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海军宣布,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短短几十个字背后,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在西太平洋,辽宁舰和美国“林肯”号航母“狭路相逢”,最近时可能只相距两三百公里,同时进入了舰载机、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的打击半径,几近贴身。

两个大型航母编队,以实战姿态接近到如此距离,非常罕见。

而对于美国航母来说,这也是其近年来第一次直面与之实力相匹敌的水面舰艇编队。

美媒又拿出了“中国威胁”的老套路,称中国在谋求“取代”美国,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要知道,几十年来,美国航母在世界各地肆意“游弋”时,几乎没有碰到过旗鼓相当的“对手”,这次在中国“家门口”碰到了中国的航母舰艇编队,难免打破了美国的“自由自在”。

然而,让美国感到不自在的,还不止如此。



此次出航,是辽宁舰时隔四个多月的再次东出——辽宁舰经宫古海峡,驶向西太平洋。   

           

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出太平洋的主要海峡有四个,以它们作为延伸,构成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的所谓“第一岛链”。宫古海峡,是其中相对宽阔、便捷的一个。

此次演练,谭主发现了两大特殊之处:

从舰艇数量上来说,此次演练的编队,是我国迄今为止一次出动的规模最大的航母编队。

此次辽宁舰航母共有7艘属舰:



2013年,辽宁舰首次以航母编队形式出海训练,配了2艘051C驱逐舰和2艘054A护卫舰,共4艘属舰。

电影《红海行动》中,承担撤侨任务的,就是054A型护卫舰。而在现实中的也门和利比亚撤侨任务,也正是054A完成的。

到了去年12月出海,辽宁舰配的是1艘055型驱逐舰、1艘052D型驱逐舰、2艘054A型护卫舰和1艘901型综合补给舰,共5艘属舰。

而此次辽宁舰航母编队中,多了两艘052D型驱逐舰,进一步提升了编队的防空能力。

权威军事专家告诉谭主,辽宁舰一直在摸索航母战斗群内属舰的搭配。这一次的演练,接近“满配”。

从舰艇吨位上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太平洋第一次出现了与美国航母编队吨位相同的舰队。

还是拿“林肯”号举例,此次“林肯”号航母编队的总吨位,在15万吨左右。

而辽宁舰航母编队中:



舰队吨位和美国航母舰队大致相同,这在10年前,可能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情形。

10年前,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改写了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

曾几何时,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所拥有的“专有名词”,美国的航空母舰最多,也将航母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当美国想要插手地区事务之际,美国航母就频频现身。

在美国的词典里,航母不仅意味着制空权、制海权,它还有更大的意义——威慑:

进行海上封锁以逼迫别国扩大力量投射范围以干预地缘政治

很长一段时间中,在西太平洋常驻两艘航母的美国,对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军力优势。

即便是在辽宁舰下水后,美国军方也对辽宁舰是否能形成真正的作战能力心存怀疑。

而考验一艘航母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其舰载机起降的频率。

此次演练,辽宁舰上的舰载战斗机和舰载直升机进行了起降训练。



其中,有两个关键信息:

一是训练次数超200次;二是夜间起降。

这表明,辽宁舰已经可以实现全天候、高频次的起降,拥有应对中高强度作战的能力。

从辽宁舰装备入列,到它以近乎“满编”的姿态,进行实战化训练,这条路,中国整整走了10年。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江河走向海岸、从近海走向深蓝,这其中的每一步,中国海军,都走得无比坚实。

而让某些人不自在的,除了辽宁舰的状况和训练科目,还有辽宁舰在5月6号之后的动向。东部战区新闻稿提到:



5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常导等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这样的演习不是第一次,之所以如此引发各方关注,正是因为辽宁舰的存在——尽管现在没有消息证实,辽宁舰参与了这场演习。

但在演习时,辽宁舰在动。这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5月4日、5日,辽宁舰在位于冲绳东南方320公里处进行训练。

这一地点,是辽宁舰近些年最常来的训练区域,主要是进行宽阔洋面的海空对抗训练以及熟悉西太平洋的作战环境。

演习开始后,辽宁舰战斗群抵达石垣岛以南150公里处,并在这一区域停留了3天。 

              

图上,是辽宁舰战斗群的位置。此时,某些人想必要算一下了。

台湾,有如下几种反舰导弹:

雄风二型,射程约150公里雄风三型,射程约150公里

而辽宁舰,距离台湾280公里。

也就是说,辽宁舰所处的位置,受不到干扰和威胁。而辽宁舰作战群,有这些装备:

海红旗-9B舰空导弹,射程260公里

歼-15舰载机,作战半径可达1000公里以上

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1500公里

这个距离,某些人,是该好好算算,掂量掂量。

围棋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点眼”,投一子而击要害。辽宁舰的位置,正是“点眼”。

也许是早就算到了反舰导弹对辽宁舰不起作用,演习前后,美国“林肯号”航母一度向辽宁舰靠近。

                

两者的距离,意味着远程侦查、电子对抗、模拟对抗等方面的演练,都是可以进行的。

至于为什么没再靠近,可以重新看看东部战区的新闻稿:



5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常导等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常导”就是火箭军的常规导弹部队,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东风快递”。

其中的东风-21C,具有攻击大型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为“航母杀手”。而美国国防部,总结了个“拒止战略”——中国在将美国航母群“拒止”在核心利益范围之外。

2007年,东风-21C首次对外披露。

除了“常导”这个词,新闻稿中还有另外一个新变化:



5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常导等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一般来讲,这类实兵演练,相关表述都是“台岛周边”和“台岛西南”。

台岛西南,更靠近大陆一侧。而此次演练,专门提到了“台岛以东”。谭主注意到,有1架运-8反潜机、2架次轰-6轰炸机自台湾西南空域进入台湾东部空域。

军事专家兰顺正告诉谭主,军机飞越台湾东部空域,已经成为常态。回顾我军机飞越台湾空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正是2017年轰-6K的“绕岛飞行”。

轰-6K可以精确摧毁机场、指挥中心等关键设施。它以及同序列战略轰炸机的服役,意味着中国空军第一次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战略打击能力,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三具有三位一体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

而它的绕岛飞行,也在正告那些试图“以武谋独”的“台独”分子,台湾全境都在打击范围之内,这些人,没有任何“后方”可言。

而谁在台岛以东,运-8反潜机又为谁反潜,不言而喻。

以上,都只是人民解放军的“常态化”演练。以后,这样的演练,会越来越多。

解放军一系列演习,就是针对美台勾连。美台之间明的暗的,各种小动作,相信都在解放军掌控之中。

至于对解放军演习感到不自在的某些国家,让他们感到不自在的与其说是中国,不如说是自己:不是中国的军事实力提升让他们感到不痛快,而是看到自身军力不具备碾压之势后的心态扭曲。

几天前,美“罗亚尔港”号导弹巡洋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这艘舰艇,即将在今年退役。派这样一艘舰艇,难免有几分“日薄西山”的意味。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人信奉“武力至上”,以海上的绝对实力为威慑,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这些人一直给“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

那个时代,过去了。

别忘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中国的“家务事”,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更容不得别人插手。


中国航母,战斗力如何?

本周,有关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上的动态继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不懈跟踪,外界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评估中国航母战斗力生成水平的信息和线索;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结构也正面临着剧烈的变动,很新的濒海战斗舰遇到了不少问题,而解决他们的方法,可能是采购更多的新战舰。



辽宁舰编队 图源:社交媒体



中式航母战力几何?

在5月1日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水域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派出了水面舰艇,几乎一刻不停的对中国航母编队进行持续的跟踪与监视。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也从5月4日开始,每天一次发布公告介绍中国航母编队的位置与活动。在近年来的中国海军以及俄罗斯海军穿越岛链在日本周边水域进行的演训活动中,如此高密度发布持续跟踪的对方舰队动态活动,这还是头一次。



辽宁10日图 图源:统合幕僚监部

伴随着日本海自的高强度监视,辽宁舰航母编队的一些相关信息也通过其发布的观察结果为外界所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5月10日记者会上提到的“辽宁舰在5月3日至8日连续6天进行了远超100次的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起降作业。”这也是外界第一次供公开渠道了解到辽宁舰的舰载机大致出动频率。

根据海上自卫队的观测,在这6天辽宁舰进行的舰载机起降活动中,5月3日的舰载机活动时间为正午到下午6点;4日的活动时间未提及;5日为下午2点到晚上8点;6日为早9点到晚9点;7日为早9点到晚7点;8日为早9点到晚8点。等于辽宁舰在差不多不到6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进行了“远超100次”的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起降作业。按照美国海军用于评估航母的出动率,即指30天内,平均每天航空作业12小时可出动架次来计算,辽宁舰在这6天里的出动率按照最保守计算,姑且可以称之为“远超20架次”。

当然,因为海自在基础关键数字上的模糊,我们实际上很难准确算出辽宁舰在这几天里的出动率:5月4日舰载机作业时间是和5月3日一样的6小时,还是和5日以后一样是10小时以上?“远超100次”到底是130次、150次、199次还是200次以上?在“远超100次”的出动中,有多少架次是直升机的出动量,至关重要的歼-15战机出动量又有多少?显然这些问题不说清楚,辽宁舰的出动能力就很难有个准数。而在这种情况下,用推测出来的辽宁舰出动率去和美国航母推算的出动率指标(小鹰级100架次/日,尼米兹级120架次/日,福特级160架次/日)一较短长,除了一看便知的“超级航母舰载机出动率远高于中型航母”这样的结论外,很难比出更多的意义。

当然这种模糊对于海上自卫队而言不会存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跟踪解放军航母编队上可谓不惜工本。5月10日以前,海自用来跟踪辽宁舰的是“出云”号直升机航母,该舰作为海自护卫队群的核心,具有航速高、吨位大、续航力强、航空作业能力强的优点,不仅适合针对航母编队这种高航速海上目标进行持续的跟踪监视,也适合动用舰上的直升机对辽宁舰编队舰船进行航拍。而在5月10日以后,海自派出了“凉月”号驱逐舰,在当天与“出云”共同行动后,于11日开始接替“出云”继续跟踪活动。



114架次(无端) 图源:社交媒体

如果用和辽宁舰同类的苏制航母的性能对比的话,辽宁舰的这个成绩看起来倒似乎相当不错。与辽宁舰同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唯一的一次实战,即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的过程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出动了420架次的苏-33和米格-29K,平均每天7架次;使用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苏联“新罗西斯克”号航母在1983年10月17日到1984年2月27日的远航中,起降雅克-38战机600架次,平均每天4.5架次。

当然这样的比对就和之前的中美航母比对一样缺乏太严格的可比性,毕竟在叙利亚作战的出动率和战机在战区上空执行任务的时间和需求息息相关,而“新罗西斯克”号的航渡行动持续四个半月,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衡量舰载机出动率也有失公平,但考虑到辽宁舰在5月8日以后依然连续保持了每天8小时以上的中高强度航空作业时间(9日为早10点到晚8点;10日为早9点到晚8点;11日为早9点到晚8点;12日为早9点到晚8点),且该舰在舰载机整备和调度安排上相比“库兹涅佐夫”更加合理,因此即便这样的比较不完全对位,辽宁舰在出动率上有显著优势并不奇怪。



叙利亚的作战烈度并不高,和东北亚海空对抗无法比 图源:俄新社

与传统上所谓的“全甲板攻击”模式,即舰载机单次最大出击能力相比,航母的出动率的概念更强调航母持续运转的能力和效率,对于航母、舰载机和舰上人员的综合能力和配合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前者更类似于一种“迎评迎检”的状态,通过在舰载机出动之前精心在甲板上摆放舰载机,使航母在保障起飞通道畅通的前提下获得最多的可出动舰载机数量,再通过对所有甲板上舰载机全部进行整备,使甲板上每一架战机都处于可用出动的状态,以此获得单次出击战机数量和打击效果的最大化。

至于这种甲板调度和战机整备需要消耗多少时间,期间航母因为无法进行战机起降作业在战场上带来的潜在威胁如何应对,战机出动后航母需要多少时间再次出动战机,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后者则更近似于“日常运营”,强调航母和舰载机以及人员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以满足各种作战任务为目的进行的舰载机起降作业,航母在实际作业中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舰载机起飞和回收,并同时对舰载机进行维护整备,以便进行后续的舰载机作业。这一过程中,木桶原理始终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航母上舰载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仅舰载机的出动和回收速度十分重要,舰载机的可维护性、航母上的油弹储量、舰上飞行员的恢复状态都会影响出动效率,对于航空母舰及舰载机以及人员组合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综合性能要求自然更高。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辽宁舰相对同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舰载机整备、舰员作业效率等许多领域有了诸多改进,后续的山东舰在各种设计细节上做出了更多的调整和优化。但在总体设计依然是俄式甲板滑跃起飞航母,排水量5万吨级,使用歼-15这样的重型舰载机的前提下,战机运作效率虽能有不少改进,却无法获得根本性的提升。而要获得真正的提升,更大的航母,更新一代的舰载机以及跟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航母操作团队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的造舰竞赛?

本周,美国《海军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国海军内部记录显示,美国海军近半“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船体出现裂缝,如果这些船只在海浪高约8英尺的海域以超过15节的速度行驶,裂缝可能会扩大。尽管这些舰的建造商奥斯塔船厂已经宣称这些问题不会影响舰船的安全,且后续改造中会用更厚的板材对问题部分进行维修和替换,但对于从问世之初就以高航速为卖点的濒海战斗舰而言,无论是船体受损限制航速提高还是加厚舰体增重影响航速,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对于服役以来饱受打击的濒海战斗舰项目而言,这虽然是个坏消息,但美国海军的态度似乎已经对其到了虱子多了不痒的地步:濒海战斗舰原定配备的三种作战模块目前只配备了最基本的水面战模块,反潜战模块被海军取消,反水雷模块则在连续拖延后刚刚完成了测试;而美国海军不仅已经要退役掉最早的4艘濒海战斗舰,还在2023财年预算案中计划将所有的“自由”级退役。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级的存续虽然不至于可有可无,但作为美国海军21世纪开发最失败的两个项目之一(另一个自然是“朱姆沃尔特”级),美军对于将其“化腐朽为神奇”基本已经不抱希望。



濒海战斗舰甚至未能验证太多堪用的子系统 图源:社交媒体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的舰队规模,尤其是作战舰艇规模将要遭遇账面规模上的巨大挫折:美军将在今年退役5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023财年计划再退役5艘,并打算在5年内将所有2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全部退役;美军还将在今年退役3艘濒海战斗舰,并提出计划将其余9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也全部退役。虽然按照美国目前乐观的预估,2022、23和24年每年都会入役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星座”级护卫舰的首舰计划也能在2026年入役,但进出相抵,美军依然面临着20艘以上作战舰只的数量缩减,以及巡洋舰清零的结构性危机。

美国正在研制的下一代大型导弹驱逐舰DDG(X)要迟至2028年以后才可能开工,尽管外界都认为不管该舰定为什么级别都应该是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接替者,但在时间上看,该舰与 “提康德罗加”级的退役期程并不重合,属于缓不济急;“星座”级护卫舰的入役确实能解决一部分濒海战斗舰退役的战斗力空白,但舰队防空和航母直卫的任务确实超出了它的能力。想来想去,唯一能够减缓美军这轮退役潮对战斗力冲击的选择只有一个——建造更多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盾舰-27

作为对于美国海军舰队规模最为焦虑的美国国会,眼下就在考虑这样一个方案。原本美国海军期望在2023到2027年的5年中建造9艘“阿利·伯克”Flight3 型,现在国会主动加码到每年开工3艘“阿利·伯克”Flight3 型,即5年中建造15艘驱逐舰。而在此之前,国会的加码幅度还仅在于每年建造10-11艘的水平上。

作为仅次于航空母舰的舰队主战舰艇,美国国会在“阿利·伯克”级上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和1909-1910财年时英国议会对于新建战列舰的决策颇为类似。在此之前的几个财年,伴随着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为皇家海军获得的技术优势,加上英国的财政因为布尔战争极为紧张,皇家海军每年采购3-4艘主力舰,以维持其针对其他国家的海军优势。而在1909-1910财年,面对前一年德国开始的新一轮造舰规划,英国在海军部、议会和民间都掀起了要大造海军的声浪,最终在该年度批准了建造8艘主力舰的预算计划,并最终以造舰规模的优势帮助英国赢得了一战的海上竞争。



造!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国会这个推波助澜的造舰计划的关键在于满足国会自身长久以来存在的所谓海军规模偏执症。这种对美国海军规模的追求在早年主要表现为对美军现役老舰的“恋恋不舍”,美国海军此前曾经多次提出退役一半现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节约维持费用对剩下一半舰进行升级改造,但这一提议屡次被国会驳回,直到去年才得以实施。从这个层面看,美国国会这回至少是建造新舰,对于美国海军的发展属于只好不坏。

唯一的问题还在于造舰的钱上。如果国会的造舰规划最后付诸实践,那就意味着美国要在5年时间内额外增加6艘“阿利·伯克”Flight3 型驱逐舰大约100多亿美元,平均每年20多亿美元的采购经费。对于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防经费而言,这似乎并非什么难以承担的开支,对于美军来说,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这笔军费的支出是否会被国会在其他领域找补回去。如果这笔支出要以海军某些至关重要的下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发作为代价,那就显然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阿利·伯克”级的最早几艘在2030年前后没有退役,那么算上3艘“朱姆沃尔特”级,美国海军届时将拥有超过90艘现役和在建的导弹驱逐舰,如果它们按照35年的寿命如期退役,美国海军的导弹驱逐舰数量也将维持在90艘左右的水平,同时美国海军还能拥有不到10艘的“星座”级导弹护卫舰。

无独有偶,在美国国会考虑为2023-2027年的美国海军再增购6艘导弹驱逐舰的当口,大洋彼岸另一个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饺子”的新型海军强国的又一批6000吨级导弹驱逐舰开始了建造工作。按照正常的建造节奏,中国海军到2030年前后将拥有至少55艘以上的导弹驱逐舰,加上届时总数超过40艘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中国海军的驱护舰总规模(不含056系列轻型护卫舰)将达到100艘左右的规模。



我军又下水一轮052D型驱逐舰 图源:空军世界

虽然美国依然在水面舰艇的总体质量上占据优势,而且理论上还有数十艘排水量不小的濒海战斗舰可以在数量上拉开差距,但中美在水面作战舰艇上达成比冷战末期美苏还要接近的情况,无疑将成为美国二战结束来遇到的最有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