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2014年顿巴斯战争前的资料,乌克兰的作战部队最多只有10万,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29个常备机械化战斗旅、24个国警队旅团、12个一类预备役机械化旅、25个二类预备役步兵旅,90个旅团40万武装,这才是真实的乌克兰武装部队。
2.俄罗斯的兵力是40万地面部队,可动用20万。在武器装备没有代差、战斗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要想确保发动围歼战,进攻方兵力需要达到防御方的三倍。这个兵力对比原则至今都适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为了对付伊拉克50万军队,美国及盟军的总规模接近100万,足见战争中兵力多寡的重要性。
3.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也是20万进攻40万。但是早在开战之前,伊拉克的大小将领都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重金收买、投敌叛变了。黄金开路,因此伊拉克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
4.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是负责对内反间,同时也负责在独联体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收集情报的机构。在3月初乌克兰战争陷入僵局后,肩负对乌克兰渗透颠覆重责的FSB五局正副局长被正式逮捕,而他们面临的指控是贪腐。伊拉克战争和乌克兰战争结局为何不同?答案或许已经很清楚了。

接续3月24日的重磅文章《惊人反转,乌克兰兵力已是俄罗斯2倍》,这篇也是进一步延伸,关于俄乌战争真相揭秘的重磅文章。

全世界都低估了乌克兰的军事实力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40多天,战果战局震惊了所有人的眼睛。原本“一小时占领基辅、三小时占领全国”的战争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战争因为美国拱火和普京误判而爆发,但是俄罗斯打成这个烂样子,在开战时就已经能预见到了。

在1月底,美国拼命拱火,大举炒作乌克兰局势时,我的文章就指出——当时俄乌双方在边境集结的兵力大致都是12万。
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以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为参照,12万俄军就想大举入侵甚至攻灭乌克兰并不现实。

进一步说,从双方的现役总军力来看,俄罗斯地面战斗力量(陆军、空降兵、海军步兵)总人数40万人,乌克兰地面战斗力量24万人(含陆军、空突、海军陆战、国民卫队、边防卫队)。
俄罗斯全军压上达也不到两倍优势。再考虑到合同兵与一年义务兵比例,真正能投入作战的最多只有20万。

而战争的基本原则,早在《孙子兵法》里就说过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在武器装备没有代差、战斗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要想确保发动围歼战,进攻方兵力需要达到防御方的三倍。这个兵力对比原则至今都适用。

面对乌克兰12万前线部队、24万军队,俄罗斯起码得调来40~50万可用的大军,才能确保干净利落地吃掉。
而俄罗斯的整个地面战斗力量常备军也就不到40万人规模,实际能出动的不过一半也就是20万人。

因此要想达成速战速决的目标,俄罗斯得先扩军一倍。当时这个推论大部分读者都认同,也有部分读者不信。
这也难怪,毕竟在网络上几乎所有的“公开资料”里,乌克兰军队最多也就10来个战斗旅、作战部队不过10万的样子——因为这是2014年顿巴斯战争前的资料。

如果乌军一直是那个样子的话,俄军出动20万大军,消灭乌军也能做得到。但现在已经是2022年而不是2014年了不是?

真实的乌克兰武装部队
下面这张图才是乌克兰现役部队六年从12个机械化旅扩军到26个机械化旅(蓝色数字)后,15万人一线机动战斗兵员的战前布防态势。
这样看上去就相对充实了许多(14→29),东部用于包围顿巴斯的9个旅也很扎眼,但只看这29个旅,依然有很多不足。

例如,南部面对克里米亚方向防御空虚,大门洞开。北部的首都基辅也缺乏守军,只有一个72机械化旅在纵深的白采尔科维(白教堂)可以赶来。
还有,整个西部的预备兵力也不够,对北方白俄罗斯方向的防御也很空虚,只有14机械化旅和61猎兵旅在日托米尔州。

但这29个常备机动旅只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部分而已。首先把常备的5万内卫部队国民警卫队24个旅团(黑色数字)加上,这显得就充实了许多。
基辅一下有了4个卫戍旅团,哈尔科夫也有了3个。南部和西部的纵深方向也有了卫戍部队,另外还有一些城市的独立营没有上图。

国民警卫队虽然是内卫部队,但接受的是一样的正规作战特别是城市作战训练。
其中还有大城市的3个旅2个团(黄色数字)配备坦克、步战车、炮兵,编制等同于正规陆军,是可以参加高强度野外战斗的机动部队。

另外继承苏联体制,乌克兰还有边防军。资料显示,苏联留给乌克兰的边防军就有1.7万人规模。
要知道当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都是苏联内的行政区划无需边防,西部的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也是华约阵营盟友。

2003年乌克兰边防军改制,从军队编制改为特殊执法部门,法定编制规模50000人,包括8000文职。
虽然乌边防局是执法部门,但是2014年后的乌克兰局势不允许他们只作为警察存在。

除了口岸警察和文职,乌边防局由地面部队,海警队和空中支援力量三个部分组成,战斗力量约2万人。像开战之初传得火热的蛇岛士兵,就是边防局的守岛部队。

而乌边防局在东乌地区更是有自己的武装边防支队,他们既负责过境关卡检查站,也经常与俄族武装交火。
现在在马里乌波尔,参与防御的就有边防局的第1边防支队。

但这还不是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全貌。之前说过,乌克兰防御的秘诀就是完整的三级动员机制。
从2015-2018年,首先组建了4个坦克旅(深紫数字)、8个机械化旅(黄色数字)一共12个一类预备役旅。利用了编余的坦克装甲车辆和逐年增多的退伍老兵。

这12个旅是乌克兰最低调、信息相对最少的部队。但和苏联时代的设计一样,它们是秘密的胜负关键手。
一类预备役旅(装甲机械化)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二线,以及西部后方,提供了战争中至关重要的预备队。

29个现役旅下辖33个坦克营1000辆坦克,至少83个基本机械化的步兵营(部分旅有4个步兵营)
而12个一类预备役旅也有20个坦克营600辆坦克,以及28个机械化步兵营。相当于在战时扩增了40%的力量。

2018年,随着一类预备役旅的编组完成,以及历年顿巴斯轮战退伍老兵的继续扩大,乌克兰把之前的二类预备役部队——每个州至少一个的国土防卫营扩编为旅。
二类预备役旅(步兵炮兵)每个州一个(人口多的基辅州和基辅市各一个),一般分区下辖六个营。总数是25个旅、150个营。

今年1月中旬,乌克兰国土防卫部队已经进行了预动员,边境州的国土防卫旅已基本征召到位。而到2月战争爆发后,13万预备役士兵也在几天内快速到位。

把一类、二类预备役旅都标绘到图上,才发现乌克兰在前线、边境、后方、纵深、重点地域,都配备了足够的兵力(当然也不是没有漏洞)。

29个常备机械化战斗旅、24个国警队旅团、12个一类预备役机械化旅、25个二类预备役步兵旅,90个旅团40万武装,这才是真实的乌克兰武装部队。

所以,这张图才是全球公开渠道独一份,乌克兰军事力量(地面战斗部队)最完整的战前布防图(横屏观看)。

以为是软柿子,结果是铁核桃!
八年时间,乌克兰从一个不设防的永久中立国,变成了千里江山千里营。这就是为什么俄乌战争打成了现在这样的根本原因。
在乌克兰快速动员起来的超过40万防御军队面前,俄罗斯的20万进攻大军就显得太轻佻了。

早在上一篇文章,就有很多人在问,乌克兰的真实兵力,难道普京不知道吗?现在看来,普京本人当然不知道。
普京就是在不知底细、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贸然踏入了乌克兰这个大陷阱,就这么轻易地押上了国运。

那么,普京连俄军自己有多少兵力也不知道吗?
不至于吧!40万地面部队,可动用20万,作为最高统帅,难道连这也不知道吗?
这应该还是知道的。如果俄军当初就以20万大军集中兵力解决乌东地区,现在的情况应该好很多。

那为什么2月24日,俄军一出手就打出了四面围攻、兵分十路,一副灭国之战的气势呢?
而且最初几天投入的兵力还只有区区1~2万,过了一周也不过5~6万呢?怎么对自己的军队就这么有信心,对乌克兰军队就这么不屑一顾呢?

一些人提出了“俄军火力经验占优”、“俄军正义之师气势占优”等等禁不起考验的推断。

因为正常战争中,进攻方规模和消耗需要在防守方3-6倍以上,才有攻克的可能。这才有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这个比例在一战的机枪堑壕战时代,往往是6倍以上优势仍然难以攻克。
到二战及以后的战争中,因为内燃机的应用,坦克和飞机的普及,攻防比例一般也仍然要达到3倍以上,才能顺利攻克。

海湾战争,美国可不敢掉以轻心
还有人说,俄军对乌军享有军事技术的代差。可是,俄军对乌军的代差体现在哪里了?不都是在苏联遗产基础上打仗吗?
还有人说,俄军就像海湾战争的美军财大气粗,乌克兰军队就如同萨达姆伊拉克,乌合之众不足挂齿。
可是,到现在打了45天,乌军哪里表现得像乌合之众了?俄军又哪里体现出海湾战争美军的精确制导打击、空地一体突破了?

就拿1991年的海湾战争来说,美军前线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在面对伊拉克这个相对弱小对手时,都要求美军人数上必须尽快占据优势。
当美军投送到沙特基地的人数超过伊拉克时,他说这时候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此前一直担心伊拉克先手进攻,把美军赶下海。

然后等到多国部队总兵力近百万,又经历了36天的高强度空中精确打击,这才展开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干净利索地四天时间收复了科威特。
为了对付伊拉克50万军队,美国及盟军的总规模接近100万。而且调来了冷战前线——欧洲驻德集群最精锐的第五军、第七军,光“左勾拳”行动就出动了35万人。

就这样,美军也并没有追击伊拉克军队,放他们回国了。这足见战争中兵力多寡的重要性,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很重视。

再往前推,1989年底美国干预巴拿马,明明美军南方司令部1.3万人就驻扎巴拿马,还从本土空运了1万多人,出动了最新的F-117隐形轰炸机投弹。
美军总兵力2.7万人,对付巴拿马最多1.5万军警(实际参战约6000人)。
1983年干预格林纳达,面对只有2000人的格林纳达“军队”,美军也出动了陆海空三军近1万人。可见,杀鸡就得用牛刀,没有绝对的实力千万别越雷池。

当然,伊拉克战争就是20万进攻40万
当然,对于网络主体的80后、90后来说,海湾战争太过遥远,那时都还不记事呢。对大部分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战争莫过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了。
的确,是这场战争塑造了很多人“大国打小国”的基本概念认知。很多人回想这次战争,能记起的就是一个美军第三机步师,旅游一般就把伊拉克占领了。

实际上,美军也调集了20万人马,包括第四机步师、第一陆战师、第十山地师、第八十二空降师等部。对付已经残破的萨达姆40万人马。
没错,伊拉克战争就是20万进攻40万,却打得像砍瓜切菜一样。

印象更深的是张召忠老师在电视上急得团团转,伊拉克军队的反击呢?共和国卫队的装甲师呢?都打到巴格达市中心了,伏兵怎么还没出动呢?
确实,张老师当时的确不知道,早在开战之前的漫长岁月,伊拉克的大小将领全都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重金收买,暗通款曲、投敌叛变了。

因此,伊拉克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这样,美国陆军把外界原本以为的重装甲对战变成了35天的武装游行。当然,这些内情,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所以,这才是美国2003年伊拉克战争20万轻取40万的真相!金元开路!战前收买!
两相对比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触及这次俄乌战争的最高机密!

20万进攻40万,究竟谁给普京的勇气?
说实话,开战时我们也没能完全洞悉,为何莫斯科就真的认为自己的20万就能打赢乌克兰的40万?
当然其中部分原因包括俄决策体制、宣传口径(这部分打算放在战后总结里写)。但真正根本的原因在这里: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克格勃(KGB)的职能机构一分为三,分别是FSB、SVR和FSO,前两家加上GRU,组成了俄罗斯的主要情报部门。

▎联邦安全局(FSB)继承了著名的卢比扬卡大楼
联邦安全局(FSB)负责对内反间,同时也负责在独联体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收集情报;以原KGB第二总局为主体聚合其他局构建,普京在90年代后期就当过这个机关的局长。
对外情报局(SVR)负责对外情报,负责在前苏联国家收集以外情报,需要外语能力和人力情报网,继承原KGB第一总局。

▎对外情报局(SVR)总部位于莫斯科郊区
联邦警卫局(FSO)负责保护国家高级官员,尤其是俄罗斯总统,继承自KGB第九局,位于克里姆林宫。
另外就是苏军的情报机关总参情报局(GRU、格鲁乌),延续不变,全称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

FSB一直是克格勃最受关注的老大,乌克兰也是这个部门的负责范围。具体来说,是FSB五局(国际关系局)的责任范围。
FSB五局局长是谢尔盖·奥雷斯托维奇·贝塞达 (俄语Сергей Орестович Беседа,英文转写Sergey Orestovich Beseda),1954年出生,2009年(55岁)起担任五局局长,经历了乌克兰危机全过程,至今已68岁。

谢尔盖·贝塞达的衔级相当于俄军上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俄罗斯其实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但凡强力制服机关——应急情况、司法、检察、外交甚至俄铁,都有衔级而且职位可对应。
像颇为知名的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弗拉基米洛夫娜,就因克里米亚总检察长职位晋升为“三级司法执事”(三级大检察官),相当于军队的少将军衔。

▎波克隆斯卡娅,乌克兰两杠两星、两杠三星——中级和高级法律顾问(可称为司法中校、上校)与俄罗斯一颗金星(司法少将)时期的制服
这也让众多被迷得五荤三素的人昵称她为“总检察长大人”“少将大人”,二次元动漫形象一大堆。

话说回来,FSB五局副局长是阿纳托利·博柳赫(Anatoly Bolyukh),相当于中将军衔。
这个部门负责对十几个前苏联国家的情报渗透,尤其当乌克兰竟然成了俄罗斯的第一敌人之后,真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

然而,就在3月初乌克兰战争迅速陷入僵局后,这两位负责对乌克兰渗透颠覆重责的FSB五局正副局长,先是被调查,然后是被正式逮捕。
现在,两位局长已经被转移到著名的Lefortovo(莱福托沃)监狱。他们的案件由调查委员会军事调查部(GVSU SK)进行调查。

然而,比起错误情报(渎职)和更为严厉的指控——将开战情报外泄美国(通敌、泄密、叛国),这两位局长他们面临最大的罪名却是——贪腐!

都是黄金开路,大国20万进攻中等国家40万的满满自信;35天溜达到巴格达的悠闲,35天折戟基辅的狼狈,伊拉克战争和乌克兰战争究竟有何相同和不同?
好吧,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这并不难),这个问题的答案_______就能令人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