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十年前的一部电影,竟然成功预言了新冠?
电影《传染病》,上映于2011年,由美国大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
他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鬼才导演之一。
虽然巨星云集,但这片子当时却没啥票房,豆瓣评分也只有6.8。
对电影的批评声一浪盖过一浪,外界直叹可惜,又是名导演的砸锅之作。
但是,自 2020 年初,新冠的消息传出以来,谷歌上搜索该电影的次数猛增,豆瓣评分也跳上了 7。
现如今,再看这个电影,感觉一切真的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
影片中,女商人贝斯到中国香港出差,在饭店里和一位厨师握了手。
于是,一种神秘而致命的病毒——MEV-1病毒,神不知鬼不觉地缠上了她。
原来,一只蝙蝠在吃了烂香蕉后,在猪圈拉粑粑,排泄物又被猪吃了。
第二天,猪被拉到饭店做成烤乳猪,大厨亲手操作。
此刻突然有人找他,他摸完生肉也没洗手,随便在围裙上擦了两下,就出去和老朋友贝斯握手合影了。
过后,贝斯在出差行程中,又将病毒传播到了商场、赌场、饭店、酒吧……
许多人当天就感觉身体不适,比如这个接触过贝斯使用过的酒杯的侍者。
回家路上,他随即发起了高烧,神志不清,死于车祸。
另一名密接者也高烧不退,口吐白沫而亡,脚上还长满了黑斑。
回家后,贝斯也出现发烧、干咳的症状,但她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在照顾儿子。
结果儿子也被传染,娘俩都不治身亡,父亲崩溃……
就这样,病毒开始疯狂传播,世界各地爆发了医疗卫生危机。
疑似病例源源不断,病毒有着极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这引起了流行病专家的注意。
通过采集病人的血液样本,四级实验室的化验结果显示,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全新的病毒,混合着蝙蝠和猪变异的基因序列。
而且还在不断变异……
世卫组织开会,表示这个病不仅致命,而且还会出现无症状感染,届时就更难控制了。
这个关头下,美国政府却犹犹豫豫,不想公之于众,怕会影响即将到来的感恩节庆祝。
由于封城不及时,短短8天,感染人数达到了9万。
专家预测,这个数字还会飞速增长,接下来的72小时内,世界各地会新增900万病例。
各地紧急调查密接并隔离,体育场放置病床,进行隔离治疗。
但仍然有许多人,因为自身没得病,不理解,问:“这不是瞎花钱吗?有必要吗?”
出现病例的地区,学校全部放假,政府要求家长要看管好孩子,不要在外面乱跑。
很快,疫情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里,引发了全球普遍的恐慌。
疫情到了第29天,已经有2600万人丧生。
骚乱越来越严重,城市里一片狼藉,人们为了救援物资大打出手,甚至发生了持枪入室抢劫事件。
社交网络上,一片乌合之众在混淆视听。
自由记者艾伦,扮演着“公民记者”的角色。
拥有1200万粉丝的他,忘乎所以地发挥,称自己高烧39度,在服用了连翘口服液后,奇迹般地退烧了。
由此误导人们“连翘可以有效抵抗新型病毒”,吸引了流量,大赚了一把。
人们病急乱投医,都到药店哄抢连翘,甚至有人不戴口罩。
工作人员宣布暂停销售后,人们情绪失控,丧失理智,一窝蜂地冲进药店,开始打砸抢。
在恐惧无助之下,文明的基底,不堪一击。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熟悉?
这像极了当时双黄连被误认为可以治新冠,遭哄抢的场面。
折腾了半天,却造成了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人们终于认清了这些都是愚昧的谎言。
病毒继续传播;
公共场所空无一人,
街上的垃圾也没人收;
大家出行裹得严严实实;
死亡人数太多,只能草草包一下,就地掩埋……
这种情况下,研发疫苗也成了当务之急。但医疗机构绞尽脑汁,用了很多载体,但只要注射进去,就被病毒吞噬了。
连经验最丰富的医学家也束手无策,只得干着急。
最后多亏一位老教授艾利博士亲自出马,冒着生命危险,用57号疫苗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疫苗。
他做出一个决定:放弃专利,无偿献给世卫组织,让人类尽快摆脱病毒的魔咒。
但是,疫苗数量有限,接种的人也要分出个先次。
万众瞩目之下,政府开启了摇号——类似彩票抽奖一般,在365个乒乓球上写上日期,按出生日期“摇号”。
一些被排在后面的人不满意了,开始抢夺疫苗。
政府不断加快生产速度,加大产量,到了疫情爆发的第135天,人们已经有序地进行接种,世界都松了一口气,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转。
画面一转:人类危机虽然正在解除,但现实中仍然有许多人还在奄奄一息地挣扎。
这场疫情还未结束。一些弱者还是会逃脱不及,成为牺牲品。
而另一边,医护人员将病原体永远地封存了起来。
这场战役,虽然反反复复,最终还是人类赢了。
电影的结尾最意味深长。
原来,病毒的起因是贝斯所在的美国跨国公司,为了搞开发,后半夜在香港砍树,惊扰了蝙蝠,蝙蝠飞进了猪圈,这才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危机。
兜兜转转,害死人类的是人类自己,再次阐明了人类和大自然共生的利害关系。
现在看看这电影,虽然没有往日好莱坞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也没有凭不死之身主导情节的主角,但其中反应的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都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呼应。
每个细节,都写实地描摹出病毒传播的过程。
与新冠毒株一样,电影中虚构的病毒也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不洗手而传播的。
现实唯一好在,新冠病毒疫情远没有电影中虚构病毒那么致命。
影片中经常提及25%的死亡率,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新冠的病死率在3.4%左右。
抗疫措施方面与现实也很像。
电影中,美国芝加哥市被封锁隔离。现实中,人类也经历了大规模封城。但影片没有忘记表现这其中的马脚:许多国家不再报道新冠的真实数据,政客只担心自己的统治,忘记了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这种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造成了民间更大的恐慌,民众和政府矛盾增加。
假药、阴谋论,现实生活也有迹可循。
亚马逊上的一些卖家谎称其商品“可以治疗新冠”,大发国难财。因此,亚马逊关停了很多账号,阻止了超过100万件商品的销售。
美国电视推销员吉姆·巴克,试图推销一种用银子做成的“新冠特效药”,还被阿肯色州司法部长起诉了。
而电影《传染病》的编剧伯恩斯,自己也成了阴谋论攻击的目标:一些人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他,指责他是某秘密组织的成员,试图控制世界。
伯恩斯说,假信息可能和病毒一样泛滥。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突然火了起来:编剧伯恩斯曾与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世卫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尽力从科学层面丰富这个故事。
他至今难以忘记他们告诉他的话:“疫情爆发,只是早晚的事。”
也许未经历疫情的我们未能感同身受,但处于困境的我们更能感受真实。
真实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