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签无限期合同,月薪1462元人民币

自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以来,在西方主流媒体对这场战争一边倒的描述下,西方以及许多美国盟国就有人选择动身前往乌克兰,想以外籍雇佣兵或志愿兵的身份帮乌克兰“抵抗”俄罗斯。

然而,这些燃烧着“中二之魂”的外国人却很快发现,现实比他们想象得要复杂甚至残酷得多。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刊登了一篇讲述乌克兰的“外籍雇佣兵”的文章,并在文章的开篇处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Jake Priday曾在英国军队服役6年。他来到了乌克兰支援当地的军事行动——但仅9小时候后他就闪了。



截图来自《经济学人》的报道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位有着6年军龄,去过爱沙尼亚、肯尼亚和伊拉克的“北约老兵”,这么快就选择从乌克兰撤了出来呢?

从《经济学人》的报道来看,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尽管他自己做好了面对最严峻战局的准备,他发现很多怀揣着一腔“热血”来到乌克兰参战的外国人却“天真得让人震惊”,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是“伊斯兰国”这种恐怖组织及其那些民兵性质的恐怖分子,而是俄罗斯这么一个大国,以及该国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有着严密战术安排和大量重型武器的正规军。

可是,乌克兰军方没有对这些“志愿者”的能力进行评估,而是只会给这些多数连战斗经验都没有的“志愿者”提供大概3到5天的简单训练,内容包括阅读地图和使用武器等,然后就直接发往基辅的前线去战斗。(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这篇故事的主角Jake Priday自己,起初也以为自己会被安排去照看难民营。)





截图来自《经济学人》的报道

但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些外国志愿者还被乌克兰军方要求签下一份没有任何实际期限的雇佣合同,内容是每月只给他们7000乌克兰格里夫尼亚(约合230美元,或1462元人民币),然后他们就必须留在乌克兰的外籍军团里进行战斗,直到战争结束。

换言之,这份合同等于是要求外国“志愿者”与眼下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戒严令和征兵令影响的18岁到60岁的乌克兰男性一样,不得离开乌克兰,只能战斗到战争结束。

对此,Jake Priday就诉苦说,不允许外国志愿者在战争结束前离开,还给这么少的钱,这对于很多抛下家庭来乌克兰帮忙的人来说是难以为继的,因为他们自己的家乡或许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要回去工作、要还房贷等等。



截图来自《经济学人》的报道


《经济学人》从其他信源处也核实到了这一情况,确认乌克兰军方确实给来乌克兰的外国志愿者提供了这样一份无限期的合同,而且很多志愿者是到了乌克兰之后才得知合同的事情的。乌克兰国防部也有人表示确实存在这么一份需要外国“志愿兵”签署的合同,此人还表示虽然签了合同后的外国人可以申请离开,但基本上不会被批准。乌克兰国防部官方层面则否认合同是无限期的,但不愿把合同的文本拿出来给媒体看。

总之,上述这两个情况,尤其是合同的问题,已经令不少外国人打消了来乌克兰“参战”的愿望。而《经济学人》这篇故事中的主角Jake Priday更是劝他周围的来到乌克兰的外国人都不要签署这份合同。

“这在我看来就是欺骗”,他说,“他们向你兜售了一个帮助乌克兰人民的梦想,却把你丢到了战区中恐怕最恶劣的环境之下”。

Jake Priday还透露,尽管他已经劝说20多个外国“志愿者”放弃签订这个合同,但他身边也有一个英国人签署了这份在他看来纯属“死刑执行令”的合同。后者曾告诉他说,他之所以签这个合同是因为在英国活得已经没啥盼头了,所以才瞒着亲朋悄悄跑到了波兰,然后进入了乌克兰。



截图来自《经济学人》的报道


最终,在来到乌克兰9小时后,Jake Priday选择离开了乌克兰。但在他身后,还有不少不明真相的外国人正源源不断地到来。

最后,或许是觉得这篇文章的整体内容太过“负面”,《经济学人》在文章的结尾又介绍了一名来自立陶宛、有反坦克战斗经验的“志愿者”来作为“平衡”。

这位志愿者称:"我担心如果普京攻克了乌克兰,他就会把下一个目标对准立陶宛,所以我来这里战斗既是为了乌克兰,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