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搜救人员在广西藤县坠机现场发现的飞机残骸(手机照片)。新华社发(武警广西总队供图)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事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公众不约而同地密切关注着已于昨夜抵达现场的调查组,现场是什么情况?事故过程是怎样的?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有结论?大家急切地等待答案。

事故调查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事故调查是一项专业、系统、复杂的工作,与其焦急地等待消息,不妨先来梳理一下航空器事故调查都有哪些流程。

事故情况需要汇总哪些信息?

事故发生后,事发相关单位立即向事发地监管局报告事故信息;事发地监管局收到事故信息后,应当立即报告事发地地区管理局,同时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事发地地区管理局收到事故信息后,应当立即报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和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并且在2小时内以文字形式上报有关事故情况。

内容包括:

事发的时间、地点和航空器运营人;

航空器类别、型别、国籍和登记标志;

机长姓名,机组、旅客和机上其他人员人数及国籍;

任务性质,最后一个起飞点和预计着陆点;

事故简要经过;

机上和地面伤亡人数,航空器损坏情况;

事故发生地点的地形、地貌、天气、环境等物理特征;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品的载运情况及对危险品的说明;

报告单位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情况。

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事发相关单位向事发地监管局填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要求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初始报告表”,并且抄报事发地地区管理局、事发相关单位所在地地区管理局以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事发地监管局应当立即将审核后的初始报告表上报事发地地区管理局;事发地地区管理局应当在事发后24小时内将审核后的初始报告表上报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

工作组在现场的工作权限有哪些?

决定封存、启封和使用与发生事故航空器运行和保障有关的文件、资料、记录、物品、设备和设施;

要求发生事故航空器的运行、保障、设计、制造、维修等单位提供情况和资料;

决定实施和解除事发现场的监管;

对发生事故的航空器及其残骸的移动、保存、检查、拆卸、组装、取样、验证等有决定权;

对事故有关人员及目击者进行询问、录音,并可以要求其写出书面材料;

要求对现场进行过拍照和录像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照片、胶卷、磁带等影像资料。

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

按照《民用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程序》,我国境内的民用航空器事故由我国负责组织调查。负责组织调查的部门应当允许航空器设计国、制造国各派出一名授权代表和若干名顾问参加调查。

事故调查组在现场从哪些方面着手工作?


调查以独立、客观、深入、全面为原则。

查明事实情况;

分析事故原因;

作出事故结论;

确定事故等级;

提出安全建议;

完成调查报告。

(此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5)、《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及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手册》(DOC9756))

空难调查为何耗时久

以往重大空难初步调查报告最快出炉时间以月计。

一般情况下,空难发生后,在基本信息确定的情况下,调查组会在短期内发布初步调查报告;然而,空难调查往往错综复杂,困难重重,最终报告出炉需要多方参与,可能在事故一年甚至数年后才公布。

伊春空难:调查近两年发布报告

2010年8月24日,一架河南航空有限公司E190机型飞机,执行哈尔滨至伊春VD8387定期客运航班任务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机场进近着陆过程中失事,造成机上44人死亡、52人受伤。

8月25日,初步调查发现,没有人为破坏迹象。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判断和幸存者回忆,飞机在空中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失事飞机黑匣子已经找到。

8月28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式成立,成员来自国家安监局、监察部、民航局、全国总工会、公安部、国资委、黑龙江省政府等多个部门。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和专家组。

伊春空难事故调查涉及到飞机的制造商、运营商、运行人、飞行、维修、空管、机务、机场等八个方面。调查组的主要职责包括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认定事故的性质,查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处理意见,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预防事故的整改措施和针对性措施建议等等。

将近2年后,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调查报告,经调查认定,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议对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处以500万元罚款,并对19名责任人进行处理。

马航MH17航班:政治迷雾锁住真相

2014年7月17日,马航MH17航班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在飞行至靠近俄罗斯边界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坠毁,机上29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事发后,应乌克兰要求,此次调查由国际民航组织牵头,荷兰安全委员会负责调查技术原因,荷兰、马来西亚、乌克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组建的国际联合调查组则负责刑事调查。

依靠MH17两个黑匣子中导出的数据、空中交通管制信息、卫星图像以及坠毁现场图片,事故发生50多天后,当地时间9月9日,荷兰安全委员会公布了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的第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称MH17客机被“大量物质”高速穿透后,在半空中分裂,“没有技术(故障)或人为(操作)错误的迹象”。

在漫长的调查过程中,由五个国家成立的联合调查团对于调查结果存在争议。

2016年9月,联合调查团公布报告称,MH17客机被一枚“山毛榉”导弹击中坠毁,导弹来自俄罗斯库尔斯克的俄军第53防空导弹旅;而3年后,调查人员又宣布对1名乌克兰人和3名俄罗斯公民提起谋杀指控,称他们需对“将击落客机的武器运入乌克兰境内负责”。

俄方屡次坚决否认对MH17航班坠毁事件负有责任,并指责联合调查团对俄罗斯“抱有成见”。四名被指参与事件的人员都拒绝出席荷兰的聆讯。目前,依然无人对这起悲剧承担责任,对于真相的探究仍是进行时。

MU5735坠机事件回顾


3月21日,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民航局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东航客机坠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展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并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加强航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做好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对全行业加强当前航空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民航局工作组已于3月21日晚抵达梧州,并迅速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当地现场救援、善后处置等。目前,应急、消防等多方力量组成的搜救队正在进行搜救工作,飞机黑匣子仍未找到。

东航也已启动应急机制,成立了航空器处置,事故调查、家属援助、后勤保障、法律支持、公共关系、安全保卫、财务保险、客货处置等9个专项工作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带队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东航开通家属应急援助专线4008495530。

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事故的原因是否与飞机有关,但为了安全考虑,东航今日起暂停旗下所有波音737-800飞机的运行,恢复时间未定。波音公司表示,正与东航开展合作,以向他们提供支持。同时,技术专家也为协助中国民航局开展调查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