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德华被坑的事儿人尽皆知了。
起先是因为创意营销公司盗用某大V关于“小满”节气的文案,通篇几乎一字不差的给安到了奥迪的广告中,刘德华给读了出来。
很多朋友在问,是哪家代理公司的作品,多方打听得知代理商是MC上思,由彭杨军导演执导。

这条片子的精髓是文案: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满但是有一样事情挺奇怪的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
但是小满一定没有大满因为大满不符合我们古人的智慧
小满的这一天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渐满麦穗开始逐渐饱满但是还没有完全饱满所以小满这种状态特别好
小满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但并不要求 一定要十全十美所以从这个角度小满其实是一年中最好的一个节气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
送你一首我喜欢的诗“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在这一段艰难的时光里大家给自己一点空间积蓄力量相信一定会晴空万里乘风破浪

很快心细的网友(其实粗心的网友也行)就发现了奥迪的文案竟然是抄袭的——
北大满哥,抖音网红,粉丝三百多万。

在去年5月,满哥也发了几乎是一模一样文案的视频,匹配度高达99%,奥迪的文案也要抄袭大V的?创意资源是有多么匮乏啊。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无限套娃才刚开始。

文案的前半部分满哥说是他的原创,但是又有心细的网友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微博博主@yoli尤琳17年的原创。

网友坚持不懈的挖,发现这个@yoli尤琳也是抄2016年的新浪博客。

而那首古诗的原创作者就更离谱了。
很多人说是曾国藩,如果百度一下全诗,很多答案都是曾国藩。很遗憾这也是误传,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里引用过这一句,但这句不是他写的。而是北宋蔡襄所写。
很明显小满片中用的不是蔡原句,而是北大满哥引了开头一句之后补了三句的这首小满。

查重下来的结果令人难堪,到底谁才是一作?
奥迪道歉信里说,该视频由全球最大的独立广告代理公司之一的M&C Saatchi上思广告提供并执行。
后者可能会认为,网上这些小片段文案都找不到作者是谁,有点人类公共资产的感觉,用了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找我麻烦的。
有网友甚至猜测,这个广告文案是部门文案小哥的手笔,本来没想着能被采纳,结果真的“命好”——

就算是北大满哥不是这段文案最早的创作者,但北大满哥却是在原本流传的版本基础上,整合加工,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其实,文案或创意的抄袭,只要不要脸就能迅速走红,因为爆火的东西总有共性,比如李子柒之前被越南博主抄袭——

有网友对比,发现那位越南博主在海外视频平台上发布的视频,从内容、镜头、风格到发型、服饰、厨房摆设,甚至连奶奶和小狗,都抄袭了李子柒。

“你戴蓝色粗布发卡,我也戴。”

“你做柿饼,我也做柿饼。”

“你采荷,我也去采荷。”

再品一品这视频开头的空镜,一样的远山薄云。

⬆ 越南博主

⬆ 李子柒
看一看这“摘柿子”的桥段,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远中近景镜头切换。


⬆ 越南博主


⬆ 李子柒
细细对比下来,这位越南博主基本上属于“逐帧克隆”。
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以迅速获取流量,只不过堂而皇之的抄袭会引起舆论的反噬。
逼得李子柒不得不专门在YouTube上发布一则“打假视频”,强调“我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很自豪,并且视频里面的拍摄场景也都在中国。”
再看看今天的网综,哪个不是靠抄弄得风生水起,美其名曰是“借鉴”、“引进”成功案例。
从选秀到真人秀,无一例外。
大家请品鉴,韩国某档选秀节目,从视觉到舞美,简直都分不出来是两档节目。

在戛纳电视节上,Mnet直接播放了两个节目的对比视频,满分100,两档节目相似度为88,直接刷新世界纪录。

再比如《你怎么这么好看》,节目的模式就是嘉宾改造素人,从服装、造型、家居、饮食和情感这五个角度进行美好生活提案。
这跟美国综艺《粉雄救兵》的流程基本一样,不过内容却是天差地别。


《青春环游记2》,基本就是在看翻版的《新西游记》,都是一出场选择cos的角色、靠答题来赢得食物,包括一些小游戏。

如果真的要算,抄袭外国的综艺不胜枚举,无一例外都有很好的热度和广告商的赞助,现成创意方案时间成本会大大缩短。
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比别人差,为什么非要走抄袭这条路呢?

奥迪这次的代言人找来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刘德华,没想到却翻车了,刘德华还要举证自己确实不知道文案抄袭。
30多年前,“华仔”是一个谑称,那时候年轻没有地位的年轻人会被成为“x仔”;
30多年后,刘德华成为一代天王,大家依旧还是称他为“华仔”。
不为别的,只因为刘德华始终还是那个“华仔”。
纵然他成为金曲王,是影帝,是巨星,是天王,是被千万人推上神坛的偶像,他依旧是那个谦逊,善良的“华仔”。

做新人时,刘德华遭受了不少磨难,被圈内前辈看不起排挤,那时候只有叶德娴给了他第一份善意,教他演戏,教他如何为人处世。
之后,华仔认叶德娴为干妈,表示愿意照顾她终老。
在2011年的金马奖颁奖仪式上,刘德华更是为叶德娴跪地颁奖。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感恩”二字罢了......

刘德华和叶德娴
华仔的感恩不仅是体现在对待那些曾经帮过自己的人身上,对社会,亦是如此。
比起那些大肆宣扬自己做公益的艺人,刘德华显得低调了很多。
1991年的华东水灾,刘德华捐款500万;
2001年的雪灾,刘德华将筹得的2000件天蚕衣(约合40万元)捐给灾区;
2004年印度海啸,刘德华捐款30万;
同年,为仁济医院筹得善款480万元。
2005年,刘德华参加由中国香港演艺界发起爱心无国界汇演,并捐款1200万;
2006年,刘德华参加全港学童护眼大行动,并捐款10万;
同年,投资2500万筹建“亚洲新星导”计划。
成立“刘德华慈善基金会”,帮助残疾人
......
他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做着公益。

当然刘德华也并不是第一次陷入“抄袭”风波。

文件截图里,刘德华及电影《扫毒2》六家出品方公司以侵权纠纷被告上法庭。
当然,这名导演是娱乐圈有名的“剽窃创意受害者”,他常年状告他人抄袭,连于谦大爷也不放过。

这名导演为了拉刘德华下水,还发起了小作文。

想起之前刘德华出道40年时接受采访说的故事。
进军歌坛初始,他给黄霑第一印象:
“从没见过写歌这么笨的人。”
华仔没有抱怨,通不过就再写,满意为止。
凭借着刘德华的创作经验,终于得到了机会。
黄霑看完华仔的歌词《冰雨》,直接在专栏中,大肆表扬。
创作如此,做人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