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入学时,学校是否曾要求你填写自己的单位职务和收入吗?你当时是什么感受?又是否如实填写了呢?

从现在起,家长们的这类信息,将不再被允许收集了。

4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其中,“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被首次提出。这一消息也在最近两天登上微博热搜,成为家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教育部官网截图

那么,教育部为何要提出这则要求?此前是否有学校收集过类似信息?这种行为是否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家长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当“家校共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一种共识,如果禁止采集家长职务等信息,是否会阻碍正常的家校互动呢?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和成都的多位校长聊了聊。

最新规定:

明确信息收集的边界,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4月1日,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这则《通知》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新的提法——“入学报名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通知》原文是这样说的:各地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之所以今年开始强调这一点,背景也不难理解。近年来,学校收集或者被认为“变相”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的新闻时有发生,且屡次引发舆论热议。

比如:2019年,深圳一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拍摄“我家的车”的照片,还强调合照中的车必须是家中的真车。舆论一片哗然,社会普遍认为幼儿园此举背后的真实目的令人怀疑,最终当地教育局介入调查,涉事幼儿园和老师向家长道歉。

2020年,西安一小学要求家长提供工资流水或社保,此举也被网友质疑究竟是“因材施教”还是“因财施教”?

公众敏感的神经为何一次又一次被触动?归根结底,无非还是涉及教育公平。

除了深圳和西安,记者检索还发现,2021年8月,有网友在问政平台反映,称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甚至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希望主管部门能对此行为予以禁止。该网友明确提出,希望“促进教育公平。”对此,北京市教委回复表示,相关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同时,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有业内教育人士表示,可能正是基于此前信息收集过度、收集方式不妥等问题,教育部今年的这一要求,算是给学校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明确了边界。

家长们怎么看:

部分表示理解,但强调学校应保护好信息安全

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布后,“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这一信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很多家长的热议。多数家长对此政策都持“双手赞成”态度,并希望“政策落实到位”。

有家长表示,很讨厌过分收集家长或家庭信息的行为,因为这些表格或多或少会涉及到家庭的经济情况、或者父母的工作情况。“一方面,担忧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转作商业化用途;另一方面,也担心学校或者老师可能会据此对学生区别对待,不利于教育公平。”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认为,理解学校登记基本信息的必要性,毕竟,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家长的一些家庭情况,是有利于日常教育管理的。“比如,如果学校得知孩子父母的工作单位都在外地,那么,平时就可以对孩子多一些生活上的照顾,这也不算对学生区别对待吧。”但这部分家长也表示,虽然可以接受学校登记个人信息,但希望能够做好信息保密,杜绝隐私泄露。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成都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自己孩子在入学时,只填过简单的工作单位信息,但没有详细到职务和收入,也没有再采集过家长的其他个人信息了。

仅有一位家长表示,自己曾被学校要求填写过单位职务和收入。但自己写得比较笼统,“收入也是按照城市大概平均水平编了个数字……这些毕竟涉及家庭隐私,平时我们也不会跟小孩聊我和他妈妈的收入等话题。”

校长们怎么说:

此举利于保护家长隐私安全,也能给孩子们传递正确的职业观

此外,记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声音认为,如果学校不了解家长的信息,是否会对家校合作带来阻碍呢?

近年来,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几乎已成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共识。例如在江苏,当地就曾展开深入的“百行百业进课堂”等活动,医生、警察、工程师、律师、演员等各行各业的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职业故事,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体验。

在成都,也有不少学校的家长课堂搞得有声有色,颇受孩子们欢迎。

那就有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学校对家长的工作单位、岗位、职业等信息全然不知,又该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呢?记者也跟成都的校长们聊了聊。

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马飞山认为,教育部出台这一规定,初衷应该还是为了保护家长隐私和保证信息安全。毕竟,在现实中,不排除一些教师在知晓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后,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与学生家长产生教学工作之外的利益关联,或者是导致一些不公正对待学生现象的发生。

但马飞山也表示,客观而言,在坚持非必要不收集、非自愿不提供的情况下,一些特定学生、特定情况下的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工作性质等信息的提供,其实是有利于班主任老师和心理老师对学生提供恰当的教育和帮助的。

另外,禁止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是否会影响家长进课堂呢。马飞山认为,完全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老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合适的选题,然后通过家委会征集,家长自愿报名的形式,来参与家长进课堂的活动。

郫都区华爱学校总校长杨霖也表示,禁止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并非禁止采集学生家长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所以这和家长进课堂以及家校共育并不冲突。

对于家长进课堂这类活动,杨霖指出,这确实是当下很多学校都正在做的,效果和反响也非常不错。因为家长资源是学校最为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它不仅能够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更能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拓宽孩子们的思维,弥补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不足,使家长成为学校的协作者、支持者。

不过,杨霖也强调了“教育应该是公平且包容的”,例如,在选择家长进课堂的人员时,应该注重选择职业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不要总是找所谓“高精尖”的家长,也应该推崇把基层工作做到极致的家长,这样才能给孩子们传递最正确的职业导向和价值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教育专家怎么看:

平衡家校权责,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近年来,不时有网友建言“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教育部此次明确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可以说是对网友关切的回应,也宣告采集学生家长职务信息的传统做法成为过去时。

对于此举,熊丙奇认为,也尚有一些可探讨的空间。比如,有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需要给予经济资助;有的孩子可能父母下岗失业或是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像这类信息,其实学校是可以且应该积极掌握的,否则可能导致帮困助学不及时。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可能会更突出。

包括现在部分地区也在强调老师们要重新发扬起“家访”的传统,其原意肯定不是让老师去学生家里打探隐私,而是保持好家校的充分互动、保障学生心理变化等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得,这是有利于因材施教的。

归根结底,对于学校来说,可能会有些为难的地方在于:收集家长信息,舆论担心教育公平;不收集,则可能影响类似帮困助学等工作。所以,这一矛盾的存在,也表明问题其实不在于是否收集这类信息,而是怎么使用这类信息——是否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熊丙奇建议,要解决这一矛盾,不妨考虑建立一个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由家委会参与到学校的办学管理和监督,或许是个办法。如发现有教师歧视对待学生,家长可以向家长委员会反映、投诉,家长委员会可以联合学校教师委员会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这就能有效监督教师履行职责,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当然,家委会的建立,也涉及到公平问题。熊丙奇认为,真正意义的家长委员会,应该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且独立运行。只有建立起能发挥办学监督作用的家长委员会,才能平衡家校权责,避免家长在处理家校关系时陷入囚徒困境。

因此,禁止收集学生家长职务、收入等信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治本之策还是在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推动学校实行教育家办学,或是可以尝试的抓手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