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无念,头图来自:IC photo


又一年清明小长假结束了,今年清明节你去看电影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毕竟,且不说多个地方的影院仍然处于关闭,就算是想看,也无片可看啊。


确实,我们在之前就曾说过,虽然还是有个别好莱坞进口片仍在苦苦撑着大盘,但随着清明档一众国产片的接连撤档,今年清明档从明面上来看,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截止至4月5日18点,清明档三天大盘达到1.13亿+(含服务费),平均一天不到4000万,位居近十年电影市场所有三天小长假档期中(含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的历史最差。



由于疫情,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去分析今年的清明档大盘,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情报君仍然希望,电影市场的冷只是一时的,随着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我们仍会迎来观众重新走进影院的那天。


进口片包揽前三,华语片一枝独秀


虽然今年清明小长假几乎失去了“档期”的热度效应,但我们还是不妨来看看档期内各个片子的表现。


清明档三天,票房报收不到1.2亿,总场次62.81万场。相比去年清明档8.22亿,同比下降了85%。放在去年,还比不上4月5日一天的大盘报收。而总场次相比去年的123.28万场,也削减了近50%,当然这是由于目前全国影院营业率不及一半所致。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清明三天3号到5号,前两天的全国影院营业率分别是47.7%和46.34%,始终维持在一半以下。而由于今天的营业数据要到明天凌晨才能公布,估计不出意外的话仍会在45%左右,但整体趋势依旧是下滑的。


和营业率一样呈递减趋势的,还有三天的单日大盘。3号假期第一天,适逢周日,以4657万票房勉强位居三日内之首,总场次21.7万场。4号周一,4582万票房与前一日基本持平,总场次20.7万场。而截止4月5日18点,票房2142万,不及前两日一半,总场次20.36万场。



其实今年清明档的假期安排和去年比较接近,因为都是4.3~4.5号放假,相比2018、2019年的4.5~4.7号放假,其实档期前置对于整体大盘的提前盘活,还是有相当显著作用的。比如去年,由于3号是假期首日,也是一个周六,2号周五就已经有清明档新片上画了,直接助推周五当日大盘超过1.5亿,也把4月的市场热度提前抬升了。只不过今年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而从档期内的具体影片来看,今年清明档的票房冠军是索尼的动画片《精灵旅社4》,三天内报收2720万+,大盘占比接近1/4。影片于3号假期首日上映,首日当天就取得了1134万的票房,第二天依旧保证了1000万以上的进账。坦白来说,作为一部热度一般的动画片,而且还是一部很久前就已经释出网络资源的老片,这样的票房走势其实是不错的。


第二名则是上映一周多的《月球陨落》,三天报收2325万+,大盘占比1/5,目前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14亿。回看本片上映后的票房走势,虽然并没有带动市场热度的攀升,但整体相当稳健。上映后一周内基本上以30%多一点的排片,都能砍下差不多35%以上的大盘占比,发挥平衡,没有出现过排片倒挂的现象。即便是进入4月清明档,更是内杀进档期内亚军,实属不易。



第三名是清明档上映的新片《密室逃生2》。和《精灵旅社4》一样,本片同样隶属于索尼,且较早释出网络版资源,因而票房走势不算特别理想,三天内报收1770万,大盘占比15%。另外,三天内本片也出现了略微的排片倒挂现象,相比《月球陨落》,竞争力不算明显。


清明档前三名都被进口片包揽,直到第四名,才是一部华语片《边缘行者》。本片定于4.15全国公映,且在4.2日起连续多日开启点映活动,目前的点映累计票房已经接近2000万。作为档期内唯一一部比较具有卖相的国产新片,本片也成为了今年清明档华语片的“一枝独秀”,点映范围和强度之大,不亚于正式公映。连续三天排片占比位居当日第四,票房占比也都达到了10%以上。



清明档的第五名,是上映了半个月之久的《新蝙蝠侠》,档期三天内票房报收近千万,累计票房1.33亿。随后第六名则是更早的《神秘海域》,累计票房刚突破一亿。清明档票房第七到九名还是春节档的片子,分别是《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熊出没·重返地球》。第十名则是《花束般的恋爱》,目前累计票房接近9000万,正朝着《小偷家族》在国内的日本真人片票房冠军做最后的努力。


整体看来,这就是今年清明档各个影片的表现情况。但假设没有疫情呢?


如果没有疫情,电影市场正常运转,热度和去年持平,影院营业率达到90%以上,且按照之前的档期局面,《人生大事》和《神探大战》都具备档期内票房破两亿的水平,而《一周的朋友》和《你是我的春天》也拥有一定的类型优势和话题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今年难以复制去年的佳绩,但超过2018年(6.87亿)、2019年(6.98亿)的清明档成绩,或许并不是难事。


当然,这也只能是如今的一种“求而不得”的想象了。


重申中小档期的重要性


聊到这,其实今年清明档的整体情况,就已经告一段落了。


可以看到,整个清明档,严格意义上公映的新片,只有《精灵旅社4》和《密室逃生2》,而这两部其实也都算是老片了。就连开启了点映的《边缘行者》,都被当作是正式公映一般尽可能多地去排片,为的就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这也基本可以看出影院方面临的惨淡处境了。



仅以情报君个人经验而言,我在2号晚七点选择了一场黄金场次大厅的《边缘行者》观看。该影院位于北京市某著名商圈,且常年位于全国影院年度票房收益的前列。就是这样一个一线城市重要商圈区域的影院,当场也仅有十人左右的观众。而该影院在当天排了多场《边缘行者》,且大多为黄金晚场的大厅,但即便如此,这部清明档唯一一部新片,依旧没有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


取而代之的,同样是假期内,情报君亲自经历的,以及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所见,几乎北京的各大公园等开放的公共游乐场所及景点,基本上都人满为患。春游、露营、野餐、踏青……各种活动,好不热闹。一方面,天气转暖,北京市的疫情控制较好,人们出游心情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外地疫情的不确定性,过往选择跨省市乃至跨国出游的市民,今年大多也都倾向于在市内游玩。


难道是因为出行旅游的人次分流掉了前去看电影的观众吗?其实也不然。仅以去年来看,根据文旅部数据,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而去年的清明档依旧创下了票房纪录。可见,看电影跟外出游玩,二者本质上并不冲突。



所以,这似乎成为了当下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困境:好像确实没有什么人去看电影了。


硬要分析的话,个中缘由十分复杂。有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的人们还都封禁在家中;也有电影市场内容匮乏的缘故,新片断供,市场一片萧条;甚至还有高票价等因素,人们会觉得电影消费和体验回报并不对等……总之,即便我们不愿承认,但这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当下这个环境里,电影好像确实不再是人们娱乐休闲、社交活动的首选了。


当然了,情报君依旧认为,造成当下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不再去影院看电影了,而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大家都不想看,也没啥兴趣。甚至退一步说,对于一二线城市的观众来说,花50块钱以上的价钱看一部豆瓣5、6分的电影,实在是不太值得。而这种局面,显然不是作为消费者的观众,以及作为提供内容平台的影院方能够决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反复重申档期的意义,尤其是像清明档这样的中小档期,它对于市场热度的抬升,以及大盘的走势,其重要性是不该被忽视的。


纵观过去的十几年,电影市场化进程轰轰烈烈,仅以清明档为例,大盘容量也从2011年的7800万,上升到了2021年的8.22亿,体量增长10倍之多。一方面当然得益于市场容量的扩大,另一方面,档期本身也受到了重视,自身承载力也不断提升。这当然是一个双向获益的结果。


而像3、4月这样本身就比较冷的月份,这之中的中小热门档期就更应当凸显其领头意义了。去年整个4月,大盘报收24.97亿,仅清明档三天的大盘占比就达到了1/3。这样的创收比例,是日常的普通工作日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达到的水平。所以,如果连这样具备了先天性有利条件的小长假档期都不被重视的话,月度大盘还能指望什么呢?


当然了,或许会有片方会说,我们也想上啊,但是市场实在太冷,影院营业率又这么低,现在上肯定要面临亏本,谁愿意冒这个风险呢。


对此,情报君完全同意,也绝非是要苛责任何一部具体的影片。只是想说,就现在这个局势来看,其实并没有胜者,而未来的情况,谁又都不敢确定。但一直这么下去的话,电影院可能会进一步失去观众,等到那时再想要重新夺回观众的信任,恐怕就更难了。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不同档期,“贫富差距”只会进一步拉大。头部档期贡献全年票房大头,中小档期适时发挥优势,而普通的日常天数里,大盘的波动情况也只会越来越明显。而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对于具备大众性、娱乐性的电影来说,作为内容生产的行业,如果连内容本身都失去了竞争力的话,那说再多都无济于事。


目前,疫情形势仍不明朗,今年也过去了1/4了。虽然天气越来越明媚,但整个市场的春天不知何时才能到来。而从今年清明档撤档的这几部影片,势必也要前去抢占接下来五一、端午等假期的市场份额,而那时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恐怕谁也说不清。


2022年,我们已经失去了清明档,希望不要再浪费更多的档期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