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删除朱自清《背影》
北外副教授称被骂了12年
记者注意到,丁启阵的新浪微博认证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因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背影》而引发热议”。在5月30日的长文中,丁启阵提到,十多年来关于“大学教授因为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主张把《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的话题,成为一年一度的“祭典”。“近日开始的嘲笑、咒骂我的热潮,来势相当凶猛。”
“原本以为,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淡忘,咒骂之声逐渐减少,我终有耳根清净的一天。但是,十余年来的情况证明:我的判断错了。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他表示,为了12年骂名,要来说一说《背影》中的交通规则。
记者试图联系丁启阵,不过,他一直未回复。
丁启阵发长文,阐述自己的理由。 图片来源:网络
为何建议删除?
丁启阵详细列举多个理由
长文中,他称,自己赞成语文课本中删去《背影》的众多证据:朱自清的父亲现实中是个不慈不孝之人;《背影》中的“我”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却动辄流泪,形象病态;文章隐藏若干真实细节和感情,堆砌辞藻,无病呻吟,文风孱弱。
他提到,《背影》文中有个前后矛盾的地方:朱父跟搬行李行脚砍价、嘱咐火车上的茶房照应儿子,“我”都会嫌他“说话不太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总之都是20岁年轻人的正常想法。但是,由着父亲横穿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看着父亲笨拙、艰难、努力的样子和肥胖的背影,却感动得流下眼泪,就不像是一个20岁大学男生正常的反应。
关于朱自清父亲,丁启阵还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通过朱自清的日记等文献了解到,朱父因为纳妾,导致家庭不和,母亲去世,自己失去局长的职位,失业在家;为了继续享受他的齐人之福,通过朋友安排大学毕业后的儿子朱自清到各地中小学教书,以便随时支取儿子的薪水……反正我无法跟许多读者那样,眼前幻化出一个高大慈祥的父亲背影,肃然起敬。我的脑子里,《背影》中的父亲始终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形象,它无法令我感动。”
丁启阵再谈交规问题
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关于《背影》中,朱父“不遵守交通规则”,他也做了说明。
他表示,像朱父那样翻下月台,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去买橘子,绝不是样子好不好看、风度潇不潇洒的问题。“从前的火车站月台设计跟现在的差不多,从一个月台到另一个月台,正常做法是走台阶通过天桥绕过去,而不是横穿铁道爬上爬下。朱父的行为,无论是20世纪二十年代还是100年后的今天,都是违背公德、害人害己的危险行为。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身份的人(朱父做过徐州榷运局局长),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南京浦口火车站旧址犹在,月台的高度在一米二三十公分以上,显然不是可供旅客横穿铁道的设计。不要说朱父那样的胖子,就是身手较为敏捷的人,也有相当难度。”
为此,他还发布了南京浦口火车站旧址的两张照片,并称“一眼可见的危险行为,任何时代都不会是无所谓的。”
虽然长文对自己的主张做了详细说明,但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不少网友反问:“岳母刺字算家庭暴力吗?”网友“风乘雪飘”表示,如果按此逻辑,《武松打虎》该取消,老虎属于保护动物,他的行为属于猎杀保护动物;《司马光砸缸》也该取消,属于有意毁坏他人财物;《草船借箭》也不应该出现在课本里,此行为该被认为是诈骗……还有一些更为理性的网友表示,文学是基于生活的加工,不应该无视艺术去深究背后的生活,不能看到一点瑕疵或者自己有偏见就想着删除。
丁启阵微博发布的南京浦口火车站旧址。 图片来源:微博
《背影》课文并未删除
语文老师回应:应该活用教材
上游记者查询发现,2017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本里有朱自清《背影》一文。在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的语文八年级上册常见问题列表中,没有关于删除《背影》一文的提问。记者从重庆多位中学语文老师处获悉,目前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里对朱自清《背影》一文并未删除,该文在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
就丁启阵的一些观点,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语文老师。
来自铜梁区,有16年教龄,教初中语文的严红老师(化名)表示,中学语文里课文其实挺多的,好多课文根本没有时间像丁启阵副教授那样一字一句去过度研究。
“《背影》是一篇讲述父爱的文章,勾勒的父爱形象是无私的伟大的,为什么感人,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们在读文字的时候,把作者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然后我们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她觉得,即便是文中有些表述是不安全的,在讲课时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方面的引导和提醒。至于朱自清父亲现实情况中的为人品行,另有别论。“无论怎么样,父爱是没错的,感受父爱也是没错的。”
“教育部叫我们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教龄12年,来自江津区的语文老师石梅(化名)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文章虽然一直有争论,但是请相信老师会根据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该教什么心里有数。她表示,对于老师而言,应该活用教材,教学内容应该大于教材。另外,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也会注重批判性思维,不是说进入了教材的课文,里面全部内容就都要一味推崇效仿。“有的课文,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比如,《背影》父亲买橘子这段,学生可以感动也可以不感动,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发散思维的培养。”
“文章主要看作者写作目的。这篇文章传达的感情很细腻,很感人,能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一位教初二的语文老师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至于交规违法,毕竟有时代的局限,其实初二学生是非判断能力挺高的,能区分以前和现在的差别。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事物更重要。”采访中,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样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