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感觉良好!
02,感觉良好!
03,感觉良好!”
随着三位航天员的接力汇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圆满成功!
“你们感觉良好,我们就安心”
三名航天员陆续出舱
↓
翟志刚出舱后微笑招手
航天员翟志刚进入到医监医保车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
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
航天员王亚平进入到第二辆医监医保车
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
对着镜头“比心”
航天员叶光富进入到第三辆医监医保车
细心的网友发现
三辆医监医保车上的字样也各不相同
回家之后第一顿饭吃些什么?
面条、馒头、小米粥、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榨菜、川味香肠、黄瓜、西红柿、西瓜……
航天员回家第一顿饭非常丰富都是个性化定制
再来看看返回舱成功着陆的画面
↓
返回舱呈直立状态
现场建立工作区
多单位协同配合处置工作
现场还有小动物来见证历史
返回之前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姿态调整、轨返分离等动作↓
第一次调姿
第二次调姿
返回制动开始发动机点火让飞船减速
返回制动结束,进入惯性滑行阶段
乘组报告“感觉良好”
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迎接航天员回家
东风着陆场地广人稀,
视野开阔空中和地面分队赶往目标地点
“黄河发现目标”
即将进入黑障区
返回舱出“黑障区”
返回舱从天空降落瞬间
航天员说“好久没感受重力的感觉了”
欢迎回家!
降落伞约有1200平米
返回舱附近冒出白烟是在排除多余燃料
神十三航天员回家有哪些步骤?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再入返回,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踏上回家之旅。
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
在踏上回家之路前,神舟十三号乘组给空间站进行了大扫除,并向地面工作人员敬礼致意。
天和核心舱传回画面,告别了相守半年的神舟十三号。
返航前,航天员要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其底部温度将高达上千摄氏度,舱内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现象,还会经历4-6分钟“黑障区”,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
神十三返回地球大致分5步:①分离撤离:人上“神舟”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②制动离轨: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③惯性滑行:等待再入时机,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④再入大气层:返回舱穿越黑障、经历考验;⑤着陆:开伞、反推、落地。
“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将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设计师刘庆博告诉记者,大约7.5小时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开始分离,随后经过返回制动、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前调整姿态、进入大气层后采用升力式控制、弹伞舱盖开伞、抛防热大底、推进剂排放、反推发动机工作等过程,最终返回舱实现平稳着陆。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三号不仅是目前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将成为返回速度最快的飞船。此前,神舟十二号返回时绕飞地球11圈,历时一天多;而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施绕地球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仅需几个小时。
“飞船绕飞地球是为了等待返回时机,同时地面还需要在这段时间进行参数注入和策略制定等准备工作。”刘庆博说,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使绕飞减少到5圈,不仅提高了返回任务执行效率,而且让航天员返回体验更加舒适。
飞船首次快速返回,对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十余种典型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跨范围广。为应对极具挑战的快速返回模式,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在6个月前就投入了回收任务的桌面推演和专项训练。
航天员落地后见到的第一个人是谁?
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任务中,开舱手苏黎明可能是航天员落地后见到的第一个人,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他不断向前辈请教,一次次预演与航天员对话的场景——“神舟十三号乘组,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
在2021年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任务中,苏黎明曾担任国旗手,在舱外展开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他都需要做些什么?一起来看看↓
返回区域处于什么地方?
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已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