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于2月28日发表“上海公报”
(德国之声中文网)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锦江饭店锦江小礼堂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后称上海公报。该公报的发表,被视为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
10年前的这一天,相关纪念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共有200多人出席,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均到场。而今年的50周年纪念活动则明显"低调"。据《联合早报》报道,到场的约80名嘉宾中,层级最高的官员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不过,98岁高龄的基辛格在线发表了简短致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和前任大使崔天凯也通过视频发言。
王毅在讲话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上海公报"的核心,"一中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并称"中美双方再次需要做出历史性的抉择:是继续和平共处,还是走向冲突对抗?是坚持开放合作,还是回到隔绝对立?正确的答案,其实就蕴含在'上海公报 '当中。"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和前任大使崔天凯在发言中也呼应王毅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述。秦刚说,上海公报确定了处理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关系"不可撼动的政治基础"和两国共享和平与繁荣的根基所在;崔天凯称,台湾问题是"上海公报"定义的最关键问题,"上海公报"在台湾问题上的文字表述是经过磨合的,但其基本内容不容置疑。
除了挑明"一个中国"这一底线外,王毅致辞中肯定中美重大进展的基调尤为突出。他称,"两个曾经兵戎相见的国家,建立起50对友好省州和233对友好城市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每周有300多个航班往来于中美之间,每年有500多万人次跨越大洋两岸。曾经可以忽略不计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到75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2400亿美元双向投资的规模"。同时,他称,"双方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为包容的态度看待中美关系,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合作而不冲突,开放而不封闭,融合而不脱钩","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促进中美各自发展繁荣"。
中国外交部之后也发表以"王毅: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为题的简短公告。
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设宴款待尼克松及夫人一行
"示好"?"示软"?
与此同时,《光明日报》3月1日头版发表题为"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的长文,署名关铭闻。关铭闻为"光明闻"谐音,是《光明日报》使用的集体笔名。该文首先以大量篇幅和以"温情"的笔调回顾历史,赞颂中美政治家"破冰的胆识","破题的智慧",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就、互利共赢"是"上海公报"带给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确保全球战略稳定,绕不开中美合作","面对中美关系的跌宕风云,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登高望远、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力量,指引两国关系拨开迷雾,开辟更加美好的前路"。
"示好"的同时,文章也将中美关系的重大波折归咎于"美方没有坚守上海公报的初心",批评"美式价值观上的执念,都是过时之念"。不过,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又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是大国相处的至高境界","在不久前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
画风突变?
《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被微博网友称为"国家定调","画风突变"。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一直高调反美、并且配合普京的习近平政府在包括主权立场在内的问题上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西方对俄罗斯空前的制裁力度也令北京心惊。侵乌前,普京到北京签署了15份合作文件,并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称中俄“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
知名房产博主霍小兵写道:正当大量美国网络特在互联网上叫嚷"反战不反美,心中必有鬼"以企图挑起中美对抗之际,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回击文章: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网民"杜威十进制"说:我刚刚被人训戒了"反战不反美,心里都有鬼"。这让天天反美的人脑筋如何急转弯情何以堪。网民"取坎填离"问 :莫非是风头变了?还有网友评论,"'光明'外交,透露信号?","单方向的春天","内心还是亲美的,奈何美国不亲你呀,气死了"......
《光明日报》"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文章已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官媒转载。
相关报道:中美50年前的这份公报,突然在朋友圈刷屏了
再想想50年前的那场“破冰之旅”,想想基辛格与周恩来、尼克松与毛泽东所作出的决定,是如此的不可思议。那时的中美关系比当前更容易?坏消息更少?前景更灿烂?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陈季冰
我近来经常用历史演进的不确定性来安慰我身边那些悲观主义知识分子朋友。
他们觉得,如今每天醒来,看到、听到很多坏消息,感觉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坏好像已是不可避免。
我并不否认他们观察的真实性,但我建议他们回望一下历史:如果我们穿越回到半个世纪前,我们每天观察到的坏消息显然更多吧?别的不说,光看看美苏冷战的天空里始终高悬的那一朵“核乌云”吧。
我曾很多次在西方人写的书和文章里读到类似这样的话:人类文明能够在冷战中幸存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再想想50年前的那场“破冰之旅”,想想基辛格与周恩来、尼克松与毛泽东所作出的决定,是如此的不可思议。那时的中美关系比当前更容易?坏消息更少?前景更灿烂?……但历史就是这样倏然峰回路转的。
图/2022年3月1日光明日报
在纪念中美“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1972年2月28日)之际,我已不想再重复那些重要的陈词滥调——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不正常,世界就不会正常”;
……
这些道理,别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只要是地球人,受过一些基本教育的,就都知道。
问题在于,正确的道理从来不会自动落实,因为人们智慧和能力的进化很少能跟上时代的变化。而当主体多元、层次丰富的利益相互纠葛冲突时,就更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中美“上海公报”竟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势下达成呢?
请允许我对这个复杂的事件做一个简化处理。我认为,除了那一代中美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之外,更为根本的原因或许基于最基本的人性:共同应对危险的敌人。
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某个目标总是比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某项事业要容易很多,这是根植于人性的基本特征。同仇敌忾是容易的,分工合作则难上加难。原因在于,反对一个目标所产生的“利益”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是“不失去什么”,而不是“要得到什么”,因而不会产生“如何分蛋糕”的棘手问题。
▲解放日报报道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图/网络)
通常,共同的“敌人”和“危险”愈是迫在眉睫,团结就愈容易达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时,也不太会介意他人是否出钱太吝啬、出力太懒惰。当共同面对法西斯敌人时,就连英美和苏俄都能结成同盟,这世上还有谁不能团结在一起?
反之,一旦出现有“蛋糕”需要切分的问题,这样的联盟往往就很容易四分五裂。俗话说“共患难易而同富贵难”,说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提高和强化内部凝聚力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去共同面对一个威胁的“外部敌人”。
50年前的中美“上海公报”正是在上述这种逻辑中达成的,为的是遏制显而易见的共同威胁。
我自己从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是,当下中美关系如果想要“二次破冰”,比较有可能达成一致的也是先去面对共同的威胁。
危险的“敌人”一直都存在,只是长期的和平环境麻木了越来越多人的神经。事实上,“敌人”并不一定全都在战场上。例如,新冠疫情所揭示的传染病大流行风险、全球恐怖主义的肆虐、气候变化的长期威胁……
更何况,已经沉寂了有一段时间的核战警报近日突然再度骤然拉响……
对中美来说,类似的“共同威胁”还有许多。与50年前双方面对的具体而直接的“共同敌人”相比,今天的这些“共同威胁”更复杂而多面,虽然迫在眉睫的危险程度相对比较低,但应对起来难度可能更大,需要的手段也更曲折。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也都是离开了任何一方的合作无法单方面妥善解决的。
我并不是建议中美双方去“寻找”共同敌人,但我认为,双方在陷入僵局时,从共同反对的某些目标入手,会是比较容易“破冰”的事半功倍之举。
我在本文开头说过的,历史的长期演进往往出人意料,它会遵循其自身的逻辑。但某一个节点上需要有人来按下启动键,那一代两国领导人在那一个历史节点上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