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啖茶论道(ID:danchalundao),作者:书卷弯刀,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规则总是为了人们的利益而制定,却总是被人们为了利益而破坏!
——书卷弯刀
本文是老瓶装新酒,几年前的文章加了点料,往事重提,无非是茶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与市场经济利益的争斗日益加剧,利益压倒了一切游戏规则。
今年3月1日起《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正式以立法的行为保护原产地茶叶的地方,而我国一共有300个地方的茶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用吗?还不是向市场低头。这种既要立“贞节牌坊”,又一切以“钱途”为重的矛盾现状似一个怪胎存在着。
政府要名,市场认钱,形式主义是要搞的、市场经济也是搞的,大家相安无事。
有人统计了西湖龙井茶现有面积:一共22404.4亩,其中一级保护区西湖景区西湖街道:7369.6亩,二级保护区西湖区转塘、留下、周浦共:15034.8亩。如果每亩春茶极限50斤,那么总产量是1120220斤(560.11吨),其中一级产区西湖街道:368480斤,二级产区:751740斤….....
以杭州市2021年总人口一千一百多人,人均五十克 ,每人每天饮茶二克不够喝一个月…....
而实际上,每年市面上卖的“西湖龙井”可能是现有西湖龙井的十倍还不止;每年喝到“西湖龙井”的人群又有多少人搞得清楚自己喝的到底是不是。
每年二月份,西湖景区周边的一些店铺都会挂出“新茶上市 ”的招牌兜售“西湖龙井”,而此时离西湖茶区的采摘期(三月下旬)还有个把月。
在杭州解放路上的一些茶叶店,前门挂着西湖龙井专卖,或许后门收购着来自贵州的“龙井茶”;在转塘茶叶批发市场批发的龙井茶可以说基本上是来自四川、贵州、云南或浙江其他地方的茶叶。每年有一亿多游客来杭州,多少都会带点西湖龙井,一点屁大的西湖龙井产区能供的上吗?游客买回去的只有那“西湖龙井”那四个字是真的。
每年春茶季,浙南茶叶城(浙江松阳)里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大群操山东口音的茶商非常惹眼,他们每天都能发几个到几十个集装箱的茶叶,那些茶到了山东就成了“日照绿”,而这些茶也不一定是浙江松阳的,有可能是湖北宜昌、四川泸州的。
浙江新昌产的龙井叫“大佛龙井”,而在“中国茶市”(位于新昌的全国最大龙井茶交易市场)里面交易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龙井茶”,它们被装进大佛龙井包装后就成了“大佛龙井”了。当然有一部分会成为“西湖龙井”,除了大佛龙井有可能会成为“西湖龙井”,还有浙江嵊州的越乡龙井也有可能成为“西湖龙井”。而这些成为“西湖龙井”的外地龙井品质并不在正宗西湖龙井之下,但价格却不到西湖龙井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你再有防伪标志贴、再有原产地理标志护身符,人家还是有方法逃避检查,又不是贩毒砍头的事,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
每年最早在黄山上市的“毛峰”不一定是黄山的,很有可能来自四川宜宾;每年最早在苏州上市的“碧螺春”不一定是太湖洞庭山的,而是贵州湄潭的。
每年最早在安吉上市的肯定不是安吉本地的白茶,而是来自在贵州、江西等地,而这些茶叶绝大多数都是大批安吉人引种在当地种植加工的。种茶的、做茶的的确是安吉人,而茶呢?还算安吉白茶吗?而这几年在安徽峨桥茶叶市场里的白茶(白叶一号针型茶)吞吐量不亚于原产地安吉,流转到各地市场仍旧会称作“安吉白茶”,你又能怎样。
天下人尽知的铁观音不一定是安溪产的,很有可能是永春、南安、华安、漳平等地。
一枝独秀的武夷岩茶受保护区的影响,种植区域逐渐往闽浙赣交界处发展,高速公路旁、黄土坡上种满了“岩茶”,从当初的“正岩”、“偏岩”、到现在的“无岩”,但满世界卖的哪一个不是“武夷岩茶”。
几乎所有茶叶店都在卖的正山小种、金骏眉十有七八都不是武夷山生产的,浙江松阳xx村有几十家红茶加工户,每年春茶季节,每天会从各地收购茶鲜叶加工成数吨、十数吨干茶装进写着“正山小种”、“金骏眉”的箱子发往武夷山........而当年十分畅销浑身金毛一百多块一斤的金骏眉基本来自广西三江一带,三江“金骏眉”,把正山堂金骏眉从王者直接拉到菜鸟。
这个时候苏州茶叶市场卖的“碧螺春”、“金坛雀舌”,无非是四川名山的甘露、竹叶青,又要市场有需求,同一件马甲换个名就是,无妨!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保护的茶品,这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
1999年出台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包括了茶叶,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
第三条:任何地方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必须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必须依照本规定经注册登记。
16年过去了,试问我们现在做到了吗?虽然此规定仍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子,对于树立地方品牌、产品推广、品质保证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但现在呢?藩篱可以保证君子不进来,但是却阻止不了风雨不进来、鸟兽不进来。
这十多年间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飞速传递,世界的距离在不断地拉近,使得任何商品的流通变得那么的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使得本来就难以制定标准的农产品流通领域毫不犹豫地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踩在脚下。于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正山小种等等已经不是一个品牌,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制作工艺而已。一个品牌会有持有人,而一种制作工艺却人人可用。
消费者迷信老牌、相信大牌,于是经营者模仿老牌、制造大牌。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相互伤害”。这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以“追名逐利”至上的必然产物,前者追名,后者逐利。
而这一切的一切造成的结果是消费者不愿意再相信茶商,永远会以为他们会忽悠自己;茶商们想拼命的澄清自己,却始终难以卸下那口黑锅,可以说现阶段茶圈各环节还存在着信任危机。
市场经济的好处在于不再以裹小脚为美,解放了划地为牢、唯我独尊腐朽思想。市场经济体系里,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表面上看,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公平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但实际上这一切是通过市场交换规则根据市场需求状态作出强制性调整的经济形态,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陷依旧非常大,所以说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不管是任何经济模式,都离不开人性的贪婪,成也欲望,败也欲望。人非草木,是动物总会犯错,几十万年来,我们总是在犯错、修正、犯错、修正中不断进步。
茶。向来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你爱也好、恶也好,它都在那里,不为所动。人。贩者,有利就好,莫贪;喝者,好喝就行,莫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啖茶论道(ID:danchalundao),作者:书卷弯刀(微信号LHL721123,业界资深茶人,不止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