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正在照料新生儿。(受访医院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 焦晶娴

作为上海第一家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最先感受到疫情的侵袭:3月中下旬,原本只有1100张核定床位的医院收治了2300多个阳性患者。

这里一边迎接新生,一边抢救重症。一个多月里,100多个新生命降临,100个重症床位陆续开设,高峰期,医院紧急采购了60台营养泵、10台CRRT、37台有创呼吸机、50台高流量氧疗仪。

与此同时,几十家医院相继转型为定点医院,收治上海的“老、少、病、重”。有的医院用三四天时间,十几辆救护车,紧急分流200多个病人。有的医院床位700多张,不到一星期就收满新冠阳性患者。

目前,上海有8家市级定点医院,32家区域性定点医院,4家“亚定点医院”。截至5月3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86例、危重型95例,多数死亡病例为老人,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

一位医生形容这些老人像一根火焰微弱的蜡烛,“正常状态下可以一点点熄灭,但你轻轻吹一口气,加速蜡烛的熄灭。对老人来说,新冠就是那一口气。”

多位市级定点医院的医生表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感染后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加大救治难度,为了降低死亡率,重症救治需要“关口前移”。

1

这不是公卫中心第一次承担定点医院的工作。早在2020年初,这家医院开始陆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上海唯一一家集中收治新冠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直到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发。

3月13日晚,公卫中心门急诊关停、改造。3月14日下午2点,为了尽快收治患者,医院发动四五十人,花费2个多小时安装了300多张床。当日下午,一批患者收入门急诊区域。当时,医院收治的大多是轻症以及无症状感染者。

到了3月末,医院的孕妇、儿童、老人、血透患者越来越多。

一位妈妈和13岁的女儿感染后,被送到公卫中心的门急诊大厅。这位妈妈说,刚到医院时,看到厕所旁边、走廊、大厅里都是床位。房间里9张床,住了7个大人,9个孩子,她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

她发现,大楼里到处都是孩子,有的孩子父母没有感染,只能孩子独自前来。住院期间,她常常给一个6岁男孩拍视频,传给在方舱医院隔离的男孩的爸爸,并拍过一个3岁女孩的照片,传给在另一个病区的孕妇妈妈。很多家长私信她,希望能帮忙照看孩子,“孕妇就有十好几个。”

那段时间,公卫中心几乎每天收治二三十个不同孕龄的孕妇。起初,医护人员少,妇产科医生邓红梅有时候连续工作36个小时,即使有短暂睡眠时间,夜里也会随时被手机叫醒,一旦有孕妇发烧、胎心不稳、即将生产,她要立即赶到病房。

“好几天都感觉自己快累死了,觉得可能不会活着走出医院了。”邓红梅说。

重症护士长吴元浩每天忙碌于筹备病房。4月1日下午,他接到通知,前往A2区准备成人病床。当时,医院床位已经满位,但仍有老人需要入院。医院决定将有负压条件的A2病区改造为重症病房,并将儿童转到门急诊大楼。

吴元浩一趟趟往病房运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衣服都湿透了。刚准备了2个小时,他接到电话,一位107岁的老人晚上要入院。

这位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一名保姆陪护。得知老人的情况,吴元浩紧急准备病房的设备:心电监护仪,吸氧面罩、常规急救药品等。老人到医院后,他把老人背到病房,安排护士护理。

后来,医院又把老人80多岁的儿子、儿媳从其它病区接过来,和老人一起住。

“不是这波疫情,我都不知道上海有这么多高寿老人。”一位医生每天忙于给老人写病史,开医嘱。有的老人要吃20多种药,有的老人从养老院转过来,病情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家属电话号码是错的,要仔细核实老人病情。她每天晚上睡不着,想的都是怎么给老人用药。

由于老人越来越多,基础疾病较重,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驻公卫中心增援。医院将孕妇、儿童、血透患者分区收治,重症患者集中在A区收治。

许多医院连夜向定点医院转型,收治“老、少、病、重”。

4月3日,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接到转为定点医院的通知后,进行了摸排,得知需要继续治疗不能出院的病人超过200人。医院立即将病人分流至仁济医院东院和西院,另有一部分孕产妇分流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重症病人由十几辆救护车分批次转运。

96小时后,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开始收治阳性患者,第一天就接收了129人,原本核定的600张床位最终增至近900张。

曙光医院西院疏散了600多名住院患者。重症科负责人熊旭东说,大量的新冠重症患者从方舱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和养老院转过来,700多张床位不到一星期就满了。

起初,由于隔离酒店、通勤车辆较少,医护人员无法及时进入闭环工作,仁济医院南院只有不到300名医护人员到位。“新政策(隔离酒店一个房间能住两人)下达后,我们迅速召集人员,有一天一下子召回了130多名医护人员进医院。”

不到一周时间,仁济医院南院ICU床位数从12张增至38张。曙光医院西院原先只有12张ICU病床,为了应对危重症病人增多的情况,ICU外的病房加了60多张床位,设置为“重症高风险观察病区”,每台床位旁边都放着心电监护仪。

截至5月5日,公卫中心已开放ICU床位120余张。三家医院的重症患者里,老年人占比近8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重症高风险观察区(受访医院供图)

2

重症的医护都在努力让快要熄灭的蜡烛不要熄灭。

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晓林向记者表示,许多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肺部反应并不明显,但感染“真正损害的是一个系统”,“一个是凝血系统,一个是肺泡上皮系统,这些问题出来后,影响全身,老年人本身就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平衡状态,稍微有一点负担就会打破这个平衡,一旦平衡打破,人体自我纠正能力丧失,就会变得越来越重。”

很多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医生多学科会诊。一位医生接诊过一位60岁的肾移植患者,肾内科医生担心,使用抗病毒药物影响肾脏功能,“治疗上很矛盾。一旦病情恶化,就要插管。”

考虑到一旦插管,患者肺部功能会进一步恶化,带来更高的感染风险。医生们讨论后决定,“先把肺挡住”,通过调整抗病毒药物的用量,减少对肾脏的损失,同时使用保肾药物,并每天监测肺部变化。

医生们还做了“兜底”的方案——假如为了改善肺部状况,患者的肾脏付出了代价,他们还可以为患者做透析。幸运的是,患者经过治疗,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107岁老人的儿子说,母亲到医院时情绪不稳定,经常哭闹,不想吃东西,医院为母亲补充营养液,请来了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会诊,帮助母亲平复情绪。

“老年人精神状态变化和心理状况值得关注。”一位医生说。有位患者有精神疾病,因肺部感染需要使用高流量氧疗仪,但他在恐惧下产生了被迫害妄想,把给他带上仪器的医护幻想成公安人员,还担心有人在他的水里下毒。医生通过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远程会诊,给老人吃了精神类的药物,才使其安静下来接受治疗。

还有,老人病情变化快速,令医生们时刻紧张。有的老人由于长期服药产生耐药性,身体没有不舒服,但紧急查血后,发现各项指标都变差。有的老人吃饭被噎着,喘不上气,需要赶紧抢救,“不然会窒息”。还有的老人睡久了,会出现肺部的一些病变,不进食不进水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恶化。

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并根据设在清洁区的中央监护系统实时监测患者。一旦患者生命指标超过警戒线,中央监护系统发出警报声,医护人员立即抢救。

有的定点医院因为临时改建、没有中央监护系统,需要医护人员随时巡视。一位医生说,常因为看不到所有患者而焦虑,为了能及时看到患者情况,要不停地快步走动,没走两圈防护服就湿透。

3月末以来,公卫中心的张晓林几乎每天都在抢救病人。一次,一位ICU护士正准备下班,看到张晓林从电梯里冲出来,说要安排床位,给楼上一位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的病人紧急插管。这位护士立即挪床,推来呼吸机、管路、推泵。病人心电监护仪不停发出“滴滴滴”声,直到氧气逐渐注入患者的身体,警报声才消除。

张晓林希望抢救越少越好。很多时候,抢救意味着病人“出现了危险”,一旦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就要送入ICU治疗。

重症患者的增加还意味着医护人员力量成倍的增长,救护难度提高。

公卫中心的一名重症护士每天工作8个小时,分时间段为患者注入胰岛素、抗生素、升压药、镇静剂、营养液,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有的人比较敏感,哪怕多注射一个零点几毫升,血压就会升得很高。”

这位重症护士还需要每一到两小时帮患者拍背、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并给患者吸痰、擦拭口腔、擦大便,换尿布。2名同事和她轮班。

根据《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重症病区应达到医护比1:3,床护比1:6。

多家定点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很难保证达到这个比例。

增援公卫中心的一名护士长告诉记者,很多护士不是来自重症医学科,缺乏护理经验,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但有些职业习惯需要漫长时间积累,“比如倒呼吸机上的积水杯”。面对重症医生不足的情况,有的定点医院安排急诊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进ICU救急。

“人力的消耗太大了。”张晓林说,“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都放手了,病人还能指望谁呢?一定要扛住。”

公卫中心一位医生说,有一段时间,救治的几十位老人里有一半不能说话,不能抬腿,不能举手,“你问他今天好不好,他也不能回答,只是睁着眼睛看着你。你觉得好无能为力。”

作为上海资源配备最好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公卫中心接收了来自市区级定点医院、市级医院发热门诊、方舱医院最重的患者。随着重症患者增多,医生们意识到,将重症救治关口前移很重要。

提前!每个环节提前一步就可能救命。

一位医生说,有的患者从区定点医院转运过来,到达医院时已经危重,只能上ECMO进行呼吸支持。还有的患者刚下救护车,血压“掉到极点”,刚被安置在床上心脏就停了,五六名医生对着病人紧急按压心脏,进行器官插管,救治了4个小时,病人还是离开了。

还有医生注意到,有老人因为在方舱医院时没有及时吃药,导致病情恶化,转来的时候情况较差、已经陷入昏迷。“到我们这边来其实治疗也很简单,把药吃上去,营养给他弄好了,四五天就出院了。”

“重症治疗是一个时效性的问题,你错过了代偿期,后续工作会越来越复杂,有可能这个病人就会丧失生命。好比他上坡的时候欠一点力,我推一把,他就上去了。但如果他已经滑到坡底,就会很麻烦。”一位医生说。

他们建议,区级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要及早识别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护人员在查房、交班(受访医院供图)

3

“打仗还需要武器,你不能就拿个红缨枪就上。”相比市级定点医院,区级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设备、床位更加紧缺,4月29日,徐汇区某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呼吸机和高流量氧疗仪已经抢购了3轮,仍然不够,“血清、血浆和球蛋白,申请起来比较困难,要到网上申报。”

在医护力量上,这家医院还承担着3个方舱医院的日常工作,社会面核酸采样的工作以及徐汇区最大疫苗接种点的工作。人力的匮乏在外省医疗队支援后得到改善,护士勉强达到200个,但面对800多张床位,即使是普通病区,达到国家标准的床护比1:1仍然困难。

4月30日,嘉定区安亭医院院长李斌告诉记者,医院有260多名患者,29例重症、危重症患者。但只有120名医护人员,其中,重症医生1名,重症护士8名。

“人员严重不足。”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袁日明说,他负责救治几名危重症患者,其余重症患者由其他科室医生每天查房,遇到问题给他打电话。重症护士们几乎没时间休息,“1个人顶2个班。”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死亡病例多数来自区定点医院。

有医生表示,患者病情加重后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器械支持,但“一半以上的家属是抗拒有创性抢救的”。

“对老年人的治疗要很慎重,它像跷跷板一样,这头倾下去那头翘起来。”有医生建议针对身体情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尽量使用无创治疗方式,“我们尽可能减少损伤,因为气管切开后感染的机会增加,愈合时间也会增加。”

李斌告诉记者,很多老人来自养老院,由于他们长期卧床,“动一动就气喘,翻身都很困难,容易发展为重症。”

他介绍,其中一家养老机构送来7位老人,2位老人在24小时内病情急速变化,经抢救无效死亡,2位老人转为危重症,2位老人生命体征稳定,1位老人出院。

一位市级定点医院的负责人说,下一级医疗机构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影响救治效率。“方舱还可以,但是养老院就不是很准确,同样是高血压、心脏病,差别可能很大,有些生命指标很稳定,稍微一动就会心衰、心功能不好,(这些)是有具体分级的。”

他建议在收治时提升分类的准确性,“基础疾病的分级确实很难,一开始可能挺稳定的,方舱接过来之后觉得不太对了,只能再转出,就会有滞后。如果说在重症数量很少的时候,你可以慢慢来,都可以识别。如果说数量多,你要快速转运。”

区定点医院希望能将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运到市级定点医院,但市级定点医院的床位已满。“转运流程比较麻烦,上面的床位也很紧张,有时候一个礼拜也等不到。”一位院长说。

对此,市级定点医院的几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医院床位爆满,一方面是每天都在收治重症患者,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转阴后,无法及时转运出去。他们介绍,有的患者核酸转阴后基础疾病仍然很重,无法及时转到非定点医院,只能继续留在医院治疗。还有的患者转阴后生活不能自理,回到养老院没有护工照顾,也滞留在医院。

熊旭东建议,随着后期定点医院收治压力减轻,对于一些转阴后基础疾病仍比较严重、不便于转运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划分区域,吸纳老年科和更多其他科室的医生、按照组织系统参与后续治疗。



上海足迹馆“亚定点医院”医生在馆内查房(受访医院供图)

4

为了缓解区定点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外省医护人员来“沪”支援。

此外,上海建立“亚定点医院”,缓解收治压力。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4月22日转为“亚定点医院”,收治普通型确诊病例和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感染者、高龄老人。

“边收治边改造”,负责总指挥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队长郝微微说,在保障原有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正常生活的同时,划分出专门的CT、B超等检测区域以及药房,并设置出10个ICU床位,每300张病床会配备5到10台呼吸机。

医院将方舱时期使用的木床换成了医疗用床,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饮食,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低糖饮食、痛风患者要低嘌呤饮食、肾病病人要低蛋白饮食。

“我们是方舱和定点医院之间的重要衔接,相当于简配版的医院。”该医院一名护士告诉记者,相比在方舱时期,“亚定点医院”的治疗流程更加完备,“(患者)一进来就会做一个常规系统的检查,药物的品种也比较齐全。”

“这次的难点在‘早’。老年人流动性差、基础疾病重,只能在家躺着,如果没有提前发现,等有症状已经有影响了。”一位医生建议,后续隔离政策中可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提前关注,“一家人都阳的话,建议让老人出来、加强保护,年轻人身体素质好,可以居家隔离。”

5月5日,李斌告诉记者,随着新增感染人数下降,部分方舱医院关停,近几天,安亭医院的患者总数下降了约50人,有20多名医护人员从方舱医院回到医院,2名外院的医护人员来支援。

公卫中心副院长凌云告诉记者,医院收治的人数也在下降,“孕妇病区下降最明显。”

鲁丹已经出院,在家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她是本轮疫情中在公卫中心诞生的第100个新生儿的母亲。生产后,她只在手术台上瞟了宝宝一眼。宝宝被抱到鲁丹眼前时已经睡着了,还没看到母亲的脸,就被送到了儿童医院,由新生儿组医护人员进行照护。在医院时,她靠着护士拍摄的视频和仅有的三四张照片抵挡对宝贝的思念。

她给孩子取的名字里带“屹”,寓意“屹立不倒”,同时谐音“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幸运能在这么特殊的时期顺利地来到世上,这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107岁老人和她的80岁的子女也出院了。老人儿子告诉记者,母亲经过这次折腾,记忆力衰退,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目前正慢慢好转。他说,母亲以前开过两次刀,104岁时还突发心梗,被送去抢救,“经历过好几次风雨。”这次一家人“中招”,还能健康回家,他感到幸运。

78岁的何汇芬在公卫中心住了20多天。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骨质疏松、脑梗后偏瘫,手脚使不上力气。最难受的时候,她每天晚上睡觉像在火上烤,气喘不上来,惧怕睡觉。

隔壁床90多岁的老太太行动比她方便些,帮她烧水、热中药,何汇芬一提起来就忍不住掉眼泪,“比我母亲年纪还大的人来照顾我,我真是罪过啊”。那位老人听力不好,家人也很少打来电话。她们没法沟通,只能并排坐在床边,无声地陪伴着对方。

后来,何汇芬被临时通知能和老伴转到同一个病房,何汇芬还没来得及和隔壁床的老太太打招呼就匆忙离开,一直想再说声谢谢。

她想感谢的人有很多。因为护士都穿着防护服,何汇芬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也不认识她们的脸,但她喜欢叫她们“护士小姐姐”。

感染后,她的抵抗力降低,不停地拉肚子,有时候拉到裤子里,护士给她换裤子、清理身体。有一次,何汇芬想下床,脚一滑,身体往下坠,她只能靠着床边呼救,一位比她还矮小的护士冲进来,用膝盖和手抵住何汇芬140多斤的身体。

“我这么多毛病,曾经觉得我在这儿活不了了”,何汇芳说,看到新闻上说死亡病例都是老年人,担心自己撑不过去,是医护人员的照顾让她的心踏实,“我们是国家的老宝贝”。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现场:床位“见缝插针”,下一秒不可预知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周寰 设计

“病人先送进去!”

5月1日12时08分,一名中年男子插着氧气被120送至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医护人员上前查看,患者失去意识,呼吸差,无核酸报告。急诊科护士长胡敏马上冲120喊了一声。

120随车医生边推床边说,病人姓胡,57岁,居住在宝山区,从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转来。CT检查提示患者脑出血,出血量大。

一进急诊过渡病房,胡敏和当班医生为患者紧急插管,上心电监护仪、测血压。胡敏已电话通知脑血管科专家会诊。大约3分钟后,专科医生团队赶到了。



长海医院急诊。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抢救现场

一位脑血管科教授看完外院做的片子,认为胡先生病情不乐观。此时胡敏看到,患者腿部发斑,这是呼吸不畅导致的。一名护士报告,患者血压监测显示184/113,最高时达200多,血压很高。

胡先生的情况很危险。医生当即下令加急做一次脑部CT,查明转诊途中脑出血有无进展,并联系患者家属报告病情,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5月1日中午12时,患者胡先生被送进长海医院急诊抢救。



患者胡先生进入过渡病房,医护人员为他紧急插管。

当时,随120陪护前来的是胡先生的室友滕先生。他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5月1日早上9点前后,他们在家,楼长送来两支抗原检测试剂。他去敲胡先生房门,看到胡先生像睡着了,呼吸正常,他推了他一把,“起来,起来”。胡先生没应答。滕先生一开始没当回事,看到电视机还开着,以为他前一晚看电视到很晚,便把抗原试剂放在他枕头边出去了。

滕先生在客厅做完抗原检测,又去了胡先生房间,他还没起来。这时滕先生看他不对劲,“嘴上的痰像婴儿一样噎住了,呼哧呼哧的”。他赶紧把他嘴巴掰开,怕牙齿咬舌头。这时,楼长又上门来收抗原试剂,滕先生大喊,这个人不行了,帮忙叫120。

10点左右,胡先生被送到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放射诊断报告显示,胡先生脑干、左侧丘脑及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实质肿胀;脑干近大脑脚处结构显示不清。由于病情严重,这家医院没有手术条件,胡先生被紧急转至长海医院急诊。

“昨晚还正常的,不知道怎么了。”滕先生很无助,回答医生询问时说:“昨晚什么都正常,他(胡先生)在小区走了三圈,然后上楼看电视,我不知道他看到几点睡的,早上房间电视机还开着。”

滕先生说,他和胡先生是浙江台州人,老乡,胡先生在上海打工。胡先生发病后,他通知了胡先生的两个子女。他儿子在浙江,女儿在四川,已准备赶来上海。

12时30分许,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胡先生做完脑部CT后被推入急诊抢救室。



胡先生进入抢救室。

急诊医生和护士几乎跑着为患者上治疗。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留置胃管,生命体征监测和救治措施快速实施。胡先生的面部、胸部和四肢插着许多导管。监测仪器上不同颜色的线条闪动,“嘟嘟”地发出提示音。医护人员将降压药、脱水药等注射液经静脉注入患者体内。

病床旁边始终围着五六名身穿防护衣的医生和护士,紧张忙碌,调整各个仪器参数。一名护士持笔在记录单上填写,几点几分,患者的症状、检测情况、药物使用等信息。

13时左右,胡先生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脑血管等多学科团队前来接管病人,准备采取下一步救治措施,急诊人员在现场完成交接。

“病人现在每天都很多,压力很大很大。”退出抢救室后,胡敏轻喘着气说。



胡敏在急诊巡查。

胡敏已不记得这是当天120送来的第几个病人。这两天最忙的时候,一小时内15辆120救护车停在急诊门前,胡敏的手机一天最多拨打接听两三百通电话,“电话快打爆了”。

“重症病人太多了”

长海医院急诊24小时开放,本轮疫情以来已接诊3万余人次,1.9万人病情为1级或2级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危重患者200余例。走进急诊大楼,到处是忙碌的医生和留观病人。

一楼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灌肠、骨科、创伤等众多诊室开放,患者排队看诊。一楼、二楼的大厅、走廊、留观区、输液区,床位几乎“见缝插针”,大量临时留观病人在急诊收治。



急诊大楼一楼,楼道里是留观病人。

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介绍了一组“特别”的数据。疫情前,急诊挂号量日均约1000-1100人次,现在挂号量日均约500-600人次。与此同时,急诊常设的留观床位约三四十张,疫情前留观病人最多时加床至70张左右,而现在,留观床位已增至130-140张,翻了近一倍。整个急诊大楼,完全处于超负荷运转。

为什么急诊挂号量减半、留观病人却翻倍,压力到底在哪?“重症病人太多了。”王美堂脱口而出。

平时,急诊接收的许多病人是门诊停诊期间转来,这些病人数量虽多,病情较轻。现在大量病人由120送来,其中半数左右为重症患者。“以前有小毛病可能都会到医院看看,现在很多人是在家感觉不行了叫120,送进医院时情况已经比较糟。” 王美堂说。



危重抢救区是急诊最“危险”的区域。

重症患者送入急诊,救治疗程长、分流难,导致急诊“压床”严重。在长海医院急诊,新留观病人每天都在收治,而滞留十余天、甚至一两个月的病人不在少数。一些人病情已得到控制,本该转入二级医院、康复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和护理。但当前不少二级医院转为定点医院,康复机构处于封闭状态,病人难以分流,都落在急诊手中。

不仅如此,医院接收病人的范围也在扩大。长海医院地处上海东北部杨浦区,王美堂说,120送来的病人以杨浦、宝山、浦东、崇明为主。但疫情以来,无论中心城区还是郊区,“全上海各区的病人每天都在送过来”。

大量患者滞留在急诊,使急诊变成一个抢救加监护一体的“大病房”。医院不断为急诊增配医护力量,目前急诊科固定医生40名左右,护士150名左右。在上海,像长海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同时承担着方舱医院、定点医院的战疫任务,此前已抽调人手派驻医疗队。多线作战,压力不言自明。

“我一看(抢救室)满了,都焦虑得睡不着。” 刘月娥是急诊危重抢救区当班医生,疫情以来始终坚守一线。在急诊,危重抢救区是最“危险”的地方,病人情况最严重。这个区域额定床位15张,现在已加床至22张。”能空出来的地方,都用来收病人。”她说。

每天第一件事,刘月娥推着移动电脑查房,在每一个病床前查看病人检验报告、发不发热、大便情况等等,调整医嘱和用药。危重抢救区收治时间最久的4床是一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人,已治疗近2个月。刘月娥说,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病人的病情稳定下来,应该开始康复治疗,但康复医院关停,由急诊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继续照护。

“阿婆,现在感觉怎么样?”刘月娥俯身到2床询问,阿婆点了点头。患者75岁,患陈旧性脑干梗塞,在家长期卧床致肺部出现感染,呼吸不畅、氧饱和下降,4月25日送医。现在她的炎症已得到控制。刘月娥嘱咐阿婆的家属,她马上脱机拔管,脱机后要多拍背,有痰尽量咳出来。刚脱机时会有点闷,不舒服,适应一两天就好了。



抢救区当班医生刘月娥在2床阿婆跟前查房。

刘月娥回忆,抢救室忙的时候,重病人一个接一个,心梗、脑出血、高坠、消化道出血等各病种混杂一起,病人要做不同检查,联系不同科室专家,她忙完一天,晚上才反应过来午饭都没吃。

几乎每天都有病人离去,很多事情无法逆转。刘月娥说,不论患者有多大的希望,医生都百分之百全力救治,医疗上所有该做的都做,尽最大力气,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120救护车不断将病人送到急诊大楼前。

“下一秒不可预知”

全力收治病人,防疫是兜底保障。“最近拦住了100多个阳性患者,如果他们都进入病房,那急诊的情况不可想象。”胡敏直言不讳。

王美堂和胡敏为急诊设计了一套“前筛”。在急诊大楼前搭建的一个军绿色帐篷里,患者被分为高、中、低风险人群。低风险患者均能快速进入急诊。高风险轻症患者先检测核酸,2小时内出报告,阳性患者分流至发热门诊,阴性患者收入急诊。

对“等不起”的急重症患者,急诊特设过渡病房及可移动缓冲抢救室,病人送到后直接收治抢救。患者确认核酸阴性后转入普通病房,阳性患者待病情控制后,再转至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4月中旬一天,一名家属自驾送来一名猝死患者,医院大门直接放行,车辆冲到急诊门口。急诊前筛人员赶到车内查看病人,在车内开始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前筛护士迅速推来急救床,多名医护人员陆续赶来,在急救床上对患者一边按压一边冲向抢救室。

通过前筛,每天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这套前筛程序能筛掉大部分阳性患者,保障急诊照常运作。”胡敏说,如果阳性病人大量流入急诊普通病房,不但数百名患者、医护人员承受巨大风险,急诊随时可能陷入瘫痪。



长海医院疫情期间特设了过渡病房和可移动缓冲抢救室。

为确保急诊“万无一失”,长海医院设计了“气泡式”轮班模式。

王美堂解释,医护人员以最小医疗单元高强度上班,连续上班一周轮换一次,上班的一周内,住在医院的值班室或隔离点。“这种模式,即使发生一组医护人员感染或密接,还有其他组能换上,避免‘全军覆没’。”

每到下午4点左右,胡敏就非常紧张,“到了抽盲盒时间”。收治在急诊的大量留观病人每天进行核酸检测,这是检测结果出炉的时间。4月份,留观病人中曾三天内筛出7名阳性患者,那次胡敏急哭了,打电话给院领导要求再强化筛查,好在传播风险迅速被控制,急诊始终正常运行。

目前,急诊制定了每天三次环境消杀的规定,临时留观患者分批挪移到空旷的地方,诊室、走廊全部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空气以及物表消毒,大楼各区域每天开展一次环境采样。

“现在我们急诊科,跟感染科没什么两样。”胡敏说,防疫措施多管齐下,大大降低了急诊“爆阳”的风险。



长海医院急诊前,医护人员时刻待命。

留观患者病重、量多,很多病人身边无亲无故。4月30日,一名青年男子突发糖尿病酮症昏迷不醒,被送入抢救室,经过治疗他的病情稳定下来。男子是苏州人,在上海没亲属,医护人员为他在抢救区加床,保障医疗和护理。

一名86岁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家属无法前来陪护,胡敏安排指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起居。还有一名60岁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唯一亲属身在新疆,护工每日为患者擦身洗脸,刘月娥为患者协调了牛奶、水果保障营养。

抢救区里,病人身上大都插着导管、鼻饲泵、高流量吸氧仪器,监护仪和呼吸机“嘟嘟”声此起彼伏。胡敏形容,现在的急诊科既要抢救也要监护,几乎等同于重症监护病房。

“只有一点不同,下一秒不可预知。”胡敏说,“下一秒什么病人过来急诊经常不可预知。”

可以预知的是,只要病人送到急诊,急救就开始了。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张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