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堡中建有停车场。
据报道,赫尔辛基市救援部门的通讯主管安娜·莱希兰塔表示,在芬兰的基岩上建造地下避难所来自芬兰人在“冬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验,芬兰人经历过这些创伤。
据悉,这些设施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芬兰历届政府已经在地下挖掘了超过900万立方米的基岩,相当于可以储存5万辆双层巴士的空间。


地堡中的通道。
芬兰官员表示,这些避难所的入口门小心翼翼地位于地面之上,其厚度是核爆炸也不会留下凹痕。
“核末日地堡”咖啡馆、网球场、卡丁车道、停车场和成千上万的双层床。莱希兰塔表示,如果人们被迫在地下停留两周或更长时间,他们将在这里工作。




地堡中的各种健身设施。
除了数以百计的避难所,赫尔辛基的25个地铁站也可以被改造成地下掩体,可以连续容纳人们几个星期。
官方指南指出,“所有在芬兰逗留的人”,包括酒店客人,都将在掩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指南同时规定,酒精、毒品、武器、产生热量的设备或任何有异味的东西都不允许进入避难所。
莱希兰塔表示,这些避难所也采取措施防范网络攻击。虽然地下会有电话信号,但人们在掩体中对技术的依赖性较低,这意味着“完全可以抵御网络攻击”。
文/南都记者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