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印度终于开始扩建自己的化肥厂了,于是向全球招标,在和欧美激烈的竞争里中国成功夺标,拿下了这个金额80亿人民币的合同。该化肥厂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煤制化肥项目,也是印度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煤制化肥项目。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化肥则是农业的基础,按理说化肥应该是一个技术含量很低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印度,连化肥厂都造不出来?造化肥厂很容易,但造现代化的化肥厂还真不容易。化肥这东西确实没啥技术含量,造出来很简单,但造的成本很便宜这就比较难了。现代化肥厂为了压低成本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把规模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合成塔大的吓人,仅仅启动就需要耗费一个天文数字的成本。
这种巨大的合成塔让化肥的生产成本低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进而导致了粮食的低成本,然后你我在这个时代才会觉得吃饱饭怎么那么简单。
古人饿肚子了,何不食肉糜?现代化肥厂那低廉到可怕的化肥售价,让老旧的小化肥厂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不是印度造不出化肥,而是造出来的化肥成本太高,还不如直接买进口化肥划算。那为啥印度不搞现代化肥厂,合成塔不就是大点嘛,印度又不是没钢材,再大也能给你造出来。印度搞不定现代化肥厂是因为这个合成塔可不仅仅只是大,而是在合成氨的过程中还需要高温高压。高温高压加上巨大的反应炉,让这个合成塔极其难造,因为这属于大型压力容器。能造中小型压力容器的国家不少,但能造大型压力容器的国家很少。有人曾经说只有能造核潜艇的国家才有资格造这个大型压力容器,因为两者是完全一样的,潜艇外壳就是需要承受深海高压。这话有点夸张了,因为不一定需要你的国家能造整个核潜艇,但可以肯定的是,能造大型压力容器的国家都具备制造核潜艇外壳的能力。
所以,掌握这个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要造能耐高压的大型压力容器,首先你就要具备特种钢材制造的能力,普通钢材是不可能造核潜艇外壳的。至于什么样的特种钢适合做大型压力容器,那只能由你自己慢慢去试配方了。就算你侥幸获得了配方,要低成本的造出这种特种钢,你还需要大型电弧炉、高压水压机和大型卷板机等一系列设备,少一个你依然造不出来。而这些设备,能搞定的国家全球只有那么几家。
最后即便你获得了特种钢材,你还需要具备大型压力容器的特种电焊技术。要是你觉得随便焊一下就能把特种钢材焊接成一个巨大的整体,那你造的不是合成塔,而是一个巨大的炸弹,不知道哪天一道裂缝就出现了,然后整个反应塔在高温高压下轰的一声就炸了,方圆几里寸草不生,工人尸骨无存。至于怎么焊接才能让大型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长期保持稳定,你要一点点做实验才能点亮这个科技树,同时还要培训出具备极高职业技能的电焊人才。以上,是最简单易懂的几种科技,实际上现代化肥厂的制造技术极其复杂,需要一个完整庞大的工业体系去支撑,少几个环节你都造不出来。
中国,曾经就造不出化肥。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尿素风靡中国,全国的农民都在用日本尿素。日本尿素便宜又好用,买过的中国农民都说好,所以中国每年大量进口日本化肥,以保证粮食的产量。
当时不仅大家都说日本尿素好,甚至连日本的尿素袋子都被当成了宝贝。
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穿十几年的中国农民,舍不得把这些尿素袋子扔了,把尿素袋裁剪成裤子,做成了鼎鼎大名的尿素裤,这是中国当时唯一不用布票就可以买到的衣服。
还有人把尿素袋染黑,做成了更好看一点的尿素裤,但上面的尿素两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60岁以上的中国老人都对尿素裤印象深刻,这种裤子当时全国各地都有人穿,相当流行。
回想起当时的落后情况,你就知道中国的今天有多么不容易。为什么中国没有化肥厂?50年代苏联援建的第一批工业项目里就有化肥厂啊。苏联确实援建了化肥厂,中国也有不少化肥厂,但这些化肥厂技术落后了,和外国造化肥相比,产量低下,成本高昂。到了70年代,日本化肥的进口价比国产化肥的成本还要低。
当时的中国奇缺粮食,要增加粮食产量就要增加化肥产量,但现代化肥厂的技术中国当时确实搞不定。
1972年2月,毛主席趁国际局势好转,欧美国家愿意向中国出口技术和设备时,一口气拿出了积攒多年的43亿美元从美国买设备,造了26个现代工厂,其中13个是大型现代化肥厂,遍布全国13个省份。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四三方案,因耗资43亿美元而得名。
那可是1972年的43亿美元,懂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笔天文数字,要知道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时总外汇储备才不到2亿美元。毛主席在1972年一口气拿出了这么多钱,一半的目的就为了引进这个大型现代化肥厂。
在当时,这东西技术是真先进,所有的设备都要从美国进口,中国能干的只有土建。
那些设备中国当时是确实造不出来,技术指标高到不可思议。
不仅建造安装就花了3年多时间,连培训中国工人都要一年多时间,不然我们连怎么用这些设备都不会。
所有操作流程都是美国厂商指定的,不解释为什么,我们的人按照他们说的规章制度办事就行了。
要是不按照操作流程工作,一旦合成塔爆炸,那美国厂商可概不负责。
这,就是70年代的中国。
到了90年代,中国还是要依靠外国人帮我们建化肥厂,中国人随着这些化肥厂的建立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但这些化肥厂里的设备几乎是清一色进口。
整个世界上具备现代化肥产业链建造能力的国家,那就没几个。
能造现代化肥厂的国家,一定可以造高能炸药,一定可以造主战坦克用的高强度无缝钢管,一定可以造核潜艇必须用的高压外壳。
你觉得这玩意技术含量很低?
把设备放你家任你研究,你都没资格仿造,技术指标不够就是不够,光一个特种钢材就能把你卡的死死的。
一套合成氨装置中涉及到的技术数以万计,你慢慢研究去吧,而且很多技术都需要对应的整套工业化体系才能造出来,没有的话给你图纸都没用。
中国慢慢研究,慢慢突破。
到了90年代末,中国开始具备了维修现代化肥厂部分零件的能力,1996年上海焦化总厂2台汽化炉烧嘴损坏,用了国产零件维修只花了2万元,比欧美厂商的维修费便宜了20万元,当时我们还很兴奋的把这事放到报纸上宣传。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能维修的化肥厂零件越来越多,甚至部分化肥厂在建造时也开始使用国产零件了。
技术难关一项一项的突破,零件制造技术一个一个的掌握,特种钢的性能参数一年比一年高。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
中国现代化肥厂究竟是哪一年实现完全国产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我也没搜到新闻,因为这个过程是极为艰难,一步步实现的,每一年都攻克几处小难关,并不是某一年直接质变的。
但零几年的时候,中国肯定没办法把现代化肥厂完全国产化。
时间点,应该是2010年左右。
因为我这搜到了一个新闻,2018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感谢中国援建的现代大型化肥厂已进入投产状态。
现代化肥厂建造就需要至少3年,也就是说至少2015年前中国就具备了现代化肥厂的建设能力,考虑到第一个国产现代化肥厂一定是在中国建立的,验证成功后才会对外输出,这时间还要向前提几年。
同时,我在网上还搜到了关于中国化肥过剩的新闻,报道中说2010~2015年中国化肥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问题。
不用想了,这八成就和化肥厂零部件国产化有关,任何东西一旦实现国产化都直接把价格杀穿地板,同时产能瞬间突破天际。
所以,中国现代化肥厂实现全面国产化能力应该在2010年附近,就是没有媒体报道而已。中国化肥的产能过剩,让我们用上了世界上最便宜的化肥,最后中国以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粮食产量高居全球第一。
而现在,中国不仅对外出口化肥,甚至还对外出口整个化肥厂。只要你给钱,中国人什么都能造。
在中国帮印度建造世界最大化肥厂的事情发生后,网上有很多人说中国不应该帮印度建这个化肥厂,这是在给印度解决农业和工业的基础建设,能大幅提升印度国力,这对中国不利。
这么想你就狭隘了。
首先,帮印度建化肥厂解决印度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帮印度,也是在帮中国自己。
万一印度闹饥荒了,粮食少到了要饿死人的地步,十几亿印度人里涌出1亿人跑中国家门口往地上一躺,你怎么办?
不打你也不抢你,直接躺地上死给你看,你能不管他?真把几百万印度难民饿死在边境,爆发大型人道主义灾难,那中国也没办法向全球交代啊,最后还不是要管。
所以,印度不能爆发粮食危机,这个国家万一把当初非暴力不合作,躺地上死给你看那一招用起来,比他们拿着步枪要可怕的多。
其次,印度这个化肥厂是全球招标,欧美一样去投标了,论现代化肥厂的建造他们才是真正的老牌商家,只不过报价远高于中国而已。
即便中国退出投标,不帮印度造,也丝毫不影响印度把这个化肥厂建起来。
既然如此,为何不我们来造呢。
虽然这么多年印度信奉造化肥厂不如买化肥厂,买化肥厂不如直接买化肥,如今思想进步了一点,开始买化肥厂了。
但是,买化肥厂终究只是买化肥厂,而不是造化肥厂。
中国如今能掌握造化肥厂的技术,不是因为欧美当初在中国建了化肥厂,而是几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无数技术,整个产业链都在不断进化才最终获得的这项能力。
印度买我们的化肥厂,会反哺我们整个工业产业链,收回一些研发成本,效果和买我们化肥是一样的,甚至短期赚钱效果会更好。
买了化肥厂,不代表印度直接就拥有了建造化肥厂的全套工业体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还会反过来压制印度工业系统的进化,让研发这些技术的厂家更加的无利可图。
不计成本的去研发这些东西,一搞就是几十年,这种事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做的。
1949年的时候,印度粗钢产量是中国的10倍,焦炭产量是中国的3倍,印度工业体系远强于中国。
当时的中国,火柴叫洋火,铁钉叫洋钉,啥东西都要从国外进口。
而如今,中国居然可以帮印度造化肥厂,这代表中国已经攻克了整个现代化肥产业链上绝大多数的技术难关,零部件实现了高度国产化,否则不可能在成本上击败欧美老牌厂商。
联合国五常都具备独自建造现代化肥厂的能力,但印度不能。
化肥厂不代表什么,但你连化肥厂都造不出来,还没有氢弹,然后就想和五常平起平坐。怕不是在做白日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