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留学成为一笔划算的买卖。
英国大学又双叒叕要罢工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有40所大学投票决定,在6月至10月举行进一步的罢工。
其中就包括我们学校。
提到罢工,我现在心情十分复杂。今年一月,我顶着新增病例日增10万+的压力来到英国上学,结果隔离结束还没上几节课,就遭遇了一场罢工。
是的,在过去一年里,英国高校的教师们,时不时就会来一场罢工,以争取提高收入、养老金等权益。
花着高昂学费和生活费,冒着疫情风险,来到英国,结果,经常就面临找不到老师的情况,我心中有一种想去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冲动。
另一件给我带来极大冲击的事件是,第一次和全班同学碰面,当我环顾四周时,我发现偌大的礼堂里坐着的,似乎90%是中国人。
总之,在英国留学的第一个月,我破防了。
仿佛留了个假学
如果要问我在这样一个班上90%同学都说中文的英国大学留学是怎样一种体验,那我只能告诉你:太有意思了。
你可以期待老师到底会用多离谱的发音念你的名字。拼音对他们来说太深奥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念没念对,你也不知道他们念的人是不是你。
老师对腾讯和阿里巴巴比你一个中国人还熟,提到“China”的次数快赶上拜登和特朗普。
分组讨论时,只需要一个眼神试探,同学们就会自动开启中文讨论模式。
对了,刚开学那会儿,学校还有专门给中国留学生答疑解惑的微信顾问。是的,这个职位就是叫“微信顾问”。
在哪儿都能听到中国话,有时候我也会有点恍惚,总感觉是我们组团花钱上外教课来了。
2020年9月21日,载有来自全国各地74名留学生的赴英复学包机启程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图源:视觉中国)
而在校园外,只要肯花钱,你可以买到一系列中文服务,从租房到外卖,从接机到旅游,时刻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祖国的强大。
我加的租房中介过年时还一度齐刷刷卖起了年夜饭,接机客服一天到晚在朋友圈更新旅游开团信息。打疫苗也可以去华人开的店里打。当然了,还有作业代写。他们总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入各种留学生微信群,报价高昂,却从不缺客户光临。
在异国他乡能使用优美的中国话享受便利固然很爽,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某种困境。似乎我可以一直呆在舒适圈里直到回国,而所谓想通过留学带来成长,除非自己主动走出圈子,不然真的难以获得。而且,一旦适应了这样的舒适,走出圈子变得很难,尤其是在疫情时代,人与人之间总隔着一层口罩的情况下。
所以,我,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英国留学生,尽管上着排名还不错的学校,尽管也是克服了种种压力硬着头皮出了国,到了现场后心里却感受到了巨大落差:我真是来留学的吗?这……是不是有点水啊?
鄙视链的底端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庭能负担得起留学开支,留学生和海归也越来越普遍。然而,在留学风越刮越热的同时,留学圈内也建立起了一条心照不宣的鄙视链。
很不幸,我正处在鄙视链最底端:一年制英硕。
大部分英国研究生项目实行授课制,前两个学期上课修学分,最后一个学期写毕业论文,一年就能毕业。因此,在很多人眼里,英硕虽然同时吃到了研究生和留学生双重红利,但它既不如那些要读两三年的研究生看起来“正经”,也不像那些海本、美硕动辄就要扔入几百万的高昂成本。给人感觉就是含金量不够,含“金”量也不够。
去英国读研究生,只要学校不是牛津剑桥,大概多多少少都会被亲戚这么问过:
你的学校是不是申请了就能上啊?
只待一年能学到啥?
是考不上研才去的吧?
……
之前我还会据理力争一下,比如好学校都看重本科院校、绩点和实习经历,比如课程其实很紧凑,课业压力也挺大,比如这两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了,在国内能保研的成绩也可能会被刷……
2021年7月9日,英国波尔顿大学毕业生戴口罩参加毕业典礼。(@视觉中国 图)
但当我终于坐在礼堂里,看到身边的中国同学时,心态确实崩了。
不过破防之外,这学上都上了,我总得弄明白,英硕,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让人产生“水硕”的印象的。
至少,咱们得先挖一挖英国高度商品化的教育产业。
办大学,
比足球豪门还赚钱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对于英国大学的资金支持就一直在削减。在80年代以前,英国大学还可以按照聘用学者的数量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但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缓解当时巨大的财政压力,政府决定把这些开支砍掉一大半。
资助大幅削减了,但办了几百年的大学又不能停,没办法,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搞钱了。
走上商业化道路的英国大学就像回宫后的嬛嬛,过去也许还有几分真情,现在满脑子只想着“搞事业、搞事业、搞事业”。
英国政府作为“万恶之源”,也只能默许甚至鼓励大学的圈钱行动。
首先就是学费疯涨。对英国本土学生,政府将学费上限从每年3000英镑上调到9000英镑。这个价格还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上限,很多学校的学费不止这个价,比如我校。
我校对本国学生的收费普遍在一万英镑以上,而对于海外留学生,他们割韭菜的手更狠了,收费可以达到本土学生的2.5倍甚至更多。医学、商科这类热门专业,一年学费三十多万人民币(约3.5万英镑)不在话下。
北京第2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英国留学展台。(图源:视觉中国)
不光如此,针对国际学生的涨价还得到了官方许可。在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的网站上写着:由于通货膨胀,海外学生的学费每年都有可能上涨,具体涨多少取决于学校,请同学们做好心理准备。
我校官网上也有类似说明:本校保留涨学费的所有解释权,每年都有可能上涨3%到5%,不过涨的主要都是海外留学生的,其他同学请放心。
住宿费也是大头。英国大学会为学生提供宿舍,自营,或是与校外公司合作。这些学生公寓相比于社会房源有两个特点:面积更小、价格更贵。但对于初到英国的留学生来说,学生公寓往往是人生地不熟的他们的首选。
此外,奖助学金的发放也在缩减。政府从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变成了提供更多学生贷款,这样一来,经济压力就转移到了学生自己身上。
奖学金的申请也有着诸多限制,尤其是对授课型硕士项目。在申请的时候,我望着高昂的学费流下热泪,抱着一丝期望点开了奖学金项目的页面,然后发现一个我能申的都没有。
对于博士,英国高校同样本着“有钱你就来”的态度,能自费就自费,不能就走CSC(国家留学基金委),总之不要想从学校身上薅到一丝羊毛。
靠着高昂的学费和住宿费,英国大学赚得盆满钵满。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仅2019-2020学年,英国高校的总收入就达到了424亿英镑。
对比一下,你或许会对这个数据有更直观的概念。在2018到2019这一年里,曼联俱乐部的收入是6.27亿英镑,而同样地处曼彻斯特的曼大,在这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0亿英镑。
瞄准的就是中国人?
当教育被高度商品化后,很多事情都变味儿了。
在英国大学的眼里,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变成了消费者。他们提供教育资源的目的,从教书育人变成了尽可能地招揽客户,以及想尽办法留住他们。
至于一年制授课型硕士项目,就像是英国大学为中国留学生打造的氪金服务。
不过,在这里我要破一个洗脑包,“中国留学生多≠英硕只有中国人会读”。从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英国人自己才是授课型硕士的主力军。
以2020年的入学情况为例,这一年入学的授课型硕士中有38.535万是英国本地人,是其他所有海外留学生总数的1.5倍。而且在疫情开始暴发的2020年,跑去读研的英国人比前一年一下子多了6万。也不知道是他们失业率太高了,还是居家办公闲得慌。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英国人对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并不在意,他们往往会选择多花一年时间读个非全日制的硕士,这样一来,他们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就小了很多。
但海外留学生几乎不会考虑非全日制的授课形式。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在英国读非全硕士的人当中,有91%都是英国人。
从2010到2020年,来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多了接近10万,单是2019到2020一年里,这个数字就涨了4万,从数据来看,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读研究生的。
疫情期间,博尔顿大学在校园内引入了大量的防疫安全措施。(图源:视觉中国)
为了迎合需求,英国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开得越来越多,名字也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但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只能依靠学校的QS排名或者中介的话语来判断学校和项目的好坏。
不小心选到了都是中国人的项目?来了发现一个硕士专业能收七八十个人?不好意思,个人选择,个人负责,个人认栽。
把学生当作消费者看待之后,教育质量的下跌似乎成为了必然。大学为了尽可能地留住和吸引更多学生,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和提高考试通过率,以此保证付出高昂学费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英国大学学位整体上可以分为荣誉学位(honours degree/bachelor's with honours)和普通学位(ordinary degree/bachelor's without honours)两种。荣誉学位按等级从高到低细分为一等学位、二等一学位、二等二学位和三等学位。
据《卫报》报道,从2010年到2019年这十年时间里,以英国一等学位毕业的学生比例从16%上升到了30%。
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OFS)的首席执行官尼古拉·丹德里奇 (Nicola Dandridge) 表示,73%的英国大学的一等学位毕业生人数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增长,而这种“无法解释”的成绩通胀很可能会削弱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
英国大学公信力的下降从网友的反应中可见一斑。在reddit论坛上就有不少对英国高校放水行为的吐槽。有匿名网友笑称,没有学生会在英国读研期间挂科,如果有,那值得震惊一整年。
一位名为“UShah”的用户则说:“我见过中国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带着中英字典,有的人无法用英语正常交流。我真的很怀疑上课内容他们到底能听懂多少。如今的教育,只是大学的生意罢了。”
老师:我要去罢工了
可以说,英国大学将高等教育打造成了一款奢侈品,但又通过扩招、放水等一系列操作,让这款奢侈品变得越来越不保值。
用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概念来说,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学习知识,获得文凭,靠文凭找到工作,再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化资本转换经济资本的过程。
但教育一旦成为了奢侈品,就意味着一个人首先得拥有丰厚的经济基础,才有获得文化资本的机会,单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路被堵死了。同时,伴随教育商品化带来的学历贬值,也使得人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更难获得对等的经济回报。
另一方面,英国高校似乎只有在创收时才把学生当成可以割韭菜的消费者。在其他时候,这些学校既没有为学生提供与高学费相匹配的高质量服务,也没有给予学生作为消费者应有的维权和投诉渠道。
就拿每年都要上演好几回的英国高校联合罢工为例。我才上了一个多学期的课,就经历了两次罢工,有一次罢工更是长到接近三周。在这三周里,老师不会从事任何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不上课,不回邮件,也不改作业。
如果不是每个老师都给我发了一遍邮件,我都不知道他们也被资本主义剥削得那么惨。从2008年起,在学费涨了两三倍的情况下,他们的工资却减少了20%。还有不少教职工与学校签的是短期或临时合同,甚至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2018年2月22日,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参加罢工的老师堵住了学校侧门,阻止学生与员工进入校园。(ICPhoto 图)
赚的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老师们也不清楚。
对此我表示很同情。但老师们至少还能够罢工抗议,学生们的损失却是无法讨回的。我和同学粗略算了算,三个星期不上课,约等于三万块就这么打水漂了。我曾经天真地询问老师既然罢工了,是否可以考虑退点学费给我们,得到的答复是:亲爱的,不可能。
这下好了,不光是短时间看不到经济回报,还白白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学生的权益在大学内部的利益争夺中被牺牲了,但我们连维权的武器都没有。
在豆瓣“2020s艰苦留学组”里,不少在英留学生都表现出对罢工的愤怒和无奈。用户“人類不宜飛行”表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自己工作挣的,接二连三的罢工让她很后悔选择来英国读研,可她所在学校的学生代表“只会签公开信表示支持老师,就没干点实事”。
“那我的权益呢?”小组成员“人類不宜飛行”的回复,也是我,还有其他英硕人的心声。
可是明知道有坑,每年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往里跳。
因为它可以让人以最短的时间同时获得硕士学历和海归身份。这意味着投简历的时候不容易被刷了,落户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方便了,对于手头还算宽裕的中国中产来说,它看起来依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