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与1月WEO下调2022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不同,此次的WEO还将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也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3.6%。
IMF指出,乌克兰局势以及对俄罗斯的制裁预计将通过对两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对全球外溢效益,拉低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而这一局势恰恰又发生在新冠变异毒株奥米克戎的威胁刚有消退迹象之时。短期内全球经济仍将前景面临下行风险:乌克兰局势的缓和将提振信心,缓解大宗商品市场的压力,并减少供应瓶颈,但全球增长更有可能进一步放缓,最终导致通胀高于预期。
“总体而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了,与疫情开始时情况大致相当。各种因素前所未有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全球经济前景,而各个因素相互之间又在以难以预测的方式相互作用。”此外,IMF称,一些短期风险可能还会引发中期风险,并使得解决全球经济面临的长期挑战变得更加困难。
具体而言,IMF认为最突出的负面风险包括:乌克兰局势恶化、社会动荡加剧、疫情重燃、中期通胀预期上升、加息导致普遍的债务危机、地缘政治环境更广泛恶化、气候问题的持续紧迫性、多种经济前景风险之间的相互关联等。
主要经济体增速预期均遭下调
乌克兰局势升级使得IMF调降多个相关经济体的增速预期。IMF称,虽然无法获得乌克兰经济损失的精确数据,但乌克兰局势将导致其经济在2022年收缩35%。
而对于俄罗斯,IMF称,严格的贸易和金融制裁以及一些大型经济体的石油和天然气禁运措施都将严重影响俄罗斯经济。俄罗斯能源的主要消费国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计划,还将在中期继续冲击俄罗斯经济。基于此,IMF的基准预测是,俄罗斯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降约8.5%,在2023年进一步下降约2.3%。
此外,IMF认为新兴和发展中欧洲经济体也将受到乌克兰局势的影响。“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欧洲的GDP将在2022年收缩约2.9%,随后在2023年扩张1.3%。”IMF称,“收缩的主要驱动力是能源价格上涨对这些国家国内需求的影响和贸易中断,尤其是对波罗的海国家而言。乌克兰难民的涌入预计也将给这些国家的社保带来巨大直接压力,但劳动力的增加最终可能有助于中期增长和税收。”
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在IMF看来也是调降欧元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期的主要原因。IMF称,由于这些经济体是能源净进口国,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对大多数欧洲国家来说都是负面的贸易条件冲击,导致产出下降和通胀加剧。由于乌克兰局势和相关制裁进一步阻碍了一些关键产品的生产,供应链中断也损害了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因此,IMF将欧元区2022年的GDP增长率调降1.1个百分点至2.8%。各欧元区国家中,德国被下修的幅度最大,下调了1.7个百分点至2.1%。
最后,IMF认为虽然美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有限,但乌克兰局势也将削弱美国经济增速预期。同时,其他因素也会对美国的经济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在1月WEO中,IMF就已将美国2022年经济增速大幅调降1.2个百分点至4%,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的调降幅度最大。IMF当时给出的原因包括,美国推出的《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的财政刺激法案难产、美国提前退出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持续的供应链中断。此次,IMF又继续将2022年美国的经济增速预期调降0.3个百分点,因为为控制通胀,美国将更快地紧缩货币政策,乌克兰局势造成的混乱还将导致美国的贸易伙伴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到美国。
通胀走高预计将持续更久
在全球通胀方面,IMF称,伴随乌克兰局势的影响和全球物价压力的扩散,通胀预计将比1月WEO预期的持续走高更久。“乌克兰局势将在2022年严重影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在2023年严重影响粮食价格,因为粮食价格影响有滞后性。”报告指出。
基于此,IMF分别把2022年发达经济体平均通胀率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调升了1.8和2.8个百分点至5.7%和8.7%。不同于1月WEO预计2023年通胀将下降,IMF此次还同时调升了对2023年的通胀预期,预计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3年的平均通胀率分别为2.5%和6.5%,比1月预测提高了0.4和1.8个百分点。不过,IMF也强调,与经济增长前景一样,这些通胀预测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IMF指出,影响基准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乌克兰局势加剧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总需求供给失衡、需求从对商品需求转向对服务需求的再平衡以及劳动力供应仍然有限。
其中,报告称,虽然对不同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但能源和食品价格是导致2021的整体通胀上涨的主要因素。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能源成本大幅增加,这是欧洲总体通胀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助推了美国通胀,但程度小于欧洲。
在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粮食价格上涨对通胀飙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各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不同,影响程度取决于消费结构中粮食占比以及主要进口的粮食类型。”IMF分析称,“低收入国家尤其容易受到主食、谷物价格变化的影响,他们的饮食往往集中在某一种谷物上。小麦、玉米和高粱在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饮食中占很大比例,这些国家的通胀几乎完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包括中东和中亚在内的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样受到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IMF补充称,此次乌克兰局势以及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制裁还将强化这一效应,进一步扰乱粮食供应和化肥生产。不过,在亚洲,大米价格的下跌缓解了低收入国家消费者生活成本的上涨。
展望未来,IMF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在2022年持续上涨,然后在2023年有所缓解。期货市场显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在2022年分别飙升55%和147%,然后随着供应调整在2023年下降。类似地,食品通胀预计在2022年保持强劲(约14%),然后在2023年小幅下降。同时,由于乌克兰局势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2022~2023期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大幅波动。
本轮加息周期,新兴市场情况差于“2013年缩减恐慌”时期
与1月WEO一样,此次的报告再次评估了发达经济体加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
IMF称,历史表明,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尤其是美国突如其来的货币政策收紧,往往会导致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扩大两者间息差,导致后者货币贬值以及外部金融条件收紧。不过,IMF也指出,加息对各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尽相同,影响程度取决于它们的债务敞口以及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在加息背景下,债务水平较高、融资需求总量较大的国家通常容易承受更极端的压力。而与发达经济体有较强贸易关系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则较小。
但IMF警示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进入本轮货币紧缩周期与进入上一轮周期时的一些主要差异,会放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本轮加息周期中的脆弱性。比如,疫情导致的创纪录的债务水平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容易受到本轮加息的影响。中等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GDP比在2021达到60%,高于2013年紧缩恐慌时的40%,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中值更高,几乎达到2013年时的两倍。在此背景下,随着加息导致借贷成本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利息支出可能会大幅上升,给国家预算带来压力,使偿债变得越来越困难。约60%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已经处于债务困境或高风险困境之中。
此外,此前的紧缩周期通常发生在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中期内仍能保持高增长率,并能产生有利的溢出效应的时候。相比之下,当前的紧缩期是在新兴市场中期前景更具试探性、整体潜在增长比前几个周期放缓的情况下展开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意味着,总体外部环境现在也相当困难。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资产的敏感性。
不过,与上一轮加息周期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并非完全没有有利因素。IMF称,虽然各个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但新兴市场的外部缓冲整体仍保持健康。比如,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占进口比例看起来相对健康,超过了2013年缩减恐慌时期和2018年紧缩周期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