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猴猴说话(ID:houhoushuohua),作者:Hou Sirui,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的文明因为好奇心而发展壮大,因为好奇心,我们会产生更强大的创造力。


我们都羡慕小孩拥有无尽的好奇心,羡慕他们丰富多彩的思考方式。但是,一味地追求简单的好奇心,真的是好事吗?


一、被过誉的“好奇心”


1. “好奇心”没你想得那么好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短视频。我记得在2017年第一次使用抖音的时候,被上面眼花缭乱的吸引后,我就像一只不断寻找下一个猎物的老虎,不断地滑动屏幕,从拿起手机不知不觉就刷了1个小时,刷完抖音的我当时害怕极了。不禁想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2020年,新京报社编委兼评论部主编于德清认为,“信息茧房”是个人阅读信息“偏食”、“挑食”的一种反应,好的产品应该满足人好奇心的多样性[1]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百度百科


技术和产品在持续迭代,现在的用户也许能刷到“茧房”以外的信息,但是这些“新”信息的产生,真的有利于我们的好奇心吗?


2. 好奇心是有优劣之分的


Berlyne(1954)提出,好奇心可以分成:感知好奇心和认知好奇心[2]


  • 感知好奇心(perceptual):指一个人因为看到、听到、触碰等方式,感知到外部刺激,然后产生获取新颖信息的需求,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


  • 认知好奇心(epistemic):是推动个体获取知识性信息的内部动机,让我们获取复杂、抽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对我们未来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我们学习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在我看来,算法更多是满足了用户的“感知好奇心”。即使在算法中包含了丰富的媒体形式,还承载了一些人类语言符号和迷因文化。但在智能推荐的信息洪流里,我们容易失去对时间的掌控,并且在不断地切换内容的过程中,漫无目的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这些表现也都很符合“感知好奇心”的定义。


在经过了飞速发展的技术时代后,我们的大脑经过几亿年的演化,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技术,还保留着原先的习惯。我们很容易获得“感知好奇心”,但它对我们学习和成长并没什么好处。对我们有好处的是“认知好奇心”,它能让我们更有目的、更持续地学习、更深入地解决问题。


那应该如何培养认知好奇心呢?我们不妨先带着好奇,更深入地了解是什么驱动了我们的内在好奇心的。


需要-喜欢模型


1. “喜好”和“需要” 


你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一个知识,有的人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看,但是看完就结束了;但是有的人不仅会仔细看,而且还会把它收藏、抄写下来,甚至分享给其他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


心理学家Litman说,这是因为影响我们好奇心的两个重要因素:“喜好”和“需要”[3]


先说喜好。人在被饶有兴趣的事物吸引时,会刺激大脑的伏隔核,产生很强的愉悦感和上瘾感,Litman把它划分为影响好奇心的“喜好”维度。


再说“需要”。表现为满足某一种内在欲望,就像渴了会喝水,饿了会吃饭,会因为人处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而产生。主要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的活动。


换句话说,“喜好”的程度决定了你是否能享受其中;“需要”的程度,则决定了你愿意在这个事情专注投入多少精力。


2. 什么是“病态型好奇”?


如果把“需要”设为横轴,把“喜好”设为纵轴,按照程度高低划分,我们会得出四个好奇心类型:剥夺型好奇、兴趣型好奇、无聊型好奇、病态型好奇。看着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别着急,我们一个一个地看。



如果你已经完全掌握一件事的所有信息,你会觉得很无聊,不愿继续探索;如果一件事,你完全不知道,从零开始学,你也产生畏难情绪,没有好奇。


“舌尖状态”是指你已经知道了不少,但是还差一点信息就能揭晓答案,但是就是这么一点,会让你感觉不完整,产生补全的冲动,这时你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章和电影,会先给你一些已知的信息,然后再制造意外,让你产生看下去的好奇心。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信息缺口就像是我们打麻将可以胡牌时,我们拼命等待的那张“救命牌”。


那是什么让我产生对“好奇心”的好奇呢?答案是:发散性思维。


(2)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一种使个体产生新颖的、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认知过程,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是显著相关的[7]


其实,在写《消失的好奇心》主题的文章之前,我对好奇心的了解相当的片面。


那天正好是4.23读书日,我也想写一些和读书相关的文章,于是我拿出一张空白纸,横着放,在纸的中间写上了我比较熟悉的词,然后开始思维发散。你可以在图中看到很多和文章无关的信息,但是它都成为了我不断深入思考的“梯子”。



从“组块化”,到“框架阅读”,到“零散信息”,到“观点文章”,到“碎片学习一定没有用?”,到“重要的是形成思考原点”,到“思考原点的关键是好奇心”。但是到了这一步后,我发现,自己对好奇心的理解很片面,它成为了我的“信息缺口”。于是,我对好奇心产生了“好奇”。


这整个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发散思维常用于创新性工作,它能帮助我们进行远距联想,会让本来毫不相关的信息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除了用头脑风暴,我们还可以尝试通过日记、冥想等方式进行思维发散,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最后聊聊


对抗自身的年龄和思维惯性,我们尚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改善。而面对外部的技术,我们的命运似乎被交给了随机掷骰子的技术。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推测,在未来会逐渐分化成两类人:超人类和普通人类。


超人类超越了算法的理解,前所未有的能力及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做出世上最重要的决定。然而大多数的普通人类并不会升级,会受到计算机算法和新兴的超人类控制主导[8]


我也不愿意相信这样骇人听闻的推测,但我会把它当成一个提醒:要培养和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技术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便利了,对于善用技术的人来说,它不仅没有挤压好奇心,反而还给好奇心插上翅膀,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和森林里自如穿梭,迸发出更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如果放在几十年前,互联网技术还没有这么发达,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没有被技术影响得那么深远,我们也不用去操心这些事。


现在,技术由不得我们同不同意,它已悄悄地闯进了我们的世界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知道它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事实是它已在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应该保持对技术的警惕,保护好“认知好奇心”。


内容参考:

[1] 中国新闻网.专家热议信息推荐:算法应满足好奇心提供多样性

[2] 周英杰.(2017).特质认知好奇心对创造性思维作用的认知机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3] [4] 任晶晶.(2016).社会排斥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人际好奇的调节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重庆.

[5] 评论尸.(2022).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微信文章

[6] 张傲雪等(2022.01).人类对知识的好奇:认识性好奇心网络首发.心理发展与教育

[7] 林颖(2020.05).好奇心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南京大学

[8]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著.未来简史.中信出版集团.2017:29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猴猴说话(ID:houhoushuohua),作者:Hou Si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