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省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略显失色。据海关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下同)增长0.6%。其中,出口1.14万亿元,增长2.2%;进口6919.4亿元,下降2%。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外贸进出口前五强省份中,除广东省外,其他四个省份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这背后有多层因素:广东及香港受疫情影响;新兴市场产能不断恢复,海外需求收缩;去年同期基数大等。
图表来源: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外贸“失速”
按照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中国外贸进出口五强省份依次为:广东(82680.3亿元)、江苏(52130.6亿元)、浙江(41429亿元)、山东(29304.1亿元)和福建(18449.6亿元)。
今年一季度广东省虽仍以外贸进出口总额1.84万亿元稳坐头把交椅,但仅增长了0.6%。
从广东省各市情况来看,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这四个城市的出口总值在全国前十之列,一季度的外贸进出口增长同样出现明显放缓甚至下滑。
广州海关发布关区外贸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广州进出口总值2470.3亿元,同比增长1.1%;佛山海关统计,一季度,佛山外贸进出口总值1808亿元人民币,增长4.7%。
东莞和深圳一季度外贸数据则出现下滑。据黄埔海关统计,2022年一季度,东莞市外贸进出口3197.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微降0.6%。其中,出口1974.5亿元,增长3.3%;进口1222.6亿元,下降6.2%。
据深圳海关数据,2022年一季度,深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740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4076. 6亿元,下降2.6%;进口3328.2亿元,下降3.1%。
背后原因几何
广东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为何落后?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为何罕见地出现下滑?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到了疫情因素。
3月,深圳和东莞先后因疫情按下暂停键。有珠三角和长三角企业曾于3月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深圳和东莞的本土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一方面,有企业反映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无法如期供货,另一方面,也有企业无法如期出货。彼时多家深圳国际物流公司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表示,运力不足、行动受阻,国内货物运不出去,海外产品也进不来成为疫情最严重时期的状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肖奎喜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本土疫情的多点散发,不止广东的深圳和东莞,还有香港疫情,对整个广东的供应链和物流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受2月份香港疫情快速蔓延的影响,广东与香港跨境物流运输受阻使得广东外贸显著承压。由于香港是广东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广东对香港出口额占比超过20%,有大量的货物需要采取出口香港再转运的方式运送到全球各地。
从贸易伙伴上看,2020年,东盟超越香港成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然而,香港在广东外贸进出口上仍然占据重要位置。2月份,广东对香港进出口547.8亿元,下降8.5%,其中出口539.7亿元,下降8.3%,进口8.2亿元,下降19.9%。
“广东与香港地理位置靠近,香港是广东外贸进出口链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因此从全国来看,香港疫情对广东的影响最大。”肖奎喜说,从2月开始,香港疫情越发严峻,有广东企业反映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不上,收货时间由原先的一天延长到七八天。
除疫情因素外,海外需求收缩也成为一大因素。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向第一财经分析称,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趋势将因俄乌冲突及美国货币政策会大大延长调控周期,从而高度抑制境外消费需求,最终会反向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
这也是上述电子厂老板丁先生担忧的因素之一。“国内供应商材料成本上升,我给客户的价格也相应提高了。但是海外通货膨胀,导致消费疲软,海外客户的出货量自然减少了。”丁先生表示。
同时,肖奎喜提到,今年一季度增长放缓与去年基数比较大也有关系。2021年一季度,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18263.1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出口11211.7亿元,同比增长41.6%;进口7051.3亿元,同比增长22.2%。
王振也提出,随着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产能不断恢复,广东原先承接的外贸回流订单呈现再次外流的趋势。此外,中西部省区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等运输优势,也造成了部分订单转移,一季度广东加工贸易增速下降明显就是一个证明。
加工贸易需转型
越南在今年3月创下最新的进出口总额记录——673.7亿美元,环比增长38.1%,净增186亿美元。
越南海关总局统计,今年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接近1800亿美元,其中进口与出口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出口额达8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4%。据预测,2022年,越南货物贸易总额有望创下7000亿美元的新纪录。
从产品类型看,1-3月,越南共有14类商品出口超10亿美元,其中电话及零部件、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配件两类产品出口超10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10.1%。值得注意的是,纺织服装是越南一季度对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商品类别,占越南新增出口额的近14%。
与此同时,广东的加工贸易出现下滑。一季度,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5.3%,占25.6%。其中,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1015.6亿元,下降10.6%,占31.8%;深圳加工贸易进出口1845.7亿元,下降12%,占24.9%。
肖奎喜分析,越南、印度等在吸引外资开展加工贸易这块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与广东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一些低端产业有关,而越南、印度刚好就把这些产业承接过去,一季度他们的生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呈现大幅增长,部分“回流订单”又再转移,这对广东的进出口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除上述类似观点外,王振还提出,得益于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和英国-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优惠,也为越南对外贸易带来了积极影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在2021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上表示,2020年广东加工贸易规模占广东外贸已下降到30%以下,广东加工贸易在中国加工贸易中的占比也从半壁江山下降至如今的30%以下,但其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计算分析发现,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与拉动度较大,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进口。
肖奎喜表示,目前广东开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都已经过去了,加上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对加工贸易的重视程度也下降了。原来广东提出“腾笼换鸟”,想把珠三角的加工贸易更多转移到粤东西北,虽然有一点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不少客观因素的阻碍,比如交通不够方便、供应链不够完善等,因此更多企业选择了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
陈万灵认为,加工贸易的萎缩将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减弱其桥梁作用减弱、降低“双循环”的连接效应;使其关键产业规模减少;制约数量大、层次多的劳动力就业和要素配置等。
对于广东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陈万灵建议,加工贸易可以选择向高质量高效益型、绿色可持续发展型、进口替代(产品内销)型转型。在区域选择方面,加工贸易可以选择双向转移。加工贸易可以向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低成本地区转移,降低成本提高比较优势,同时也可以留在本地,依靠政策引领、产业基础支撑、产品优势等,带动本地加工贸易发展。
疫情之下,企业和政府如何稳住供应链?肖奎喜建议,企业本身一定要做好预案,很多企业采用JIT管理(Just In Time, 即时制管理),保持材料流和信息流在生产过程中的同步化,尽量避免原材料或者零部件有过多库存而占用资金,但在反复的疫情之下,企业就可能出现储备不够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和智库研究优势,开展订单式的信息服务采购,对企业形成指导作用,及时就国际市场供需变化、供应链变化、价格变化等对企业发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