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所有音乐软件都普及了FLAC无损格式,MP3格式早已成为过去时。但这个记忆中最常见的音频格式,虽然大小只有别人的几分之一,音质却并不差,不免让人好奇它到底使用了哪些黑科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 (ID:chaping321),作者:杨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开始,人类保存和传播声音的历史已经有140多年。但在最近的20年里,一种音频格式的诞生却改变了人们的音乐体验,那就是 MP3。
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音频格式,MP3的诞生第一次让音乐成为一种人人可以触及的大众消费品。
应该有不少小伙伴拥有的第一个音乐播放器,就是MP3 Player吧,甚至在当年,大家都默认MP3就是音乐的代名词。
但同样是数字音频, MP3只有标准CD大小的十二分之一,而对于人耳来说,这两者的区别,有,但要比图片压缩之类的要难以察觉的多了,所以它对音乐做了什么? 又丢掉了什么呢?
所以本文跟大家聊聊你最常见到的音频格式——MP3。
一、MP3到底丢失了什么?压缩前后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我们想减少一个文件的体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压缩。
通常我们理解的压缩,都是重复压缩。比如你去超市买5瓶可口可乐,小票上不会写5次可乐,只用写“可口可乐*5 ”就行了。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把文件里重复的部分用更短的字节编码。文件本身不会丢失数据,解码后也不会损耗任何信息,只是让文件体积变小了。
这是一种无损压损,实际上MP3的最后一步就是这么干的,它用一种叫Huffman Coding的算法来完成。但如果只用这种算法,MP3的体积并不会显著缩小。
因为声音本身是一种极其混乱,信息熵非常高的数据。所以这种方式不可能让它缩小到CD体积的10%。
那既然无损压缩这条路走不通了,干脆就丢掉一些信息好了。
那MP3到底丢了哪些声音呢?
我们要想知道答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比。
我们把同一段声音的MP3和它的无损版本并列在两条轨道上,把其中一轨反相,那如果它俩的声音是一样的,就会互相抵消,我们就应该得到一个静音效果。这也是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
但因为MP3是有损压缩,所以实际听过之后,我们还说不出MP3和无损的区别。如果一段音乐就是在 MP3和无损之间不断切换的,你真的能区分出来吗?我相信你是听不出来的。
这就是MP3算法的神奇之处,它的压缩并不是简单的丢掉声音数据,而是在丢掉数据的同时,你却察觉不到。
二、MP3诞生史
Brandenburg 和 Dieter Seitzer 的故事
70年代末,有一个叫迪特·塞策( Dieter Seitzer )的德国教授突然冒出个超前的想法。他想让大家可以坐在家里,用ISDN的电话线,打电话来点播音乐,就跟点唱机差不多。
ISDN是当时流行的数字线路,也叫“ 一线通 ”,你可以用它打电话、收发传真之类的,但它的速率只有128kbps 。
所以当迪特把这个想法申报专利的时候,专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事儿没戏。除非你能让ISDN的网络速率提高十二倍,那才够传输CD的数据量。
迪特一听,提网速这事儿估计自己干不了,但如果发明出一种只有CD 1/12 大小的音频格式,不就可以搞这个“数字点唱机”了吗。于是他转头把这个发明工作交给了自己一个叫Karlheinz Brandenburg的学生。
Brandenburg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是一个叫ATC的语音压缩算法,迪特也是看中了这点才找到他的。但Brandenburg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也很郁闷。
心想:你一个教授都做不出来,我小小一博士生怎么做的出来。但导师交待的任务又不能不完成,所以他就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事儿不可能,然后论文一写,把博士学位混到手就算了!而就在他证明“不可能发明一个比CD小12倍的音频文件”的过程中,他却发现:哎,这事还真是有可能的。
三、心理声学与MP3
让Brandenburg觉得这事儿有戏的关键,是一个极其冷门的学科,叫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
这是一门心理物理学的分支研究,最早源于人们对音乐和乐器的探索,后来成为了研究人的生理感官和客观声音世界之间关系的学科。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人耳的声音定位,听力范围这类研究,都属于心理声学的范畴。
在心理声学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就是等响曲线。这个曲线告诉我们,人耳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感知相差极大。人类的听觉范围在 20~20000Hz 之间,而在这个范围里的不同频率下,我们听到的响度是不一样的。
低频的声音需要更大的声压才能和中频较小的声压,所形成的声音大小听起来相等。
就比如贝斯就需要更大的音量,才能跟吉他声听起来差不多大。这也是为什么贝斯这类低音乐器的音箱要比其他音箱的体积大得多。
而图中的最低点出现在3000Hz 左右,所以说明人对这个频率的声音最敏感,只需要比较小的声压就能听到。比如我们听到的大部分的警报声,基频都在1000-3000Hz ,这样人耳才能更容易捕捉这些声音,从而避免危险。
有意思的是,随着年龄增大,我们对于声音的接收范围也在变小,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频率在16000Hz以上的声音。
沿着这个方向,等响曲线的发现者又研究出了一个更加神奇的事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感官和客观到底差距有多么巨大。
这个东西,就是“掩蔽”(Masking)。
1. 声音掩蔽Sound Masking
1958年的某天下午,一个叫Licklider的心理学家去看牙医,他跟医生说,我不需要打麻药。然后掏出了一副耳机,开始听震耳欲聋的音乐。在巨大的音乐声中,牙医帮他搞定了三颗龋齿,而他就像被打了麻醉剂一样,竟然没有感觉到疼。
Licklider把这项技术命名为Audiac ,之后他带着这玩意和牙医一起巡诊拔牙,还帮助了不少妇女缓解了分娩时的疼痛。
Audiac用了一种强烈的听觉刺激来抑制疼痛,这就是一种跨感官的掩蔽效果。
在听觉系统中,一种声音也会被另一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所掩盖。比如在一个乐队里,往往是吉他声在 C位,但如果突然有相似频率的乐器加入,比如小号。那吉他的声音就会被短暂的淹没。这一过程叫作同频掩蔽。
我们用一个动画来举例子,当一个频率从低到高的噪音经过一个正弦音的时候,这个声音会被噪音掩盖。
再比如你上课的时候,想用一声咳嗽来掩盖自己放屁的声音,那你最好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咳嗽声的时长大于等于屁声,二是咳嗽声的响度要大于等于屁声,三是要保证二者的频率接近。这三个条件都满足,才是一次出色的掩蔽。
那这和MP3有什么关系呢?MP3的算法就是利用了人耳的这种特性,将歌曲中不同频率里被淹没的声音瞬间,给丢掉了。这样就可以在减少文件体积的条件下,最小程度的损失音质。
2. 时间掩蔽temporal masking
但这还不够。
当我们听到一个噪音戛然而止的之后,实际上会有一个100~200ms的逐渐减弱的掩蔽效果。在噪音完全停止后的这段时间里,比他更小的声音会被掩蔽,我们是完全听不见的,就像我们的耳朵需要200ms的时间回复知觉一样。
不光如此,噪音还会掩蔽在它之前的声音,虽然只有50ms,但对于感官来说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需要50ms的缓冲才能报告到意识里。
而这个前后过程,就叫作时间掩蔽。
MP3压缩算法的核心,就是利用一个精心迭代了许多年的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把音乐里的每一个瞬间对应在MP3文件格式里的每一帧(FRAME),检查这个帧内,上述两种掩蔽作用所发生的频率和时间段,把那些被掩盖的,我们听不到的音频信息统统丢掉。
这个过程并不单纯是精确地,机械式地判断,它的底色其实是感官上的把控。
在MP3算法测试初期,测试人员需要在海量的歌曲中找出MP3压缩算法的问题。它们要在各种歌曲的MP3和无损版本之间对比,而且每听一首歌他们都要评级,一共有四个等级,分别是:听不出区别、有一点区别、有点难听和非常难听。特别是最后两个选项,可以说是非常主观的判断了。
这意味着MP3算法的发明和改进,实际上把人的主观评判作为考量的目标之一。我们不能说这种算法是完全主观的,它也不是绝对客观的,所以它的效果也不可能在所有歌曲中都是平均的。
四、Vega和音频编码标准之战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MP3发明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在MP3压缩算法测试的最后阶段曾遇到过一个大难题,当时Brandenburg和他的同事们觉得自己的算法已经非常牛X了,几乎在所有的双盲测试中都很难听出区别。
有天他无意中看到杂志上说大家喜欢Suzanne Vega 的歌曲Tom's Diner来测试自己的音箱,而他正好在弗劳恩霍夫实验室(Fraunhofer)看到了这张CD,于是他就把这首歌上传到了电脑上。
这首歌非常简单,是一个纯人声,没有伴奏的歌曲。但当他通过MP3的压缩算法处理这首歌之后,却得到这样一个效果:
在MP3较低的比特率下,Vega的声音变得沙哑,不自然。于是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研发团队又对MP3算法做了几千次的微小调整,Brandenburg说自己至少听了三千遍这首歌,可能比地球上任何人听得次数都多。
最后他们成功压缩了这首Tom's Diner,也通过这首歌,真正完善了MP3的压缩算法。
许多年之后,Brandenburg真的遇到了Vega,而且还现场听她唱了那首Tom's Diner。尽管已经听了无数遍,但他说,这首歌依然很好听。
Brandenburg终于在1989年发表了他的论文。下一步就是将这项技术推向世界。也就是在90年代初,业界突然出现好几种新兴技术,它们正在寻找一种新的音频编码标准来使用,这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CD-ROM”和“DVD”。
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向动态影像专家组(MPEG)提交了参赛作品,他们要和另外13个团队竞争新的音频编码标准。而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一个名为MUSICAM的组织,这个组织的背后是飞利浦,当时飞利浦手握CD光盘的专利,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所以尽管他们团队的技术数据量更小,音质也更强,但最后还是输给了MUSICAM 。
因为MUSICAM的算法需要的处理能力更少。在当时处理器普遍不太行的时代,确实更有优势。
因此在当年,MP3是一个妥妥的失败品。连它的发明者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新的音频编码。MP3就这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直到90年代中期,两种革命性技术的诞生,让MP3这颗弃子重新活了过来,那就是万维网和Windows 95。
一个同样来自德国的研发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MP3的软件播放器,并且发布在了Windows系统上。
当时,1GB大小的硬盘刚刚开始普及,存储空间非常珍贵,反而处理器有了巨大的提升。所以体积更小的MP3慢慢被大家接受,也意外的成为了新的音频编码标准。
1995年7月14日是MP3的生日,Karlheinz Brandenburg和他在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同事们(Fraunhofer)决定把这个压缩算法的文件扩展名,根据行业标准的全称 MPEG-2 Audio Layer III ,命名为MP3。
到了90年代后期,“MP3”取代“SEX”成为搜索引擎上查询最多的词。某次Brandenburg在香港出差时,看到橱窗里摆着30种不同品牌的MP3播放器,他心想,“ 好吧,我们终于赢了。”
五、MP3正在消失
MP3的诞生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是一个耗时多年,经历了无数迭代才得到的科研成果。这个成果可以说是重塑了人类音乐产业。也正是由MP3开始,音乐,成了一种人人可以触及的大众消费品。
从黑胶、磁带,再到CD、MP3,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在改变人们的音乐体验,也在改变大家消费音乐的方式。而MP3在这段历史中格外的与众不同。推崇它的人认为,MP3无比伟大,它让大家都能便捷地享受音乐;而反对它的人,视它如猛兽,因为它吞噬了唱片公司赖以生存的版权,以及唱片业曾经的黄金时代。
今天,数字音乐留了下来,但MP3已经走到了被时代淘汰的边缘。我们再也不需要把音乐下载到播放器里,再用播放器来听音乐,大家都是用手机在线听歌,5G通讯和几百G内存,让音频压缩变得更没必要,音乐平台也渐渐转向了FLAC等无损格式。
但我们都记住了那个听MP3的时代,和那些陪伴过我们的音乐。
备注:部分内容引用了重轻老师在小宇宙的播客,“ 不在场 ”节目的第二季第一集,在此特别感谢重轻老师的支持。
图片、资料来源:
不在场 S2E1 MP3 -重轻
Equal-loudness contour
Karlheinz Brandenburg,Dieter Seitzer,Huffmancoding -Wikipedia
How MP3 Got Its Groove -Internet hall of fame
The History of MP3 Technology -ThoughtCo.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 -ScienceDirect
The Music Industry Strikes Back | System Shock Ep 2 -Bloomberg Quicktake: Originals
How a Suzanne Vega Song Helped Create the MP3 - Great Big Story
Perceptual Coding: How Mp3 Compression Works -WaybackMachine
SOUND THAT KILLS PAIN - Will Stephenson
语音信号处理 -韩纪庆
声学发展史之——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 -知乎 子鱼
MP3 走到了终点,为电话和广播而生的技术,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 -好奇心日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 (ID:chaping321),作者: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