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一说起中东,就感觉那地方一直乱作一团,似乎好像它从来都这鸟样似的,进而通过结果找原因,毕竟这也是我们最擅长的,找出一堆矛盾来,比如宗教冲突,阿以争端,库尔德人等等,然后以为找到原因了。

但是这就忽略了一个大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伙人一直在一起生活,比如比较能闹的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库尔德人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也就是奥斯曼帝国,而且奥斯曼帝国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国内却有30%基督徒,那时候他们怎么不闹?

所以吧,问题不在信仰和人种,关键是有没有人治,现在中东乱成一团,本质是大秩序崩溃了,却没确立起来新秩序。

有点像我们的民国,分成一堆军阀,各个省打来打去,但是往前推,在大清时代,大家在一起过的好好的,往后推,是新中国,大家完全不觉得各省互相之间能有什么值得开战的理由,而且谁要是想胡闹,分分钟体验社会主义铁拳,闹啥闹?

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阿拉伯,以前大家都在一个国家内生活,都是奥斯曼人,有啥可打的?而且胡闹容易遭到奥斯曼帝国的修理。

但是后来出事了,奥斯曼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崩溃了嘛,碎成一堆,这些碎片们成天相互攻击。

这也是为啥我很奇怪有很多人天天鼓噪说中国大统一不好,应该分成一堆碎片,各过各的,这种人就是心怀叵测,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分裂过,魏晋南北朝,唐末小分裂,民国军阀时代,都是分裂时代,那时候的人民幸福了吗?幸福啥幸福,几乎天天打仗,如果你觉得幸福那你应该去查下自己是不是抖M,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抖M”就先查下“抖M”,这个知识点我们经常要用到。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中东的碎片化?

1

 西亚病夫


很多小伙伴弄不明一件事,中东那些人互相之间分不开,索性都叫他们阿拉伯人,其实那伙人差别很大,如果不知道你眼前的人是哪人,宁可不开口,不然就跟称呼一个上海人为安徽人,称呼苏南人为苏北人一样让对方容易爆炸。

中东的格局大概是这样的,主要有下列四股势力:



土耳其人,他们是突厥人,当然他们自己这么说,跟咱们唐朝北方那个突厥有点关系但是不是太大,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个撒盐哥,他就是比较典型的土耳其人:



穿长袍的,牵个骆驼,那是阿拉伯人。当然了,现在不咋牵骆驼了,中东土豪们热爱小飞机和大越野。



这两天闹腾得很凶的,又是发导弹,又是打飞机的,是波斯人;



最后是比较悲催的库尔德人,库尔德人也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不觉得自己和其他三伙人是一回事,不过历史上一直处于被奴役状态。



他们几伙人就跟英国那个岛上的三伙人一样,尽管住在一起,但是对彼此充满了鄙视,互相看其他人都是一群艹羊的。

而且历史上他们是相互统治的关系。一开始波斯人比较厉害,建立过超级大帝国,后来波斯武德不行,而信了教的游牧民族阿拉伯人团结起来,一顿暴走,彻底征服了波斯,让突厥人给他们当雇佣兵,疆域接上了大唐,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西域跟大唐飚骆驼。

后来突厥人信教后也暴走了,先后拿下了波斯,印度,阿拉伯,建立了一个跨越亚非欧的强大帝国,从那以后,这些民族的人都踏实了,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人,斯拉夫人,蒙古人,都在一起生活,持续了四五百年。

这几百年中,这些种族之间相对稳定,没出啥大乱子,有啥事都去奥斯曼帝国各地派出所解决,甚至犹太人在欧洲到处遭到排挤,没地方去,也是奥斯曼帝国接纳了他们,让他们去中东定居。

这里又得引申下,很多人说希特勒讨厌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有钱,这个错的没谱了,事实上欧洲人对犹太人的讨厌是无条件的,就跟大家讨厌蟑螂和耗子一样,耶稣是他们害死的,黑死病是他们下毒的,苏联是犹太人建立的,肯尼迪是犹太人杀的,美联储是犹太人操纵的,甚至有些人觉得世界都操纵在共济会手里,这些思想都是一脉相承,有钱没钱的犹太人都遭人讨厌,比如东欧犹太人没啥钱,但是依旧受排挤。

欧洲没有不排犹的国家,从沙俄到德意志,从法国到西班牙,都定期清理犹太人。在德国,整个德国外交史上只出过一个犹太外交家,还是罗斯柴尔德家的人,罗家起家宫廷犹太人,类似我国清宫剧里的“汉人包衣奴才”那个角色,曹雪芹他们家就是这类人。

犹太人被驱逐没地方去,一般就会去找他们的穆斯林兄弟,奥斯曼把新来的犹太人安排到现在以色列那块地去了,19世纪末,犹太人在那一带就有近十万人,在沙漠里这个数已经不少了。

整体而言,在奥斯曼治下,中东的混乱程度连后来的1%都不到。

2

 搅屎棍英国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大事了,因为英国人掺和进来了。

我们前文说过这个倒霉的奥斯曼,它以前牛逼的不得了,无论是文化的灿烂程度,还是武力的昌盛程度,甚至宗教的包容程度都完爆欧洲基督徒一个数量级,但是到了19世纪却越混越挫,越矬越保守,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和大清一样,它是西亚病夫,大清是东亚病夫,相得益彰,两个病夫的日常就是被西方爆锤。

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就面临一个站队问题,当时英法俄三国看着胜率高一些,但是这三个国家都居心叵测,想分裂奥斯曼,正如他们一直想分裂大清一样。而德国是穆斯林的好基友,并且从来没有向穆斯林要过领土,所以奥斯曼站到了德国那一边。

多说一句,不少人后台询问为啥德国跟穆斯林关系那么好,其实我们说过,德国这个国家出现的太晚,1871年才建国,同时期已经是大清同治十年,著名寡妇西太后都垂帘了它才建国。

它建国的时候全世界所有的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了,德国啥都没捞着,只好跟穆斯林搞联谊,希望从穆斯林那里赚点好处。

本来是单纯的相互利用关系,但“相互利用”也是关系,时间长了,德国有种“穆斯林的老朋友”幻觉,习惯性跳出来替穆斯林冒头,一直持续到现在,包括希特勒。你们听说过元首讨厌犹太人,你们听说过他仇视穆斯林?事实上大屠杀期间,党卫军追着犹太人到处跑,一般犹太人逃入清真寺就安全了,德国清真寺保下来不少犹太人,这两伙人的关系,真是一言难尽,咱们将来慢慢说。

回到主题,对于奥斯曼跟德国跑了这事,英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时丘吉尔是海军大臣,批准了一个作战方案,叫“加里波利作战计划”,60万英法联军直奔奥斯曼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准备重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突袭北京那次战役。

大家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联军在天津登陆,迅速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大清签约认怂。这次也一样,联军在加里波利登陆,目标君士坦丁堡,准备用舰炮教奥斯曼怎么做人,顺便逼迫奥斯曼跪地认爸爸。

整个奥斯曼上层都在家瑟瑟发抖,以为六百年的大帝国终于要走了到尽头,把黄金也搬出了君士坦丁堡,大家已经准备搬出首都,剧本接下来应该和慈禧西逃有点像。

没想到突然前线传来捷报,说是他们出了英雄,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在加里波利力挽狂澜,顶住了英法一轮又一轮的登陆作战,几十万人在加里波利滩头挖堑壕架着机枪对射,登陆滩头被舰炮打成了月球表面,每个弹坑里都塞满了尸体,整个海峡也变成了浅红色,前来参战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家家挂孝,最终英法扛不住伤亡退出战争。现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大的节日就是庆祝加里波利登陆。这个顶住了英法联军的强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凯末尔。

英国人硬攻没攻下了,开始准备玩阴的,毕竟这才是他们的老本行。丘吉尔因为加里波利惨败被赶下了台,大家都在围攻他 ,其中有一点他被人攻击的很厉害,大家说他怎么没阴人就直接开战了,脑子呢?英国从来都是先背后玩阴的再杠正面。

英国纵横世界三百年,真正的大招有三个:

拉盟友;找代理人;

搞分裂。

大家注意下,英国近五百年中几乎一直在打仗,兴起于英西海战,衰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把地球上所有国家打了个遍,但是几乎没有一次战争是他自己一个人在打,肯定会带着个小伙伴,这些小伙伴很多正是他的世仇,比如法国,俄国,荷兰,都跟英国你死我活,也都跟英国并肩作战过。这是第一招。

如果一个地方被打下来了,一般会在那里扶持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肯定是个坏逼,人见人恨那种,这样代理人只能死心塌地依靠英国。

后来美国又把这招学去了,大家注意下,美国的代理人都是常凯申,皮诺切特,巴列维这种寡头独裁者,这些人无一例外在国内名声臭极了,靠着美国的支持度日,其实这招就是从英国那里学的。

如果前两招没搞定,那就玩第三招。

一般对方内部肯定有裂痕,英国就会派外交大师级人物过去,一顿煽动,让这些人起来造反,分散目标国家的精力和注意力,一个人顶十万兵。这一点美国学的也有模有样,今天支持湾湾,明天又在鼓吹西藏,无数基金会各种运作,而且以基金会作为招牌搞间谍这是英国的传统保留操作。

英国当时有个大英博物馆的基金会,资助英国考古学家到全世界到处考古,这些考古队里一般就有英国军方的人,别的国家想拒绝又不好意思,毕竟为了人类学术的进步,让英国来考古无可厚非,英国人来了就到处绘制军用地图顺便搞煽动,在清朝民国那会,英国间谍长期在中国西南和新疆西藏溜达,想把这几块分裂出去。

现在美国人相比英国人,多了一些财大气粗不差钱,总是缺了那么一些精细的微操,所以美国擅长把一个地方搞乱,往往自己的目标还没达成,英国人作为知名搅屎棍,却经常能把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

现在世界上乱作一团的地区,比如中东,印巴,朝韩,几乎都有过英国的参与,甚至一度想拆分中国,只是中国有强大的向心力,又出了一个神一样的人物,所以列强都没得逞。不过不得不说他们在坑人方面有独特的技巧,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阿拉伯,乱成这样就是源于英国人历史上最逆天的一个操作。

3

 阿拉伯的劳伦斯 


好莱坞拍过一个电影,叫《阿拉伯的劳伦斯》,说的就是当时英国在加里波利惨败后,对阿拉伯派出的一个叫劳伦斯的间谍。

尽管劳伦斯真人远远没有电影里说的那么牛逼,不过“一战”前的间谍都比较玄乎,因为这些人往往都得有个幌子,比如地质学家农学家什么的,而且得精通很多种语言,并且由于那时候经常性的在野外生存,这些间谍又需要有贝爷那样的野外求生技能,而且那时候没有GPS,间谍最重要的几个工作,就是绘制地图,所以还得对地图有精深理解,再加上那时候各地都不像现在这个世俗,到了到处是土司,间谍们还得是民俗专家。

这么说下来,每个古典间谍都有种浪漫主义气质。

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劳伦斯,他自己是牛津历史系的高材生,很早就对阿拉伯有很大的兴趣,20岁那会儿就在阿拉伯沙漠里步行溜达了几千公里,从那时候起就成了就是阿拉伯专家,否则根本没法跟阿拉伯打交道,跟别说想获取穆斯林的信任了。

劳伦斯出发的时候,英国政府跟他交了个底,说只要阿拉伯人起来捅奥斯曼土耳其一刀,将来就让阿拉伯人独立建国,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所有的阿拉伯人生活在一个国家里。

劳伦斯自己出身英国上流社会,他的两个兄弟为英国在了“一战”西线战场上,但是他是个“精神阿拉伯人”,他真心想让阿拉伯从土耳其治下独立出来,听说这个条件非常高兴,收拾行李上路了。

他跑到阿拉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家族,也就是当时居住在麦加的哈西姆家族,这个家族不得了,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他们家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一般称为“圣裔”。尽管当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但是在阿拉伯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现在这个家族还在,约旦的王室就是这个家族,下图就是国王和王后两口子。



多说一句,约旦这个国家我去过很多次,个人体会那地方的人应该是世界上最温和的人,似乎好像从来没人说约旦坏话,如果哈西姆这家子统治穆斯林世界,现在穆斯林应该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现在穆斯林整体的气质受沙特影响很大,我们一会儿会讲。

劳伦斯成功取得了哈西姆家族的信任,而且他也是是真心诚意的跟侯赛因家族掌门说,英国答应他们将来起义成功后要让阿拉伯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当时老侯赛因盯着劳伦斯的眼睛好半天,最后说我相信你,孩子。

双方达成了共识,将来新阿拉伯几乎囊括了现在所有的那些战乱不断的地区,这也是阿拉伯民族最后的一个摆脱战乱的机会,

然后大家一顿串联,以先知后裔的名义发动阿拉伯人起来反抗,整个阿拉伯顿时硝烟四起,几乎所有的部落都起来反抗,拆铁道拔线杆,史称“阿拉伯大起义”,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奥斯曼当时好几个方向都承担着压力,顶不住,只好撤出阿拉伯,阿拉伯人在先知后裔的带领下一举终结突厥人400多年的统治。

劳伦斯和阿拉伯人欢欣鼓舞,觉得大事已成,不过慢慢地,更大的阴谋慢慢浮出水面,劳伦斯惊讶地发现,自己低估了英国政府的节操,因为英国人不仅骗了阿拉伯,连自己人都骗。

4

 英国人的操作 

事实上英国从来都没准备让阿拉伯人做一个统一的国家,英国派出劳伦斯做间谍的时候,英法俄的高级官员已经在对着地图反复协商,早已下定决心拆分阿拉伯,方案都想好了。

原因嘛,非常复杂,咱们今天捡几个重点来说说。

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法国俄国是在一起的,这三国都承担了巨大的伤亡,虚弱的奥斯曼帝国在大家眼里就是一瓶营养快线,列强们只要坐在一起就商量怎么拆分奥斯曼,将来给自己补补。

沙俄对奥斯曼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充满感情,在几百年中沙俄和奥斯曼打仗打了十几次,小仗无数次,上百万沙俄帝国军人阵亡在了和奥斯曼对战的前线,两百年来历代沙皇魂思梦想要收回君士坦丁堡。

一旦获得这个伟大的城市,沙俄不仅获得了出海口,从此以后俄国的粮食可以在黑海装船卖到全世界,而且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发源地,沙俄感觉自己从精神到物质都得到了统一和升华,从第三罗马升格成了第二罗马。

法国说我不管,战后我只要叙利亚(当时的叙利亚还包括现在的黎巴嫩),说啥都不好使,因为耶稣全家都在叙利亚,而且叙利亚是整个中东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有了叙利亚法国就有了通往亚洲的通道,为了叙利亚髪鸡不惜再打一仗。这也为后来乱哄哄的叙利亚问题埋下了伏笔。

盟友们各自看上了一块,英国人自己也看上了伊拉克,而且英国希望自己能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个运河非常关键,是连接大英帝国和自己“奶牛”印度的脐带。

如果阿拉伯统一了,必然会去控制苏伊士运河。比如后来1949年中国马上要重新统一了,第一件事就是炮轰了英国在长江里的军舰,英国在那里边已经游弋了一百多年,终于被赶走了。阿拉伯统一后,可能今后英国去印度挤奶都得看阿拉伯人眼色。

大家注意下,下图蓝色的就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左边是埃及(本来就是英国的地盘),右边是阿拉伯,为了防止阿拉伯随时进攻苏伊士运河,英国又在阿拉伯和苏伊士运河之间放了个缓冲区,把那块地许给了以色列人,让以色列回去建国,这件事为日后一次接一次的巴以冲突埋下了伏笔。



而且当时已经进入了石油时代,中东也已经发现了石油,这个背景下,万一阿拉伯统一后哄抬油价怎么办?

种种考量,统一的阿拉伯这事根本不能接受,不但列强要瓜分阿拉伯,瓜分剩下的地盘也不能统一,还要继续分,让沙特家族和哈西姆家族分,而且许诺犹太人可以回中东去建国,这样整个阿拉伯就成了一堆碎片,谁都没法单独向英国挑战,更没法控制石油和苏伊士运河。

最后大概划分成了下边这个样子,也就基本奠定了现代中东个格局,创造出来了一堆新国家,叙利亚,伊拉克,约旦,沙特等等:



我们刚才说了,哈西姆家族是“圣裔”,而沙特是一个游牧部落,当时本来没多大,在一个叫利雅得的小镇待着,在英国的支持下迅速做大,这个家族一直和伊斯兰教里最极端的那一支瓦哈比派纠缠不清,沙特依靠瓦哈比来提供凝聚力,瓦哈比又通过沙特来扩大影响力,沙特做大后,瓦哈比也跟着做大,现在扩散到了整个阿拉伯,可以这么理解,沙特的极端保守气质影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英法瓜分中东的协议一公布,世界哗然,阿拉伯人想反抗,前后打了几仗,但是又打不过列强,只能接受协议。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英国又一次次微操,比如沙特太凶,眼瞅要统一阿拉伯,英国立刻出手制止,防止它做大,基本复制了在欧陆的操作,英国仔细平衡中东各方的势力,让大家天天打打闹闹但是谁也统一不了中东。

当然了,英国人使坏是一方面,这是外因。内因显然是阿拉伯人自己不行,他们没出一个类似毛主席这个级别的人物,顶着美苏两大集团的压力把问题给摆平,他们甚至没出一个类似蒋委员长那么个人物,也挺悲哀的,内部没有凝聚力,天天打来打去,对外形不成合力,越混越挫。

到了“二战”,格局也就确定了下来,后来又加入了一个更大的鲶鱼,就是以色列,这下中东更是永无宁日了,鉴于篇幅,我们将来再专门开贴讲以色列到底咋回事。

最痛苦的就是英国的间谍劳伦斯,他再也没脸去见当初把他当兄弟的阿拉伯人了。我们刚才说了,他是个精神阿拉伯人,所以几乎所有的书里才会称呼他为“阿拉伯的劳伦斯”,这种来自他祖国的背叛让他更加痛苦不堪。

在1918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把劳伦斯上校叫到白金汉宫,当时英国几乎所有权贵悉数到场,甚至很少参加政务的王后也到了现场,说是要册封劳伦斯为骑士,要知道,英国历史上国王亲自给骑士主持封赏极其少见。

国王要表彰他给帝国所做的功勋,一人当十万兵,他竟然独自解决了加里波利的那几十万人没搞定的事。如今接受国王的册封,跪下去的是平民,国王长剑轻触肩头,起身就是骑士。

劳伦斯上校单膝跪地,抬起头来的时候眼里噙满泪水,随后拒绝了骑士的册封,这在英国900年的历史里极其罕见,说白了,劳伦斯内心深处有并不觉得自己立了什么功,他爱阿拉伯,想拯救阿拉伯,却把阿拉伯从一个小水坑推到了一个火山坑,他自己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自然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分裂的阿拉伯将永无宁日,尸骨成山,人民到处逃难,那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他确实一手造就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5

 尾声


说的是阿拉伯,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之前写美国的时候就说过,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必须赢,如果他们输了,美国的下场就是南美,然后整个美洲同一个揍性。

我国也一样,70年前的那两场战争必须赢,不然中国跟奥斯曼一样,在列强眼里就是一片营养快线,不定期过来补充营养。

我也想了很久,为啥一个间谍劳伦斯就能把这个阿拉伯折腾成那样?

说白了,阿拉伯人没有实力上赌桌,所以就算没有劳伦斯,也会有其他办法把他们拆分掉,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就像在加里波利一样,让列强流血直至他们离开阿拉伯,从此再也不敢去他们那里闹腾,可惜他们没那么个强人领导他们,只能是接受被忽悠被欺骗被分裂的命运。

要知道,民国时期列强一度准备把以色列人安排到中国东北去,说白了,民国的中国,在列强的眼里跟阿拉伯没啥差别。1949年以后呢?1953年以后呢?还有人考虑从中国拿块地给以色列吗?敢来打断他们的腿,这就叫独立自主。

正是70年前那场内战和朝鲜战争的胜利,中国和中东的道路从此分道扬镳,中国摆脱国际资本的债务牢笼,回收主权,实现了政治、关税、军事、货币的独立。独立自主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克服巨大的痛苦,要流血,要接受被封锁,挺过去了,后来的一切才能有可能,从那时起,我们也就彻底结束了持续百年的阿拉伯碎片化,今后再有一千个劳伦斯,也不再会有什么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