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刘先生,你认为,朝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从技术和现实层面来说,朝鲜的确有再度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必要。
因为朝鲜发展军备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威慑到美国本土。对于朝鲜来讲,要威慑到美国本土,两样东西缺一不可。一个是小型化可以用于实战的核武器,二是成熟的洲际导弹技术。光有核武器,没有洲际导弹,打不到美国;光有洲际导弹没有核武器,那样的洲际导弹只是无牙的老虎。也就是说,朝鲜必须要两条腿走路,而且要一左一右交替迈进,在核武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洲际导弹技术就必须要快速跟上。
然而,事实情况却是,过去这些年以来,朝鲜已经进行过五次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核弹试验,但是,在发展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上,则并不算太成功。而且,这种并不是太成功的洲际弹道导弹试验,还因为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美朝启动去核谈判而中止了长达五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过去五年中,美朝弃核谈判并不成功,并且已经事实上终止了。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战略与战术时机,重新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也就成为必然的事情了。
那么,最近一段时间,韩国国内刚刚完成了新一轮的总统大选,正处于现任总统文在寅即将离任而新当选总统尹锡悦又尚未就任的这样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再加上俄乌冲突的突然发生,把整个世界搞了一个鸡飞狗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门心思都放在如何对付俄罗斯上面,根本就无暇它顾,朝鲜认为,这就是自己再度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以完善相关技术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直新闻:我们看到,在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后,韩国、日本以及美国都在第一时间内给予了谴责。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朝鲜再度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试验,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而且也踩到了美日韩的红线。因为过去几年来,美日韩一直将朝鲜核试与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视为两条碰不得的红线。而朝鲜为了维持跟美国谈判的希望,过去五年来也一直保持相对克制,没有碰触这两条红线。因此,朝方的这一次试射,不仅碰触了美日韩以及联合国安理会的红线,而且也意味着,朝鲜与美日韩维持了五年的相互默契状态已经被打破了。
同时我们知道,虽然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东北亚局势尤其是半岛问题的深度介入方,但是,由于朝鲜并没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因此美国在应对半岛局势上,多少还是抱持着一定的超然心态,认为自己是来帮助日本与韩国的。然而,这一次随着朝鲜成功地发射了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也就意味着,朝鲜的核导问题已经不再单纯是半岛以及东北亚的内部问题了,而是事关美国本土的安全问题了,是美朝之间的问题了,同时也是美国再也躲不过去、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处理的问题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美国也并没有像过去那样,以空前严厉的制裁与密集的军事演习进行施压,而仅仅是给予了口头上的谴责。尤其耐人寻味的是,美方在谴责的同时,还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句话,说美朝外交谈判的大门并没有关上。我想,所有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美国仍然在试图安抚住朝鲜的情绪,并不想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也就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朝鲜这次对于战略战术时机的判断与把握是准确的,在当前俄乌局势使得整个西方世界正处于焦头烂额的情况下,美国压根就抽不出精力来处理半岛问题,更不希望看到中东欧与亚太局势同时紧张蜡烛两头烧的现象出现。
直新闻:那朝鲜在这个时候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又会对接下来的朝韩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除了我刚才讲到的这些因素之外,朝鲜这次试射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也跟韩国国内的政局变动是密切相关的。
大家知道,最近韩国新当选的总统尹锡悦,在外交路线上呈现出了一面倒的亲美倾向,他公开反对文在寅的“不追加部署萨德导弹、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不追求美日韩军事同盟”的“三不政策”。尤其是在对朝政策上,他更是对文在寅的和谈路线不屑一顾,扬言只要朝鲜发出了所谓的军事挑衅动作,他就将重新启动更为严厉的经济制裁,以及重启韩美联合军演,甚至是对朝鲜采取“先发制人”式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朝鲜选择在此时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既是在发泄对尹锡悦激进言论的不满,也是想测试一下政权变天之后的韩国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已经表示,虽然尹锡悦尚处于候任总统状态,但在重大政策问题上,他还是会跟尹锡悦做沟通,征求尹锡悦的意见。因此,我认为,面对朝鲜的这次试射,韩国也在第一时间内从陆、海、空三个方向发射了多枚导弹进行示威与回应,这种有别于过往的强硬做法,显然背后有着候任总统尹锡悦的影子。
而面对韩方的强硬做法,朝鲜方面也就更加不会示弱。根据美方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2018年被朝鲜炸毁的丰溪里的地下核试验基地,又开始出现了重新建设的迹象。与此同时,位于宁边的朝鲜主要核反应堆也已经全面复工。这些都意味着,朝鲜不仅会进一步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极有可能会再重启核试验来进行回应,半岛局势将因此而重新进入多事之秋。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