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画风逐渐离谱:猫被制裁,树也难逃一劫!
一年一度的“欧洲树大赛”,将198年历史的俄罗斯老橡树排除在外……



中国人也开启了自己独特的制裁方式,那就是:买光俄罗斯的零食!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经营的电商平台“俄罗斯(Russia)国家馆”的商品被一抢而空,各种零食、茶叶全部为无货状态,连预售也要等2个月以后。店里只剩下洗衣液、清洁剂等产品。




店铺粉丝量也在暴涨,几天增了几百万。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3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商会驻中国商业大使谢尔盖·百采夫发布了一段视频:“感谢中国朋友对俄罗斯和俄罗斯(Russia)国家馆的支持,我们将会铭记这份深情厚谊。”

同时,他也呼吁“中国朋友们理性消费。”

大使这不是来提醒“理智”,是来亲自带货啊!
结果过了一阵,连清洁用品都断货了。

网友:“理性消费?货都没了,怎么消费?”
“再不上架,就给差评了!”


还有网友一语道破真谛:“我们其实挺理性的,只是单纯人多,显的。”

“预售也无所谓,先买再说!”

留言不是留言,是流哈喇子:紫皮糖、大肉肠,黑巧克力……


还有人说:“理性?2020年我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俄罗斯偷偷摸摸扔了一飞机物资,一口饭都没吃就跑回去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现在让我们怎么理性?”

还有网友感叹:“这个店还没卖出去的,就是大使了。” 催促把大使上架。

同一平台还有另一家同名同店标的店铺,与使馆授权店仅差一个英文单词“Russia”。
为了避免消费者走错店,产生怀疑,这家店特地声明为私人店铺,店主是中国人,产品大多进口自俄罗斯,也有国产的。

心急的人们,连巴基斯坦国家馆都“扫荡”了!
在中国人强大的购买力面前,什么馆,通通搬光!

网友:“你们这些国家,能不能把货备齐一点再出来卖?这不是不尊重我们的购买力吗?”

在某音上输入“俄罗斯”,第三个蹦出来的就是“俄罗斯零食”。
有的在直播间带货,有的在搞俄罗斯最好吃零食排行榜,吆喝声到处都是。
只见一位俄罗斯美女手里捧着一堆饼干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俄罗斯也不骗中国人。不要九块九,不要一块九,就要一块钱……”


网友们突发奇想,俄罗斯花滑三娃不是因制裁被禁赛了吗?正好转型,做直播带货,这颜值和人气,绝对要卖爆。

不仅仅线上抢购,线下中国人也是各种买买买。
在长春兴隆保税区进口商品交易中心,俄罗斯商品超市挤满了前来购物的人群。


图源:微博@漂亮国傻事
俄媒报道:《为了支持俄罗斯,中国人在线购买俄罗斯商品》。
文中写道,“虽然买这些东西钱不算多,但这证明了中国公民支持俄罗斯,他们记得俄罗斯在新冠大流行的头几周是如何帮助他们的。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报答。”

下面俄罗斯网友留言:“我们也要通过购买中国的商品来支持中国!”

“中国人在思想上和数量上都很有优势。如果至少有 10% 的中国人在西方社交网络上为俄罗斯写东西,我们就能突破信息封锁!”

中国人显示对一个国家的友好,就是“买空它”。
还记得卢旺达吗?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卢旺达的咖啡出现滞销问题。于是卢旺达驻华大使准备搞直播,卖咖啡豆。
在直播间,大使显得略紧张,不知道怎么推销,还提前学习了一会。

开播后,主持人让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咖啡豆的情况,然后倒计时三声上链接。
结果倒计时刚结束,数千斤咖啡豆已经卖光了。

秒光的节奏,看呆了大使:“这是什么表演??”

“我还没组织好语言,货就没了。”





目前,抵制俄罗斯的浪潮已经蔓延到了人文领域。《天鹅湖》、《胡桃夹子》等俄罗斯艺术团的经典节目被多家剧院取消。





加利福尼亚州的众议员埃里克·斯瓦尔韦尔(Eric Swalwell)就公开表示,应将俄罗斯学生从美国大学开除,将这些学生称为“寡头独裁者的孩子”。

许多网友从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到质疑为什么要把孩子牵连到战争中。
“如果这些俄罗斯学生是策划战争的共犯,你可以惩罚他们。如果不是,凭什么这么做?”

已经被开除的俄罗斯学生,将回国继续读书。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涉及人文领域的非法限制不仅超出了国际法范畴,同时也是对普通人的歧视。她还表示,在国外的俄罗斯人正在遭受外国人的骚扰和攻击;限制人员自由流动,开展文体交流合作,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战事之际,俄罗斯不忘敲打芬兰和瑞典。扎哈罗娃警告:芬兰和瑞典的不结盟,是确保北欧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今,两个国家蠢蠢欲动,有加入北约的趋势,给乌克兰运送武器。如果有一天它们在美国的怂恿下加入北约,俄罗斯将进行报复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