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人揪心,让全球经济动荡,却让某些实体迎来了春天。
对于一向默默无闻的药厂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挣钱机会。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了,他们挣了多少钱?
或者更准确地说:和以前比,多挣了多少?
先来看欧美大型制药公司的业绩。
今年2月15日,全球药企收入排行榜上,辉瑞成了当之无愧的冠军。
财报显示,2021年辉瑞的收入为81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92%;
普通股东到手的净利润是21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57%。
这都大大超过了疫情之前的业绩。
光是两款主打药物——新冠疫苗和新冠口服药 Paxlovid,就占了运营收入的近一半。
也就是说,辉瑞靠疫情,直接赚了400亿,相当于2546亿人民币。
而这两种药物,将继续为辉瑞的研发提供资金和动力。
分析师雄心勃勃地定下目标,这还不是辉瑞的最好水平,还要充分开发潜力,争取2022年创收1013亿美元。
可能光提数字,大家没什么直观感受,那就和其他药厂对比一下。
辉瑞不仅是第一,而且遥遥领先,和排名第二的瑞士罗氏制药拉开了132亿美元的距离。
说到第二名,那罗氏的生财之道又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也是新冠。
罗氏模仿辉瑞的路线,发展诊断业务,在欧洲推行新冠抗原测试试剂,带来了51%的高增长。
而与辉瑞一同研发新冠疫苗的德国制药公司 BioNTech,去年卖出26亿剂疫苗,全年收入为190亿欧元,净利高达103亿欧元。
2022年的订单也牢牢握在手:高达24亿剂的疫苗,将带来130亿至170亿欧元的收入。
谈到另一个靠新冠崛起的公司——莫德纳,就得多说两句了。
诚然,莫德纳没有辉瑞那么强的势头,但也算是靠新冠改变了命运。
莫德纳这个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研究mRNA技术,而且成果颇丰,拿专利拿到手软。
可惜的是,苦干了10年,专利都没派上用场,也没有什么产品,运营全靠政府的资金撑着。
2018-2019年,莫德纳的股票长期徘徊在10一20美元左右,公司长期亏损。
转折点就发生在2020年。
大流行开始后续,莫德纳依靠多年的积累,迅速推出了新冠疫苗,就此正式“出道”了。
2021年的上半年,莫德纳的收入为59亿美元,利润高达40亿美元。这几乎完全来自新冠疫苗。
2021年,莫德纳共售出疫苗8.07亿剂,收入177亿美元,净利润122亿美元。
不仅一举弥补了之前的亏损,还大赚一笔,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莫德纳公司2016-2021年收入图
莫德纳甚至把退休了的CFO大卫·梅林(David Meline)又返聘回来了,让他为公司的发展操盘,稳住疫苗销售,将莫德纳转型为一家商业公司。
梅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因为钱实在是太多了……
莫德纳股票期权的价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几乎翻了三倍。
近日,莫德纳终于找好了下一任CFO人选。
梅林再度退休时,手里多了4200万美刀。
上个月,莫德纳宣布,签署了210亿美元的 Spikevax 新冠疫苗预购协议,将在2022年正式销售 Spikevax。
看来今年,又是老莫(劳模?)鸿运当头的一年啊!
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Vaxzevria,去年卖出25万剂,创收39.81亿美元;
这个水平仅次于阿斯利康的明星肺癌药物泰瑞沙,成为它们去年的第二畅销产品。
再说说为一针疫苗而生的——强生。
2021年,强生公司制药部的总收入为520亿美元,光新冠疫苗就贡献了23.85亿美元。
这收入甚至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
不过这还不是终点,预计强生2022年新冠疫苗的销售额为30亿美元~35亿美元。
去年11月,一项研究表明,辉瑞、BioNTech 和莫德纳每秒钟靠卖疫苗赚1000美元。
毫无疑问,这些现金流成为了医药企业发展的引擎。
他们打算在未来五年推出更多、更成熟的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在全球建厂。
例如将目光投向亚洲的 BioNTech ,正在新加坡建厂,作为东南亚地区总部。预计明年开张,开启高度自动化的 mRNA 生产。
届时,mRNA 疫苗的年产能将大大提高,再度成为创收的黑马。
即使新冠已经过去,但仍可以靠 mRNA 技术大赚一把。
欧美制药公司的钱包鼓了。咱中国的医药公司业绩又如何?
天津九安医疗,最近为人津津乐道。
这个公司以前就是生产传统的医疗器具,血压仪,体温计这类,一直业绩平平,2015年和2017年甚至出现了亏损。
谁想到2020年之后,体温枪大卖;随后,该公司生产的新冠抗原家用自测 OTC 试剂盒获得了美国FDA EUA的授权,在美国热卖。
公司收入一飞冲天,甚至达到了日进1.5亿——堪比印钞机!
根据他们的最新财报,2022年第一季度也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净利润高达140亿元—160亿元,同比增长36707.43%-41965.63%。
这只股票也成了“妖股”,两个月间狂飙超过11倍。
另一家提供核酸检测的公司——达安基因,在过去两年内爆发式增长,净利润超60亿元。
最近,我们拿下了辉瑞新冠口服药的国内授权:今年3月份,两万盒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运抵上海。5家中国药企和辉瑞签订了和合同,授权进行仿制生产Paxlovid。
受此影响,中国的医药股也是涨疯了。
总的来看,新冠的确让药企猛赚了一笔,让许多企业转亏为盈。
往好里说,这撬动了巨大的供应链生产,促进医学的进步。
另一方面,如此的高利润也引发了一场广泛的忧虑:是否有医药公司,在巨大的诱惑下放弃了道德底线,制造并投放病毒,然后卖药,吃尽新冠红利?
答案各有猜测,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在后新冠时代,制药巨头还是会快马加鞭,不断制造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