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男比女多3362万人。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女性人口为68855万人,这意味着2021年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

男性人口40年来首降 “女多男少”的社会还远吗?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系列的数据引发关注。其中,“中国男性人口出现下降”的词条悄然冲上热搜。

看到这个消息,不少人表现出了讶异,甚至还有困惑。因为在大众认知中,我们长期处于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

根据统计公报,从性别构成看,2021年我国男性人口72311万,女性人口68949万,男比女仍多3362万人。这个多出来的部分,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大致相当于马来西亚的总人口,也比我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人口要略多。

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女性人口为68855万人,这意味着2021年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女性人口则有94万的增长。这是我国男性人口40年来首次下降。

其实,一个月前,在2021年全国岁末人口统计发布时,“男性人口下降”就已经能够得出了,只不过一时被掩映在了“全国人口年增长仅48万”这个爆款数据下。现在,当人们再次“发现”这个数据,就将其送上了热搜。

那么,导致我国男性人口40年来首次下降,有哪些影响因素?

首先,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并逐渐接近死亡率,人口总体的增长本身就是放缓的,当再以性别来细分,出现男性人口下降的现象,并不意外。

其次,我国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不少,这意味着女性的“积累”要比男性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我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20年的80.88岁。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测算,2020年我国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还高4岁。

再结合国家卫健委2020年10月给出的“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3岁”的数据,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男性在长寿的赛道上,落后女性不少。

此外,一些地方也给出了明确的数据,如江苏省统计局公布,2020年全省男性平均预期寿命77.02岁,女性81.83岁,相差近5岁;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2020年内蒙古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4.98岁,女性为80.45岁,相差高达5.47岁。

再者,随着“重男轻女”等落后观念和歧视现象得到缓解,我国新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也越来越接近。

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118.23,2016年为112.88,性别比连降8年;到了2021年,最新的数据已经是111.67。而总人口的性别比,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为105.07,现在按照公报,已经下降到了104.88。

不只是人口比例的变化,近些年,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她力量”现象不断凸显。比如,人们开始感叹,考研的女生比男生多了、女司机随处可见了、重大体育赛事中女运动员比例高于男运动员了、女航天员打破记录了……等等。

如果说,肉眼可见的只是一种感受,那么精确的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

在教育方面,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分值已上升至0.973分;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上,我国远超平均分0.756分,以1.00分完全平等的指标位列世界第一。

在就业方面,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1978至2017年全国女性就业人数从1.7亿增长至3.4亿人,涨幅翻了一倍;2019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2%。

也因此,在性别平衡问题上,我们不妨将视野放得更久远、更宽阔一些。

按照当下的趋势,结合以上种种因素,可以预测的是,我们终将迎来一个男女人口相对平衡的社会,甚至在更远的未来,“女多男少”的人口结构也不是不可能。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将扮演越来越丰富、重要、无可替代的角色。