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伎重演,李嘉诚钱坤再挪移!


多少有点20多年前的影子。

1997年回归之后的头几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之下的香港,房价断崖式下跌,股市天昏地暗……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的用词是:经济逆境,共度时艰。

一片萧杀中,香港大亨们的财富纷纷大幅缩水,但李嘉诚却超常爆发,一举封神。



1993年,李嘉诚面临一个抉择。

他旗下的“和记黄埔”与英国宇航合作推出的第二代无线电话(CT2)服务“Rabbit”,进入到第四个年头,依然前途茫茫,而新一代无线通信已在蓬勃发展。

是继续把“Rabbit”撑下去,还是全力发展新一代,抑或不再做这门生意?

李嘉诚的最终决定是:关掉“Rabbit”,大举进入新一代通信业务,即后来大名鼎鼎的Orange(“橙”),而且还安排了第一“重臣”霍建宁亲自挂帅再出征。

借助新一代通信业务的蓬勃,不几年,霍建宁就将Orange做成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1994年,Orange的用户才300万,到1999年时,这一数字已增至3500万。


▲李嘉诚(左)和霍建宁(右)

1996年, Orange还同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表现最好的个股。

但风光一片大好之时,李嘉诚又不安心了。他后来曾这样回顾当时的忧虑:

“我看到三个现象:1、话音服务越来越普及,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行业竞争太大,使得边际利润可能减低;2、数据传送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比话音要高很多;3、在科技通讯股热潮的推动下,流动通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达到巅峰。”

另一个他没说的巨大压力是,Orange虽然已是英国第三大,但也只能是第三大。

欧洲的前两大电讯巨头英国沃达丰(Vodafone)和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都把英国市场作为必争之地,已为争夺龙头地位打得不可开交。

老大和老二打仗,最后却死了老三,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前景不容乐观,甚至危机已现的局面中,李嘉诚开始与霍建宁寻找机会,逆转局面。

基本策略就是,创造机会,卖掉Orange。



Orange有第三的不足,但也有第三的独特价值——沃达丰与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可以真正成为英国电讯市场的老大。

如能激发两家竞买Orange,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大和老二打仗死掉老三的剧本,很快就被改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新剧情。Orange可以出售的口风刚刚吹出去,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就争着抢着上了门。



接下来便是惊心动魄的时刻,但李嘉诚努力让一切云淡风轻。他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并且调到最大音量,生怕错过霍建宁汇报过来的消息,但却很少主动打电话追问消息。

1999年10月21日,李嘉诚终于不用再等消息。

当天,他兴高采烈地对外宣布:“和黄”决定出售其持有的Orange plc总计49.01%的股权给曼内斯曼,交易总代价包括,相当于港元264亿的现金、相当于港元214亿的由曼内斯曼发行的三年期欧元浮息票据,以及曼内斯曼10.2%的股份。

消息传出,全港沸腾。

最终,在是年的财报上,“和黄”从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溢利。


▲“和黄”99年年报披露的交易事项及盈利介绍

这也是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盈利纪录。

但这还不是赢家的全部。

曼内斯曼收购Orange不到半年,咽不下这口气的沃达丰,直接以1850亿美元把曼内斯曼给合并了。作为曼内斯曼重要股东的“和黄”接受了这个交易,并最终获得了合并后新公司5%的股权,然后在股价大涨中再次获得500亿港元的溢利。

只用5年左右的时间,就将一项原本陷入困局,累计投入不过百数亿的业务,变成了超过千亿利润的大买卖。

经此一战,李嘉诚的华人首富地位再难有人撼动。



一笔交易获利超过1500亿之巨,都还不是李嘉诚洞见观瞻、老谋深算的全部。

完成这个大交易不久,李嘉诚得到一个新机会:竞投德国3G营业执照。

看好3G的他高度重视这个机会,亲自出手,领衔6家国际财团组成了豪华竞购团,并派出霍建宁坐镇伦敦指挥。

周密的谋划和测算后,他们端出了一个以450亿美元参与竞购的计划方案。

但在各家为此激烈拼争,哄抬竞购价格的最后时刻,李嘉诚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了。互联网股价快速飙升,带动通讯科技类资产快速升值,让他再次嗅到危机的味道。

他从香港打电话给霍建宁,要求霍建宁不但要马上退出竞购,还要创造机会将手上持有的欧洲电讯业务股份统统转让别人。

得到消息的国际财经媒体纷纷质疑李嘉诚的决定,声称这将让“和黄”彻底失去成为国际电讯巨头的可能性,美国《纽约时报》更直接感叹——超人失去威力了吗?

事实再次证明,低买高卖这块姜,还是李嘉诚的辣。

此后不久,互联网泡沫破灭,高价获得3G牌照的电讯巨头因此股价大跌,主动“认怂”的李嘉诚则全身而退,不但保护了此前的巨大利润,更在最后时刻趁高再狠狠地赚了一笔。



从欧洲撤退的李嘉诚,转身把大量资金投向了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

其中,最标志性的项目是,位于天安门旁,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的东方广场。

在寸土寸金之地,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东方广场,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竣工时为亚洲最大商业建筑群,被称为北京“城中之城”,也树起了当时中国商业地产的新高度。



20年时光过去,如今的东方广场依然是北京的核心地标。2018年宣告退休时,李嘉诚还将其作为自己没有内地撤资的核心证明:“去北京看看东方广场,我们是最大的股东。”

而当年对德国3G牌照的放弃,也并没让“和黄”丧失电讯业务的机会。

当3G技术逐渐普及,准入标准亦相应降低后,此前“认怂”的李嘉诚和霍建宁又回来了,大手笔以更低成本大胆大规模布局……

至今,“长和系”还在不断扩张其电讯业务。

如今回望当年的进击和撤退,李嘉诚无疑是堪称完美地收割了东西两半球的经济周期和格局变化:先是成功收割了欧美电讯科技革命的大红利并成功逃顶,转身又成功收割了中国以城市化推动经济起飞的大红利……

值得玩味的是,最近,媒体又传出消息,前几年疯狂投资英国的李嘉诚家族,正在与由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集团和全球私募巨头KKR牵头的财团,洽谈出售其英国的核心资产——英国第六大配电公司,价值150亿英镑的UK Power Networks。

而在此前,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和集团,已经以63亿欧元卖掉了在欧洲的电讯发射塔资产。

更值得玩味的是,当内地诸多地产巨头麻烦缠身,李嘉诚家族的长和系已陆续耗资数百亿,在香港及内地收购项目或竞买土地,并与国家电力合作新能源项目。

两项叠加,多少有点20多年前的影子。



无论当世及后来人如何评价李嘉诚,两个重点都不容易忽视:

一是,他在超过70年的营商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一年亏损过,也没有遭受过一次财务上的紧张。他说,这是因为他90%的时间都是在考虑失败,并且不放过任何细节——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业都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对于有人推崇,也饱受诟病的低买高卖,他的解释是:

“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

另外一个是,他在1980年,内地还是万元户的时代,就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并在2006年宣布,将自己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

至今,李嘉诚基金会的慈善项目已包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捐资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长江商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启动了中国重大人才工程之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到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的捐款超过300亿港元,其中80%用在了香港及内地。

李嘉诚曾演讲说自己:“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强调:“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见石还是见泉?在李嘉诚看来,关键还仰赖于知识。

就在东方广场竣工的关键时期,1999年春节开始,李嘉诚曾投入1600万港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他亲自现身说法的大型公益广告——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增加,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李嘉诚在片中强调说。

相关报道:

紧急套现1260亿,李嘉诚大撤退



李嘉诚开始撤离英国。

 01

俄乌战争打了12天,形势开始濒临失控!

 

全面压制乌克兰海陆空的俄罗斯,却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败的一塌涂地,欧美接力,对俄罗斯展开了全方位的疯狂制裁:

 

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西方媒体,发起了互联网舆论战,不断炮制对俄罗斯极为不利的假新闻,颠倒黑白左右国际舆论,让俄罗斯有口难言。



恶意做空俄罗斯资本市场,禁止持有或买入俄罗斯资产,令本就捉襟见肘的俄罗斯国民财富一夜之间蒸发上千亿美元,远远超过在乌克兰战场的损失。

 

就连俄罗斯的猫和树都无端躺枪,遭到了制裁。

 

苹果、谷歌、英特尔宣布断供俄罗斯,还有亚马逊、FB、宝马、Oracle等几十家欧美巨头集体“抛弃”俄罗斯。



 

这就是欧美一再声称的科技无国界,只是有“双标”!

 

但有一样东西,全世界似乎都是统一的,那就是资本寡头总能闻风而动,既然战争的本质,都是在争夺利益,那何不一开始就这么干呢?

 

俄乌战争还没开打,乌克兰国内富豪榜前100名中有96人都带着天量财富,集体逃亡海外。



 

后知后觉的俄罗斯超级富豪们,也开始了疯狂逃离,跑的慢的,只得等着被欧美制裁。



 

就连跟战争八竿子打不着的“亚洲超人”李嘉诚,也嗅到了不一样的危机,准备大举开溜。

 

果然是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跑!

02

长袖善舞的李超人,果然不一般。

 

预判俄乌战争的辐射影响,绝不会只限于这两国,而是会快速扩散到全世界,于是乎果断高位出手、及时套现手上资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近日,据外媒报道,李嘉诚家族准备大手笔出售旗下电力资产,被摆上货架的是英国配电公司UK Power Networks,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1264亿人民币),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就成交出手。



 

这家公司可不是小角色,在李嘉诚买下半个英国的资本版图中,占比约1/5,是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为超过1/4的英国人提供电力,覆盖英国全境,用户数达830万人。



 

这一次如能顺利出手,李嘉诚将能再次狠狠大赚一把,12年前买进的这笔资产,如今估价已接近3倍收益,还不包括每年为李嘉诚赚来的大把真金白银。

 

即便撤出英国25%的电力市场,还有英国30%的天然气供应、7%的自来水供应,依然在李嘉诚的手上掌控。

 

外界猜测,持续暴涨的国际天然气价格,有可能成为李嘉诚撤离英国的下一个目标。

 

惊人巧合的是,就在这则消息曝光的同一天,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100亿欧元(约696亿人民币)的交易被批准。

 

这笔交易早在2020年11月就被李嘉诚宣布出售,适逢整个欧洲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对华为、中兴等中国电信企业围追堵截,欧洲多国随即禁用华为5G设备。

 

几乎是在相同时间,李嘉诚就将其涵盖英国、丹麦、爱尔兰等六国的2.5万个电讯发射塔资产和业务收益,一起打包出售,是该佩服李嘉诚的超前眼光,还是痛斥资本的落井下石?

03

做空中国,豪赌英国多年后,李嘉诚开始杀回国内。

 

早在十年前就预判中国楼市见顶的李嘉诚,开始了对中国资产的持续甩卖,靠“囤地大法”大发横财的玩法,也开始迅速失效。

 

比如2020年9月,李嘉诚在成都“捂地16年,爆赚38亿”丑闻败露,直接惹怒了成都政府,当地有关部门直接下发通知,禁止李嘉诚的公司在当地融资贷款,彻底曝光了李嘉诚的把戏。



 

从国内做空赚来的钱,李嘉诚转头就在英国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一切却因为疫情原因被彻底打乱节奏。

 

2019年,李嘉诚耗资430亿港元买下英国最大连锁酒吧Greene King,还没来得及赚钱,就碰上了疫情爆发,2020年大半门店长期无法正常营业,或是被迫关门,光是上半年就亏损19亿。于是李嘉诚只得割肉:先是宣布暂时关闭79家门店,随后表示其中25家将永久关闭,同时裁员800人。

 

2021年英国的疫情更加严重,由于封锁管控,英国超过2000家酒吧永久关闭,李嘉诚更是损失惨重。



 

而这,也不过是李嘉诚重仓英国多个资产巨额亏损的冰山一角。

 

亚洲首富位置被农夫山泉钟睒睒抢走几个月后,李嘉诚火速杀回国内,接连在香港投入百亿拿地。



 

李嘉诚长子、长实集团现任主席李泽钜更是强调:看好楼市前景,未来会继续在香港买地,也会考虑在内地加大投资。

 

资本的嗜血疯狂、逐利而动,李嘉诚的行动都给我们展示的一清二楚。

 

04

资本寡头,如果不加限制,任由其肆意扩张,后果不堪设想。



 

俄乌战争一开打,两国的超级富豪和寡头就相继出逃,带走了难以估量的财富,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财富被洗劫,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可能遭受重创。

 

如今看来,中国高层这两年对互联网巨头的整治,阿里被罚182亿、美团被罚34亿,为排除“二选一”的垄断市场行为,杜绝资本无序扩张的决心,都是史无前例的。

 

还有娱乐明星、电商直播偷税漏税被重锤,薇娅13.41亿罚款一出,背后是十万个商户的血泪。



 

这一切,保护的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和企业的公平竞争,更是维护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李嘉诚应该庆幸,幸亏他溜的早,不然阿里挨的重锤,也可能落到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