魔幻呢?
一个原因是人们不得不挤在这一天抢做。
解封前,很多人最后一次做核酸是在30日,72小时的核酸准入要求他们最好6月1日完成新的一次检测。
否则一旦到了6月2日,可能来不及,那就出了门,或者回不了住所。
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核酸点处于“幽灵状态”。
支付宝的小程序里有采样点的分布,其状态有四个类别:“空闲”“较忙”“繁忙”“休息”,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分类和提示毫无意义。
“空闲”的采样点,可能却是“休息”;
而“较忙”的点可能意味着排队一小时以上。
谁碰上后,不得抱怨大数据更新效果不及时呢?
这反映出一个情况,并非所有的点位都上线运营了。
新闻也提到过,5月12日开放运营的采样点占比也不到六成。
如今比例有提高,但也不会全部开放,检测能力自然受限。
与之相关的就是,明明一个点位配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工位,但是应到的点位没到,就加剧了排队的形势。
还有一个原因也十分令人头疼,出报告时间太久。
可以说久到离谱,一些人拿到报告时间是在20个小时之后。
等于说白白浪费了一天,只留有48小时的空闲时间,那么他们就需要处在高频做核酸的紧张之中,进一步加大了核酸检测压力。
我们还可以看看网友的吐槽。
如果街道办、居委会能更多起到提醒和维持秩序的作用,也真的可以节省人们的很多时间。
凡此种种,一个因素叠加一个因素,让排队做核酸的人感到痛苦。
他们会怀疑,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后也是这个样子吗。
03.
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地方都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立。
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城市的情况。
杭州常住人口1200万,平均每个采样点位服务人口约1200人。
再看,根据一些数据换算:
嘉兴,平均每个点位服务人口约3448人。
无锡,平均每个点位服务人口约2839人。
后两个城市,它们的采样点资源不比上海充裕,但没有发生过比上海明显的核酸检测难、慢、人挤人现象。
而郑州,每个点位服务人口约1990人(根据1月份数据换算),但采样小屋第一天运行被居民吐槽使用不方便,排队时间长。
看到这里,你也就明白了,按照纸面上来算核酸检测能力是没什么意义的,关键在于让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落地。
04.
这时候不得不说一下深圳经验。
深圳是国内最早开始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城市,它的目标是“1530”核酸服务圈,简单来说,核酸检测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不超过30分钟。
不过就算到现在,以深圳1756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5000人共享一个采样点。
那你一定会疑惑,这样的情况,做核酸不挤不慢吗?
这得看深圳具体做了哪些事。
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在设立了多个免费核酸检测点,其中包括了26个点24小时“不打烊”的免费核酸检测点。
针对的是打工人,就算他们做着996/007的工作,只要能下班,便有场所做核酸,毕竟各个公共区域、写字楼、商场要求的是48小时核酸证明。
后来今年的疫情出现了,深圳增加免费采样点,采样时间从早到晚不间断,但也会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
比如发现了聚集性感染的苗头,就要求24小时核酸准入,同时配备增加相应的免费采样点。
这时候当然也要用上大数据。
深圳采样点小程序能做到精准及时更新信息。
特别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小程序里看得到几台采样台在工作,更方便居民寻找适合位置。
都是细节。
面对1756万人口带来的巨大核酸检测需求,第三方机构的水平也格外需要注意。
深圳对它们加强复核和监督,所以当地的核酸检测并没有出现过什么乱象。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执行力。
深圳正是借助持续地、滚动地做核酸,更快更早发现疫情,也为更快更有效地处置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深圳的15分钟核酸“采样圈”带来了实打实的经验,并被国家卫健委的点名肯定。
05.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但我觉得还是需要分享一下太原经验。
因为这是一份官方的系统说明,非常少见,又非常实在。
加上相关报道,我简单来概括一下:
设置便民核酸采样亭;
对一些人群上门采样、巡回采样;
检测机构如果做不完了,尽快把样本转运到其他检测机构;
抽调专家评估和监督检测机构;
统筹和调动人员,加快出结果;
增加查询方式。
还有一点就是,灵活调整采样时间,夜间最晚到八点。
当然目的是为了方便打工人。
这里面很多条直抵上海居民的心。
这些措施是不是可以被上海借鉴?如果能借鉴到上海,比如加强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效率,加强秩序引导,减少不必要的排队时间,是不是会更好呢?
最新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到:
“发现问题后,我们对部分点位昨天连夜增派了采样人手、增开了采样窗口。”
希望效果确实如此。
不然刚解封,人们又遭罪,怎么都说不过去。
相关报道:解封后上海要做的事很多,但绝不是全员排队做核酸
6月1日全面开放后,什么才是上海最应该干的事?我想一定不是全员72小时核酸,这相当于“全面开放”打了个折。
图/微博
我昨天出门一会儿,到处都是做核酸的长队;回到小区,小区里也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队,我只得放弃,这等于宣告我今天不能出门。为了明天的自由出行权,今天晚上还得去碰碰运气。
有人说,急务是复工复产,我同意,但72小时核酸的1小时长队是“应复尽复”难以逾越的硬约束。更何况,很多人可能解封后就要面对失业减薪无工可复的窘境。
有人说,急务是保就业,我同意,但不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问题,又如何保就业呢,强行给企业裁员设置障碍反而是逼企业破产的节奏吧。
有人说,急务是给企业减负,我也同意,但看了那么多从国家到省市层面的“振兴经济措施”,大部分都是缓交社保、留抵退税和信贷放水,很少触及市场最为关心的“大幅减税”。
当然,减税本就是一种情绪表达,呼吁的人也未必相信,疫情防控到今日,地方财政已是捉襟见肘,连核酸免费都难以维系,又拿什么去减税呢?
有人说,急务是重启个人消费,道理当然没错,我想,以上讨论的这些议题都会让你知道现阶段谈个人消费是如何不合时宜,甚至有些何不食肉糜之感?
有人说,急务是给市民直接发钱,我更同意。但似乎除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之外,中国其他城市都没有这个先例,上海能破这个例?一谈发钱,都是“发消费券”这种一听就觉得不靠谱的方案。更何况,在封控期间都没发,解封后再去谈这个,似乎就更没可行性了。
01
上海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重启全方位的信心,重塑开放的形象。
又有人说了,你刚才故作高明地说了那么多,就给出这么一个大而无当的方案?
说的没错,当此非常之时,只说套话就是耍流氓。我个人认为,上海解封后最应该干的事就是:对标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大幅降低落户门槛。
▲疫情期间的上海(摄影/陈季冰)
作为一个资深“沪吹”,我一直认为,上海纵然有万般好,但最大的软肋就是落户问题,这让这个光鲜的国际化城市有时看起来未脱前现代底色。
但这为什么是急务?
先谈“道”,也就是价值观。
第一,开放落户本就是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关人的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这本就没有什么更多值得解释的,但因为我们谈的是“急务”,就暂不展开了。
第二,上海在封控期间的开放形象受到了全方位的侵蚀,这在很大程度上固然来自国际,但在国内形象方面同样如此,不少外地青年或带着怨气或带着心伤离开上海。当然,很多对上海“排外”的攻讦都是谣言,但无论如何,上海都有丧失向心力的风险。
上海必须趁此机会,痛定思痛,改变其以往“留人不落户”的政策,以大幅降低落户门槛,向全国的有为青年昭示自己其命维新的决心:疫情之后,上海比以往更开放。
第三,封控期间,“上海人”的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微妙改变。无论有没有上海户籍,无论身份证是不是“310”开头,无论会不会说上海话,这段时间,所有居住在上海的人都共享着共同的“疫情记忆”,承受着共同的悲愤无奈,经受着同样的苦痛,每天打开手机都在盯着上海疫情数字的变化,每天睁眼闭眼都在忙着团购抢菜,每天都在盼着解封日,每天都在为外界对上海的攻讦造谣而着急上火,每天都在为疫情中的乱象而发声呐喊……
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共同的疫情记忆也塑造了更深层次的上海认同,这是一个新的上海共同体。
这都不是上海人,什么是上海人?如果一定要说,没有共享这份历史记忆,在疫情中还想着囤积居奇的那些人才不配做上海人。
02
谈完“道”,再谈利。大幅降低落户门槛才能从根本上重塑上海的经济信心和经济地位。
第一,疫情期间,上海暴露的短板与其说是所谓的“反应慢”“投鼠忌器”——这些防疫爱好者的说辞在我看来不值一驳,还不如说是“严重的老龄化”。
上海可能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但这在以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切实的感受。
而在此次疫情中,相比深圳杭州这些“年轻的城市”,上海老龄化严重的软肋就暴露无遗了。老龄化意味着上海是一座面对新冠更脆弱的城市,意味着上海有着大量易受病毒攻击的人群,意味着封控时有大量生活难以完全自理的人群……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甚至上海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比外地来得更年长一点。
与深圳、杭州、成都、南京这些“先进生城市”前几年的疯狂抢人相比,后知后觉的上海尽管这两年开始有些动作,但无疑还是一个“后进生”。一个老龄化如此严重,生育倾向又随着发达程度而递减的城市,理应是在“抢人落户”上最积极的城市,却因为之前几十年的“政策惯性”而动作缓慢。
在这个意义上,疫情给上海提了一个醒,如果再不以更大的力度降低落户门槛,老龄化社会给上海的冲击将越来越严重,而在不可控的危机爆发时,这种冲击将与这次一样让这座城市进退失据。
▲解封后的上海(图/视频截图)
第二,上海解封后重振经济的努力,从短期内来看,减税、信贷放宽、放开卖地额度这些自然效果会更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都还是一个新增人口的问题。
没有哪一种经济刺激,比每年从外地吸引几十万年轻人落户更重磅的了。只要有了足够的新增人口,无论现在上海做何种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来都会被证明是“超值”的。
我大胆预测一下,如果上海公布更大力度真正有诚意的落户政策,很多此前在封控中丧失的“经济信心”将在一夜之间归来,上海将重新被视作一座有“扩张性”的新兴城市,而不是一座安于养老缺乏进取心的内敛性城市。有了信心,就有了投资,就有了新的工作机会,就有了新的市场需求。
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刺激,更是一种自改革的宣示:为了重振经济,上海连这个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都没有大动作的领域都开放了。
03
最后还想特别和上海的“宽带山主义者”,或者是“小上海主义者”,说一些话。
我从来不怀疑,“宽带山主义者”是爱上海的,他们对本地文化和文明的坚持无可指摘,比如呼吁不能让上海孩子“忘记”上海话,这无疑是可敬的。
作为一名新上海人,我一向认为,外地人要融入上海,首先要高度认同上海的文化和文明,这没有疑问。
但在落户问题上,“宽带山主义者”显然是狭隘了。作为个人,狭隘也是一种个体自由,但如果城市的公共政策被这种狭隘绑架,才真正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风险。这就好比,美国的“开放性”也不能被“红脖子”的某些观点所绑架。
为了反对落户,“宽带山主义者”最喜欢说的一个理由是:外地人的大规模涌入,会对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和医疗资源造成不可承受之重,从而伤害本地人的利益。
可以说,这种说法极度有迷惑性。哪怕是“刚上车”的新上海人,也会基于自身利益,反对放开落户。
但这种说法本质上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固化思维。教育和医疗资源难道是固化的么,在外地人落户的同时,不仅带来了新增的劳动力,还带来了新增的税源,上海为何不可以建更多的医院和学校,这怎么就会伤害本地人的利益了?
功利地说,由于大城市入户的新增人口大多是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对城市“人均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子贡献“通常会大于“分母变大”。
你说上海缺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不能面向全国每年动辄1000万的毕业大学生中招聘更多的人来上海,特别是985和211文科生,上海学校只要招手,立马应者云集;你说上海缺医生,为什么不能从全国招聘更多的医学院毕业生,如果你说他们经验不足,可以先去社区医院,夯实社区医院本不就是上海医疗改革的方向之一么?
以上的方法其实一点都不高明,也不是什么大话大棋,事实上就是深圳等城市这些年正在做的。你看看深圳这些年建了多少学校多少医院,从全国名校招了多少老师和医生,将相对滞后的医疗和教育水平迅速“一线化”。
没有开放落户,有深圳这些年这样的进步么?
图/网络
“宽带山主义者”还有一个理论是:上海的钱要留给本地市民用。这我当然不反对,但可能么?现实是,上海的落户和财政越“内敛”,带来的短期财政盈余往往就被“转移支付”了,而且你的盈余越多,被“转移支付”的就越多。
你说说,“宽带山主义者”像不像是一个口口声声要守财,却没有任何守财能力的败家者?
在中国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下,“转移支付”是不可能变化的。如果要为上海和上海人的福祉献计,现实的做法是,光明正大地扩大城市的财政支出,用“赤字”的扩大“倒逼”转移支付的减少,毕竟,你财政盈余少了,拿啥去转移呢?
那么,再也没有什么比放开落户更光明正大的“财政支出”了,新增人口多了,你就要建更多的学校医院,修更多的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有效投资”。
还有养老金。无疑,上海的养老金是盈余的,但也是被“全国统筹”的。上海养老金盈余的原因除了经济发达以外,就是备受诟病的“撸外地人羊毛”了:很多没有落户的外地人在上海缴纳养老金,退休了却要回老家领养老金。
这无疑是不公的,但上海又捞到什么好处了,盈余出来的钱不还是被统筹了?既然如此,上海为何要顶着一个“撸外地人羊毛”的恶名,却在实质上一无所获呢?
如果上海开放落户,全国人民不仅不会反对,而且还会叫好吧?当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上海人,他们还有什么合法性和说辞来说上海排外呢?
对在沪“外地人”各种算计,却又慷慨地坐视所有的结余都被转移支付,这就是“宽带山主义者”的大局观么?
04
无论从价值观、城市形象,经济、信心还是未来而言,上海解封后最应该干的事就是开放落户门槛。
而且,早做比晚做好。
很多人会说,上海的问题难道只是“落户”么?当然不是,但如果这个“众望所归”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还能指望其他么?但如果这个改革老大难问题能够解决,自然可以希冀更多。
赶快收拾人心,人心即经济,人心即未来,一切从开放落户始。
核酸点排长队、信息不准、采样管不够、结果出得慢上海道歉
6月2日17:3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2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浦东新区副区长晏波、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全市目前共有多少个核酸采样点?常态化疫情防控首日很多核酸采样点都出现排长队的现象,有没有相应的措施缓解?
夏科家表示,截至6月1日,全市已经设置了超过1万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但昨天是首个开放日,由于有的采样点未开放、有的采样点位的服务时间较短、采样工位未开足等问题,造成昨天部分核酸采样点排队时间长,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
发现问题后,我们对部分点位昨天连夜增派了采样人手、增开了采样窗口。为进一步缓解排队长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密采样点位。确保所有设置的采样点要全部开放;同时,加密采样点位,做到点位进小区、进园区、进楼宇、进大型企业,让市民在居住地和工作地更便捷地采样。
二是增加采样工位。针对容易出现排长队的采样点位,要派足采样人手,增加采样台。
三是延长服务时间。针对居民上班前、下班后及晚间的采样需求,大幅度延长服务时长。
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医疗机构、检测机构的潜力,增加24小时开放的采样点数量。
四是优化流程。提高“采样、送样、检测、报告”四个环节间的衔接效率,避免出现迟送、迟检、迟报的现象。
五是健全问题发现及应急处置机制。
采样点所在区、街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定期的巡查,及时发现排长队的情况,迅速组织起机动支援队伍,前往相关点位增设采样工位,维护现场秩序。上述举措,恳请广大市民予以监督,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全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