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存在即合理”,只要不违法犯罪、不碰道德底线,基本上搞啥都行。
喏,像是异装党、性少数群体凭借自个儿的人格魅力,就能在网上收获很多粉丝。
不过嚯,网络上还有一个群体,他们人数众多,这么些年来却一直过得十分低调。


小雷介绍一下,药娘是指通过服用或注射药物等手段(不包括物理疗法如整形),让男性性征女性化的群体,而且未成年人在其中占了大头。
有一说一嗷,未成年人没有啥经济能力,那他们又是怎么负担得起吃药的费用呢?

今天,小雷就带大伙一块儿进入“药娘”的世界,先打个预防针,咱们理性看待。

图源:网络
谁是药娘

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心理上是女性身份,而不认同生理上的男性角色。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天生如此,有的则是后天的原因。
像是校园暴力、家庭关系不和睦等等,都有可能触发药娘对性别认同的偏移。

通常情况下,很多药娘觉醒对性别不认同的想法,大多集中在青春期前期或中期。
原因咱们不难理解,毕竟青春期刚好就是一个人生理性征快速发育的阶段嘛。

对于这些跨性别者来说,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摆在他们面前有三条路可以走。


心理干预一般是最开始的手段,如果没效果或者效果不行,就得靠激素和手术了。
变性手术虽然是终极大招,但有一说一嗷,这手术门槛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手术费用高得一比还不算啥,最关键的是手术前还得家长同意签字才行。

然鹅实际上,药娘的性别认知障碍藏得很深,大多数家长也接受不了。

药是苦着的糖
兴许是吃了能让自己心里好受点,在“药娘”的圈子里,药被称之为“糖”。

吃了这些药后,男性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胸部发育、胡子停止生长、皮肤变细腻,嗓音变细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激素类药物都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开的处方是万万买不到的。
So,药娘想买到这些处方药,一般情况下有三个路子——线下、熟人和黑市。

还是那句话,药娘不乐意让人知道自己这事儿,所以让很少人会去医生开方子。

这第2条路子就是找圈子里的熟人,说白了,就是某些贴吧吧友或者QQ群群主。



为了躲避电商平台的审查,小雷发现药娘圈子里,还发展出了“谜语人”那一套。
通过指定术语买到不同的药,好家伙,这还整上“看图识字”了……

介绍完药娘的购药渠道,下边给小伙伴们瞅瞅,这些药都是啥价格。
一盒药几百块看着不算太贵,但是小雷要说一句,这些药开始吃就不能停了。
而且都是几个种类的药一块儿吃,加起来每个月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图源:网络
失足的赚钱之道
这不,问题就来了,这笔药钱从哪里来?
和父母开口要不现实,在高昂药费的压迫下,药娘们只能变着法儿地赚钱。


然鹅靠这两种方式挣到手的钱却不多,于是乎,有人就动起了歪脑经。


有一说一,这一类照片确实很受欢迎,小雷瞅见评论区都是求购买渠道的lsp。

视觉冲击力更强,也让人更有想象空间,这些视频的销量往往要比图片好上不少。


药娘吃药后身体发生变化,而男性和女性相结合的身体特征,又恰好满足了某些人的奇怪X癖。

一场线下的情色交易,往少了说可以挣个7、800元,这可比卖照片视频来钱快多了。

最后走到“福利姬”、“援交”这一步,小雷多少还是觉得有点感慨的。

总之,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好像已经背离了当初他们想要变得开心点的初衷。
当然了,小雷要特别说明一点,以上举的这些例子,仅仅代表一部分药娘群体。


最后小雷还想再呼吁一下,如果有一天小伙伴们身边出现了这样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