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的欧洲邻国中,从黑海边的乌克兰,到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都有一个规律,即他们都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这些俄罗斯的邻国充当着苏联的“缓冲带”,为俄罗斯本土的安全和防御“挡刀”。

然而,这么多国家中却有一个例外——芬兰。在俄罗斯的诸多欧洲邻国中,从苏联成立一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是唯一一个保持了独立的国家,没有被苏联吞并,也没有成为苏联的结盟国(注:二战前挪威与俄罗斯尚未接壤,故排除挪威)。



▲芬兰与苏联加盟国

此外,无论是冷战期间还是现在,芬兰的经济水平一直都是俄罗斯的欧洲邻国中最高的。

然而,在苏联成立前的沙俄封建时代,北到芬兰、南到乌克兰一带,都曾被沙俄吞并,并成为沙俄的一部分。



▲沙俄时期,芬兰也是俄国的一部分


但沙俄覆灭后,北到爱沙尼亚、南到乌克兰一带又再次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唯独只有芬兰是一个“例外”。芬兰是凭借什么逃脱苏联的巨大“引力”,没有被苏联吞并呢?



▲二战前,挪威与俄罗斯之间被芬兰阻隔

一、瑞典统治:芬兰的苦难与抗争

虽然俄罗斯是芬兰共享边界最长的国家,但是对芬兰历史上影响最深的却是瑞典。因为芬兰的大部分领土在13-19世纪一直归属于瑞典。

在数世纪的统治下,瑞典语成为芬兰许多上层贵族、行政和教育的主要通用语言。芬兰人作为北欧唯一的非维京民族,常常被瑞典人歧视为“原始人”。

15世纪,瑞典不满丹麦在维京人国家里的垄断地位,自成一极,试图成为军事强国;而莫斯科公国在摆脱蒙古人的铁骑后,为对外扩张铺平了道路;瑞典和俄罗斯逐渐接壤,颠覆北欧局势的暗流也早已开始涌动。



▲1658年,瑞典帝国极盛时的范围

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罗斯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争,算是从此结下了梁子,之后又爆发了多次战争。作为交界战场的芬兰成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1596-1597年,芬兰无法忍受无休止的征兵、高额的税收和军人的虐待,农民自发利用农具对抗军队,但因为悬殊的差距而被残酷镇压。

1700年,瑞典和俄罗斯再一次为控制波罗的海而陷入“大北方战争”的鏖战。但瑞典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逐渐耗尽了国库,还在大北方战争中遭遇了俄罗斯及盟友的围剿。

芬兰沦为了列强间的“夹心饼干”,在人力逐渐紧缺的情况下,爆发的瘟疫摧毁了瑞典维持防御的可能性,并导致赫尔辛基超过一半人口死亡。面对俄罗斯的进攻,瑞典军队竟选择采取焦土战术,试图破坏一切来阻挡俄罗斯人的步伐。



▲大北方战争


而在30年前,由于瑞典政府的迟钝反应,一场小冰河时代引发的气候性饥荒带走了几乎三分之一芬兰人口的生命。

芬兰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对瑞典的仇恨也让通用瑞典语的上层贵族和神职人员、军官都意识到与瑞典彻底决裂已经迫在眉睫。

但他们深知芬兰的左右均有大国虎视眈眈,瑞典虽是强弩之末,但仍能对芬兰造成毁灭性的报复;而从叶卡捷琳娜时代施行扩张政策的俄罗斯不会允许新首都——圣彼得堡附近存在一个可能崛起的独立国家。

一旦采取激进的独立政策,芬兰的结果可能会是被愤怒的瑞典抹去芬兰人的存在,或者被大胃口的俄罗斯吞食、消化得一干二净。因此,谨慎的芬兰人在伺机向俄罗斯寻求庇护,以保全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二、大公国:芬兰的觉醒与独立

瑞典的实力日渐衰弱,又在拿破仑战争中站错了队伍,最终在1809年彻底败于俄罗斯。芬兰随即宣誓效忠亚历山大一世,成为俄罗斯帝国下唯一的大公国。



▲1809年瑞典将芬兰和奥兰群岛割让给俄国


在统治之初,俄罗斯就意识到瑞典文化深深根植于芬兰的政治和日常生活中,但俄罗斯没有主动干预芬兰的内政,反而鼓励芬兰本土文化的发展,以实现去除瑞典在600多年统治过程中对芬兰的影响。



▲芬兰大公国国旗


尽管自治程度不断变化,俄罗斯在大部分的统治时期里给予了芬兰法律、宗教上极大的自由。芬兰人无需在沙皇军队中服役,农民也比俄罗斯农奴自由得多,甚至独立的议会也在1860年代重新成立,以完善内政立法,芬兰的现代政府也在这期间逐渐成形。



▲接受俄国沙皇统治芬兰的芬兰议会


早在沙俄统治芬兰之前,俄国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将俄国的国境线不断西推;在沙俄统治芬兰的一个世纪里,俄国的扩张步伐依旧在持续。

在南方,为了争夺黑海的出海通道,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数场战争,并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从黑海的乌克兰一直到波罗的海,再到芬兰,沙俄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地盘。

属于沙俄治下的民族包括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波罗的海三民族等,这些都构成了未来苏联加盟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基本盘,也是后来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极力想要恢复的广阔疆域。



▲俄国在一战前的欧洲疆域,未来苏联势力的“基本盘”

沙俄囊括的民族众多,芬兰人获得的自治程度最高,显然会引起其他小民族的不满,不利于沙俄对其他小民族进行直接的统治。为了巩固统治,沙俄统治后期纷纷压缩了芬兰的自治权,大力推行“俄罗斯化”。

这反而点燃了芬兰人民的愤怒,芬兰已经不再抱着“顺从”的心态依附于帝国的强权。



▲1904年被芬兰民族主义者刺杀的芬兰总督


三、独立:紧张的苏芬关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新生的苏俄和德国签订和约,退出一战,并让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民族、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走向独立。俄罗斯内部也陷入了红军和白军的残酷内战。

在芬兰国内,一致对俄国的愤怒矛头在独立后突然失去方向,保守派“精英治国”的思想和劳工阶级分道扬镳,并引发了激烈冲突,受德意志帝国支持的白色芬兰与苏维埃俄国支持的红色芬兰发生了短暂但惨烈的内战。

内战以德国支持的白军建立亲德的芬兰政府结束。芬兰政府由此更加敌视苏联,并使胜利者——白色芬兰与支持者德国更加亲近。

苏联也因为芬兰对德国的亲密态度,将芬兰视为德国入侵的潜在“帮凶”。斯大林在1922年上台后,一直致力于恢复沙俄时期的“基本盘”,要把与俄罗斯相邻的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纳入苏联的控制范围。

德国的介入更让斯大林把吞并的设想付诸实践。纳粹政府在德国上台,苏联就对德国的扩张愿景充满警惕。



▲《苏芬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芬兰却对苏联的态度保持了过分乐观,根本没有预想到自己同波罗的海三国已经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暗中瓜分。1939年9月,苏联与纳粹德国瓜分了波兰。

接着,苏联强迫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署“相互援助条约”,三国在10月接受了苏联的最后通牒。

苏联在波罗的海取得成功后,芬兰见势不妙,从10月起全国停课、备战。苏联随后要求芬兰将边境向西推移,为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提供足够的安全保卫,但芬兰不答应苏联的要求,两国谈判了一个多月后,苏联于11月底入侵芬兰。

次年,苏联正式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并建立亲苏政府。但苏联在芬兰的行动就没有这么顺利了,苏芬战争的进程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过于乐观的苏军甚至没有准备应急战争计划,坚信能够同占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迅速而彻底地获得胜利。可是,机动化部队受困于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难以发挥作用。

反观芬兰,尽管没有及时发现苏联的入侵意图,但芬兰于1922年生效的新征兵法帮助芬兰实现了极高的全国动员率,冬季战争也使芬兰得到世界各国的同情和人员、军备支持,芬军借助对气候、地形的熟悉优势,在沼泽、雪地间灵活作战,给予了苏军重创。



▲冬季战争中,芬兰人积极抵抗苏军


在付出105天内近40万苏军伤亡、逾5000人被俘的代价后,苏芬战争最终以苏军的惨胜告终。

由于芬兰同样死伤超过6万人,已再无力反抗苏联,双方签订了严苛的《莫斯科和平协定》,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芬兰被迫割让11%的领土和30%的资产,并且独自承担了国家在人力、物资上的巨大损失。



▲深色为“冬季战争”战后芬兰割让给苏联的领土,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

但至少与波罗的海国家被苏联吞并的命运不同,芬兰保全了国家的独立。“继续战争”则是芬兰不计代价的“复仇记”。

由于芬兰在冬季战争中被迫割让领土,芬兰对苏联的敌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鲜明且不计代价,并得到了德国的热情回应。

1940年后,芬兰的国防预算上升到国家预算比重的45%。现代化的武器极大提高了芬兰国防军队的战力。德国为芬兰捐赠大量补给并向芬兰透露了进攻苏联的计划,德芬联军以收复冬季战争的失地为目的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但芬兰在纳粹德国的攻势受挫后再次承受了苏联反击的怒火,苏联再次付出巨大的代价,将芬兰一直打回到中部地区,才同意与芬兰进行谈判。

1944年9月,接近抵抗极限的芬兰再次被迫与同盟国阵营的苏联和英国达成严苛的和平协议。1944年-1945年,由于德国认为芬兰“背信弃义”,发动了拉普兰战争,芬兰转向同自己的“前任”作战。



▲芬兰与苏联停战后,芬兰要求德军离去但遭拒绝,芬兰对昔日盟友宣战


两次苏芬战争中苏联都获得胜利,但同样损失惨重,这使得芬兰走向和其他俄罗斯邻国不同的命运,苏联再想吞并芬兰就要考虑到入侵的代价。

此外,如果苏联吞并芬兰,苏联将与曾经的“死对头”瑞典直接接壤,瑞典作为历史上的军事强国,“仇俄”情绪更深,如果直接与苏联接壤,边境反而更不安宁。



▲二战后,芬兰失去北冰洋海岸线,挪威和俄罗斯正式接壤


四、中立国:战后苏芬关系和芬兰化

二战后,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并入苏联的加盟国如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卫星国匈牙利和波兰,大多继续留在苏东阵营,直到苏联的解体。

但芬兰能保留国家的独立,成为俄罗斯的欧洲邻国中唯一的非苏联国家、中立国家,不只因为两次战争对苏联的“心理创伤”,也和战后签署的一系列协定及冷战中前期的“芬兰化政策”密切相关。

“芬兰化”是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在外交、政治上挑战“老大哥”的决定。这个最开始在1960年代末提出时被诸多领导人鄙视、嘲笑的概念,直到今天才凸显出芬兰在冷战的紧张局势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1975年芬兰举办赫尔辛基会议


1947年签订的《巴黎和约》由芬兰向苏联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芬兰的武装部队规模和性质也被限制在防御性的水平上;1948年签订的《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则确定了苏联和芬兰间的战后具体关系:芬兰有义务拒绝任何国家从芬兰入侵苏联,并协助苏联抵抗可能的“袭击”,但允许芬兰在冷战中采取中立的政策。

在对外的关系上,芬兰选择不加入北约并保持中立,在国际事务上接受苏联的指导;因为对苏联外交的谨慎态度,使得芬兰能够在国内政治上保留相对自由制度的同时,和其他北欧国家发展了更密切的合作。



▲1975年芬兰作为中立国,举办赫尔辛基会


在内政上,政府依然禁止反苏的言论,很多被认为是“反苏联”的影视、文化作品在芬兰都不允许播放。这让芬兰取得了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基本信任。

在经济上,芬兰没有参与美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使得芬兰在二战后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困难时期”,导致芬兰对苏联的经济依赖增大,这让芬兰更不可能在国际上公然叫板苏联。

不过,也凭借中立的身份,芬兰摇身一变成为连接西方和苏联的“灰色地带”,并在繁荣的对外贸易中迅速发展,在1970年初,芬兰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日本和英国的水平,并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芬兰是全球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俄罗斯)经济仍高度依赖的芬兰也因为贸易伙伴的崩溃、经济衰退一度陷入萧条。芬兰选择在1995年加入欧盟。

但对解体的苏联,芬兰终于放下数十年的屈从态度,单方面废止了与苏联签订的友好互助协定,以及《巴黎和约》中对芬兰军备的限制,也建立了与北约完全兼容的军队,恢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主权。

芬兰能够成为唯一一个没加入苏联的俄罗斯欧洲邻国,是漫长的历史原因积淀的结果。除了在二战前的苏芬战争重创了苏军为苏联留下心理阴影外,也与芬兰在冷战期间采取的“芬兰化“政策息息相关。

第一,芬兰作为沙俄的大公国的时期,在宗教、民族发展上都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培养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在二战两次对苏联的战争都给对方造成了“心理创伤”,这让苏联在日后对芬兰意图入侵时,都会考量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一方面来自芬兰人强烈的反抗情绪,另一方面则来自苏联与瑞典接壤形成的压力。

第二,芬兰则在冷战期间没有继续硬着脖子和苏联叫板,而是选择退让和妥协,尽管与强权作为邻居,但芬兰灵活、中立的策略赢得了苏联信任。

第三,芬兰在冷战中维持中立地位,同时在西方和苏联中游走,在依赖苏联市场的同时积极加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这让芬兰经济增长迅猛,并在苏联解体后依然保持一定的延续性。



▲芬兰总理马林参加布鲁塞尔欧盟会议


苏联解体后,芬兰南方的波罗的海三国纷纷选择走坚定的“反俄”路线,并成为北约的成员国。

而芬兰在这方面则继续维持了小心谨慎的态度,芬兰在积极和欧盟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没有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和安全上的威胁。芬兰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俄罗斯在地缘和历史上双重的复杂情感考量。

这些都为芬兰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过去数十年,芬兰一直都是俄罗斯的邻国中经济发展得最好的国家(二战前,挪威和俄罗斯尚未接壤,故排除),2020年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成为了“高福利”国家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