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题图来自:《我在他乡挺好的》
阅片无数的我,本以为不再会遭受国产职场剧的一丁点伤害。
自以为看透了它的一切,温和大度的领导是假的、年年升职是假的、光鲜亮丽的租房是假的、共同成长的办公室恋情是假的。
万万没想到,倒头来还是被它背刺一刀。
因为我没料到,它连开放式工位都是假的。
互联网上,开放式办公的热度一月比一月高,都是骂它的。
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视其为一生之敌,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疯狂吐槽。
每个办公室都少不了一位下手够狠的同事。
你懂的,我说的是对键盘下手太狠。
总有人打字时仿佛与办公桌结下了深仇大恨,手指化为武器,通过敲打键盘的方式暴揍办公桌。
机械键盘往往是他们的心爱之物,为噪音提供铿锵有力的节奏。
办公室噪音的另一重要源泉,来自于同事闲聊。
人类的双标在此刻一览无余:
倘若是自己与熟悉的同事有想聊的话题,那开放式便是永远的神,利于大家伙对明星八卦高谈阔论;
但倘若是其他部门、陌生一些的同事闲聊时滔滔不绝,开放式就是永远的垃圾,噪音严重影响工作。
与噪音共通的另一项槽点,是味道。
同事之间噪音共享,味道自然也不能免俗。
虽说不在办公室吃味道大的食品是职场礼仪之一,但中国人中国胃,常吃的菜式小吃哪个不飘香,一个肉包子都能香翻办公室。
不少公司没有自营食堂,员工们的午餐靠外卖解决,开放式办公室此时就成了大饭堂。
正常状况下充其量气味浑浊、空气不够清爽。
可总有那么一些同事,想要眷顾一下那些被气味掩盖美味的中餐瑰宝。
“领导正看着你”
如果说噪音与拥挤,还只是开放式办公的表层攻击。
那来自领导与同事的监视,算得上开放式办公对社畜们的深层精神损伤。
这一模式的流行,最早源于Microsoft、Google、Facebook这些硅谷科技巨头或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推崇。
理论上,开放式办公利于员工保存个性、打破上下级隔阂,因为交流更加便利、领导和下属坐在一起。
如今看来,当年的自己还是太幼稚。
因为在开放式办公环境下,所有人坐在只有一种结果——
领导得以随时随地观察所有人的电脑屏幕,观测员工是否摸鱼;
员工彼此之间也毫无隐私,大家都得维持出一副时刻认真工作的状态。
UP主@虾图码曾拍摄视频展示自己在亚马逊的工位,领导就坐他隔壁,俩人的工位亲密无间。
@虾图码将办公状态形容为——“大家平时就互相监督”。
开放式办公环境中,如何防止自己的电脑屏幕被同事或领导偷窥已经成了必修课项目,衍生出各类花招。
工位在领导接水或上厕所必经之路上的倒霉蛋们,已经习惯了把浏览器、编辑器各种界面的字号都调小,小到每天怀疑自己的近视度数会加深。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未必在摸鱼,只是不想忍受他人路过时的打量眼神,不想在注视之下敲字工作。
更别说有的领导还乐忠于“丢手绢”式管理,站在员工身后凝视电脑屏幕:
“抓、抓、抓摸鱼,悄悄站在一位员工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我来看看他干啥、我来看看他干啥。”
为了试图躲避领导的监督,营造出自己始终在认真工作的表象,一群人甚至选择逆流而上。
冒着被同事群殴的风险买下机械键盘,把它当大救星。
他们的理由好笑当中带着点心酸:键盘声音大,听起来在工作。
职场小白或许认为防偷窥这事很简单,给电脑屏幕装个防窥膜、防窥挡板就行。
但饱经风霜的职场老人会告诉你,未必。
因为装上防窥膜,就像是昭告领导与同事“我的心上了锁”。
同事们大概率不在意,可有的领导会在意,有网友装上防窥挡板的第二天就被亲切询问:
“小刘你的电脑屏幕怎么了,是坏了吗,我这边看很暗。”
“是防窥屏啊,这样不太利于我随时给你提供帮助指导吧?”
苹果曾花50亿美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打造新的办公园区,但搬迁后,内部却收到了很多投诉、被员工与高管们口诛笔伐。
很多人并不喜欢新园区的开放式布局,超大型开放式工作空间并不适合工程师与研究人员。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私人办公室或隔间办公,新环境带来被环顾、被监视的不安全感,也不够安静。
苹果尚且不缺钱、不缺场地,而大多数小公司选择开放式办公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把办公室布置成了考场。
每个人的空间都极为有限,每个人的动作都一览无余。
工作侵入生活,越来越严重
哈佛商学院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开放式办公室减少了约70%的面对面交流,增加了约50%的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
因为大家为了维系职场礼仪、遵循公序良俗,在开放的环境内反而会避免直接说话、影响他人,转而线上沟通。
这证明附着在开放式办公身上的诸多光环并不符实,但它对企业而言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好处——省钱。
省了分割区域的建材钱,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塞进足够多的人。
网上有年轻人试图反抗,询问还是否存在非开放式办公的公司,表示自己还是爱传统的小办公室。
但话又说回来,难道换成非开放办公、上文中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答案其实很清晰,不是。
小办公室里也可能存在大声闲聊、大声敲键盘、大声嗦螺蛳粉的同事,让你气得太阳穴突突地疼。
小办公室里也可能存在喜欢时刻关心下属的上司,关注着所有人的电脑屏幕。
这些职场糟心事并不是开放式办公带来的,但却是被开放式办公扩大化的。
噪音、异味、拥挤、监视。
它们背后共通的烦恼,其实是个人隐私被侵入时带来的烦躁与焦虑。
拥挤的职场中,工位的活动范围相当于个人的小小私人空间,空间的狭窄令人憋闷,外界声音气味干扰空间令人烦躁。
毫无遮挡的开放环境、四面八方随时可能存在的监视则令人不安。
我们像是被塞进了一个个透明的笼子中,如同养殖场的母鸡、被密切关注着何时下蛋。
其实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侵入隐私的过程。
人们交出一定时间、空间乃至人格上的自由,去换取糊口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期间,人们能毫不在乎、让渡所有。
被同事冒犯地打听家事、被迫回家后还得线上工作、被迫延长工作时间加班……
这些事本质与噪音拥挤一样,都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地盘被侵入,而我们对此无可奈何。
说白了,大家厌烦开放式办公,本质是厌恶压力越来越大的工作本身。
相比于封闭的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的工位大通铺显然更容易纵容对隐私的窥视,也更不在乎个人的细微感受。
福柯曾把办公室、工厂、监狱、学校、医院并列作为案例,来阐释自己的“全景敞视主义”。
将它们描述为“用建筑的手段,去实现用最少的人力资源来监视管理最多的人”。
开放式办公看起来只是一种办公室装修方式,却能无形地强化权力的规训,让身处其中的人更守纪律。
在过去的新闻里,有公司监控员工的流量使用、对过度看视频听音乐的人进行处罚;
有公司对员工上厕所的时间进行计时,提防着“带薪上厕所”。
最悲哀的莫过于身为打工人的你我,对这糟心的一切只能做两个字——“受着”。
骂完工作,早上还是要正常上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