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宫廷美食打假片”在B站火了,上百万网友围观清朝皇帝吃饭,结果小IN凑近一看:啥?

本以为皇帝吃饭应该很爽吧,没想到一天只能吃两顿,而且最喜欢的菜都不能超过三筷子;





山珍海味,奇瓜异果?没有。

皇帝也吃馊的;



豆汁儿和麻豆腐

做饭半天,不够塞牙的食物一大堆;



国宴没吃完的菜,官员得打包带走;



电视剧里龙争虎斗的家宴,回到现实是皇子皇孙不能参加,后宫座位安排得跟上课似的……



如此这般,这部央视出品的《国宝档案:御膳房》,最后成功打破了网友们对御膳房添加的年代滤镜——

拍个美食片搞出这种局面……该说不愧是你么,央视。



01美其名曰“分享”实际上是“打假”

传说康熙66岁大寿那年,特别制作了“满汉全席”款待大臣,设宴三天,菜品多达300多种,囊括32珍。

连吃法也讲究:要先吃满菜,再吃汉菜,期间必须更换桌面,谓之“翻台”。



但这些传言,都被这部记录片点名辟谣了:假!



清朝皇宫,并不存在吃三天三夜的满汉全席。

这个词在清朝初期,就是满、汉两个工作单位合并了,把满族官员和汉族官员聚在一起吃顿饭的意思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法,源头可能出自《大清会典则例》。

原文讲的是康熙朝的宴会,分为“满席、汉席、奠席、诵经供品”四大类,这是宫廷宴会的四种模式,一般不会合用。

满席内部又分为6等,却不是按食材珍贵度来划分,而是按食材数量分级。所谓的最高待遇,也只是用面120斤,并配以鸡、鹅、酒和各种果饼、点心。





清朝皇帝用膳说豪奢也豪奢,但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即使各个皇帝性子不同,平均下来也就是每顿20道菜左右。

比如乾隆是15-25道,最奢靡的慈禧则是48道,过年过节才会翻倍到108道。





他们一天只吃两顿正餐,早上6、7点钟吃一顿(乾隆是9点),中午1点多再吃一顿。

早餐和午餐后各有一次点心,类似我们现在说的“少吃多餐”,颇养生。



且因为皇帝的喜好不能为外人知道,所以他们再喜欢的菜都不能下超过三次筷子。

剩下没吃完的饭菜点心撤下去之后,就由太监和宫眷们分了。





大年初一祭祀后的用膳,也是这般安排。

王公贵族们祭祖后没吃完白煮肉,就会赏给下人。

下人们也吃不完,就有聪明的拿去民间叫卖。



坊间百姓吵架时常说的“我也不是吃素的!”这句话就来源于此。

因为那时候说的吃肉,就特指这种祭祀时做的白煮肉。

把这句狠话翻译一下,即背靠大树好乘凉:“我跟达官贵人们有关系呢,你可别想欺负我。”



02“吃得太精细了吧!”

要不怎么说中国人喜欢吃呢?

《国宝档案》这个栏目,在央视播了10年,可以单独分出来的纪录片是真的数不过来。

然而被网友搬到B站后,就《御膳房》播得最好。

即使画质只有标清,也阻挡不了上百万吃货流口水打卡。



看这细成絮状的文思豆腐,



还有深红鲜亮的腊驴腿……



好不容易有人拍宫廷美食了,谁不想八卦一下皇帝们的具体用膳呢?

最节俭的康熙皇帝,很喜欢八宝豆腐,不仅夸它“口感绝嫩,鲜美异常”,还让人记下菜谱,好方便他以后赏人。



乾隆吃得最讲究,他钟意淮扬菜,还专门在南巡时带了一个厨师回宫。

后者名叫张东官,因一道糖醋樱桃肉得到乾隆赏识,还把狮子头一品、苏造肘子一品等苏帮菜带进了紫禁城。

等张东官老了,乾隆甚至特意在南巡时将对方捎带回南方,给他安排好养老。



到了人菜瘾大的慈禧,她爱的就比较五花八门了。

作为一位烧烤食物爱好者,她年轻时最喜欢吃烧猪皮。

带皮的猪肉,切成一方一方的小块,放到猪油中煎,直到脆得可以嚼出声音,吃起来松脆可口。







到了老年,慈禧还会在大冬天玩BBQ。她牙口不好咬不动烧猪皮了,就喜欢吃镶银芽。

这道菜做起来比较变态:

“挑粗的绿豆芽,切掉两边。拿绣花针,穿上湿润的白线。再把鸡茸打烂,煨了味儿,让湿白线在鸡茸里过,沾上肉沫,再拿绣花针穿过豆芽,让线把鸡茸带进去。

镶了一盘的银芽,搁在笊篱上,用烧滚烫的花椒油,往上浇淋,一边浇淋,一边手还要抖搂,等颜色稍微有点变透明了,撒上细盐,再抖搂,一直到豆芽变透亮,看得见里面的鸡茸馅,赶紧倒盘里。”

要花掉厨师半天的功夫,才能做出她老人家想要的“吃肉不见肉”的效果。



然而,慈禧的肠胃也不太好,所以她还是一名养生狂。

御厨给她用上等鸡汤打火锅,加最嫩的菊花瓣,煮新鲜的生鱼片,老佛爷吃完大赞“清香”。



除此之外,慈禧还好糖食,一顿饭得上四五十样点心,最夸张的时候,宫女连续上了18盘。

她晚年常住颐和园,园里为她建了一个专门做奶制品的膳房,据说能做100多道奶点心。







她消暑时爱吃甜碗子,其中有一道甜瓜果藕,就是要用新采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将甜瓜里的瓢去了籽,和果藕配在一起冰镇了吃。

这桩桩件件折腾事,可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体现得淋漓尽致。

难怪人讲解说“比起讲究用稀奇古怪的食材”,这儿的厨师要琢磨的是“用最普通的食材,做最不一样的味道,下最深的功夫”。







03史上最抠美食纪录片

要说《国宝档案:御膳房》有什么不同于别的美食纪录片的地方,那必非“穷”莫属了。

重复出现的美食画面,光线不足的小剧场片段,就差把“经费不足”写到片尾里。

要不是食物本身足够精美,扛住了镜头,估计会有更多被近几年美食片养刁了的观众不买账。





然而,如果我们回到这部纪录片播出的2014年来看,《国宝档案》可是和《百家讲坛》一起荣获过央视颁布的“星光奖”。

作为一个日播栏目,《国宝档案》的设立初衷就是以国宝文物为引,去讲述背后的中国历史。

我们要评这节目如何自然也得看全了再说。

《御膳房》有三个字,在说“膳”之余,怎么能忘了“御”和“房”。





纪录片里就加入了许多有趣的宫廷冷知识——

大年初一,跟民间乌央乌央一大群人一起吃饺子不同,皇帝是一个人吃新年第一顿饺子,还是素馅的。



原因是皇帝吃的饺子,跟礼佛用的饺子出自同一个锅。

祭祀完之后吃素馅饺子,取的是“祈求来年平安素净”的意思。



还有听起来很恢弘气派的国宴,其实皇帝和大臣们都吃得很受罪。

繁文缛节太多,等终于能下筷时,菜都凉了。



国宴中最有名的是千叟宴,清朝一共就举行过四次。其中三次都定在最冷的正月。

下过雪的乾清宫广场,气温都在零下。怕老人冻出个好歹,皇帝就吩咐御膳房得让老人们吃口热的。

厨师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火锅,后来这道菜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我们今日所吃的北京口味的涮肉火锅。



就这么一个给皇帝做菜的地方,竟也能观察出王权气象。

皇帝权威、朝廷腐败与膳房人数息息相关。

乾隆年间,在御膳房伺候的人有几百个,到了慈禧逃难于西安时,御膳房里竟然多达几万人。



人多的地方自然也多了利益纷争。御膳房由内务府管辖,这一大群人为了贪污,连皇帝也敢欺压。

光绪当年在宫里想吃个“片儿汤”,这一碗两个铜板的民间小吃,被内务府吊了个天价。

他们张嘴就要皇上拨款万两银子,说得建个专门做这道快餐的膳房,再招些会做的厨师,才能让皇帝如意。



只要胆子大,乾隆都不怕。鸡蛋要价十两一个,坑的就是他。

这笔钱换算到今天,也就是2000多块软妹币,爷爷康熙听了想诈尸的程度吧。

重点是还不止一位皇帝不识民间物价,以为鸡蛋极金贵。

每天吃4个鸡蛋,花了34两银子(近7000块)的光绪,就把它隆重介绍给亲近的大臣。官员不敢得罪内务府,就跟着圆滑地敷衍。



大家边吃饭边看这些片段,愣是让这部美食纪录片达成了一个奇妙的成就:几乎没人再羡慕皇帝的生活。

是手里的小龙虾茶叶蛋珍珠奶茶它不香么?

“算了算了,还是想吃几筷子吃几筷子的生活适合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