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善儿童书店(ID:xxddkids),作者:吴楠,插画:一坨大云,编辑:周志轶,头图来自:《我们的世界》剧照


最近孩子们越来越常用emo来代表情绪上的不自洽,尤其是当处于一种身心上的独处状态。并不能说所有的独处都会带来emo情绪。但独处对不少孩子而言,是出现emo情绪可能性最大的。对“不知愁”的小学生来说,emo或许是一种潮流,让孩子们的沟通多了“共同语言”。这也与小学生几乎没有独处的时间有关。而高中生则总结出“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是emo的高发期”。所谓“规律”的背后,却带着不知所措的无奈。与其等待,不如抢先一步,学会独处。或许可以成为对抗emo的良方。


一位高中生的深夜“呛水”



高二学生周易的父母是生意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后,为了恢复生意,大人们愈发奔波。周易跟父母转学到沈阳的新学校后,大部分时间是自己住在一百余平的房子里。每天晚上十点,下自习回到家的周易洗漱之后,白天发生的种种琐事一波波地袭来: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今天穿的鞋子有些脏、午饭没有吃舒服……非常多的emo围着周易。他说这样的情绪“好像边跳舞边尖叫的小孩子”。


在周易读高一前,大部分时间在住校,平时都和同学在一起,“就连晚上睡觉,也是在宿舍里熄灯后,和同学们聊一会才睡”。自己住让他开始出现频繁的emo。每次情绪来临,心情不好的周易会选择吃点夜宵,比如方便面或者零食。可数次之后,他发现这样并不会让自己开心,只会让自己很撑。16岁的周易无法投入学习,只好选择关灯躺下。“可我总会做梦,睡不踏实。”周易颇有些苦恼。


【情绪等待室】


快乐的人有着相似的快乐,emo的人却似乎各有各的emo。


“月考总过不了线,我emo了。”“怎么一直有做不完的题,我emo了。”“emo”这个词其实“年纪不小”。在2000年前后,“emo”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当时“emo”的全称是Emotional Hardcore,即情绪硬核,用来指一种与朋克相似的摇滚乐。原本是一种情绪化音乐风格的emo,到了互联网世代的孩子们口中被衍生出“丧”“忧郁”“伤感”等多重含义。一切的情绪不稳定皆可“emo”。


被迫独处引发的emo漩涡



初三的常炜栋面对着台灯走神时,他的父母就在客厅里带着耳机刷手机。emo 对于常炜栋来说已经是老朋友了。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这个每天没什么运动时间的孩子,都要到emo的漩涡里,“像在滚筒洗衣机里一样被甩一会”。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一个小时。对他来说,每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但他发现以前很熟悉的朋友,到了这一年都变得特别忙碌。大家各种学习和培养,无论文化课还是业余兴趣,时间排得都很满。自己的父母还是和以前一样,给他准备好水果、叮嘱他学习后,便到客厅去刷手机。他有些不安。可又不想和父母说自己因为独自在房间里而无法学习。


被迫独处多见于没有经过独处训练的孩子。很多孩子从小学一路到初中、高中,甚至一直到大学,才第一次住校、远离家人的陪伴。更多的情况是孩子在面对生命里的变化,开始出现心理上的独处时,emo见缝插针地刺激着孩子。


缺少朋友并不是emo的主要因素。高二的男生于秉每天被吸入emo漩涡,通常是从回家路上开始的。他和另外三个同学的关系很好,他觉得自己的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在学校时感觉很热闹。回到家里觉得很冷清。他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说自己在学校里除了这三个朋友之外,基本上没什么朋友;他和朋友们的成绩处于中下游,也看不到考上特别好的大学的希望;和父母的的沟通也局限于早饭和夜宵的沟通。


与空间上的独处带来的emo相比,心理上的独处会更经常地引发emo。而这些emo的情绪在大人眼中有时不值一提,就像路过的某一处小泥洼、小水塘一般不起眼。


“emo,就是日常焦虑吧?”上小学二年级的布布的妈妈今年36岁,她对emo的态度是“孩子们就喜欢瞎折腾”。在她看来,emo文化一直都存在,70后的emo是在日记本里摘抄诗歌和文字来抒发无处安放的情怀;80后则是听着港台歌曲和摇滚表达对生活的无奈;90后emo的阵地是QQ空间,留下了非主流青春的宣言;00后的emo则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些深夜动态……


直到布布有一天也emo了,“那天早上我和他爸爸出门前,批评他没有好好写作业,要把他自己留在家里。”小两口本来只想去楼下早市买点东西,再回来哄娃,谁知道就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的孩子独处时间里,布布不仅反锁了门,还不理睬爸爸妈妈在门外的呼唤。吓得爸爸报警。这个时候,布布的妈妈才意识到,孩子的emo的杀伤力可比大人的日常焦虑大多了。


【情绪等待室】


在微博有关“emo”的话题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一点间话题热度会呈现出一个高峰。一到深夜,网友们就爱胡思乱想。看不下去的网友“橘子海”在豆瓣开出了一个话题“如何度过emo时刻”,得到了几百位网友的热烈回复。“让精神能量流动起来,就是在增加好的气场。不要熬夜了,不要掏空自己。睡前的护发、拉伸、涂护手霜和唇膏、阅读,都可以让身心都放松下来。”网友们开始互相建议、互帮互助,“去运动去早点休息,自己努力产生的多巴胺,才比较踏实长久。”也有网友表示要学会正式emo。“人的情绪是多样化的。好好享受emo时刻呢,就像享受快乐一样。”可这对孩子来说,还是挺有难度。


心理学上,有一种“思维反刍”的概念,即像动物反复咀嚼已经吞咽的食物一样,不断思考、消化和沉溺于消极负面的情绪。emo可以视为思维反刍的结果之一。提前告诉孩子,这样的emo证明着我们自己正在悄然成长,内心也在变得不断成熟。


内卷带来了隐形emo



对于初二的花卓然和高二的奎贤来说,emo就跟每天都会降临的夜幕一样。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真正的朋友,在宿舍里看到的也是内卷和比拼。花卓然的宿舍有四个人,晚上十点半熄灯。但是练听力的、打着小夜灯看书的、用手机看网课的,三个人拼得花卓然不敢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头昏沉沉的,用冷水激一下,心情还紧绷着。这让他在走进教室的时候,心里总会emo。而且他已经不明白朋友是什么。倒是班级上几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还会打打闹闹,他偷偷羡慕。可老师却说这几个同学不知道愁。


奎贤在月考中英语分数比朋友高之后,有一段时间里,朋友没和他说过话。以前晚自习下课回家路上,两个人还会说说笑笑。现在奎贤上英语课都有点emo。“突然就有很多令人不开心的事情,觉得自己之前辛辛苦苦的付出都是白费。我看高三的学长们学习真的很努力,几乎每天两点才会睡,早上六点左右起来。学校内卷得太厉害了,只要我开始学习,班上其他人即使在娱乐也会立马开始学习。我好累啊。我非常不开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好没用啊。”不过,当奎贤开始全心投入学习以后,这样的情绪就淡化了。他看到别人都很努力、自己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时才会emo。


但花卓然和奎贤都不愿意把情绪说给家长听。“emo是我自己的事,我不想和别人分享。别人也理解不了我。”emo是孩子们的秘密,是有力量的,也是隐形的。


【情绪等待室】


精神上需要面对独处和竞争,随之而来的焦虑、压力等,是孩子眼中对emo另一种表达。人格心理学家Burger认为,哪怕我们置身于人群中,但没有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时,也往往称为独处。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听课,与老师和同学有互动,不为独处;当学生在听课时走神,即意识与外界分离,信息无交流,此为独处。当学生上自习时与同学交流,不为独处;当学生上自习时,自己思考,与他人无交流,此为独处。


心理学家Larson则认为,独处分为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非自愿的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而积极独处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将孩子面对竞争时被动的心态转变为积极地独处,不仅能面对眼下的emo,更可以在成长中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也保留独立个性的积极选择。


不会与emo共泳,小池塘也会呛得不舒服



无论是空间上的独处,还是内心上的独处,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出自己emo的情况,在孩子眼中这是一种示弱。原本小小的emo在某些时候虽然不至于淹死人,但的确会把孩子们呛得各种不舒服。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周婷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一方面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另一方面往年到了寒暑假就来帮忙照顾孩子的父母因为疫情都留在了老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并没有感受到emo。反倒很喜欢独处时的自由自在,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书、画自己想画的画。唯一的烦恼就是吃饭都是用微波炉热一下父母准备好的,不太好吃。这样的独处已经迈出具有了应对emo的第一步。


其实对于大人来说,emo也时常出现。有一阵儿突然觉得好难过啊,会问自己“怎么过成这个样子?”总有这样诚实的时刻,软弱得像一滩泥。而对于初中、高中的孩子们来说,emo也不仅仅如同丢了一根棒棒糖那么简单。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中写道:“我想要被看见、被包容、被接纳,同时,我又感到自己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让我没有安全感。”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emo也像是被这样的情绪拉扯着。孩子们的挣扎并不能替代对于精神世界里独处能力的习得。平静下来,找到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是习得独处的入门。并不能完全避免emo,但是可以让孩子更成熟。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让大人更成熟。毕竟独处是一门值得一生都去练习(或者被迫练习)的个人技能,就如同在情绪的水里如何避免呛到一样。


【情绪等待室】


Winnicott(1958年)认为独处能力是个体情绪成熟的指标,他是最早将独处当作一种能力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们也开始着重对独处功能进行论述,认为独处有利于形成自我认同、可以自我发现、自我修复。


心理学家Burger提出独处偏好具有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了《独处偏好量表》。我们在其中不难发现,独处也好、处理emo情绪也好,往往和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一种从后天可以习得的技能。而那些习惯独处、用做事或者运动来消解emo的人,生活得会更加阳光。


尾声


11岁的女孩给自己起名为“向日葵”,实际上这是因为她的名字叫做“尚日贵”,但她更喜欢用谐音称呼自己。提到自己的名字,她可以举出梵高的画作、汉代的名诗《长歌行》、以及日本神秘主义诗人野口米次郎。女孩特别享受独处,喜欢一个人看书和走路,可以一个人走至少三十分钟,实在走不动了,就坐车回家。而且,“走路的时候不会emo。这是最简单的事情。”女孩总结说,只要身体动起来,情绪就不会有溺水一样的挣扎,而emo也随之消失。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和威尔明顿学院的研究者们表示,少年和青年被迫承受独处时,都会问题重重。但研究者们同时也发现,主动选择独处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玛格丽塔·阿兹米蒂亚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她说:“媒体对独处有很多负面报道,特别是有些青少年,被贴上了不合群或孤僻的标签。但有时独处是件好事。就个人发展而言,学会独处是一项技能,有利于提神醒脑。”


在一段时间内,独处的孩子背负污名,被认为缺少社交技能,或被扣上不合群的帽子。但现在看来,知道自己何时需要独处,何时需要与人接触, 这是有益的。独处可不是孤独或孤僻。毕竟在某些需要独处的时刻,拥有了这样的本领,可以抵抗emo,找到一部分被情绪覆盖住的真实自我。这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善儿童书店(ID:xxddkids),作者:吴楠,插画:一坨大云,编辑:周志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