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注文字,4月18日,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上海标志性的外滩进行消毒作业。

“今年的盈利预期降低了,但是,更令人担心的是,会员们在隧道尽头却看不到光。”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刚林(Colm Rafferty)表示,对于在华的美国企业而言,本来就挑战重重的形势更加恶化,若是中国现有防疫措施依然如此,跨国企业会评估全球其他地区作为替代。

5月9日,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发布调查显示,近六成(58%)受访在华美资企业已下调2022年度营收预期,超过一半(52%)的企业表示在华投资计划被推迟或已计划减少投资。

这项调查在4月29日至5月5日期间展开,共有121家在华美资企业参与,所有企业都表示受到这一轮疫情下中国防疫政策的影响。

华刚林同时在声明中说:“我们理解到中国选择将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但现有(防疫)措施正对美国企业对华信心程度造成影响。”

“隧道尽头看不到光”

调查正值上海仍在“封控”中。在上海有业务的美国公司中,超过15%的企业称,他们在上海的业务仍然暂停。

疫情影响不只限于上海,在全中国范围内,61%的受访企业表示,目前疫情仍然影响企业供应链,交通和船运被暂停或延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也在努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但并没有根本性改善局面。12%的受访美资企业表示,中国政府推出的规范运输、车辆通行证等保障供应链的举措,对公司运营及供应链有正面影响;另有56%的受访企业表示,上述措施仍未缓解公司的供应链稳不定问题。

不仅是美国企业受到影响,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也在封控期间进行调查,在上海有业务的日资企业有80%在封锁期间停工、停产,获得运营许可的企业仍不足40%,超过60%的企业正在申请或尚未申请开工许可。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四川成都的街市

防疫政策下的人才流失

此外,近四成受访者对中国的疫情管理感到不满意。82%的人提到隔离期长,77%的人提到旅行受限制,67%的人提到隔离条件以及和遭强迫与子女分离,还有56%和44%的人分别提到中国缺乏外国疫苗以及过度收集和曝光个人信息。

这些不满的情绪使外籍人才不愿到中国工作。调查显示,近一半(49%)的受访美资企业表示,外籍雇员因疫情及防控措施不愿意或拒绝前往中国工作,主要担忧隔离、封控时长等因素。

华刚林表示,目前前往中国仍然像以往一样困难,航班稀缺,需要支付机票费用是通常票价的许多倍,登机前需要通过极具挑战性的测试程序,并在抵达时忍受世界上最广泛和不可预测的隔离要求。这导致“愿意去中国任职的海外员工越来越少”。

他还举例说,两位前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最近从美国前往中国时面临重重挑战,一个先在上海完成22天隔离,然后在北京再隔离15天后才获得自由;另一个刚刚在上海完成了43天的隔离和封锁,然后选择直接飞回美国,因为他去北京的旅行仍然受到限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美国重新豁免300多项中国商品关税,是否意味着中美贸易战迎来转折点?这尚待观察。

乐观与担忧并存

中国美国商会此前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企业对在华发展的前景总体还是比较乐观——58%的企业2021年营收实现增长,另外还有83%的企业没有将制造或采购转移出中国的打算。

对于美国企业而言,自2019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已成为受访企业在华开展业务的主要挑战之一。拜登在2020年上台时,曾有45%的美国企业预计美中关系会改善,乐观情绪上升,但随后发现拜登大致保持了特朗普对华政策,今年显示这个数字已经降低到27%。

但这一轮疫情让乐观的情绪大受影响。3月下旬,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就疫情对商业影响的联合快速调查显示,减少在华投资计划的企业占比为17%,推迟在华投资计划的企业占比为29%。5月份的调查中,减少投资计划的企业占比攀升至26%,推迟投资计划的企业占比略降至26%。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位于香港的美国企业中。在香港美国商会2022年企业信心调查中,60%受访者将国际旅游限制列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约44%认为是美中关系,32%称政治不确定性是主要挑战。去年的报告中,65.4%的受访者将美中关系视为最大担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美国商会在报告中指出:“香港仍拥有商机,但因为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严格的旅游限制及恶化的美中关系,对市场情绪造成压力。”

报告指出,这项调查显示香港防疫政策,正削弱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因为旅游限制、飞行禁令等,迫使几乎所有入境者隔离21天,进而导致外籍人士流失。

但是近日, 港府已经放宽大部分疫情限制措施,包括允许外国旅客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