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数据被批注水,汪海林怒批
29日,在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播放量突破2000亿的话题登上热搜后,知名编剧汪海林连续发文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举例说明,全世界也就70亿人口,这2000亿播放量平均下来就是每人看了30个播放量的赵丽颖,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更向赵丽颖粉丝喊话,“这话题做得亏心不亏心,全世界的人都认识成龙,也没见成龙吹过自己播放量是多少。”
明星粉丝:花絮预告我一天能刷十几遍
这已不是汪海林针对此类问题第一次发飙了。早在《楚乔传》当年开播后拿下400亿播放量的成绩时,汪海林就曾多次发文嘲讽,认为《楚乔传》流量数据造假太狂妄了。他表示,“《楚乔传》点击量400亿的时候,他再怎么解释,我觉得都是解释不通。吹牛的目的,就是为了兑换广告”。
汪海林曾吐槽《楚乔传》播放量400亿
其实汪海林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就像当年人民日报评论的那样:“全球人口不足一部剧点击量!尽管播放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数据造假,但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的数据造假行为确实存在,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当时晒出的电视剧就有《楚乔传》和杨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前者网播量达到457亿,后者也超过了450亿的播放量。这些动辄几百亿的播放量是什么概念?就比如总共有67集的《楚乔传》,它播出时国内网民大约有7.5亿,相当于每一个网民都要一集不落地看一遍这部剧。但凡有一个人没看过,播放量都不够。
而另一部被吐槽的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当时这部剧33天播完58集,轻松拿下了309亿的全网播放量,其中有两天的全网点击量甚至直接上升了14亿。这就意味着全国7亿多网民,每天都要看上两遍才够数!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央视六套的《中国电影报道》对此进行了报道,并通过这件事,揭露了播放数据造假背后的行业乱象。
在央视记者的采访中,有专业人士表示:正常的播放量曲线应该是上午比较平,中午有一个小高峰,然后下降,到了晚上上升,过了午夜之后逐渐下降,这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规律。但他现场随便找出的一集《孤芳不自赏》的播放量曲线则“基本都是平的”,专业人士表示,这种平缓的线播放量就很有水分。“就这一部剧来说,它的水分大约在90%”。比如某剧一天的播放量为100万,去掉水分,真实播放量也就在10万左右。
不过,针对播放量数据造假的行为,有不少明星粉丝提出质疑,不过他们给出的理由则是,“剧好看,花絮和预告也好看,我一天能刷十几遍”。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一部片子的预告、片花、花絮等各种短视频都能产生播放量,如果把这些都算上,一部剧是很容易就能突破200亿播放量的。
另据法制日报去年报道,“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
《人民的名义》剧照
《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表示,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在卫视播出,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导演郭靖宇曾于2018年9月在微博公开称自己执导的影视剧《娘道》因不愿意花钱买收视率被电视台长期搁置,而这笔费用高达7200万元。郭靖宇在超过4000字的微博长文中表示,因为《娘道》迟迟没播,他找到买了片子的电视台总监,对方告知,“如果你不花钱买收视率,人家绝不会播出,而且买收视率找谁,都给你指好了路。”随后,郭靖宇找到了“(卫视购片主任)指定的能搞定收视率的大神”。没想到,让郭靖宇震惊的事发生了。对方开价90万一集,还不保(收视率)第一、二名……一算80集的戏,要花7200万买收视率。而《娘道》卖给电视台,价格是130万一集。
电影票房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014年前,为达到经济目的影院虚报瞒报票房成风,也就是所谓的“偷票房”。《赵氏孤儿》、《盲探》、《风暴》等电影都曾遭遇影院偷票房,以至于影院报上来的数据比真实数据缩水10%。
到了2014年后,时光网、猫眼电影、格瓦拉这样的第三方平台兴起,可以随时查询票房,这时候电影院线就不好瞒报票房,于是发行方成为票房数据造假的主力了。买票房,顾名思义,就是片方自掏腰包冲击某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发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银买票房还不少,比如《魁拔3》购买影院至少8%的场次,《英雄之战》自掏腰包狂买了上映前三日的电影票,也就是发行方掏钱给电影院线,自己买自己家的票房。2013年,《小时代3》上映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通过微博曝光了制片方与院线达成的“送返点”协议:排片达到40%,给影院一个点;排片达到45%,给影院两个点。
《捉妖记》剧照
又比如“幽灵场”。2015年,《捉妖记》票房创下纪录,但其制片方发布的“公益场票房总额4042万”的公告,很快引起了关于其票房造假的质疑。据央视记者的调查,安排放映《捉妖记》“公益场”的影院所在购物中心晚10点就结束营业了,而公益场放映时间却被安排在凌晨。影院数据显示,这些凌晨场次,不仅场场爆满,而且上座率达到了108%。更有影院出现了10分钟就放一场电影的闹剧。午夜包场,场场爆满,这就是幽灵场了,实际上就是做假场,制片方、发行方不从中分取票房利润,只是为了刷票房数据,院线则从中拿一部分好处费,往往只是电影票面价格的1/10。
幽灵场后来又出了新变种,就是半包场方式,发行方先悄悄把黄金场次中间的好位置买下来,实际没有人看,但能制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2015年10月,电影局颁布了《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几乎就是为整治“幽灵场”操作而生。文件要求:要系统中排片的场次必须放映,放映的场次也必须在系统里登记,以杜绝实际没有放映或者没人观看的“幽灵场”。
《羞羞的铁拳》剧照
再后来,《羞羞的铁拳》票房数据造假大戏上演了。猫眼是《羞羞的铁拳》出品方之一,同时兼任发行和宣传,当时猫眼COO康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发行中的最漂亮的一个动作就是预售票房,“(《羞羞的铁拳》)开启预售的10个小时内排片就破了2万场,当天实现9.30首日预售票房近500万”。上映15天就为一部电影预排了2万场,首日预售票房近500万,这在创造了预售模式的猫眼运营的项目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猫眼开始意识到,预售的火爆不仅仅是提前回笼票房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提升影院和市场的信心,刺激影院自行增加排片和观众自发抢购影票,从而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提振票房效果。
APP为流量明星刷数据负责人被拘捕
数据造假除了大量出现在影视行业,同样在流量明星中非常受用。
“明星蔡徐坤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事件”在2018年引发舆论对流量造假的关注。按照当时的微博用户数量,转发量一亿意味着每三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人转发了蔡徐坤的微博。更是引得央视也是多次点评“人为操纵流量,转发点赞均可作假”。
“刷量”是互联网时代流量造假的主要表现形式,毕竟这些“人气”恰恰是明星获得代言、提高出场费、进入影视剧组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一条明星发布的微博竟被转发过亿,意味着每3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个转发此条微博,实在令人咋舌。而就在此时央视却点名批评蔡徐坤流量造假,并公开揭露了蔡徐坤微博上亿转发量的内幕,原来市场上有一款名为“星援”的刷数据软件,蔡徐坤微博所谓上次的转发量正是出自这款软件之手,更是怒斥“一亿转发,你们也敢刷”。
人民日报:“一亿转发量,你们也敢刷!”
蔡徐坤微博上亿次转发量的内幕被央视公开披露之后,蔡徐坤立刻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因为涉嫌数据造假,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扰乱市场发展,助蔡徐坤流量造假的公司负责人被警方拘捕,而经过长期取证和多次庭审之后,近期其相关负责人终于被判刑。而据媒体报道,“星援”软件负责人蔡坤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非法牟利近800万元,而法院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决定没收蔡坤苗600万非法所得,并处以5年有期徒刑。
曾经红极一时的另一流量明星吴亦凡粉丝也有过一系列“骚操作”。他们在iTunes上刷榜,外国歌迷一脸蒙圈:“他是谁?”并随之引来不断的质疑。这种刷数据的手法,在国内可举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2016年,英国《卫报》提到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捉妖记》票房造假,而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一度宣布停止提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数据。
如何才能让明星们“说实话”?
如何改变流量至上的不良风气?如何整治娱乐圈种种造假行为?
去年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依法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税费服务与监管。对隐瞒收入、虚列成本、转移利润以及利用“税收洼地”“阴阳合同”和关联交易等逃避税行为,加大依法防控和监督检查力度。而另据新浪娱乐消息,5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经纪机构管理办法》,自2022年6月3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三条明确信息发布规范,经纪机构、经纪人员不得发布或者雇佣营销号发布引发粉丝互撕、拉踩引战等有害信息,不得以打赏排名、刷量控评、虚构事实、造谣攻击等方式进行炒作,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应援集资等方式诱导粉丝消费。而随着整治“饭圈”乱象等多项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明星造假行为开始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理。
上游新闻综合自 央视网 光明网 中青网 新浪娱乐 腾讯娱乐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